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课堂规则;课堂语言;课堂行为
积极心理学最具革命性的一点是将心理学发现问题、找出病因、去除问题、治病救人的一元工作目标和内容颠覆性地变为教人们如何去追求幸福、寻找快乐、获得成功。从此,心理学的世界不再是一个只着眼于病态的世界,而是有了指引人们直奔光明的理论和方法,心理学的世界变得多元起来,也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大多数正常人的需求。
积极心理学尤其适用于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的需要,心理课堂是心理学的前线阵地,怎样构建积极的心理课堂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以人为本,建立以积极心理为指导的课堂规则和师生关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心理课堂得有适合心理课特点的规则,笔者为自己的心理课堂制定的规则是“五条十字”:尊重、真诚、倾听、积极、参与。笔者认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本质上也是一种人际交往和互动,因此,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也适用于心理课堂,尊重和真诚当属此列;倾听是要在心理课堂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一种行为;对于积极,笔者的解释是在心理课堂上思想、行为和语言都应是正面、阳光、向上的;因为心理课堂的活动环节较多,需要强调大家的积极参与。
心理课堂的规则在第一节心理课上就要提出并解释,教师应列举每一条正确的行为,比如讲真话、讲感受等就是符合真诚规则的,对别的同学表现好的地方进行赞扬和鼓励就是符合积极规则的。讲规则时,我只列举正面的、恰当的行为,而不列举不当言行的例子。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笔者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和学生快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学习了积极心理学之后,我笃信让学生感受到快乐是一个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捷径。
我平时会留意搜集一些新颖搞笑的视频,在接手新班级的前两个月里,每次上课前放1~2个视频作为课堂开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新的一课。也许有的教师担心课堂可能会因此而产生混乱,根据我的经验,看完视频后,学生们笑得前仰后合,看似乱了,但之后他们对教师的指令会更加敏感和服从,我想也许是“社会互惠原理”的缘故吧——先释放我的善意和送出我的视频作为“礼物”,当我提出要求时所有受惠的人就不好意思拒绝了。人际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我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也就在开心的笑声中建立起来了。
二、提升自身素质,用积极的思想看待心理课堂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尤其是受到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之后,我对自己在生活中和课堂中都提出了一些要求:平时要养成积极心理学提倡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将我改头换面,我的言行举止和情绪都变得积极起来,人变得放松、宽容和快乐。我将这些积极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课堂中,感染学生。
用微笑的表情和轻松的姿态走进课堂,和学生分享生活中积极的行为和体验,关注学生们做得好的地方,用包容的心态看待违纪的学生。如果有特别调皮的学生不服约束,我会认为他可能是太有能量、有个性,或许因为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会特别有创新思维。看到学生上课睡觉,我想也许他昨晚学习得太晚,作业太多,很累,就让他小憩一会儿也无妨。
总之,不管学生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行为,我笃信背后一定有其原因,有的我知道,有的不知道,我都视之为正常现象,不会引发我的负面情绪。而且我始终相信学生内心成长的力量,学生们只是呈现出了每个年龄阶段特有的思想和言行,我的工作就是接纳、欣赏、陪伴,再加一点点的引导。
有一次在初二某班上课,整个班的学生被一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破纸片逗得笑翻了,我也和他们一起笑,并由衷地羡慕他们:快乐是那么容易,根本不需要理由!他们虽然调皮可是非常快乐,我们不就是希望孩子们快乐吗?这就够了,不
是吗?
