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走在大街上,人们眼中的“小胖墩”越来越多了。卫生部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中儿童超重和肥胖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儿童肥胖与营养不良、近视、龋齿、贫血、心理卫生问题一起成了儿童面临的五大健康问题。儿童肥胖已经不仅仅是医学治疗和心理学减压的问题了,它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和谐的一种表现。
传统文化:“胖”的心理定势
传统文化中,“胖”是身体好的代言词。“胖娃娃”是我们的传统育儿期待的最简化写照,而“胖小子”则是对儿童身体好的一种喜称,寄托着老百姓对健康的,种向往。这种情愫同样蕴含在民间的一些娇礼、求子、育儿的习俗和仪式中。
在山东一带,新娘被送进洞房后,有人端来栗子、红枣、花生等撒在床上,边撒边念道:“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直白而热烈地表达着老百姓对胖小子的一种期待,在民间文学作品和民间工艺品中,胖小子的形象比比皆是,尤以天津泥人张中的“百子图”和无锡惠山泥人的“大阿福”为名。甚至在民间歌谣中,胖娃娃也仍是很典型的形象,如《回娘家》中唱道:“左手一只鸡,右手,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多吃”才能胖。在山东一带,女孩28天,男孩30天,由舅舅前来接过去称为“叫滿月”。到姥姥家用一点猪食抹在小孩嘴里,这样小孩饭量大,小挑食好喂。多吃,是为了胖,不胖就是没有达到目的。孩子吃得多或少往往是家长们用来衡量孩子是否健康的外在尺度。在家庭教育方面,常常也有关于吃的禁忌,但大部分是教育孩子要多吃,而不是少吃。在陕西关中一带,大人常常教育孩子不能把东西只吃一半,否则“就只能长半截人”:在湖北荆门一带,孩子不能剩饭,否则打雷等。因为以禁忌的形式而不足说理的形式教育孩子,孩子很可能常常因为担心违反禁忌而饮食过量。相反,对于多吃则很少有禁忌。一般来说,孩子有偷摸的习惯家长是不会纵容的,但如果孩子仅仅是为了吃,家长一般不会太认真责罚。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底蕴深厚,稍微反思一下,我们就能发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发达,主要表现不在于营养的调配如何合理和全面,而在于菜肴的色、香、味、形,然而恐怕很少有人说得出来它们各白的营养特色。在吃的方面看重味道甚于营养的传统,正如钱钟书先生在他的书中所言,“以舌头的享受代替了胃肠的需要”。重色、香、味、形,轻营养的观念使家长不可能给儿童提供平衡的膳食,因饮食小均衡而造成的儿童肥胖问题越来越突出了,尤其是在当前物质条件相当丰富,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拥有便利的购物条件的前提下,这种观念的直接结果是: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 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传统的就餐方式是聚餐制。这种聚餐方式为家长观察孩子是否能吃提供了便利,在餐桌上家长们只在乎孩子吃得够不够,而很少在乎孩子吃得是否过多。这种聚餐的形式也延伸到了孩子的社交活动中,同学过生日等聚会,更足离不了聚餐,猛吃一顿,何乐而不为呢?暴饮暴食,难免不会引起脂肪堆积。
祖辈喂养:“胖”的滋生土壤
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在接受教育之后,步入了职业女性的行列。初为人母之后,不愿意或不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或职业,安心去做全职妈妈,全职父亲更是少数。因此,工作与育儿的冲突成了年轻母亲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传统的做法就是请家里的老人(一般是婴儿的奶奶或姥姥)来帮忙照顾婴儿。
祖辈是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我们的祖辈人多出生于上世纪30至50年代,他们的育儿观念主要以传统的育儿方式为主。尤其是在饮食方面,以“吃饱”为标准,认为“大人吃什么小孩吃什么”,“吃肉就是有营养”等。他们还传承着很多与饮食文化相关的饮食习俗、饮食禁忌等,包括有些不科学的、不符合营养搭配的喂养方式。
在实际生活中,有的祖辈承担了家里的做饭和带孩子的任务,他们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购买食物,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决定烹调方式。而且,祖辈往往用食物奖励或惩罚幼儿,用食物来表达对孙子孙女的爱;所有看护幼儿的祖辈,都希望把幼儿养得健壮,以表示自己尽职尽责,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老人们普遍表现出对婴幼儿的过度喂养,另外,祖辈关于饮食的自身体验是影响其对幼儿喂养行为的因素之一,老人对饥饿和饱足的记忆使得他们愿意让幼儿过度进食。他们认为从前有钱买不着吃的,或者食物太贵买不起,现在日子富足了,应该让小儿体验想吃就能吃的快乐。
全球化:“胖”的催化剂
