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胃双对比造影的X线表现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糜烂性胃炎是指组织学上胃黏膜缺损而未累及黏膜肌层。当缺损一直延伸到黏膜下层时,则为胃溃疡。我院1999年~2003年2月在160例胃双对比造影检查中发现了糜烂性胃炎16例,经胃镜和病理证实,具有典型的X线征象。特作如下分析。
  
  资料与方法
  
  16例糜烂性胃炎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1~68岁,上腹隐痛和不适14例,无规律性疼痛1例。其中隐血试验阳性者8例。2例合并胃溃疡,4例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程1个月~16年,5年以上9例,1~4年3例,1年以下4例。
  检查方法:①检查前准备:检查前2小时口服糜蛋白酶20mg和苏打1g,加温开水50ml行胃内冲洗。②采用低张:造影前肌注山莨菪碱20mg(青光眼,前列腺增生,冠心病患者禁用)。③产气方法和钡剂浓度,产生剂为产气粉3~5g用钡剂送服。钡剂浓度为160~200%(w/v)量为75~150me。④摄影条件和体位:国产XG-300型X线诊断机200mA, 0.5s 80kV、活动滤线器,用仰卧正位,仰卧右前斜及俯卧位拍片。
  X线表现:病变以胃窦部为常见,可单发或多发,本组病理中,共发现50个病灶,散发分布,1~6个,其病灶分布部位和形态见表。
  


  X线征象分析:①“靶样”征:是边缘清楚,密度减低的圆形透亮区,代表环形隆起,外缘与正常粘膜分界锐利,为糜烂周围的粘膜水肿充血和细胞浸润常所致,中央有一点状钡影镶嵌,其中,为点状糜烂本身。②“脐凹”征:由于糜烂的凹陷正中附有小血块,故糜烂中央之钡影不成斑点状而为月牙状和条状。③小息肉样改变:为圆形密度减低之环圈影,边缘光整,直径在4~6mm,中间无钡点。④皱襞粗大:多发性糜烂常沿黏膜皱襞延伸,位于其黏膜嵴部,形成特殊的串珠状。皱襞可增粗或纡曲。此型糜烂持续时间较长,其疡变区主要为腺体,增生。
  