笑完之后,结合刚才的情境,我马上分享了关于注意力方面的内容,还根据我观察的不同学生面对纸片的反应(有的学生是看见别人笑才跟着笑),讲了“从众心理”这一专业名词。因为结合课堂上刚发生的事件,他们听得特别认真,讨论时也特别能与自身联系,就像接通了短路的电线,我的课堂讨论至此以后有了“灵魂”。已经备好的内容被我抛在脑后,可是有什么关系呢?突发的课堂意外成为了绝好的教育契机,而我已经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这就是积极心理学思想带给我的智慧和力量,课堂的一切现象都变得有活力,有启发,有价值,而我只需要不断提高和磨练利用课堂现象、挖掘课堂价值的功夫。
三、构建积极心理课堂,使用积极的课堂语言
一开始着手建立积极心理课堂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说“不”,后来发现很难做到,于是采取逐步减少的方法,很快从10次以上控制在10次以内,接着再减少到5次,现在,我上课几乎不说“不要”“不准”等负性的词语了。比如,课堂很吵的话,我首先会说,请大家都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计时(我专门为心理课准备了工具包,工具包里放着一个计时器)。直到所有学生都坐在座位上后,我会宣布用时多少,如果很短,我会肯定大家动作迅速,如果用时长,我会提出要求,下次要在多长时间内做到。一般坐下来后,学生会吵闹一会,我会说“请安静”“请将嘴巴闭起来”,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大吼“不要讲话!”然后扫视教室,表扬先安静下来的组,有时候学生们很吵,但只要一表扬某个组,其他组就会马上安静下来,这也许就是期望效应在起作用吧。接着我再表扬几个组,好的影响力形成了,整个班级就安静下来了。
使用积极语言的要点就在于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关注学生好的方面,就好的方面进行事实描述,绝口不提负面的行为是怎么样的,因为只要大部分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就行了。如果出现了影响课堂秩序的情况,我会告诉学生我注意到他做了什么,他怎么做才符合心理课堂尊重、真诚、倾听、积极、参与的十字规则。
我发现,用积极的语言可以巧妙地避开初中阶段学生的逆反心理:你越不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对什么越来劲。用这种方式也避免了批评造成的师生对立情绪,因为你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只说事实和建议,有强烈逆反心理的初中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我以前上课时越是大声吼“不要讲话”,自己越是生气,纪律就越乱,而现在,我轻声细语,保持足够耐心,维持课堂纪律也变得轻松愉快多了。 积极的心态让我更加幽默,应对一些特殊情况时也变得更灵活了。我平时上课肢体语言比较丰富,有一次上初二的课,第一排的一个男生在座位上模仿我的一举一动,引得全班学生窃笑,边笑边看着我,等待我的反应。
我用目光接触示意该生,他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我注意他还越发起劲了。我找准时机,暂停课堂内容,先对着全班说:我知道自己肢体语言比较夸张,上课容易“high”,一“high”就手舞足蹈。有些学生已经笑了起来,那边模仿仍在继续。我转向这位男生,笑着说:“我注意到你在模仿我,对此我深感荣幸,这证明我很有特点。模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你对这种方式掌握得炉火纯青,我在开心的同时又有点担心,现在你正处在青春期,是性别认同的关键阶段,如果我成为你模仿的对象,我怕长此以往你会变得有点‘娘’。我建议你把模仿的爱好用在男性身上,找个很“man”的男教师进行模仿,对你的成长和发展更有利。”
这个课堂小插曲,让学生在欢笑中懂得了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我用幽默的语言宣传了心理知识,那位男生在他还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被小“开涮”了一把,从此再也没有在课堂上模仿过我,我想他是怕变成“伪娘”吧。
积极的课堂语言是对我自己的一大考验,因为有时太多批评和负性的话语像脱缰的野马要习惯性地冲口而出,我以“不”作为意识的标志,一旦进入就进行转换,将其从一个负性的表述变成一个积极的表述,再传递给学生,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通过语言的转化改变思维方式的过程,坚持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我的语言积极了,思想积极了,我的课堂也积极了。
四、构建积极心理课堂,关注积极的课堂行为
每个班都有几个调皮的学生,特别喜欢在课堂上搞出些动静,引起同学和教师注意,并因此非常得意。以前我总为这些学生头疼,老想着搞定他们几个就搞定了整个班级,上课时特别关注这几个“刺头”的一举一动,他们好像也因此越发嚣张,上课捣乱的行为不断升级。因此,我每次上完课都非常郁闷。
积极心理学让我转变了观念,我尝试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那些具有积极课堂行为的学生身上,放在那些积极的课堂现象上,我的课堂悄然发生了变化。我上课的心情也日渐变好,每堂课我都那么开心,因为我的眼里都是积极的课堂行为。
认真倾听的学生我会多将目光放在他们身上,对他们微笑点头;真诚表达的学生我对他们充满感激,送去祝福;积极互动的学生我佩服他们的勇气,发动全班为他们鼓掌。
当我对积极课堂行为的关注持续下去的时候,积极行为成为了课堂的主流,那些负面的课堂行为逐渐没了市场,大多数学生和我一样更欣赏和关注的是课堂中的积极事物。积极的行为在课堂中得到了积极的关注,会带来更多的积极行为,这些在课堂上有积极正面表现的学生不会再被“刺头”抢去风头,他们获得了应有的关注,在心理课堂中收获了成就感和自豪感,也促发了他们更多的积极行为。
同时,我对“刺头”的关注点也变了,如果他们继续捣乱,影响面小的话,我一般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因为他们本来的目的就是吸引关注,如果我满足了他们,会强化他们的不恰当行为。所以忽略在这个时候可以在让这些行为消退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影响面大,我会指出他的不当行为并提出我的要求,比如:我看见你在拉同桌的袖子,而同桌想认真听课,于是你用笔戳你的同桌。现在请你将笔放进文具盒,面向我身体坐正,对,就是这样,请你保持5分钟,可以吗?我相信你做得到!5分钟之后再重新计时10分钟,直至下课。如果该生保持得好,我下课前会特别指出他的恰当行为,并欣赏他为此作出的努力。通过这样的互动,我传递给“刺头”们一个信息,只有恰当的行为才会博得关注,如果希望被关注,那就增加积极的课堂行为。将“捣乱—被关注—多捣乱”的恶性循环反射模式改变为“积极行为—被关注—更多积极行为”的良性循环行为模式。
