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道滘的知名度在全国来说并不高,也难怪,这里只是东莞市下辖的一个小镇,位于东莞市西部。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游泳之乡”的名头名震全国,是中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符号。几十年过去了,中国泳坛状况经历了多轮洗牌,当孙杨、叶诗文在国际比赛摘金夺银的时候,道滘虽然还在培养泳池里的下一代,却已难复当年之勇。
泳乡里的泳乡
游泳活动是道滘的传统项目。由于道滘地处珠江三角洲下游水网地带,出门见水,过去人们在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时都离不开游泳。“小孩刚学走路,为了孩子的安全,大人就必须教会他游泳。在道滘土生土长的人,没有一个不会游泳的”,当地人如是说,“夏天傍晚,就在村边小河里,大人洗澡,小孩戏水,也有比赛谁游得快的,十分热闹”。
对道滘游泳来说,1958年是一道分水岭。在这之前,道滘人的游泳姿式仍然是狗刨式,游泳对于当地人来说也只是爱好和生活方式而已。1958年后,道滘建起了自己的游泳池,开办业余体校,从小学低年级起抓训练,为国家、省、市和部队输送了不少游泳运动员,创出了不少优异成绩。一度,各大体工队游泳队中的官话竟然是道滘话,成为体育界的一大景观。
事实上,道滘“游泳之乡”的称号并没有获得过官方的认证,真正有着官方“游泳之乡”称号的是广东东莞。1958年,东莞县游泳队参加全国28城市游泳比赛,获得团体总分第六名,被誉为全国第一个”游泳之乡“,受到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和国家体委的嘉奖。1960年,广东省体委也授予东莞“游泳之乡”的称号。自从1983年中国游泳协会开始每年评比“游泳之乡”之后,这个称号对于东莞来说已经屡见不鲜了。
虽然东莞获得的赞誉让道滘人觉得“与有荣焉”,但是在当地人眼中,道滘才是名副其实的泳乡,而道滘与这个称号失之交臂也是一件憾事。据《东莞市体育志》记载,在全国“游泳之乡”评比中,评选对象是县、区级,因此道滘镇没有资格参加评选,但该镇因在开展游泳运动中作出显著成绩,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被誉为“游泳之乡”,在全国颇具影响。
叶建深先生今年76岁,退休前一直担任当地业余体校校长。作为教练,他为省队、解放军队和国家队输送了60多名人才,手下的世界冠军也有十几位,包括在六十年代名震全国的“道滘双蝶”。回忆起道滘游泳鼎盛的那段时期,叶先生仍然记忆犹新。
“1960年,当时道滘的游泳运动很广泛,整个国家队100来人,来自道滘的游泳运动员就占了十分之一,我们每年都能送一到两个人到国家队。你想想,一个镇就能为国家队贡献这么多人才,所以,谁都知道道滘是‘游泳之乡’”,叶建深自豪地说。他的眼神里满是对过往光荣岁月的回忆,“没有评比之前,道滘的游泳就很有名。1956年,毛主席第一次畅游长江的时候,他问我们中国有没有一半人会游泳?体委在基层调查后发现,道滘是第一个有超过一半群众会游泳的镇,那个时候就被赞为‘泳乡’了。后来“双蝶”拿到新运会冠军,当时的《羊城晚报》连续登了九篇文章报道我们,道滘的名声越来越大”。
红色荣耀 盛极而衰
1963年,印度尼西亚举办了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叶建深对那届比赛印象深刻:“那时候,中国还没有资格参加奥运会,印尼搞了一个类似于奥运会的比赛,欢迎我们参加。”代表中国出战的梁桂良与叶欢容在这次运动会的游泳比赛中一共摘下三枚金牌与两枚银牌。虽然新运会只办了一届,但“道滘双蝶”在这项赛事中夺冠还是轰动一时。
“那个时候,道滘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我们有一位老乡,曾经到北方去传授放养蜜蜂的经验,回来和我们说,他沿路看到很多报道,原来北方都向我们学习,编口号要赶超道滘。东莞的党委书记去北京开会,还特意报告我们的事迹”,叶建深说。
道滘游泳为国争光的事迹不仅于此。1982年,出自道滘体校的叶润成在新德里亚运会上勇夺男子100米蛙泳金牌,这是中国游泳在亚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当时,叶润成被誉为“亚洲蛙王”。1988年,道滘人莫婉兰在南斯拉夫国际游泳赛女子100米和200米蝶泳两项比赛中夺冠,同年入选国家队,出征汉城奥运会。
