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传统的控制方式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困惑,并结合网络经济时代的特点指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控制方式,包括自我控制、參与式控制、分散控制以及政策与规划控制等多种方式。
关键词:网络 经济时代 控制
传统的控制方式在现代企业中遇到的困惑。控制是保证组织活动不偏离目标的有效手段,控制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自科学管理时代起就一直被作为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网络经济时代,由于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个体能够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信息及时作出应对决策并采取有效行动,而非固守传统的方式将信息逐级汇报到中央决策者。因此,企业中的控制更应强调自主、沟通、与合作,强调让下属有充分的自主权,但这也并非控制方式的真正内涵。
在传统的组织控制方式中,控制者和控制对象是泾渭分明、截然不同的,管理者是控制者,被管理者是控制对象。前者发号施令,后者奉命唯谨。这种控制方式,把被管理者摆在消极被动的位置上,限制了被管理者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工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知识分子已成为职工中的主要部分,脑力劳动者在劳动构成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控制对象的变化要求控制方式相应地改变。
在以往的控制活动中,人们一直在寻求和力图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的控制模式,即把系统内部以及外部的各种信息全部集中于一个控制中心,这个控制中心就是组织中最高层领导核心。控制中心依据这些信息作出判断,发出指令,以调节整个系统的活动。从理论上说,这个模式是很完美的。所有的信息都汇入一个控制中心,由最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掌握全面的资料并下达控制指令,理应能够保证最优控制。以计算机为主的电子通信网络技术的出现,又强化了人们的这种“理想”。但是,在网络经济时代中,这种理想的控制模式意味着倾向于完全抑制住组织中每个要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这种结构不可避免地要同组织内、外各种情况的不断变化相冲突,从而也使组织难以同环境相适应,因而缺乏内在的活力。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使传统的工作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传统的工作方式要求企业的员工必须集中于一个围墙内工作,其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因实际接触而给上司留下的印象,而今技术的平台已使分散办公甚至在家办公成为了可能。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企业可仰仗信息技术的支撑将其内部的经营单元设置在任意能获得竞争优势的地域或领域。甚至可以超越国界,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产品生产线,实现企业内产品生产单元的低成本全球选点布置的企业。企业内各部门在地域上的高度离散性使得控制者远离了被控制者,若控制方式不作根本的变革,则会出现控制失灵的状况。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控制方式以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特点,这是当前管理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控制方式。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更强调生产活动流程的同步化与网络化,它不是按传统的每个工序控制检查完毕再进行下一工序。由于各成员分别完成生产和供销工作上的不同职能,要在各项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就需要快捷甚至是平等的沟通,这是保证管理效率提高而进行的最为必要的变革。网络化运作的企业中,信息流动通常是点对点的而不是像传统组织中必须通过等级链的连通渠道。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的网络化,使得传统的控制方式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变革了的组织必须有适宜的管理控制方式与之相适应。因此,必须根据网络经济时代的特点,选择卓有成效的控制方式,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释放组织成员的活力,以极大地提高组织管理的效能。这就需要选择一些卓有成效的控制方式。
(一)自我控制方式 自我控制方式是把外部控制代之以更严格的、要求更高的、更有效的内部控制。它激励企业的职工自觉行动,并不是别人要他做什么或怎么做,而是客观的计划任务和变化的环境要求他采取相应的行动。自我控制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有利于提高企业内各成员的协同效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许多组织已发展成无国界的经营实体,组织的地域分布及内、外联系更加广泛而复杂。要把组织各个部份的力量集中到实现其总目标方面来,主管人员不可能运用传统的方式对下属予以严密的监督和详细的指导。更有效的控制方式应该是围绕完成组织的总目标而形成不同的部门、任务小组或自我管理的工作团队。不同的工作团队均应给予一定的自主权,使之能自主地决定工作分派、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等等,这些团队甚至可以挑选自己的成员,并让成员相互评价工作业绩。②有利于发挥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我控制方式要求组织的每个部门、每个成员应根据组织的任务分别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实行自主管理,主管人员一般只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并以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奖惩,因而能极大地调动组织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任务的分派和承诺,会激发出组织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热情,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③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应变能力。在现代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一般都具有敏捷性、柔性化的特点,它要求组织能够迅速感知其环境并觉察竞争者的挑战和客户的需求,然后作出及时的反应。