五、小结
笔者根据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总结了几点构建积极心理课堂的要点。
1.通过学习、自省和自我训练,做一名拥有积极思维和积极行为的教师。
2.对课堂的所有现象持积极的视角,对学生所有的行为持发展的眼光,相信学生内心成长的力量。
3.在课堂上少说“不”之类的语言,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尽量做到将对学生批评的语言变为要求的语言,将负面的语言转化为正面的
表述。
4.课堂上多使用幽默的语言。
5.将课堂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积极行为上,只盯着做得不好的学生或学生做得不好的地方,你永远只有糟糕的课堂;相反,多关注做得好的学生、看到学生做得好的方面,你会获得好的课堂,而且会越来越好。
6.对喜欢用“捣乱”行为获得关注的学生,尽量忽略他的负面行为,达到 “负面行为—忽略—负面行为消退”的目的,同时,通过对他的暗中密切关注,发展出“积极行为—关注—更多积极行为”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沙井中学,深圳,518104。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积极心理学最具革命性的一点是将心理学发现问题、找出病因、去除问题、治病救人的一元工作目标和内容颠覆性地变为教人们如何去追求幸福、寻找快乐、获得成功。从此,心理学的世界不再是一个只着眼于病态的世界,而是有了指引人们直奔光明的理论和方法,心理学的世界变得多元起来,也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大多数正常人的需求。
积极心理学尤其适用于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的需要,心理课堂是心理学的前线阵地,怎样构建积极的心理课堂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以人为本,建立以积极心理为指导的课堂规则和师生关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心理课堂得有适合心理课特点的规则,笔者为自己的心理课堂制定的规则是“五条十字”:尊重、真诚、倾听、积极、参与。笔者认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本质上也是一种人际交往和互动,因此,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也适用于心理课堂,尊重和真诚当属此列;倾听是要在心理课堂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一种行为;对于积极,笔者的解释是在心理课堂上思想、行为和语言都应是正面、阳光、向上的;因为心理课堂的活动环节较多,需要强调大家的积极参与。
心理课堂的规则在第一节心理课上就要提出并解释,教师应列举每一条正确的行为,比如讲真话、讲感受等就是符合真诚规则的,对别的同学表现好的地方进行赞扬和鼓励就是符合积极规则的。讲规则时,我只列举正面的、恰当的行为,而不列举不当言行的例子。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笔者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和学生快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学习了积极心理学之后,我笃信让学生感受到快乐是一个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捷径。
我平时会留意搜集一些新颖搞笑的视频,在接手新班级的前两个月里,每次上课前放1~2个视频作为课堂开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新的一课。也许有的教师担心课堂可能会因此而产生混乱,根据我的经验,看完视频后,学生们笑得前仰后合,看似乱了,但之后他们对教师的指令会更加敏感和服从,我想也许是“社会互惠原理”的缘故吧——先释放我的善意和送出我的视频作为“礼物”,当我提出要求时所有受惠的人就不好意思拒绝了。人际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我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也就在开心的笑声中建立起来了。
二、提升自身素质,用积极的思想看待心理课堂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尤其是受到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之后,我对自己在生活中和课堂中都提出了一些要求:平时要养成积极心理学提倡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将我改头换面,我的言行举止和情绪都变得积极起来,人变得放松、宽容和快乐。我将这些积极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课堂中,感染学生。
用微笑的表情和轻松的姿态走进课堂,和学生分享生活中积极的行为和体验,关注学生们做得好的地方,用包容的心态看待违纪的学生。如果有特别调皮的学生不服约束,我会认为他可能是太有能量、有个性,或许因为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会特别有创新思维。看到学生上课睡觉,我想也许他昨晚学习得太晚,作业太多,很累,就让他小憩一会儿也无妨。
总之,不管学生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行为,我笃信背后一定有其原因,有的我知道,有的不知道,我都视之为正常现象,不会引发我的负面情绪。而且我始终相信学生内心成长的力量,学生们只是呈现出了每个年龄阶段特有的思想和言行,我的工作就是接纳、欣赏、陪伴,再加一点点的引导。
有一次在初二某班上课,整个班的学生被一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破纸片逗得笑翻了,我也和他们一起笑,并由衷地羡慕他们:快乐是那么容易,根本不需要理由!他们虽然调皮可是非常快乐,我们不就是希望孩子们快乐吗?这就够了,不
是吗?