国际上如此风光,国内自然也不在话下。道滘业余体校为国家、省、市、部队输送了很多游泳、水球、跳水和划船运动员,到1987年底,共输送运动员118名。这段时间,道滘运动员在参加的国内外游泳比赛中总共获得809枚奖牌。其中,国际比赛得到奖牌84枚;参加全国比赛得到287枚,参加全省比赛得到438枚。
进入80年代后期,照叶建深的话讲,时代变了,体制也都变了。道滘游泳进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衰退期。从1988年至2000年,道滘输送出去的运动员仅为19名,道滘籍运动员在国际和国内比赛中,共获得奖牌495枚。其中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牌58枚,在全国比赛中获奖牌165枚,在全省比赛中获奖牌272枚。虽然这是30年与10年的对比,但道滘在游泳运动上势颓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20年中,道滘再也没有出过像梁桂良与叶欢容那样扬威国际、轰动全国的泳坛伉俪,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1996年北京举行的世界短池游泳系列赛中,道滘籍运动员刘康德以59秒96的成绩获100米混合泳第一名。
当地的一位泳坛前辈说:“以前我们的运动员优秀到什么程度?可以直接送国家队。现在要先经过市,再经过省,一级一级送到国家队,机制不一样了,水平也没有以前突出了。现在参加国内比赛,道滘的运动员很难争到金牌。”现任道滘体校校长的叶卫文分析道:“一方面,这是省内各地的游泳水平提高了,深圳、广州的游泳水平也很厉害,不再是道滘一家独大。另一方面,东莞的游泳虽然有天时地利人和,但投入比不上人家。上世纪70年代,一年一万块钱就能解决教练员的工资、运动员的伙食费和场地费,现在能有二三十万元的政府投入就很不错了。广州在游泳运动上的投入一年就100多万元。我们这里经济不发达,没法比。”
选材是另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叶卫文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说起选材却变得激动起来,那一口广普的语速也变得飞快:“道滘游泳最火的时候,想走游泳这条路的学生都是走后门送来的,现在得我们自己出去挑。练游泳很辛苦,也不一定能出成绩,还是读书比较舒服啦。况且广东省的游泳也不行了,以前广东和上海在全国排名前两位没有悬念,现在河北、浙江、山东甚至东北都有好苗子。不过,我们在广东还算是好的,每年都能向市队送10个人,这在东莞是第一名。”
一个鱼塘 一段传奇
道滘镇在东莞来说,算是面积比较大的一个辖区,街道虽然宽阔,街上的人却稀稀拉拉。这里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毒辣,空气湿润。游泳是当地人钟爱的祛暑方式,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就像你们北方人喜欢跳广场舞,游泳就是我们的健身方式,每天不游一下都不自在”,道滘体校的一位女教练说。
道滘有两个地方有游泳池,一处在当地的体育馆,另一处就在道滘业余体校。说是体校,其实就是游泳学校。上午9点来到这里,露天的泳池中已经有不少人在戏水。一部分是学校里正在训练的孩子,另一部分就是来消暑健身的当地居民,两拨人互不干扰,其乐融融。
体校中这个主游泳池长50米,宽24.6米,是一个8条水道线的标准赛池。这对一个小镇来说,多少有些奢侈,但既然是“游泳之乡”,一切又显得理所当然。56年前,也就是道滘体校建立之初,这座泳池还是个未被改建的鱼塘。
叶建深是道滘体校的奠基人之一,他亲眼看着这个原本用来养鱼养螃蟹的水塘被改造成简易游泳池。“1960年,党委对发展游泳运动很重视,拨了这片泥塘给我们,当时镇上的人义务劳动,没有花一分钱,就把这个简易泳池改好了”。叶建深说着,将一张黑白照片递到记者面前,上面是几个运动员站在跳台上准备入水的画面,“这个跳台起初是木制的,说是跳台,其实只是一块石头加上木板,那时的条件太简陋”。
叶建深回忆起最初做教练时的情景,说来忍俊不禁:“传授技术动作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倒不是因为学生学不会,只是水太浑浊了,下去以后看不见学生的肢体动作,所以只能在岸上教会他,让他在水下自己摸索。现在的水很清,可那个时候运动员出来都是一身黄泥。”
如今,这座游泳池已经面目全非。1985年,道滘举办全国八大游泳基地对抗赛前夕,游泳池的水泥结构墙壁终于砌了瓷砖。到1996年,当地政府重修游泳池,将池底、池壁加固为水泥钢筋结构,终于成了现在这幅模样。不过,谁又能想到当初它的简陋呢?
