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患者有望利用自身白细胞进行治疗(等)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brow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型糖尿病患者有望利用自身白细胞进行治疗
  
  西班牙和德国的科学家日前利用人类白细胞培育出能够生成胰岛素的细胞,并利用其对患有糖尿病的实验鼠进行了成功治疗。如果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能够使1型糖尿病患者利用自身细胞进行治疗,消除免疫系统出现排斥反应的危险。
  据报道,西班牙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科学家曾率先从实验鼠胚胎干细胞中培育出能产生胰岛素的细胞。最近,他们与德国基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将在培育实验鼠胚胎干细胞研究中使用的生长因子引入人类白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白细胞转变成了能够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他们随后将这些细胞注入患有糖尿病的实验鼠体内.实验鼠的血糖水平便恢复了正常。一周后,由于实验鼠的免疫系统将人类细胞摧毁,其血糖水平又升高了。
  科学家认为,下一步研究的内容是探明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是否也能生成类似细胞。如果可能,1型糖尿病患者就可以利用自身细胞进行治疗,因为患者的白细胞很容易获取。
  来源:《新科学家》杂志
  
  健康新时尚:低血糖食品
  
  据英国媒体报道,长期被减肥者所推崇的低糖食品,目前正被欧美等国流行的一种低血糖食品所代替。
  低糖食品和低血糖食品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两个不太相同的概念。低糖食品的正式名称是“低碳水化合物食品”,也就是在饮食中“多吃肉、少吃饭”。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发现,经常吃低糖食物可能影响人体正常摄取食物的本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吃得更多,继而导致肥胖,乃至患上糖尿病。
  欧美食品商推出“低血糖食品”,指的是那些摄入后不会使人体血糖值显著升高的食品,如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豆类等,这种食品,由于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消化,因此不会使人体血糖值立刻升高,属于健康食品。
  营养学家指出,按照这种新的分类标准,高血糖值的食品包括白面包、土豆泥和谷类食品等,而低血糖值的食品则包括燕麦片、豆类和全麦面包等。
  目前“低血糖食品”已经开始在澳大利亚和欧洲流行,据预测,它将于今年在美国市场掀起一股新的健康消费热。专家认为,“低血糖食品”的流行.反映出发达国家消费者对糖尿病和容易引发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警惕。
  来源:《环球时报·生命周刊》
  
