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稍有病痛,家人便慌了神。即便是遇上最常见的发烧,许多家长都会立即使用退烧药降温退热,作为普遍的救急措施。
退烧药可用么?当然可用,但不少家长在认识和使用上都存在误区。
误区1:一发热立马急退烧
5岁的芳芳体质较弱,隔三岔五感冒。有次洗澡着了凉,半夜芳芳开始流清涕,喊喉咙痛和头痛,额头滚烫。妈妈给芳芳试了体温,一看38.2℃,便立马给芳芳喂了退烧药。隔了两小时,摸了芳芳额头依然很烫,妈妈再次给芳芳喂了退烧药。没料到吃药不久,芳芳便恶心呕吐起来,面色苍白,浑身出虚汗。妈妈慌了,连夜抱着芳芳看急诊。医生问明情况后,作了检查与化验,给芳芳挂上了点滴,同时批评芳芳妈滥用退烧药,险些造成孩子虚脱。
小儿发烧是常见的表面症状,但究其内里,主要见于两大病因:
一是感染性发热,包括细菌性的,如扁桃体炎、中耳炎、咽炎、肠炎、痢疾、肺炎、败血症等;病毒性的,如感冒、流感、水痘、腮腺炎等;还有寄生虫性的,如疟疾等。
二是非感染性发热,如风湿性、药物性、疫苗反应、白血病等。此外,夏季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也会引起发热。
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热,就立马喂服退烧药,其实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发热是人体自然防御感染的反应,也是许多疾病的初始表现,其发热的程度、热型及热程,对揭示病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热时,孩子肌体各种免疫功能被激活,如新陈代谢加快、血液中吞噬病原菌细胞活性增强,抗体合成增加等,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有助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
另外,稍微发热对身体并非全无益处,不少病原体受不了高温环境,会使其侵袭力和繁殖力减弱。若在医生确诊病因前使用退烧药,还有可能掩盖了自然病程,使病情加重或病程迁延,造成原发病的病因诊断困难。
误区2 :百年老药,用错对象
班上有同学出水痘,小翔不幸也感染上了,当天晚上回来,身上就次第出了一串串水泡,挺痒的。半夜里,小翔发起了烧,爸爸想起自己发烧头痛时蛮灵验的阿司匹林,遂给儿子喂服了大半片。没多久,小翔的烧退了一些,凌晨爸爸又给他喂了大半片。天亮时分,爸爸给小翔喝开水,见儿子精神萎靡、面色发青,神志不清,时有抽搐,吓得连忙送儿子到医院。后经医生诊断,患水痘的小翔因误服阿司匹林,引发了凶险的雷氏综合征,幸亏送院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阿司匹林虽然是一种历史悠久、用途广泛、价廉的退烧止痛药,但患有流感、水痘及其他病毒感染且年龄在12岁以下的儿童是禁用的,否则可能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失调雷氏综合征。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医生就发现患有病毒感染且高热不退的患儿,服用阿司匹林后虽高烧渐退,但随之出现了严重的肝功能障碍与脑水肿,表现出昏迷、抽搐、呕吐伴黄疸等症状,常预后不良,严重者甚至会死亡——惹祸的正是鼎鼎大名的阿司匹林。
所以,忠告广大家长:切勿给患流感、水痘及其他病毒感染且12岁以下的儿童服用阿司匹林!
误区3 :该出手时踌躇不定
贝贝刚满9个月,一天晚上,他突然发起了高热,小脸蛋通红滚烫,一试体温,39.2℃。因为住得离医院远,贝贝爸妈第一反应是在药箱里找出多种解热镇痛药,对着《儿科药物手册》逐一细查,当看到一些退烧药会引起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副作用,有的甚至会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他们犯愁了——究竟该不该给孩子喂退烧药?幸亏社区里有位退休儿科医生,贝贝爸妈连夜去敲门,老医生看到捂得严严实实的贝贝,连忙松解开衣裳,诊断推测是急性咽峡炎引起的高烧。一边嘱物理降温,一边取出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给贝贝喂下。半小时后贝贝高烧开始减退,老医生嘱4小时后再服一次退烧药,第二天须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若患儿体温超过39℃仍不降温,氧气和营养素消耗过大会加重心血管负担,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脑过度兴奋容易诱发惊厥或昏睡,并造成脱水,使患儿抵抗力下降,易并发肺炎等。所以,对高热患儿使用退烧药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可踌躇不定。
既往使用的安乃近、氨基比林、非那西丁退烧药,因有可能致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严重不良副作用,已很少使用。儿科专家推荐的退烧药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为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退热效果与阿司匹林相似,多用于感冒引起发热、头痛、关节痛等患儿;但有湿疹、过敏性鼻炎等患儿最好别用该药,因为有少数过敏体质患儿吃药后可能诱发哮喘,有肝病、肾病患儿也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原是一种治疗关节肌肉疼痛的药物,但临床发现对发热患儿有良好的退烧效果,不良反应少,被国外有些专家推荐为发热患儿退烧首选药。该药在缓解患儿头痛、关节肌肉疼痛等方面优于对乙酰氨基酚。
退烧药不是特效药
退烧药须按患儿年龄或体重计算,剂量要准确。剂量过大会使患儿出汗过多、面色苍白,甚至虚脱,两次服药须间隔4~6小时。
给孩子喂退烧药后,宜少量多次补充些淡盐开水。退烧药是通过皮肤散热增加而达到退热效果,故衣服不宜穿多且须宽松。物理降温时,不要对患儿直接吹风。
避免给患儿重复用药,不少复方制剂,如散利痛片、双酚伪麻胶囊和糖浆、双酚伪麻颗粒、氨酚伪麻片、酚咖片、咖酚伪麻片中均含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须防叠加用药,以免剂量过大,引起不良反应。