笑完之后,结合刚才的情境,我马上分享了关于注意力方面的内容,还根据我观察的不同学生面对纸片的反应(有的学生是看见别人笑才跟着笑),讲了“从众心理”这一专业名词。因为结合课堂上刚发生的事件,他们听得特别认真,讨论时也特别能与自身联系,就像接通了短路的电线,我的课堂讨论至此以后有了“灵魂”。已经备好的内容被我抛在脑后,可是有什么关系呢?突发的课堂意外成为了绝好的教育契机,而我已经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这就是积极心理学思想带给我的智慧和力量,课堂的一切现象都变得有活力,有启发,有价值,而我只需要不断提高和磨练利用课堂现象、挖掘课堂价值的功夫。
三、构建积极心理课堂,使用积极的课堂语言
一开始着手建立积极心理课堂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说“不”,后来发现很难做到,于是采取逐步减少的方法,很快从10次以上控制在10次以内,接着再减少到5次,现在,我上课几乎不说“不要”“不准”等负性的词语了。比如,课堂很吵的话,我首先会说,请大家都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计时(我专门为心理课准备了工具包,工具包里放着一个计时器)。直到所有学生都坐在座位上后,我会宣布用时多少,如果很短,我会肯定大家动作迅速,如果用时长,我会提出要求,下次要在多长时间内做到。一般坐下来后,学生会吵闹一会,我会说“请安静”“请将嘴巴闭起来”,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大吼“不要讲话!”然后扫视教室,表扬先安静下来的组,有时候学生们很吵,但只要一表扬某个组,其他组就会马上安静下来,这也许就是期望效应在起作用吧。接着我再表扬几个组,好的影响力形成了,整个班级就安静下来了。
使用积极语言的要点就在于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关注学生好的方面,就好的方面进行事实描述,绝口不提负面的行为是怎么样的,因为只要大部分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就行了。如果出现了影响课堂秩序的情况,我会告诉学生我注意到他做了什么,他怎么做才符合心理课堂尊重、真诚、倾听、积极、参与的十字规则。
我发现,用积极的语言可以巧妙地避开初中阶段学生的逆反心理:你越不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对什么越来劲。用这种方式也避免了批评造成的师生对立情绪,因为你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只说事实和建议,有强烈逆反心理的初中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我以前上课时越是大声吼“不要讲话”,自己越是生气,纪律就越乱,而现在,我轻声细语,保持足够耐心,维持课堂纪律也变得轻松愉快多了。 积极的心态让我更加幽默,应对一些特殊情况时也变得更灵活了。我平时上课肢体语言比较丰富,有一次上初二的课,第一排的一个男生在座位上模仿我的一举一动,引得全班学生窃笑,边笑边看着我,等待我的反应。
我用目光接触示意该生,他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我注意他还越发起劲了。我找准时机,暂停课堂内容,先对着全班说:我知道自己肢体语言比较夸张,上课容易“high”,一“high”就手舞足蹈。有些学生已经笑了起来,那边模仿仍在继续。我转向这位男生,笑着说:“我注意到你在模仿我,对此我深感荣幸,这证明我很有特点。模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你对这种方式掌握得炉火纯青,我在开心的同时又有点担心,现在你正处在青春期,是性别认同的关键阶段,如果我成为你模仿的对象,我怕长此以往你会变得有点‘娘’。我建议你把模仿的爱好用在男性身上,找个很“man”的男教师进行模仿,对你的成长和发展更有利。”
这个课堂小插曲,让学生在欢笑中懂得了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我用幽默的语言宣传了心理知识,那位男生在他还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被小“开涮”了一把,从此再也没有在课堂上模仿过我,我想他是怕变成“伪娘”吧。