  促红素可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血管生成
  
  一项新研究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生成的独立促发因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阻断剂能有效地治疗这种常见眼病。
  已经证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视网膜血管生成的主要介质。但是,单纯抑制VEGF不能防止视网膜血管新生,其他因子也起作用。已知促红细胞生成素有促血管生成的作用.但其对眼血管生成的作用还不清楚。
  为了进一步的研究,日本京都大学的Hitoshi Takagi博士及其同事测定了73例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和71例非糖尿病眼病患者玻璃体液样本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VEGF水平。
  研究人员指出,糖尿病组玻璃体液促红细胞生成素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多变量分析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VEGF与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独立相关。在小鼠模型中.缺血的视网膜促红细胞生成素和VEGF表达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可阻断小鼠视网膜血管新生,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玻璃体内皮细胞增生。
  哈佛医学院的LIoyd PaulAiello医生在相关的评论中指出,有关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发现,提示糖尿病患者的眼病治疗不应该只考虑VEGF,还应重视在视力变差过程中起作用的其他因子。
  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其他文献
在糖尿病患者的身上常常可见到多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即代谢综合征的多种成分,除高血糖外,还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凝状态、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等。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症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紊乱滋生的共同土壤。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应该做到:  1.严格控制血糖尽管心血管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但长期慢性高血糖仍为其重要因素。高血糖可通过损害内皮细胞功能、修饰低密度脂蛋白(LD
期刊
冬季是老年人进补的最佳季节,说到进补,去年我的一次不合时节的进补却让我吃尽了苦头,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愿借贵刊将我那次进补的经历说出来,给广大病友提个醒:进补要适当。  三年前我戴上了糖尿病的帽子。去年入伏后,天气炎热。某日中午我刚下班,忽见一农夫模样的中年人,手提着一只足有两三斤重的大龟,来到单位门口兜售。开始要价160元,几番讨价还价,我终以80元成交。龟历来被视为延年益寿的极品,在大都市中,
期刊
我有三个女儿。老伴故去后,女儿们成了我的“守护神”。我快80岁了,身患糖尿病,是三个女儿给我精心护理,使我的病情大为减轻,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一样运动,一样长寿。我深有感触地认为亲情重于泰山,女儿孝顺、贴心、细心、知心。  我的生活都是三个女儿替我料理。我得了糖尿病后,女儿对我更加关心,体贴、爱护,让我过着无忧无虑的晚年生活。她们为我缓解病情、减少痛苦,想尽一切办法为我“保驾护航”,我的心境越来越
期刊
我是一名老糖尿病患者,最近市场热卖电动甩脂机,我想请问专家,电动甩脂机对血糖调节有用吗?被动运动能消耗热量吗?  上海 文某  答:人主动运动是机体做功,肌肉需要能量,从而消耗血糖或使脂肪分解产能;被动运动则无法消耗能量。电动甩脂机宣传其利用高频率振动,使身体抖动去除脂肪减肥,还能治疗便秘,增加免疫力等,这些是没有充足科学依据的。甩脂机使人被动运动,不能降低血糖。做5分钟甩脂机与跑步1个小时,从降
期刊
饮食控制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尤其对于肥胖和超重患者。但饮食控制绝不是简单的不吃或少吃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而是控制全天的总热量。也就是说,要把当天从饮食中摄入的总热量控制在恰好满足当天的生理活动和体力活动所需要热量的范围内,刚刚够用,没有剩余。  有些患者为了追求血糖达标,减少降血糖药物用量,采取“少吃饭、多吃菜”的做法。其结果是,血糖虽然在一定程度有所控制,但血脂、血液粘稠度却随着副食中脂肪与
期刊
《糖尿病之友》是一份好杂志。现谈谈我读《糖尿病之友》的体会。  一、振奋精神,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正面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一位病友和我谈及读《糖尿病之友》体会时,他说:“读后心情很是压抑。截肢、心梗、失明呀,让人害怕。”我想,有点害怕是可以理解,也说明糖尿病教育已生效。但是,害怕与病无补,要振奋精神,树立信心,积极向上,豁达乐观,我读《糖尿病之友》时总是提醒自己正面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根据自己身体状况
期刊
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告诉人们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重在一个“早”字,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某一部分失调时总有许多提示信号,如果您经常被以下问题困扰,就得警惕了!    一、来自眼的信号    眼部病变主要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对血管和视神经造成损害。视力急剧变化,如:青少年双眼同时患上白内障,发展迅速;瞳孔变小而在眼底检查时用扩瞳剂效果不佳,放大瞳孔的能力也较正常人差;反复眼睑
期刊
《上海家庭报》  糖尿病易促发“腔梗”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糖尿病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最重要因素。研究者建议高血压患者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糖耐量,以早期发现糖耐量受损或胰岛素抵抗。  这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除了年龄和24小时收缩压这两种影响因素外,糖尿病是“腔梗”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持续性高血压患者中,伴有糖尿病者“腔梗”的发病率也比较高。  相比之下,在阵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伴有糖尿病
期刊
出于对糖尿病足巨大危害性的恐惧,一些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自己的足部破溃,马上想到可能会被感染,于是就不加选择地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孰不知,滥用抗生素也许就是导致糖尿病足截肢的最直接原因。    李大爷今年67岁了,多年前就患上了糖尿病。一个月前他在走路时不小心碰到一块较锋利的石头上,右脚拇指破了皮并流出点儿血。刚开始,李大爷并没有把这点儿小事放在心上,可没几天破的地方开始淌水化脓,这下可让李大爷家里人
期刊
长久以来,在临床医学上,注射药物的方式都是惟一的,都是毫无选择的,也就是使用传统针头注射器进行注射。虽然传统针头注射器在医学发展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车轮不断推进,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的提高,传统的针头注射器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科学家们便开始为人类寻找新的,可以取代传统针头的注射方式。    无针注射的诞生    像所有的发明创造一样,无针注射技术被许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