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优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在这次交流会上,几位优秀的班主任(很凑巧,她们都是女性)就她们自己的优秀班级管理经验,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她们用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向我们诠释了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趣味管理。
一、“丈母娘”的心态
口述人:王老师(年龄约为50岁,一位生活中的准“丈母娘”。)
每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总感觉自己俨然又成为了一位准“丈母娘”,对“新女婿”总是充满了美好的期望,虽然知道他们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却期待着他们能够尽可能做到十全九美。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当我们和孩子们第一次见面以后,我们这些“丈母娘”们就立刻把他们看成了自己的亲“儿子”,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当然,作为“丈母娘”,除了对“女婿”充满了无尽的喜爱之外,我们对“女婿”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在我们眼里容不得“女婿”有半点“瑕疵”。因此,我们这些“丈母娘”就会为这些“女婿”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对他们“快马加鞭”、“响鼓重锤”地进行磨练,以此希望他们能够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模范女婿”标准而努力。
二、“妈妈”的称呼
口述人:蒋老师(年龄为35岁,女儿就读二年级。)
巧得很,今年我执教二年级,我的女儿也是读二年级。看着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很多时候我会不自觉地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孩子,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对孩子们的称呼有时也会像妈妈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随时变化着。
例如,一开学,我就会将弦子们的一些“小名”登记在《班主任手册》上,看着上面的“小雨”、“涵涵”等小名。看着看着我仿佛成了他们的妈妈。这样,在与孩子们课后个别交流的时候,在课堂上孩子们胆小不敢举手发言的时候,在课余与孩子们嬉戏谈心的时候,我总喜欢称呼他们的小名,这时每当我喊出他们的小名时,他们总是兴奋得小脸通红。那一刻,我想孩子们一定在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妈妈的影子。这样,无形中便拉近了和孩子们的心理距离。
当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称呼小名并不是“万金油”,我们对孩子们的称呼也要随时变化,例如,在工作中为了强调孩子们的责任感,我喜欢称呼他们为“班长★★、“劳动委员★★”、“★★小组长”,以让他们记住自己的职责,在工作中不辜负自己的这一称号。
三、“媒婆”的夸奖
口述人:毛老师(年龄约为40岁,兼任学校工会主席,生活中的“媒婆”。)
生活中的“媒婆”总会带着一个巨大的“优点放大镜”去发现和介绍“被介绍人”的一些优点。作为一名班主任兼学校工会主席,在生活中也担任过“媒婆”的角色,当酌次数多了,有时感觉其实班主任工作和生活中的“媒婆”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很多老师总喜欢在家长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孩子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有些老师也会因“恨铁不成钢”而忽略了孩子们的长处,只是一味地把他们的短处强调再强调,严重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就如同“媒婆”一般,注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也就是用“放大镜”去找学生的优点,并放大再放大,然后向家长和其他同学隆重地进行“推销”。当学生看到自己某方面比别人强,自信和勇气就会陡增,也就容易取得成功。
四、“主妇”的技巧
口述人:陈老师(年龄约为29岁,生活中的“模范主妇”。)
作为一位家庭主妇,我们每天都要和锅碗瓢盆打交道,在洗碗、洗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油锅必须“热处理”。菜一出锅就得立刻清洗,这样油腻才不容易沾锅;而对于一些沾锅底的饭锅,有时我们则必须“冷处理”,放些自来水,等上一段时间,让沾到锅底上的饭粒伴随着时间流逝自行慢慢地脱离,这样才容易清洗。
其实,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对待学生有时也必须做到“热处理”与“冷处理”相结合。例如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有不好的苗头时。必须及时“热处理”,将错误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对一些好人好事,我们也必须及时“热处理”——对其进行表扬,以形成一个竞争向上的班集体。而对另一些事情(例如一些师生间冲突、学生间的冲突问题)则采取“冷处理”,可以延缓时间,冷却降温,再不失时机地予以处理,也许这样做效果会更理想一些。相反,如果我们对应该“冷处理”的事反而进行“热处理”,表面上看,似乎是干净彻底地把问题解决了,实际上,学生内心并不服,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对立情绪的产生,给班主任以后的工作埋下隐患。而如果我们对应该“热加工”的事情进行“冷处理”,时过境迁仍久拖不决,学生在期待中就会逐渐失去对班主任的信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必须提高运用这两种技巧的管理能力。