  讨 论
  
  糜烂性胃炎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白,一般认为与应激性和外源性有关(见于饮酒或服用刺激性药物,如:乙酰水杨酸钠,保太松等)。此病在X线胃镜和组织学上,胃黏膜均具有特征性改变。故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从病理组织上来看,隆起病灶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发展期,小活动期,系隆起病灶中心,凹陷部分的上皮处于变性,坏死和脱落时期,伴有急性炎性渗出物覆盖在表面,也称为急性渗出期。
  修复期:病灶中心一般已不见坏死和渗出现象,局部黏膜上皮已再生修复,故也属慢性增生期,隆起部分的病变主要为腺管或腺体增生,固有膜内大量淋巴样细胞,浆细胞浸润、固有膜水肿。
  大多数糜烂常发生在胃窦部,孤立性糜烂多见于十二指肠。胃窦前壁病灶很难显示,在检查胃窦前壁时,采取俯卧头低位,右侧抬高,钡剂以50ml为好,产气量在400ml。
  X线钡餐检查:从传统的观察胃黏膜后,发现到利用双对比造形检查法观察微黏膜纹~胃小区的水平,从而能发现1~5mm的病灶糜烂性胃炎,实为一大进步,但目前仍还不能完全取代黏膜法、加压法、充盈法,往往需要联合采用,才能提高X线诊断的阳性率。
其他文献
摘 要 采用《通俗伤寒论》柴胡陷胸汤(柴胡、半夏、黄连、瓜蒌、黄芩、桔梗、枳实、生姜)为基础方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60例,总有效率96.7%。提示该方具有清热化痰,宁心定悸之功效。  关键词 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清热化痰/治疗应用 医案  笔者自2001年以来,以柴胡陷胸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人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乳康饮治疗乳痈、乳疽的疗效。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乳康饮加减治疗。结果:治疗效果显著,且不影响产妇哺乳。结论:乳康饮配方合理,是治疗乳痈、乳疽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乳康饮 治疗 乳痈 乳疽  乳痈、乳疽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乳腺炎和慢性乳腺纤维瘤。此病不仅给广大妇女带来了痛苦,同时还给婴幼儿的喂养带来了困难。笔者近2年来年共收治了乳痈、乳疽患者60例,全部采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肠痈II号合剂配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 应用肠痈II号合剂(中药),水煎口服药汁,药渣湿热敷下腹部配合金刚藤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治则:温经散寒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组方:败酱草30g,金银花30g,地丁15g,丹皮10g,丹参10g,附片3g,薏苡仁15g,皂刺6g,木香10g,穿山甲10g。肠痈II号合剂5剂,水煎服,1剂/日。药汁口服后,药渣装
期刊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双黄连注射液 静滴 佛甲草 外敷    笔者自2002年2月以来,采用双黄连注射液静滴联合佛甲草外敷治疗带状疱疹50例,止痛时间短,结痂快,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50例病人,均因皮肤痛1~3天就诊,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14~78岁。发病部位在胸肋部30例,头颈部3例,腰部15例,大腿及小腹部2例。  治疗方法: ①双黄连注射液20~4
期刊
关键词 清燥救肺汤 临证治疗 验案    清燥救肺汤出自《医门法律·秋燥论》,由清代医家喻家言所创。用治“诸气喷郁”及“诸痿喘呕”之证。由石膏、桑叶、麦冬、火麻仁、阿胶、枇杷叶、杏仁、人参、甘草组成。具有清热润肺、滋阴功效。主要用于温燥伤肺,症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数等。但在临床运用中,笔者认为除此之外,只要出现与肺功能有关的病证如痿
期刊
患者因患消化道肿瘤肺转移而用多西他赛(紫杉醇)静滴的化学疗法。由于该药易引起过敏反应,故静滴前晚及次晨各口服地塞米松0.75mg×10预防过敏反应,然后静滴多西他赛。该药于中午12点滴完,约晚上6点开始呃逆,起初时间隔1~1.5小时的阵发性呃逆,给予指压胸骨上凹的天突及内关穴和按揉膈俞穴均无明显疗效。次日肌注654-2后间隔时间延长,只维持了3小时后,又恢复原来的间隔时间,改654-2 10mg口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孤独症误诊原因。方法:对24例孤独症患儿临床进行分析。结果:误诊为表达性语言障碍7例,精神发育迟滞5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例,阅读障碍1例,阿斯伯格综合征1例。结论:本病误诊原因为临床表现多样性及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关键词 孤独症 儿童 误诊     儿童孤独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期、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及单调、刻板、重复行为(三联征)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34例因治疗不当致桡神经损伤原因。方法:总结34例桡神经损伤病例。结果:陈旧性损伤16例均行手术治疗。18例因手术治疗过程Ⅰ期手术过程方法欠妥当,术后均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只要治疗方法得当,细致操作,均可以避免。  关键词 治疗不当 神经损伤 原因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6例,年龄3~56岁,平均30岁。儿童6例。陈旧性损伤16例
期刊
2004年4月我院成功救治1例大剂量雷米封中毒,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2004年4月20日患者与其丈夫发生口角后偷服雷米封100片(0.1g/片,共10g)1小时后发现患者神志不清,帮急送本院抢救。  入院查体:T36°C,98次/分,R23次/分,BP130/90mmHg,呈嗜睡状、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8次/分律齐,入院后立即给予清水反复洗胃,并静注维生素B65g,约40分钟后出现全身强直性
期刊
患者,男,19岁,农民。饮酒、饱餐约2小时后,休息中自觉双下肢无力,伴口干、多汗和肌肉疼痛,症状渐重,约半天发展至完全不能活动。无肢体麻木及二便障碍。既往健康。有“甲亢”及“肌无力”家族史。查体:T36.8℃,P78次/分, R18次/分,BP120/83mmHg。发育正常。皮肤黏膜无黄染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双侧眼球稍突出,耳、鼻、口无异常。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未闻及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