积极的课堂语言是对我自己的一大考验,因为有时太多批评和负性的话语像脱缰的野马要习惯性地冲口而出,我以“不”作为意识的标志,一旦进入就进行转换,将其从一个负性的表述变成一个积极的表述,再传递给学生,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通过语言的转化改变思维方式的过程,坚持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我的语言积极了,思想积极了,我的课堂也积极了。
四、构建积极心理课堂,关注积极的课堂行为
每个班都有几个调皮的学生,特别喜欢在课堂上搞出些动静,引起同学和教师注意,并因此非常得意。以前我总为这些学生头疼,老想着搞定他们几个就搞定了整个班级,上课时特别关注这几个“刺头”的一举一动,他们好像也因此越发嚣张,上课捣乱的行为不断升级。因此,我每次上完课都非常郁闷。
积极心理学让我转变了观念,我尝试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那些具有积极课堂行为的学生身上,放在那些积极的课堂现象上,我的课堂悄然发生了变化。我上课的心情也日渐变好,每堂课我都那么开心,因为我的眼里都是积极的课堂行为。
认真倾听的学生我会多将目光放在他们身上,对他们微笑点头;真诚表达的学生我对他们充满感激,送去祝福;积极互动的学生我佩服他们的勇气,发动全班为他们鼓掌。
当我对积极课堂行为的关注持续下去的时候,积极行为成为了课堂的主流,那些负面的课堂行为逐渐没了市场,大多数学生和我一样更欣赏和关注的是课堂中的积极事物。积极的行为在课堂中得到了积极的关注,会带来更多的积极行为,这些在课堂上有积极正面表现的学生不会再被“刺头”抢去风头,他们获得了应有的关注,在心理课堂中收获了成就感和自豪感,也促发了他们更多的积极行为。
同时,我对“刺头”的关注点也变了,如果他们继续捣乱,影响面小的话,我一般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因为他们本来的目的就是吸引关注,如果我满足了他们,会强化他们的不恰当行为。所以忽略在这个时候可以在让这些行为消退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影响面大,我会指出他的不当行为并提出我的要求,比如:我看见你在拉同桌的袖子,而同桌想认真听课,于是你用笔戳你的同桌。现在请你将笔放进文具盒,面向我身体坐正,对,就是这样,请你保持5分钟,可以吗?我相信你做得到!5分钟之后再重新计时10分钟,直至下课。如果该生保持得好,我下课前会特别指出他的恰当行为,并欣赏他为此作出的努力。通过这样的互动,我传递给“刺头”们一个信息,只有恰当的行为才会博得关注,如果希望被关注,那就增加积极的课堂行为。将“捣乱—被关注—多捣乱”的恶性循环反射模式改变为“积极行为—被关注—更多积极行为”的良性循环行为模式。
五、小结
笔者根据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总结了几点构建积极心理课堂的要点。
1.通过学习、自省和自我训练,做一名拥有积极思维和积极行为的教师。
2.对课堂的所有现象持积极的视角,对学生所有的行为持发展的眼光,相信学生内心成长的力量。
3.在课堂上少说“不”之类的语言,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尽量做到将对学生批评的语言变为要求的语言,将负面的语言转化为正面的
表述。
4.课堂上多使用幽默的语言。
5.将课堂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积极行为上,只盯着做得不好的学生或学生做得不好的地方,你永远只有糟糕的课堂;相反,多关注做得好的学生、看到学生做得好的方面,你会获得好的课堂,而且会越来越好。
6.对喜欢用“捣乱”行为获得关注的学生,尽量忽略他的负面行为,达到 “负面行为—忽略—负面行为消退”的目的,同时,通过对他的暗中密切关注,发展出“积极行为—关注—更多积极行为”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沙井中学,深圳,518104。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