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位置关系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对比观察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26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的位置关系及鼓环平面作为该段面神经解剖标志的可行性。

方法

2014年1月–10月选取4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1例(22侧颞骨),鼓膜表面涂碘海醇注射液,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利用3D容积重建(3D-VR)技术重建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应用显微解剖技术将对应颞骨的鼓环、面神经垂直段轮廓化,并行数据测量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

应用3D-VR技术成功重建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的位置关系,11例22侧标本鼓膜均显影清晰。其中12侧鼓环平面8点(右耳)或4点钟方向(左耳)距面神经垂直段最近,显微解剖与3D-VR观测其平均距离均为3.58 mm;显微解剖显示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上段成角平均为39.14 °,3D-VR观测其为39.41 °。显微解剖与3D-VR测量数据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鼓膜后下象限,3D-VR和显微解剖分别发现有63.64%(14/22)和68.18%(15/22)的面神经垂直段由鼓环平面内侧转向外侧,其中同时又伴有面神经垂直段前移者分别为10/14侧和10/15侧。3D-VR与显微解剖两种方法判断面神经前移、外移情况,经Kappa检验,结果呈较好一致性(κ=0.899、0.874)。

结论

鼓环平面是面神经垂直段相对恒定的解剖标志,鼓膜后下象限区域是外耳道操作时面神经易损部位,3D-VR较为真实地反映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之间的位置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孤独谱系障碍(ASD)患病率日益增高,患儿父母因此承受一系列压力,严重影响家庭功能,本研究分析ASD患儿父母的人格特征及情绪障碍与其家庭功能的特点,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确诊的ASD患儿,分别使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家庭功能量表对593例患儿的父母进行评估,并使用SPSS 17.0软件对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的并慢性心衰及肺炎的先心病患儿84例,按改良Ross评分法,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心衰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肺炎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RDW、血浆NT-proBNP水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fMRI)与纤维束重建,联合术中超声和唤醒麻醉下皮层电刺激技术对于语言区定位及有效保护语言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12月–2015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多模态MRI神经导航技术治疗的28例语言区附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21~66岁,均为右利手者。术前进行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激活语言区皮层,弥散张量成像
目的荟萃分析血管内支架在治疗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并收集国内外关于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2年1月–2014年7月,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对血管内支架与单纯性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率、闭塞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检索策略进行系统的检索后,依照纳入标准,最终纳入6篇中文文献,1篇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中采用外侧和后侧钢板内固定方式时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选择固定方式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复旦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提供的新鲜冷冻成人下肢踝关节标本24侧,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1、A2、B1、B2共4组,每组各6侧。A1、B1组制造成冠状面斜形骨折,A2、B2组制造成矢状面斜形骨折。A1、A2组采用腓骨外侧钢板固定,B1、B2组采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相关解剖学参数或结构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CT室352例无髋关节症状行MSCT检查,扫描范围包括髋关节的患者的MSCT资料,其中诊断股骨颈疝窝且髋关节存在疝窝者(观察组)63例79髋(双侧16例,单侧47例),诊断股骨颈疝窝但髋关节不存在疝窝者(对照组)47例47髋,在余下的242例患者中按性别、年
目的了解神经内镜经鼻入路至颅底中线区及鞍上区的内镜解剖特点,以及颅底中线区可暴露面积和鞍上区的可操作空间,探讨该入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选用新鲜成人尸头10具,红色与蓝色明胶分别灌注动、静脉血管,75%医用乙醇浸泡保存5 d,经CT薄层扫描和重建影像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应用直径4 mm,长度18 cm的0°和30°硬质内镜,在神经导航辅助下模拟手术过程,
目的探讨MSCT容积扫描在评估先天性外中耳畸形面神经管各段影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10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病变组)和无颞骨病变患者(对照组)MSCT资料各18例(26耳),两组均常规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和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在MPR图像斜矢状面、斜横断面测量面神经管各段长度、宽度、前后膝角度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组差
目的观察石黑法治疗伴撕脱骨折急性闭合性锤状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西安市中心医院骨二科收治的6例伴撕脱骨折的急性闭合性锤状指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37岁,右手4例、左手2例。应用石黑法进行治疗,术后拍摄X线片明确骨折愈合情况。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评价术后患指功能。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针道感染和骨折再移位。6例患者术后随访3~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及肝血管瘤(H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3月–2014年3月在北大深圳医院做MSCT血管成像的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FNH 19例(21个病灶)、HCC 19例(21个病灶)和HA 17例(22个病灶),采用MS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肿瘤血管进行3D重建,观察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