全球化首当其冲影响的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包括快餐文化、现代传媒、知识经济,高楼密集型住宅等。这些都无形中影响着儿童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首先,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洋快餐影响着现代儿童的饮食习惯,以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代替了粗纤维的传统食品。每到节日,这些快餐厅里聚满了充满稚气的孩子们。即使是嗷嗷待哺的婴儿,帮他们选择奶粉的爸爸妈妈们也常常被那些宣称添加了几十种营养成分的进口奶粉所诱惑,再加之补锌、补钙、补铁等补品、营养品的大肆宣传,如果在“宁滥勿缺”的思想指导下一概添加的话,难免会出现营养过剩现象。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了农村的大地上,那里的老奶奶曾用家养的土鸡蛋给孙子换取城里人吃的“干吃面”(方便面),认为那就是好的。虽然,民众已经开始对这些垃圾食品对健康的危害有所耳闻,但却以其恶小而为之。
其次,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对儿童饮食导向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且不说幼儿在购买零食时受到广告的影响有多大,但是电视上渲染的香喷喷的零食确实很受孩子的喜爱。而且,电视在幼儿家庭生活中的作用也很明显,幼儿每日在家的时间是有限的,看电视时间偏长必然会影响儿童的其他活动,使户外活动及与伙伴交往的时间受到影响。
第三,知识经济化影响了家长对儿童的期待。据调查,北京幼儿绝大多数参加兴趣班,有的还不止参加一个兴趣班。参加的各类兴趣班越多,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时间就越长。再加上城市交通拥挤,幼儿很小就加入了交通的高峰期。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反映在饮食方面就是“快吃”或者“不吃”。
第四,高密度的城市住宅状况影响了儿童的活动场所,房地产开发商为了便利润最大化,减少了公共设施的面积,尤其是体育设施的严重不足。社会学家说,运动习惯不是由谁强迫形成,而是由暗示形成的。小时候家附近有运动场,你总去打球,长大了就会有打球的运动习惯。而现在城里的孩子从小就没有便利的运动场所可以去,吃饱了就坐着看电视,这个习惯形成后自然容易长成“小胖墩”了。
儿童肥胖不仅仅是个人的饮食和身体健康问题,而是一种文化滞后的现象。传统民间观念中对胖的向往,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越来越容易得到满足,而营养知识的相对缺乏,又使得胖的程度不易控制,小胖子乃至大胖子越来越多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我们要改善这种状况,有效抑制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就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家庭营养配餐到幼儿健康行为的培养,从托幼机构的完善到传统文化的挑战,从社区文化建设到良好生活习惯等,都需要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姜 冰
传统文化:“胖”的心理定势
传统文化中,“胖”是身体好的代言词。“胖娃娃”是我们的传统育儿期待的最简化写照,而“胖小子”则是对儿童身体好的一种喜称,寄托着老百姓对健康的,种向往。这种情愫同样蕴含在民间的一些娇礼、求子、育儿的习俗和仪式中。
在山东一带,新娘被送进洞房后,有人端来栗子、红枣、花生等撒在床上,边撒边念道:“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直白而热烈地表达着老百姓对胖小子的一种期待,在民间文学作品和民间工艺品中,胖小子的形象比比皆是,尤以天津泥人张中的“百子图”和无锡惠山泥人的“大阿福”为名。甚至在民间歌谣中,胖娃娃也仍是很典型的形象,如《回娘家》中唱道:“左手一只鸡,右手,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多吃”才能胖。在山东一带,女孩28天,男孩30天,由舅舅前来接过去称为“叫滿月”。到姥姥家用一点猪食抹在小孩嘴里,这样小孩饭量大,小挑食好喂。多吃,是为了胖,不胖就是没有达到目的。孩子吃得多或少往往是家长们用来衡量孩子是否健康的外在尺度。在家庭教育方面,常常也有关于吃的禁忌,但大部分是教育孩子要多吃,而不是少吃。在陕西关中一带,大人常常教育孩子不能把东西只吃一半,否则“就只能长半截人”:在湖北荆门一带,孩子不能剩饭,否则打雷等。因为以禁忌的形式而不足说理的形式教育孩子,孩子很可能常常因为担心违反禁忌而饮食过量。相反,对于多吃则很少有禁忌。一般来说,孩子有偷摸的习惯家长是不会纵容的,但如果孩子仅仅是为了吃,家长一般不会太认真责罚。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底蕴深厚,稍微反思一下,我们就能发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发达,主要表现不在于营养的调配如何合理和全面,而在于菜肴的色、香、味、形,然而恐怕很少有人说得出来它们各白的营养特色。在吃的方面看重味道甚于营养的传统,正如钱钟书先生在他的书中所言,“以舌头的享受代替了胃肠的需要”。重色、香、味、形,轻营养的观念使家长不可能给儿童提供平衡的膳食,因饮食小均衡而造成的儿童肥胖问题越来越突出了,尤其是在当前物质条件相当丰富,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拥有便利的购物条件的前提下,这种观念的直接结果是: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 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传统的就餐方式是聚餐制。这种聚餐方式为家长观察孩子是否能吃提供了便利,在餐桌上家长们只在乎孩子吃得够不够,而很少在乎孩子吃得是否过多。这种聚餐的形式也延伸到了孩子的社交活动中,同学过生日等聚会,更足离不了聚餐,猛吃一顿,何乐而不为呢?暴饮暴食,难免不会引起脂肪堆积。