真没有想到,在她们眼中,班主任工作变成了趣味管理——即对每个孩子都怀着“丈母娘”的爱心,用“妈妈的称呼”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用“媒婆的夸奖”让每个孩子都树立起学习、生活的自信,用“主妇的技巧”巧妙处理班级事务,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趣味管理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丈母娘”的心态
口述人:王老师(年龄约为50岁,一位生活中的准“丈母娘”。)
每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总感觉自己俨然又成为了一位准“丈母娘”,对“新女婿”总是充满了美好的期望,虽然知道他们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却期待着他们能够尽可能做到十全九美。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当我们和孩子们第一次见面以后,我们这些“丈母娘”们就立刻把他们看成了自己的亲“儿子”,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当然,作为“丈母娘”,除了对“女婿”充满了无尽的喜爱之外,我们对“女婿”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在我们眼里容不得“女婿”有半点“瑕疵”。因此,我们这些“丈母娘”就会为这些“女婿”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对他们“快马加鞭”、“响鼓重锤”地进行磨练,以此希望他们能够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模范女婿”标准而努力。
二、“妈妈”的称呼
口述人:蒋老师(年龄为35岁,女儿就读二年级。)
巧得很,今年我执教二年级,我的女儿也是读二年级。看着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很多时候我会不自觉地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孩子,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对孩子们的称呼有时也会像妈妈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随时变化着。
例如,一开学,我就会将弦子们的一些“小名”登记在《班主任手册》上,看着上面的“小雨”、“涵涵”等小名。看着看着我仿佛成了他们的妈妈。这样,在与孩子们课后个别交流的时候,在课堂上孩子们胆小不敢举手发言的时候,在课余与孩子们嬉戏谈心的时候,我总喜欢称呼他们的小名,这时每当我喊出他们的小名时,他们总是兴奋得小脸通红。那一刻,我想孩子们一定在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妈妈的影子。这样,无形中便拉近了和孩子们的心理距离。
当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称呼小名并不是“万金油”,我们对孩子们的称呼也要随时变化,例如,在工作中为了强调孩子们的责任感,我喜欢称呼他们为“班长★★、“劳动委员★★”、“★★小组长”,以让他们记住自己的职责,在工作中不辜负自己的这一称号。
三、“媒婆”的夸奖
口述人:毛老师(年龄约为40岁,兼任学校工会主席,生活中的“媒婆”。)
生活中的“媒婆”总会带着一个巨大的“优点放大镜”去发现和介绍“被介绍人”的一些优点。作为一名班主任兼学校工会主席,在生活中也担任过“媒婆”的角色,当酌次数多了,有时感觉其实班主任工作和生活中的“媒婆”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很多老师总喜欢在家长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孩子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有些老师也会因“恨铁不成钢”而忽略了孩子们的长处,只是一味地把他们的短处强调再强调,严重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就如同“媒婆”一般,注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也就是用“放大镜”去找学生的优点,并放大再放大,然后向家长和其他同学隆重地进行“推销”。当学生看到自己某方面比别人强,自信和勇气就会陡增,也就容易取得成功。
四、“主妇”的技巧
口述人:陈老师(年龄约为29岁,生活中的“模范主妇”。)
作为一位家庭主妇,我们每天都要和锅碗瓢盆打交道,在洗碗、洗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油锅必须“热处理”。菜一出锅就得立刻清洗,这样油腻才不容易沾锅;而对于一些沾锅底的饭锅,有时我们则必须“冷处理”,放些自来水,等上一段时间,让沾到锅底上的饭粒伴随着时间流逝自行慢慢地脱离,这样才容易清洗。
其实,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对待学生有时也必须做到“热处理”与“冷处理”相结合。例如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有不好的苗头时。必须及时“热处理”,将错误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对一些好人好事,我们也必须及时“热处理”——对其进行表扬,以形成一个竞争向上的班集体。而对另一些事情(例如一些师生间冲突、学生间的冲突问题)则采取“冷处理”,可以延缓时间,冷却降温,再不失时机地予以处理,也许这样做效果会更理想一些。相反,如果我们对应该“冷处理”的事反而进行“热处理”,表面上看,似乎是干净彻底地把问题解决了,实际上,学生内心并不服,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对立情绪的产生,给班主任以后的工作埋下隐患。而如果我们对应该“热加工”的事情进行“冷处理”,时过境迁仍久拖不决,学生在期待中就会逐渐失去对班主任的信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必须提高运用这两种技巧的管理能力。
真没有想到,在她们眼中,班主任工作变成了趣味管理——即对每个孩子都怀着“丈母娘”的爱心,用“妈妈的称呼”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用“媒婆的夸奖”让每个孩子都树立起学习、生活的自信,用“主妇的技巧”巧妙处理班级事务,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趣味管理中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