游泳池今非昔比,对小孩的培训也越来越系统。当初叶欢容与梁桂良在这里训练时,已经12岁,现在,对游泳少年的培训有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和网络。
黄连伟是这里的教练,原来也是游泳运动员,27岁的他已在这个泳池里挥洒了6年的汗水。黄教练说,来这里练游泳的孩子都是读小学二年级的8岁儿童,训练一年之后送到东莞市队,能留下的就在市队继续磨练,条件不太理想的就退回来,将来代表道滘镇参加市级比赛。等到小学毕业,这些退回来的孩子也就基本完成了任务。每年送一批再招一批,就这样周而复始。
记者来到道滘时正值暑假,原来那批调教好的孩子都送到东莞市队去了,目前新学生还没有招满,只有一些提早报名的孩子在黄教练的指挥下做着统一的动作。
随着时代的变迁,广东道滘距离那个游泳最辉煌的时代已越来越远。叶卫文当上道滘体校校长后,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我们每年都送学生到东莞市队,算是这些镇里最多的,但一般只能留下一两个,大部分都退回来了”,叶卫文若有所思地盯着池水,“现在小孩和我们那时候相比,营养没有问题,体质反而一般。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他们参与户外活动少,却营养过剩”。
就连当年道滘人引以为豪的游泳池也已经跟不上现实的需求。“应该重搞一个游泳池”,叶卫文指了指碧蓝的池水,“这个游泳池也落后了,到了冬天,我们得租车把孩子们带到东莞市区去训练,因为那里的泳池设有恒温装置,我们目前还不具备这个条件。另外,现在大部分泳池都设有自动过滤设备,而我们依然在人工消毒”。
升级游泳池设备需要钱,这是令叶卫文头痛的问题之源,一个临海小镇显然难以吸引更多资金投入游泳运动。“所谓名师出高徒,教练员水平的高低能从运动员身上看出来,别的地方都是上过大学的专业运动员”,叶卫文说。
道滘当年的辉煌注定无法重现了吗?这是记者最后的疑问。
“说不好,我从事教练工作30多年了,还是继续努力工作吧”,叶卫文看着池水,池水在清晨的微风中漾起层层波纹。
泳乡里的泳乡
游泳活动是道滘的传统项目。由于道滘地处珠江三角洲下游水网地带,出门见水,过去人们在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时都离不开游泳。“小孩刚学走路,为了孩子的安全,大人就必须教会他游泳。在道滘土生土长的人,没有一个不会游泳的”,当地人如是说,“夏天傍晚,就在村边小河里,大人洗澡,小孩戏水,也有比赛谁游得快的,十分热闹”。
对道滘游泳来说,1958年是一道分水岭。在这之前,道滘人的游泳姿式仍然是狗刨式,游泳对于当地人来说也只是爱好和生活方式而已。1958年后,道滘建起了自己的游泳池,开办业余体校,从小学低年级起抓训练,为国家、省、市和部队输送了不少游泳运动员,创出了不少优异成绩。一度,各大体工队游泳队中的官话竟然是道滘话,成为体育界的一大景观。
事实上,道滘“游泳之乡”的称号并没有获得过官方的认证,真正有着官方“游泳之乡”称号的是广东东莞。1958年,东莞县游泳队参加全国28城市游泳比赛,获得团体总分第六名,被誉为全国第一个”游泳之乡“,受到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和国家体委的嘉奖。1960年,广东省体委也授予东莞“游泳之乡”的称号。自从1983年中国游泳协会开始每年评比“游泳之乡”之后,这个称号对于东莞来说已经屡见不鲜了。
虽然东莞获得的赞誉让道滘人觉得“与有荣焉”,但是在当地人眼中,道滘才是名副其实的泳乡,而道滘与这个称号失之交臂也是一件憾事。据《东莞市体育志》记载,在全国“游泳之乡”评比中,评选对象是县、区级,因此道滘镇没有资格参加评选,但该镇因在开展游泳运动中作出显著成绩,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被誉为“游泳之乡”,在全国颇具影响。
叶建深先生今年76岁,退休前一直担任当地业余体校校长。作为教练,他为省队、解放军队和国家队输送了60多名人才,手下的世界冠军也有十几位,包括在六十年代名震全国的“道滘双蝶”。回忆起道滘游泳鼎盛的那段时期,叶先生仍然记忆犹新。
