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弟子规》是清朝年间的一本为人弟子的社会行为规范,是教人学会做人做事的。幼儿心理还处在自我中心的他律阶段,需要外在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记载表作为幼儿践行《弟子规》的载体,同时也能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幼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约束和督促作用。设计记载表,用好记载表是践行《弟子规》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弟子规》; 幼儿;记载表;生活教育
《弟子规》是清朝年间的一本为人弟子的社会行为规范,是教育小朋友在家孝顺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尊敬师长,懂礼貌等,培养好品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是教幼儿学会做人做事的。学习《弟子规》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为幼儿意一生幸福打基础的。陶行知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但我们的教育只重视文化学习,忽视品德教育。幼儿践行《弟子规》需要家园密切配合,在生活中处处留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记载表是家园合作的一个措施,是幼儿践行《弟子规》的家园合作的一个桥梁。
一、设计记载表,让家园践行《弟子规》操作性更强
多数幼儿对社会规范的理解能力差,不能区分对与错,家人的溺爱使孩子已经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处在自我中心、他律阶段的幼儿,要改正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来帮助,需要设置一定的规则来约束。而记载表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对幼儿来说是督促与约束的一个好措施。
1.记载表,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
家长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影响源,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亲子交往方式等,会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的形成。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对家长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学习。设计记载表,把每个月要学习的《弟子规》内容用表格的形式提前发给家长,将每周学习的内容分五个部分内容呈现在表格里,分别是原文、译文、应该达到的目标、家长工作指南、事例描述。
2.记载表,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
记载表作为一种特殊的评价,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幼儿的行为表现,随时记录幼儿的行为,把每一件小事都作为教育资源。记载表月末交给老师,小朋友都不希望老师知道自己不好的一面,所以很在乎记载表的记录,希望自己的记载表里都是好的记录。个别小朋友表现不好,家长扬言要把他的表现记录在表里,为了表格里不出现不良记录“被迫”改正,家长充分利用记载表,督促孩子逐渐形成好习惯。通过持之以恒地督促、记载,让孩子看得见自己的进步,有成就感。
3.记载表,让幼儿互相督促共进步。
幼儿心理还处在自我中心阶段,需要外在的力量来帮助他们约束,记载表起到了约束和督促的作用。我还设计了日常行为习惯记录表,张贴在教室的移动板上,有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践行《弟子规》,每个活动结束后,根据幼儿的表现奖励五角星,有了五个五角星后将会有很多“特权”,可以优先选择游戏角色等,这些优惠政策对小朋友很有吸引力,利用这个外部刺激引导幼儿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记录记载表,促使家长与幼儿共同践行《弟子规》
学习《弟子规》的最终目的在于内化人的心灵与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要教育孩子学好《弟子规》、践行《弟子规》,父母首先要率先垂范,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品行,做孩子的榜样。
1.家长率先做孝敬老人的榜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有孝心,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孝心呢?家长的榜样示范非常重要。孔子在《论语》里面曾经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自己要为儿女做好榜样。现在很多家庭三代同堂,年轻的爸爸妈妈只是把孩子生下来,带孩子、做家务的工作都落在老年人身上,孝顺父母做得非常不够,与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后,很多家长有了榜样示范的意识,孝顺自己的父母,引导孩子孝敬爷爷奶奶等。
2.与孩子一起养成好的习惯。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现在很多家长自己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很多坏习惯,孩子跟着父母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首先要改掉一些坏习惯。例如有些家长贪玩经常出去过夜生活,带着孩子出入酒吧、歌厅等娱乐场所,学了“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后,孩子对家长的这些吃喝玩乐的行为提出了质疑,有责任感的家长因为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而改变自己。
