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22-02
例1 5÷2=2……1(毋庸置疑,这是一种数学表达式子,目前,有些小学数学教科书上仍然还在使用这种表示方法)。
例2 250÷60=25÷6=4……1(这个式子成立吗?)
我在上小学时,就对此产生了怀疑,一直不知道其原因,直到今天,我敢相信,它是一种错误的数学表达方式,可是5÷2=2……1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上出现的,这个问题很严重。在冥思中度日,在彷徨中孕育着独具眼力。事到如此,我下定决心,我要对中国的教育进行彻底研究一下:
人民为什么要呼吁取消高考?因为它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进行。
资料1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停止10年的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资料2 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全国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
十年文革,社会混乱,高考制度被取消、废除,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的散乱状态,很明显,当时中国的教育出现了停止,甚至倒退,引起中国教育大倒退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当时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形势所决定的。所以取消、废除高考制度,不能说是导致教育倒退的重要因素。
在恢复高考后,学校的教学秩序很快得到了恢复,真才实学成了社会的主流民意,专家、教授、学生又重新走进了课堂,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在洋溢的春风中,中国教育迅速地从瘫痪、散乱的状态中复苏过来,并迅速走向繁荣。
首先,高考的存在,青年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得以扎实掌握,这是毫无疑问的。为将来青年的发展(搞科技,搞研究)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为国家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提供了保障,也给社会各界人士享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尽管出现了为考大学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但是大多数青年学生还是愿意为之拼搏的,这样就激发了青年学子的上进心,从心里感觉到这是平衡的,为社会其他方面的制度恢复和秩序建设奠定了基础,从而整个散乱现象得以根治。各行各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例如:用人单位招聘的时候,大都采用高考一样的录取方法,体现了高考的切实可行性,这样不但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对整个国家人才的培养也有好处的。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有没有弊端呢?当然有,如果没有,人们怎能热议要取消高考呢?
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发展素质教育,提出了减轻学生负担的口号。高考存在,负担真的能减轻吗?现在中小学仍然自觉不自觉的就把教学与高考挂上了钩,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看重的不是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考试说明的要求,尤其是高三的老师们会对着考试说明和往年的高考题大做文章,对高考不要求的知识点干脆删去。倘若有学生向老师问问题的时候,老师却以高考不考为由来回复学生,这样的现象完全导致了老师和学生以应付高考来进行学习,这就是高考的指挥棒把中国的教育领向了歧路。
高考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的同时,又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高考结束之后,有人跳楼自杀,成绩出来后有人精神分裂,这是事实。高考这东西太无情了,有人说中国的高考是残酷的,事实确实如此啊!
高考是导致社会腐败的原因之一(不做细致阐述)
冷静分析,高考是保留还是取消,关键是应试教育的因素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首先声明,要想真正地进行素质教育就有取消高考之势,高考一旦取消就会上演“第二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教育是倒退还是前进,这个问题还很难说,但敢肯定的是,两次“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不同。在这里,我不主张取消高考,因为高考是目前中国选拔人才最优的一种方式,找不到另一种比它更优的方式来替换它。(现在的校长实名推荐制,谁敢保证里面不存在问题?)假若高考取消,中国的教育将会出现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正常的社会教育,必定是一个考试社会,一个废除了考试制度的社会,这个社会将会失去严格的秩序,必然会造成社会体系的严重的紊乱。
那么,纵观高考的优点与缺点,是取消还是保留呢?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不好回答的问题。它不像数学中的解方程,只要思路正确,解法得当,运算准确,就能解出标准答案。所以对于高考的取消或者保留的问题,我只能另辟蹊径,辩证研究,那就是高考既不能取消,素质教育又能正常进行,两者比兼容,否则二者必选其一。