退烧药可用么?当然可用,但不少家长在认识和使用上都存在误区。
误区1:一发热立马急退烧
5岁的芳芳体质较弱,隔三岔五感冒。有次洗澡着了凉,半夜芳芳开始流清涕,喊喉咙痛和头痛,额头滚烫。妈妈给芳芳试了体温,一看38.2℃,便立马给芳芳喂了退烧药。隔了两小时,摸了芳芳额头依然很烫,妈妈再次给芳芳喂了退烧药。没料到吃药不久,芳芳便恶心呕吐起来,面色苍白,浑身出虚汗。妈妈慌了,连夜抱着芳芳看急诊。医生问明情况后,作了检查与化验,给芳芳挂上了点滴,同时批评芳芳妈滥用退烧药,险些造成孩子虚脱。
小儿发烧是常见的表面症状,但究其内里,主要见于两大病因:
一是感染性发热,包括细菌性的,如扁桃体炎、中耳炎、咽炎、肠炎、痢疾、肺炎、败血症等;病毒性的,如感冒、流感、水痘、腮腺炎等;还有寄生虫性的,如疟疾等。
二是非感染性发热,如风湿性、药物性、疫苗反应、白血病等。此外,夏季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也会引起发热。
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热,就立马喂服退烧药,其实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发热是人体自然防御感染的反应,也是许多疾病的初始表现,其发热的程度、热型及热程,对揭示病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发热时,孩子肌体各种免疫功能被激活,如新陈代谢加快、血液中吞噬病原菌细胞活性增强,抗体合成增加等,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有助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
另外,稍微发热对身体并非全无益处,不少病原体受不了高温环境,会使其侵袭力和繁殖力减弱。若在医生确诊病因前使用退烧药,还有可能掩盖了自然病程,使病情加重或病程迁延,造成原发病的病因诊断困难。
误区2 :百年老药,用错对象
班上有同学出水痘,小翔不幸也感染上了,当天晚上回来,身上就次第出了一串串水泡,挺痒的。半夜里,小翔发起了烧,爸爸想起自己发烧头痛时蛮灵验的阿司匹林,遂给儿子喂服了大半片。没多久,小翔的烧退了一些,凌晨爸爸又给他喂了大半片。天亮时分,爸爸给小翔喝开水,见儿子精神萎靡、面色发青,神志不清,时有抽搐,吓得连忙送儿子到医院。后经医生诊断,患水痘的小翔因误服阿司匹林,引发了凶险的雷氏综合征,幸亏送院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阿司匹林虽然是一种历史悠久、用途广泛、价廉的退烧止痛药,但患有流感、水痘及其他病毒感染且年龄在12岁以下的儿童是禁用的,否则可能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失调雷氏综合征。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医生就发现患有病毒感染且高热不退的患儿,服用阿司匹林后虽高烧渐退,但随之出现了严重的肝功能障碍与脑水肿,表现出昏迷、抽搐、呕吐伴黄疸等症状,常预后不良,严重者甚至会死亡——惹祸的正是鼎鼎大名的阿司匹林。
所以,忠告广大家长:切勿给患流感、水痘及其他病毒感染且12岁以下的儿童服用阿司匹林!
误区3 :该出手时踌躇不定
贝贝刚满9个月,一天晚上,他突然发起了高热,小脸蛋通红滚烫,一试体温,39.2℃。因为住得离医院远,贝贝爸妈第一反应是在药箱里找出多种解热镇痛药,对着《儿科药物手册》逐一细查,当看到一些退烧药会引起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副作用,有的甚至会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他们犯愁了——究竟该不该给孩子喂退烧药?幸亏社区里有位退休儿科医生,贝贝爸妈连夜去敲门,老医生看到捂得严严实实的贝贝,连忙松解开衣裳,诊断推测是急性咽峡炎引起的高烧。一边嘱物理降温,一边取出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给贝贝喂下。半小时后贝贝高烧开始减退,老医生嘱4小时后再服一次退烧药,第二天须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若患儿体温超过39℃仍不降温,氧气和营养素消耗过大会加重心血管负担,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脑过度兴奋容易诱发惊厥或昏睡,并造成脱水,使患儿抵抗力下降,易并发肺炎等。所以,对高热患儿使用退烧药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可踌躇不定。
既往使用的安乃近、氨基比林、非那西丁退烧药,因有可能致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严重不良副作用,已很少使用。儿科专家推荐的退烧药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为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退热效果与阿司匹林相似,多用于感冒引起发热、头痛、关节痛等患儿;但有湿疹、过敏性鼻炎等患儿最好别用该药,因为有少数过敏体质患儿吃药后可能诱发哮喘,有肝病、肾病患儿也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原是一种治疗关节肌肉疼痛的药物,但临床发现对发热患儿有良好的退烧效果,不良反应少,被国外有些专家推荐为发热患儿退烧首选药。该药在缓解患儿头痛、关节肌肉疼痛等方面优于对乙酰氨基酚。
退烧药不是特效药
退烧药须按患儿年龄或体重计算,剂量要准确。剂量过大会使患儿出汗过多、面色苍白,甚至虚脱,两次服药须间隔4~6小时。
给孩子喂退烧药后,宜少量多次补充些淡盐开水。退烧药是通过皮肤散热增加而达到退热效果,故衣服不宜穿多且须宽松。物理降温时,不要对患儿直接吹风。
避免给患儿重复用药,不少复方制剂,如散利痛片、双酚伪麻胶囊和糖浆、双酚伪麻颗粒、氨酚伪麻片、酚咖片、咖酚伪麻片中均含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须防叠加用药,以免剂量过大,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