“1960年,当时道滘的游泳运动很广泛,整个国家队100来人,来自道滘的游泳运动员就占了十分之一,我们每年都能送一到两个人到国家队。你想想,一个镇就能为国家队贡献这么多人才,所以,谁都知道道滘是‘游泳之乡’”,叶建深自豪地说。他的眼神里满是对过往光荣岁月的回忆,“没有评比之前,道滘的游泳就很有名。1956年,毛主席第一次畅游长江的时候,他问我们中国有没有一半人会游泳?体委在基层调查后发现,道滘是第一个有超过一半群众会游泳的镇,那个时候就被赞为‘泳乡’了。后来“双蝶”拿到新运会冠军,当时的《羊城晚报》连续登了九篇文章报道我们,道滘的名声越来越大”。
红色荣耀 盛极而衰
1963年,印度尼西亚举办了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叶建深对那届比赛印象深刻:“那时候,中国还没有资格参加奥运会,印尼搞了一个类似于奥运会的比赛,欢迎我们参加。”代表中国出战的梁桂良与叶欢容在这次运动会的游泳比赛中一共摘下三枚金牌与两枚银牌。虽然新运会只办了一届,但“道滘双蝶”在这项赛事中夺冠还是轰动一时。
“那个时候,道滘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我们有一位老乡,曾经到北方去传授放养蜜蜂的经验,回来和我们说,他沿路看到很多报道,原来北方都向我们学习,编口号要赶超道滘。东莞的党委书记去北京开会,还特意报告我们的事迹”,叶建深说。
道滘游泳为国争光的事迹不仅于此。1982年,出自道滘体校的叶润成在新德里亚运会上勇夺男子100米蛙泳金牌,这是中国游泳在亚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当时,叶润成被誉为“亚洲蛙王”。1988年,道滘人莫婉兰在南斯拉夫国际游泳赛女子100米和200米蝶泳两项比赛中夺冠,同年入选国家队,出征汉城奥运会。
国际上如此风光,国内自然也不在话下。道滘业余体校为国家、省、市、部队输送了很多游泳、水球、跳水和划船运动员,到1987年底,共输送运动员118名。这段时间,道滘运动员在参加的国内外游泳比赛中总共获得809枚奖牌。其中,国际比赛得到奖牌84枚;参加全国比赛得到287枚,参加全省比赛得到438枚。
进入80年代后期,照叶建深的话讲,时代变了,体制也都变了。道滘游泳进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衰退期。从1988年至2000年,道滘输送出去的运动员仅为19名,道滘籍运动员在国际和国内比赛中,共获得奖牌495枚。其中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牌58枚,在全国比赛中获奖牌165枚,在全省比赛中获奖牌272枚。虽然这是30年与10年的对比,但道滘在游泳运动上势颓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20年中,道滘再也没有出过像梁桂良与叶欢容那样扬威国际、轰动全国的泳坛伉俪,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1996年北京举行的世界短池游泳系列赛中,道滘籍运动员刘康德以59秒96的成绩获100米混合泳第一名。
当地的一位泳坛前辈说:“以前我们的运动员优秀到什么程度?可以直接送国家队。现在要先经过市,再经过省,一级一级送到国家队,机制不一样了,水平也没有以前突出了。现在参加国内比赛,道滘的运动员很难争到金牌。”现任道滘体校校长的叶卫文分析道:“一方面,这是省内各地的游泳水平提高了,深圳、广州的游泳水平也很厉害,不再是道滘一家独大。另一方面,东莞的游泳虽然有天时地利人和,但投入比不上人家。上世纪70年代,一年一万块钱就能解决教练员的工资、运动员的伙食费和场地费,现在能有二三十万元的政府投入就很不错了。广州在游泳运动上的投入一年就100多万元。我们这里经济不发达,没法比。”
选材是另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叶卫文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说起选材却变得激动起来,那一口广普的语速也变得飞快:“道滘游泳最火的时候,想走游泳这条路的学生都是走后门送来的,现在得我们自己出去挑。练游泳很辛苦,也不一定能出成绩,还是读书比较舒服啦。况且广东省的游泳也不行了,以前广东和上海在全国排名前两位没有悬念,现在河北、浙江、山东甚至东北都有好苗子。不过,我们在广东还算是好的,每年都能向市队送10个人,这在东莞是第一名。”