从数学概率的角度来解决,高考存在的条件下,导致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两个对立事件,并不是互不相容的,这为研究高考既不能取消,素质教育又能进行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根据,因为这是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宏观问题。先分析两事件的条件,应试教育说白了就是注重学生的成绩(主要是教材课本知识的考察)。素质教育不只是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考察,而且也包含对教材课本知识的考察。两个事件的交集就是都要求对课本知识的考察。根据概率的性质,从交集出发,努力使两个对立事件成为相容事件,那就要高考应服从素质教育条件的分布,设素质教育为任一事件,根据概率中的贝叶斯(bayes)公式,高考应满足:
(1) 以学生平时成绩和高考的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参考依据(二者应各占1/2)。
(2) 学生的社会实践成绩,科技创新成绩加入高考总分。
(3) 学生的体育,书法,美术,音乐成绩加入高考总分。
(4) 增加考试次数,每年两次为宜,即春招和夏招。
(5) 划分高考试题难以档次。
(6) 不向生源学校公布学生成绩,只向学生本人及本学生家长开放网上成绩查询入口。(这是解决择校热的有效方式)
(7) 简单的外语考试是必要的。
(8) 制定符合中学生生理规律的作息时间表。
(9) 国家采取的录取制度应对一些少数民族和老、少、边、穷等地区进行适当的照顾,以促进这些地区的教育平衡发展,缩小教育落后地区的差距。这样,对整个国家和地区都是有好处的。
(10) 杜绝学校腐败的同时,中、小学学校应成立正式的学生会。
以上(1)(2)(3)……(10)为互不相容事件,再由数学中全概率定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两个相容的事件,高考与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就能走上同一条路。
总结以上所述,从简单到具体从形式到内容,纠正了一些不符合实践,甚至错误的认识。用数学概率的思想,进行辨证,科学的研究分析,最后得出重要的结论。教育是整个全人类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每一个人,更重要是在考验着社会中每个人对教育科学的理解,科学的认识,科学的判断。不是通过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更不是通过一篇论文,一个文件,一个通知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当我们的国家发展的十分强大,社会有了良好的保障制度,人们不再为生活问题担忧的时候,那时候的贫富差距非常小,高学历和低学历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时候,我国的社会价值体系真正完善,教育界不再只盯着高考,不再以成绩的好坏,录取的高低来作为评价教育的尺度,那个时候素质教育才能真正的很好进行,高考也就在潜移默化中被取消了。
例1 5÷2=2……1(毋庸置疑,这是一种数学表达式子,目前,有些小学数学教科书上仍然还在使用这种表示方法)。
例2 250÷60=25÷6=4……1(这个式子成立吗?)
我在上小学时,就对此产生了怀疑,一直不知道其原因,直到今天,我敢相信,它是一种错误的数学表达方式,可是5÷2=2……1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上出现的,这个问题很严重。在冥思中度日,在彷徨中孕育着独具眼力。事到如此,我下定决心,我要对中国的教育进行彻底研究一下:
人民为什么要呼吁取消高考?因为它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进行。
资料1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停止10年的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资料2 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全国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
十年文革,社会混乱,高考制度被取消、废除,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的散乱状态,很明显,当时中国的教育出现了停止,甚至倒退,引起中国教育大倒退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当时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形势所决定的。所以取消、废除高考制度,不能说是导致教育倒退的重要因素。
在恢复高考后,学校的教学秩序很快得到了恢复,真才实学成了社会的主流民意,专家、教授、学生又重新走进了课堂,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在洋溢的春风中,中国教育迅速地从瘫痪、散乱的状态中复苏过来,并迅速走向繁荣。
首先,高考的存在,青年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得以扎实掌握,这是毫无疑问的。为将来青年的发展(搞科技,搞研究)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为国家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提供了保障,也给社会各界人士享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尽管出现了为考大学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但是大多数青年学生还是愿意为之拼搏的,这样就激发了青年学子的上进心,从心里感觉到这是平衡的,为社会其他方面的制度恢复和秩序建设奠定了基础,从而整个散乱现象得以根治。各行各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例如:用人单位招聘的时候,大都采用高考一样的录取方法,体现了高考的切实可行性,这样不但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对整个国家人才的培养也有好处的。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有没有弊端呢?当然有,如果没有,人们怎能热议要取消高考呢?