祖辈喂养:“胖”的滋生土壤
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在接受教育之后,步入了职业女性的行列。初为人母之后,不愿意或不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或职业,安心去做全职妈妈,全职父亲更是少数。因此,工作与育儿的冲突成了年轻母亲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传统的做法就是请家里的老人(一般是婴儿的奶奶或姥姥)来帮忙照顾婴儿。
祖辈是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我们的祖辈人多出生于上世纪30至50年代,他们的育儿观念主要以传统的育儿方式为主。尤其是在饮食方面,以“吃饱”为标准,认为“大人吃什么小孩吃什么”,“吃肉就是有营养”等。他们还传承着很多与饮食文化相关的饮食习俗、饮食禁忌等,包括有些不科学的、不符合营养搭配的喂养方式。
在实际生活中,有的祖辈承担了家里的做饭和带孩子的任务,他们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购买食物,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决定烹调方式。而且,祖辈往往用食物奖励或惩罚幼儿,用食物来表达对孙子孙女的爱;所有看护幼儿的祖辈,都希望把幼儿养得健壮,以表示自己尽职尽责,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老人们普遍表现出对婴幼儿的过度喂养,另外,祖辈关于饮食的自身体验是影响其对幼儿喂养行为的因素之一,老人对饥饿和饱足的记忆使得他们愿意让幼儿过度进食。他们认为从前有钱买不着吃的,或者食物太贵买不起,现在日子富足了,应该让小儿体验想吃就能吃的快乐。
全球化:“胖”的催化剂
全球化首当其冲影响的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包括快餐文化、现代传媒、知识经济,高楼密集型住宅等。这些都无形中影响着儿童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首先,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洋快餐影响着现代儿童的饮食习惯,以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代替了粗纤维的传统食品。每到节日,这些快餐厅里聚满了充满稚气的孩子们。即使是嗷嗷待哺的婴儿,帮他们选择奶粉的爸爸妈妈们也常常被那些宣称添加了几十种营养成分的进口奶粉所诱惑,再加之补锌、补钙、补铁等补品、营养品的大肆宣传,如果在“宁滥勿缺”的思想指导下一概添加的话,难免会出现营养过剩现象。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了农村的大地上,那里的老奶奶曾用家养的土鸡蛋给孙子换取城里人吃的“干吃面”(方便面),认为那就是好的。虽然,民众已经开始对这些垃圾食品对健康的危害有所耳闻,但却以其恶小而为之。
其次,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对儿童饮食导向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且不说幼儿在购买零食时受到广告的影响有多大,但是电视上渲染的香喷喷的零食确实很受孩子的喜爱。而且,电视在幼儿家庭生活中的作用也很明显,幼儿每日在家的时间是有限的,看电视时间偏长必然会影响儿童的其他活动,使户外活动及与伙伴交往的时间受到影响。
第三,知识经济化影响了家长对儿童的期待。据调查,北京幼儿绝大多数参加兴趣班,有的还不止参加一个兴趣班。参加的各类兴趣班越多,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时间就越长。再加上城市交通拥挤,幼儿很小就加入了交通的高峰期。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反映在饮食方面就是“快吃”或者“不吃”。
第四,高密度的城市住宅状况影响了儿童的活动场所,房地产开发商为了便利润最大化,减少了公共设施的面积,尤其是体育设施的严重不足。社会学家说,运动习惯不是由谁强迫形成,而是由暗示形成的。小时候家附近有运动场,你总去打球,长大了就会有打球的运动习惯。而现在城里的孩子从小就没有便利的运动场所可以去,吃饱了就坐着看电视,这个习惯形成后自然容易长成“小胖墩”了。
儿童肥胖不仅仅是个人的饮食和身体健康问题,而是一种文化滞后的现象。传统民间观念中对胖的向往,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越来越容易得到满足,而营养知识的相对缺乏,又使得胖的程度不易控制,小胖子乃至大胖子越来越多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我们要改善这种状况,有效抑制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就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家庭营养配餐到幼儿健康行为的培养,从托幼机构的完善到传统文化的挑战,从社区文化建设到良好生活习惯等,都需要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姜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