一个鱼塘 一段传奇
道滘镇在东莞来说,算是面积比较大的一个辖区,街道虽然宽阔,街上的人却稀稀拉拉。这里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毒辣,空气湿润。游泳是当地人钟爱的祛暑方式,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就像你们北方人喜欢跳广场舞,游泳就是我们的健身方式,每天不游一下都不自在”,道滘体校的一位女教练说。
道滘有两个地方有游泳池,一处在当地的体育馆,另一处就在道滘业余体校。说是体校,其实就是游泳学校。上午9点来到这里,露天的泳池中已经有不少人在戏水。一部分是学校里正在训练的孩子,另一部分就是来消暑健身的当地居民,两拨人互不干扰,其乐融融。
体校中这个主游泳池长50米,宽24.6米,是一个8条水道线的标准赛池。这对一个小镇来说,多少有些奢侈,但既然是“游泳之乡”,一切又显得理所当然。56年前,也就是道滘体校建立之初,这座泳池还是个未被改建的鱼塘。
叶建深是道滘体校的奠基人之一,他亲眼看着这个原本用来养鱼养螃蟹的水塘被改造成简易游泳池。“1960年,党委对发展游泳运动很重视,拨了这片泥塘给我们,当时镇上的人义务劳动,没有花一分钱,就把这个简易泳池改好了”。叶建深说着,将一张黑白照片递到记者面前,上面是几个运动员站在跳台上准备入水的画面,“这个跳台起初是木制的,说是跳台,其实只是一块石头加上木板,那时的条件太简陋”。
叶建深回忆起最初做教练时的情景,说来忍俊不禁:“传授技术动作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倒不是因为学生学不会,只是水太浑浊了,下去以后看不见学生的肢体动作,所以只能在岸上教会他,让他在水下自己摸索。现在的水很清,可那个时候运动员出来都是一身黄泥。”
如今,这座游泳池已经面目全非。1985年,道滘举办全国八大游泳基地对抗赛前夕,游泳池的水泥结构墙壁终于砌了瓷砖。到1996年,当地政府重修游泳池,将池底、池壁加固为水泥钢筋结构,终于成了现在这幅模样。不过,谁又能想到当初它的简陋呢?
游泳池今非昔比,对小孩的培训也越来越系统。当初叶欢容与梁桂良在这里训练时,已经12岁,现在,对游泳少年的培训有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和网络。
黄连伟是这里的教练,原来也是游泳运动员,27岁的他已在这个泳池里挥洒了6年的汗水。黄教练说,来这里练游泳的孩子都是读小学二年级的8岁儿童,训练一年之后送到东莞市队,能留下的就在市队继续磨练,条件不太理想的就退回来,将来代表道滘镇参加市级比赛。等到小学毕业,这些退回来的孩子也就基本完成了任务。每年送一批再招一批,就这样周而复始。
记者来到道滘时正值暑假,原来那批调教好的孩子都送到东莞市队去了,目前新学生还没有招满,只有一些提早报名的孩子在黄教练的指挥下做着统一的动作。
随着时代的变迁,广东道滘距离那个游泳最辉煌的时代已越来越远。叶卫文当上道滘体校校长后,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我们每年都送学生到东莞市队,算是这些镇里最多的,但一般只能留下一两个,大部分都退回来了”,叶卫文若有所思地盯着池水,“现在小孩和我们那时候相比,营养没有问题,体质反而一般。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他们参与户外活动少,却营养过剩”。
就连当年道滘人引以为豪的游泳池也已经跟不上现实的需求。“应该重搞一个游泳池”,叶卫文指了指碧蓝的池水,“这个游泳池也落后了,到了冬天,我们得租车把孩子们带到东莞市区去训练,因为那里的泳池设有恒温装置,我们目前还不具备这个条件。另外,现在大部分泳池都设有自动过滤设备,而我们依然在人工消毒”。
升级游泳池设备需要钱,这是令叶卫文头痛的问题之源,一个临海小镇显然难以吸引更多资金投入游泳运动。“所谓名师出高徒,教练员水平的高低能从运动员身上看出来,别的地方都是上过大学的专业运动员”,叶卫文说。
道滘当年的辉煌注定无法重现了吗?这是记者最后的疑问。
“说不好,我从事教练工作30多年了,还是继续努力工作吧”,叶卫文看着池水,池水在清晨的微风中漾起层层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