3.与孩子一起记载践行情况。
有了记载表,家长与孩子互相督促践行《弟子规》,与爸爸妈妈一起比赛,比比谁践行《弟子规》做得好。爸爸妈妈都喜欢睡懒觉,把做早饭的任务留给了老人,学了《弟子规》后,孩子提醒:“妈妈,奶奶已经年纪大了,每天烧早饭很辛苦的,要不这几天你去烧吧,我长大给你烧早饭!”孩子的话是这么有道理,爸爸妈妈还能不顺着孩子孝敬父母吗?有了记载表,家长能够较好地了解孩子学习的内容,并能够根据记载表中“家长工作指南”做好榜样示范,督促、指导孩子践行《弟子规》。
三、反馈记载表,激励幼儿已有的良好行为
幼儿社会行为形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言行脱节,口头上讲得头头是道,但却不能够表现在实际行动中;二是动机和目的不稳定,不能长时间坚持自己原定的目的和动机。他们更多依靠的不是内心的自觉性,而是依靠外部影响来坚持完成任务的。鉴于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反馈记载表显得尤为重要。
1.激励记载情况好的幼儿。
如果只是记载而已,没有发挥记载表的作用,那么记载表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因此,我们要用好记载表,反馈记载表的记载情况,让小朋友知道大家很在乎他在家的表现,并对他的好的行为给以肯定、表扬。每次回收记载表后我都认真阅读,对实施情况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奖励五角星,并且享有优先选择角色游戏角色、当小组长等权利,利用这些外部刺激来巩固他们形成好的行为。
2.跟踪未达到目标的幼儿。
从记载表中可以看到,有些幼儿并不能很快出现我们预期的目标行为,有些小朋友已经养成了不良习惯,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激励、督促他们。例如轩轩小朋友以前就一直对奶奶的态度很不好,学习“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后,从他的记载表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很快改掉这一不良习惯,我无意中听到了他与奶奶的对话,他对奶奶大声提要求时,我大声朗读“尊长前……”,我提醒他接下去朗读《弟子规》原文,他自己已经意识到了对奶奶的不尊敬,马上低了声调,指着奶奶的食指也放下来了。我对他奶奶说:“以后轩轩对你很有礼貌地说话,你就来告诉我,我奖励五角星给他。”多次跟踪了解轩轩后,他对长辈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也兑现我的承诺。对个别幼儿的跟踪教育,体现了个别化教育,对效果不明显的幼儿采取不放弃、不甩手的态度。
通过记载表的记录、讲评,帮助幼儿逐渐养成了稳定的良好行为习惯,许多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有的小朋友原来很爱发脾气,家长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就耍赖,现在,他们懂得在过生日的时候感恩父母,说感谢的话:“谢谢爸爸妈妈养育了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帮爸爸妈妈拿拖鞋,帮他们敲背捶腿,整理自己的玩具和图书,摆放碗筷等。践行《弟子规》,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能形成稳固的好习惯。
关键词: 《弟子规》; 幼儿;记载表;生活教育
《弟子规》是清朝年间的一本为人弟子的社会行为规范,是教育小朋友在家孝顺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尊敬师长,懂礼貌等,培养好品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是教幼儿学会做人做事的。学习《弟子规》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为幼儿意一生幸福打基础的。陶行知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但我们的教育只重视文化学习,忽视品德教育。幼儿践行《弟子规》需要家园密切配合,在生活中处处留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记载表是家园合作的一个措施,是幼儿践行《弟子规》的家园合作的一个桥梁。
一、设计记载表,让家园践行《弟子规》操作性更强
多数幼儿对社会规范的理解能力差,不能区分对与错,家人的溺爱使孩子已经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处在自我中心、他律阶段的幼儿,要改正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来帮助,需要设置一定的规则来约束。而记载表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对幼儿来说是督促与约束的一个好措施。
1.记载表,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
家长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影响源,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亲子交往方式等,会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的形成。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对家长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学习。设计记载表,把每个月要学习的《弟子规》内容用表格的形式提前发给家长,将每周学习的内容分五个部分内容呈现在表格里,分别是原文、译文、应该达到的目标、家长工作指南、事例描述。
2.记载表,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