总之,自我控制方式的目的在于发挥控制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有利于激发和引导组织员工的内在动机,变外在的控制为内在的控制,这是适应企业运营要求的一种管理控制方法,它能使外在的计划目标变成组织成员积极而有效的创造活动。
(二)参与式控制方式 参与式控制方式是让控制对象自身也参与控制的有关活动。参与式控制方式能够增强组织员工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在参与过程中,他们会感到主管人员对其重视和信任,会激发起主动精神和创造性。这不仅能使他们发挥聪明才智,而且有利于他们的自身成长和进步。如果组织员工感到自己只是别人意图的执行者,这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只会造成像石磨一样推一下动一下的现象。而让他们参与控制的活动,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态度,进而激发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他们会提出保证自己实现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并全力以赴去完成计划任务。
(三)分散控制方式 分散控制方式是把控制内容分散在组织的各个部门或业务小组,而把关键问题集中于控制中心处理。这种控制方式主要适用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业务地域分布较广的企业中。分散控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它能避免控制中心指令错误而给组织带来的巨大损失,这正如阿尔温·托夫勒在其《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所说:“现代化的轮船建有许多隔水舱,既使船体一部分漏水,整艘船只也不会沉没。”分散控制方式能降低整个组织的风险,它要求组织的控制中心起到总揽全局的作用。对于那些按生产、营销、或其它经营单元来形成内部结构的企业来说,这更能使控制中心平衡和协调各部分的关系,以保证整个企业的协调运作。
(四)政策与规则控制方式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组织经营的国际化,企业员工的工作可能远离公司总部或主管人员进行,甚至可能借助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而在家进行,这使得传统的当面训导的控制方式无法适用。因此,政策与规则控制将成为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政策是一种活动的指导,它往往是一般性的而不是专门性的。规则是对一种行为过程的说明。由于建立规则是为了创造一种活动的制度,它有可能是禁令,也可能不是,但在行为过程中必须遵从规则。政策与规则的基本差别在于灵活性的(上接第64页)
大小,政策可以用来作为许多规则的指导。规则反映了活动的程序或注意事项,它有助于控制组织或部门之间的结构关系。有效地利用规则可以保证部门及各成员的活动同组织目标相一致,同时还可以减少计划执行活动中有损于组织利益的带感情色彩的行为发生,从而使组织的活动能围绕目标规范运行。
控制方式的选择伴随着控制者与控制对象渐进而长期的适应过程,它是一种综合而复杂的管理行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上述几种控制方式可以分别采用,也可同时综合运用,但其选择的基准是能真正调动控制对象的积极性,并充分释放其潜能与创造力。
关键词:网络 经济时代 控制
传统的控制方式在现代企业中遇到的困惑。控制是保证组织活动不偏离目标的有效手段,控制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自科学管理时代起就一直被作为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网络经济时代,由于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个体能够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信息及时作出应对决策并采取有效行动,而非固守传统的方式将信息逐级汇报到中央决策者。因此,企业中的控制更应强调自主、沟通、与合作,强调让下属有充分的自主权,但这也并非控制方式的真正内涵。
在传统的组织控制方式中,控制者和控制对象是泾渭分明、截然不同的,管理者是控制者,被管理者是控制对象。前者发号施令,后者奉命唯谨。这种控制方式,把被管理者摆在消极被动的位置上,限制了被管理者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工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知识分子已成为职工中的主要部分,脑力劳动者在劳动构成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控制对象的变化要求控制方式相应地改变。
在以往的控制活动中,人们一直在寻求和力图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的控制模式,即把系统内部以及外部的各种信息全部集中于一个控制中心,这个控制中心就是组织中最高层领导核心。控制中心依据这些信息作出判断,发出指令,以调节整个系统的活动。从理论上说,这个模式是很完美的。所有的信息都汇入一个控制中心,由最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掌握全面的资料并下达控制指令,理应能够保证最优控制。以计算机为主的电子通信网络技术的出现,又强化了人们的这种“理想”。但是,在网络经济时代中,这种理想的控制模式意味着倾向于完全抑制住组织中每个要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这种结构不可避免地要同组织内、外各种情况的不断变化相冲突,从而也使组织难以同环境相适应,因而缺乏内在的活力。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使传统的工作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传统的工作方式要求企业的员工必须集中于一个围墙内工作,其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因实际接触而给上司留下的印象,而今技术的平台已使分散办公甚至在家办公成为了可能。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企业可仰仗信息技术的支撑将其内部的经营单元设置在任意能获得竞争优势的地域或领域。甚至可以超越国界,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产品生产线,实现企业内产品生产单元的低成本全球选点布置的企业。企业内各部门在地域上的高度离散性使得控制者远离了被控制者,若控制方式不作根本的变革,则会出现控制失灵的状况。