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发展素质教育,提出了减轻学生负担的口号。高考存在,负担真的能减轻吗?现在中小学仍然自觉不自觉的就把教学与高考挂上了钩,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看重的不是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考试说明的要求,尤其是高三的老师们会对着考试说明和往年的高考题大做文章,对高考不要求的知识点干脆删去。倘若有学生向老师问问题的时候,老师却以高考不考为由来回复学生,这样的现象完全导致了老师和学生以应付高考来进行学习,这就是高考的指挥棒把中国的教育领向了歧路。
高考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的同时,又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高考结束之后,有人跳楼自杀,成绩出来后有人精神分裂,这是事实。高考这东西太无情了,有人说中国的高考是残酷的,事实确实如此啊!
高考是导致社会腐败的原因之一(不做细致阐述)
冷静分析,高考是保留还是取消,关键是应试教育的因素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首先声明,要想真正地进行素质教育就有取消高考之势,高考一旦取消就会上演“第二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教育是倒退还是前进,这个问题还很难说,但敢肯定的是,两次“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不同。在这里,我不主张取消高考,因为高考是目前中国选拔人才最优的一种方式,找不到另一种比它更优的方式来替换它。(现在的校长实名推荐制,谁敢保证里面不存在问题?)假若高考取消,中国的教育将会出现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正常的社会教育,必定是一个考试社会,一个废除了考试制度的社会,这个社会将会失去严格的秩序,必然会造成社会体系的严重的紊乱。
那么,纵观高考的优点与缺点,是取消还是保留呢?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不好回答的问题。它不像数学中的解方程,只要思路正确,解法得当,运算准确,就能解出标准答案。所以对于高考的取消或者保留的问题,我只能另辟蹊径,辩证研究,那就是高考既不能取消,素质教育又能正常进行,两者比兼容,否则二者必选其一。
从数学概率的角度来解决,高考存在的条件下,导致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两个对立事件,并不是互不相容的,这为研究高考既不能取消,素质教育又能进行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根据,因为这是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宏观问题。先分析两事件的条件,应试教育说白了就是注重学生的成绩(主要是教材课本知识的考察)。素质教育不只是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考察,而且也包含对教材课本知识的考察。两个事件的交集就是都要求对课本知识的考察。根据概率的性质,从交集出发,努力使两个对立事件成为相容事件,那就要高考应服从素质教育条件的分布,设素质教育为任一事件,根据概率中的贝叶斯(bayes)公式,高考应满足:
(1) 以学生平时成绩和高考的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参考依据(二者应各占1/2)。
(2) 学生的社会实践成绩,科技创新成绩加入高考总分。
(3) 学生的体育,书法,美术,音乐成绩加入高考总分。
(4) 增加考试次数,每年两次为宜,即春招和夏招。
(5) 划分高考试题难以档次。
(6) 不向生源学校公布学生成绩,只向学生本人及本学生家长开放网上成绩查询入口。(这是解决择校热的有效方式)
(7) 简单的外语考试是必要的。
(8) 制定符合中学生生理规律的作息时间表。
(9) 国家采取的录取制度应对一些少数民族和老、少、边、穷等地区进行适当的照顾,以促进这些地区的教育平衡发展,缩小教育落后地区的差距。这样,对整个国家和地区都是有好处的。
(10) 杜绝学校腐败的同时,中、小学学校应成立正式的学生会。
以上(1)(2)(3)……(10)为互不相容事件,再由数学中全概率定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两个相容的事件,高考与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就能走上同一条路。
总结以上所述,从简单到具体从形式到内容,纠正了一些不符合实践,甚至错误的认识。用数学概率的思想,进行辨证,科学的研究分析,最后得出重要的结论。教育是整个全人类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每一个人,更重要是在考验着社会中每个人对教育科学的理解,科学的认识,科学的判断。不是通过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更不是通过一篇论文,一个文件,一个通知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当我们的国家发展的十分强大,社会有了良好的保障制度,人们不再为生活问题担忧的时候,那时候的贫富差距非常小,高学历和低学历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时候,我国的社会价值体系真正完善,教育界不再只盯着高考,不再以成绩的好坏,录取的高低来作为评价教育的尺度,那个时候素质教育才能真正的很好进行,高考也就在潜移默化中被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