记载表作为一种特殊的评价,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幼儿的行为表现,随时记录幼儿的行为,把每一件小事都作为教育资源。记载表月末交给老师,小朋友都不希望老师知道自己不好的一面,所以很在乎记载表的记录,希望自己的记载表里都是好的记录。个别小朋友表现不好,家长扬言要把他的表现记录在表里,为了表格里不出现不良记录“被迫”改正,家长充分利用记载表,督促孩子逐渐形成好习惯。通过持之以恒地督促、记载,让孩子看得见自己的进步,有成就感。
3.记载表,让幼儿互相督促共进步。
幼儿心理还处在自我中心阶段,需要外在的力量来帮助他们约束,记载表起到了约束和督促的作用。我还设计了日常行为习惯记录表,张贴在教室的移动板上,有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践行《弟子规》,每个活动结束后,根据幼儿的表现奖励五角星,有了五个五角星后将会有很多“特权”,可以优先选择游戏角色等,这些优惠政策对小朋友很有吸引力,利用这个外部刺激引导幼儿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记录记载表,促使家长与幼儿共同践行《弟子规》
学习《弟子规》的最终目的在于内化人的心灵与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要教育孩子学好《弟子规》、践行《弟子规》,父母首先要率先垂范,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品行,做孩子的榜样。
1.家长率先做孝敬老人的榜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有孝心,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孝心呢?家长的榜样示范非常重要。孔子在《论语》里面曾经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自己要为儿女做好榜样。现在很多家庭三代同堂,年轻的爸爸妈妈只是把孩子生下来,带孩子、做家务的工作都落在老年人身上,孝顺父母做得非常不够,与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后,很多家长有了榜样示范的意识,孝顺自己的父母,引导孩子孝敬爷爷奶奶等。
2.与孩子一起养成好的习惯。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现在很多家长自己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很多坏习惯,孩子跟着父母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首先要改掉一些坏习惯。例如有些家长贪玩经常出去过夜生活,带着孩子出入酒吧、歌厅等娱乐场所,学了“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后,孩子对家长的这些吃喝玩乐的行为提出了质疑,有责任感的家长因为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而改变自己。
3.与孩子一起记载践行情况。
有了记载表,家长与孩子互相督促践行《弟子规》,与爸爸妈妈一起比赛,比比谁践行《弟子规》做得好。爸爸妈妈都喜欢睡懒觉,把做早饭的任务留给了老人,学了《弟子规》后,孩子提醒:“妈妈,奶奶已经年纪大了,每天烧早饭很辛苦的,要不这几天你去烧吧,我长大给你烧早饭!”孩子的话是这么有道理,爸爸妈妈还能不顺着孩子孝敬父母吗?有了记载表,家长能够较好地了解孩子学习的内容,并能够根据记载表中“家长工作指南”做好榜样示范,督促、指导孩子践行《弟子规》。
三、反馈记载表,激励幼儿已有的良好行为
幼儿社会行为形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言行脱节,口头上讲得头头是道,但却不能够表现在实际行动中;二是动机和目的不稳定,不能长时间坚持自己原定的目的和动机。他们更多依靠的不是内心的自觉性,而是依靠外部影响来坚持完成任务的。鉴于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反馈记载表显得尤为重要。
1.激励记载情况好的幼儿。
如果只是记载而已,没有发挥记载表的作用,那么记载表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因此,我们要用好记载表,反馈记载表的记载情况,让小朋友知道大家很在乎他在家的表现,并对他的好的行为给以肯定、表扬。每次回收记载表后我都认真阅读,对实施情况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奖励五角星,并且享有优先选择角色游戏角色、当小组长等权利,利用这些外部刺激来巩固他们形成好的行为。
2.跟踪未达到目标的幼儿。
从记载表中可以看到,有些幼儿并不能很快出现我们预期的目标行为,有些小朋友已经养成了不良习惯,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激励、督促他们。例如轩轩小朋友以前就一直对奶奶的态度很不好,学习“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后,从他的记载表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很快改掉这一不良习惯,我无意中听到了他与奶奶的对话,他对奶奶大声提要求时,我大声朗读“尊长前……”,我提醒他接下去朗读《弟子规》原文,他自己已经意识到了对奶奶的不尊敬,马上低了声调,指着奶奶的食指也放下来了。我对他奶奶说:“以后轩轩对你很有礼貌地说话,你就来告诉我,我奖励五角星给他。”多次跟踪了解轩轩后,他对长辈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也兑现我的承诺。对个别幼儿的跟踪教育,体现了个别化教育,对效果不明显的幼儿采取不放弃、不甩手的态度。
通过记载表的记录、讲评,帮助幼儿逐渐养成了稳定的良好行为习惯,许多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有的小朋友原来很爱发脾气,家长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就耍赖,现在,他们懂得在过生日的时候感恩父母,说感谢的话:“谢谢爸爸妈妈养育了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帮爸爸妈妈拿拖鞋,帮他们敲背捶腿,整理自己的玩具和图书,摆放碗筷等。践行《弟子规》,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能形成稳固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