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控制方式以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特点,这是当前管理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控制方式。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更强调生产活动流程的同步化与网络化,它不是按传统的每个工序控制检查完毕再进行下一工序。由于各成员分别完成生产和供销工作上的不同职能,要在各项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就需要快捷甚至是平等的沟通,这是保证管理效率提高而进行的最为必要的变革。网络化运作的企业中,信息流动通常是点对点的而不是像传统组织中必须通过等级链的连通渠道。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的网络化,使得传统的控制方式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变革了的组织必须有适宜的管理控制方式与之相适应。因此,必须根据网络经济时代的特点,选择卓有成效的控制方式,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释放组织成员的活力,以极大地提高组织管理的效能。这就需要选择一些卓有成效的控制方式。
(一)自我控制方式 自我控制方式是把外部控制代之以更严格的、要求更高的、更有效的内部控制。它激励企业的职工自觉行动,并不是别人要他做什么或怎么做,而是客观的计划任务和变化的环境要求他采取相应的行动。自我控制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有利于提高企业内各成员的协同效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许多组织已发展成无国界的经营实体,组织的地域分布及内、外联系更加广泛而复杂。要把组织各个部份的力量集中到实现其总目标方面来,主管人员不可能运用传统的方式对下属予以严密的监督和详细的指导。更有效的控制方式应该是围绕完成组织的总目标而形成不同的部门、任务小组或自我管理的工作团队。不同的工作团队均应给予一定的自主权,使之能自主地决定工作分派、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等等,这些团队甚至可以挑选自己的成员,并让成员相互评价工作业绩。②有利于发挥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我控制方式要求组织的每个部门、每个成员应根据组织的任务分别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实行自主管理,主管人员一般只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并以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奖惩,因而能极大地调动组织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任务的分派和承诺,会激发出组织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热情,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③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应变能力。在现代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一般都具有敏捷性、柔性化的特点,它要求组织能够迅速感知其环境并觉察竞争者的挑战和客户的需求,然后作出及时的反应。
总之,自我控制方式的目的在于发挥控制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有利于激发和引导组织员工的内在动机,变外在的控制为内在的控制,这是适应企业运营要求的一种管理控制方法,它能使外在的计划目标变成组织成员积极而有效的创造活动。
(二)参与式控制方式 参与式控制方式是让控制对象自身也参与控制的有关活动。参与式控制方式能够增强组织员工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在参与过程中,他们会感到主管人员对其重视和信任,会激发起主动精神和创造性。这不仅能使他们发挥聪明才智,而且有利于他们的自身成长和进步。如果组织员工感到自己只是别人意图的执行者,这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只会造成像石磨一样推一下动一下的现象。而让他们参与控制的活动,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态度,进而激发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他们会提出保证自己实现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并全力以赴去完成计划任务。
(三)分散控制方式 分散控制方式是把控制内容分散在组织的各个部门或业务小组,而把关键问题集中于控制中心处理。这种控制方式主要适用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业务地域分布较广的企业中。分散控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它能避免控制中心指令错误而给组织带来的巨大损失,这正如阿尔温·托夫勒在其《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所说:“现代化的轮船建有许多隔水舱,既使船体一部分漏水,整艘船只也不会沉没。”分散控制方式能降低整个组织的风险,它要求组织的控制中心起到总揽全局的作用。对于那些按生产、营销、或其它经营单元来形成内部结构的企业来说,这更能使控制中心平衡和协调各部分的关系,以保证整个企业的协调运作。
(四)政策与规则控制方式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组织经营的国际化,企业员工的工作可能远离公司总部或主管人员进行,甚至可能借助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而在家进行,这使得传统的当面训导的控制方式无法适用。因此,政策与规则控制将成为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政策是一种活动的指导,它往往是一般性的而不是专门性的。规则是对一种行为过程的说明。由于建立规则是为了创造一种活动的制度,它有可能是禁令,也可能不是,但在行为过程中必须遵从规则。政策与规则的基本差别在于灵活性的(上接第64页)
大小,政策可以用来作为许多规则的指导。规则反映了活动的程序或注意事项,它有助于控制组织或部门之间的结构关系。有效地利用规则可以保证部门及各成员的活动同组织目标相一致,同时还可以减少计划执行活动中有损于组织利益的带感情色彩的行为发生,从而使组织的活动能围绕目标规范运行。
控制方式的选择伴随着控制者与控制对象渐进而长期的适应过程,它是一种综合而复杂的管理行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上述几种控制方式可以分别采用,也可同时综合运用,但其选择的基准是能真正调动控制对象的积极性,并充分释放其潜能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