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多米诺,大家脑海出现的会是多米诺骨牌一块接一块倒下的样子吗?在我们幼儿园里曾经分享过大班孩子开展多米诺活动时的精彩。我们很好奇,台湾小朋友会用多米诺玩出哪些不一样呢?在我们台湾研学期间,我和园所的其他两位老师形成了三人教学小组,在真正尝试后,收获很多,感触很深。
一、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发教师观念的转变
(一)步骤递进,预设儿童的学习
教学活动前的几个晚上,我们几次商量,力争把活動设计得更加开放,翻转课堂。这时,老师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可以直接请小朋友设计多米诺。当时我们是惊讶的,脑袋里有许多疑问:班级的小朋友几乎没有接触过多米诺,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玩具,有哪些玩法,怎么可能一来就设计图纸呢?我们是移位教学,对班级的幼儿不熟悉,如果直接从设计图纸开始,活动的过程会不会冷场?幼儿没有适宜的活动,会不会过程就乱了呢?
经过再三讨论,我们选择了相对稳妥的,以步骤递进式的活动设计开展本次移位教学。我们预设了以下的学习轨迹:
1.以“击掌接力”的游戏,引出多米诺骨牌
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既增加趣味性,因为是移位教学,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游戏一个接一个击掌,实质是多米诺骨牌的游戏规则,一个接一个的力量传递。
2.观察了解多米诺骨牌的摆放技巧
首先尝试自己摆放5块多米诺,再两两一组、四个小朋友一组,合作摆放更多的多米诺。一方面感受多米诺的游戏规则是一个接一个全部倒下,一方面感受摆放的距离对骨牌倒下的影响。
3.挑战多米诺
出示0、Y、C有一个弯度的几张图卡,合作挑战多米诺转弯的摆放方法,感受多米诺转弯时摆放的角度和距离。
4.观看多米诺视频,感受趣味多米诺
之前在幼儿园组织大大班的孩子们进行的多米诺探索,收获了许多孩子们的成长,他们在延长推倒、垒高推倒时,都有许多挑战。我们出示活动中的视频进行碰撞,更多感受多米诺的趣味。
此时,我们的开放,更多是在教学形式上,是关注幼儿的操作、探索和参与。
(二)课程观察,调整活动的组织
计划没有变化快,之前所有的计划都是基于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预设,基于几天对班级小朋友的观察,我们心里隐隐知道,实际的组织一定有调整。
果然,预设第二个版块孩子们的操作时,我们观察到孩子们出现了与预设完全不一样的活动。很快的,班级的小朋友都用自己的5块多米诺,摆放适当的距离,成功推倒。接着,部分孩子主动探索曲线摆放的方式,感受转弯时多米诺的倒下情况;甚至有部分孩子开始摆放不同的样式。好多小朋友还开始主动合作,友好协商。
应该说,孩子们在具体活动中的操作表现和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预设。这时,我们三人马上进入到各个小组,细心观察发现,幼儿有以下新的学习需要:
多米诺骨牌转弯时,进行距离的尝试,怎样可以全部倒下。
多米诺摆放不同的样式,以图案的方式延长、架空式的摆放、垒高的摆放。
我们迅速进行了调整,收起之前画好的0、Y、C图卡,直接提供白纸和彩笔,让小组成员自主讨论图形并摆放。教师细心的观察,及时的引导,学习节奏跟随孩子,呈现出本次活动中幼儿搭建多米诺的精彩。
案例1:根据图纸,持续探索多米诺在转弯时的摆放
1个小男孩想搭一个像拐杖一样的的曲线,他先画好了图谱,在图谱上摆多米诺,摆好了之后,他从第一块多米诺腿推下,当倒到曲线位置时,多米诺停下来了,曲线位置的几块没有倒。男孩没有修改图谱,是在曲线上重新转换角度摆放,试了好几次。不停的调换转弯处多米诺的位置。最后一次给我演示时,成功了。男孩给我分享过程中自己的思考和调整。
案例2:根据摆放,不断调整小组设计的图纸
老师请幼儿开始设计多米诺的图纸后,两个男孩画了这样一份设计图,图里的多米诺穿过小山洞,排在一起。他们画好设计图后,开始按照设计图摆放多米诺骨牌。过程约3分钟。
男孩一:我们的工地正在施工中。
男孩二:施工中请注意。
身边的多米诺骨牌用完后,男孩二:我们要开放了哦,请关注。
男孩一用手推第一块,但是多米诺在山洞处并没有倒下去,而是停下来了。男孩二用手把山洞处推倒,剩余的骨牌都倒下了。
男孩一:这里有问题啦,再次施工。
两个男孩开始摆放骨牌,但第二次还是没有成功。两个男孩一直在尝试……
此时,我们恍然大悟,之前活动设计时我们的翻转,是不大自信的,是活动开展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发现,让我们想到翻转的可能性。活动设计应该是一条线还是一个网?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同时预设多种学习的可能性,跟随每一幼儿学习的需要,尊重每一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真正地翻转课堂。
二、教学活动的反思,调整课程展开的思路
(一)探索课程的开展,从玩到认识
和海豚大班班主任黄老师碰撞的过程中,肯定本次活动设计的开放性,重视儿童的探索认可活动开展的层次性,不断挑战;对活动中跟随幼儿学习的脚步,灵活调整活动计划的行为点赞。然而,“这么多的感受和体验,我们不会把它作为一次活动,我们会做一次课程。”我们会这样开展——
从玩到认识。孩子们接触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先观察、先探索的特点,所以我们需要改变以教师思维为主的习惯,转变先认识它的形状、颜色、大小,再玩的思维习惯,还原幼儿学习轨迹,从玩到认识。很小的时候,幼儿在玩积木时,就会搭好,再推倒,搭好,再推倒。我们将多米诺悄悄地投放在积木区,幼儿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或许会出现直线与曲线的摆放,也许会出现垒高推倒的游戏,其实,他们在感受多米诺的玩法。这时,我们再给孩子们引出多米诺,介绍它的规则,观察、陪伴孩子们一步一步地探索,过程中,跟随他们学习的节奏,将他们想要的再悄悄地传递。有可能,这个课程会开展一两个月,有可能,这个课程会开展一年,只要孩子们有探索的兴趣,我们的课程就会一直进行下去。
(二)课程中幼儿学习品质的积累
开展活动时,小朋友会找一个位置,席地而座,老师也会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在如此宽松的环境里,孩子们的学习品质使我们惊讶。
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当老师说了“击掌接力”的规则后,幼儿能准确、有序地开展游戏。观察了老师的摆放后,幼儿能快速地捕捉到多米诺距离对推倒的影响,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一定是源于幼儿的倾听和观察。班级的小朋友都用自己的5块多米诺摆放适当的距离,成功推倒后,部分孩子在没有老师的提示下,主动开始合作,主动友好协商多米诺摆放的方式,这一定是源于幼儿的合作。整个活动中,哪怕此时没有老师在身边,可所有的孩子都在专注地探索,推倒又重来,推倒又挑战更难的模式,这一定是源于幼儿的探索与克服困难的勇气。
从幼儿进园起,班级就坚持开展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注重儿童的感受,注重儿童的参与、体验、探索,儿童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最大的尊重。我们想,倾听、观察、合作、探索与克服困难,这些良好的学习品质一定是在持续的课程开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这更坚定了我们开展项目课程的意义。
(三)放慢活动的脚步放大教育的过程
作为一次公开教学活动,我们总是希望看到孩子们精彩的表现,看到活动开展后最好的成绩,好像这样,老师的设计、组织才是完美的。开展完本次活动,与老师们碰撞之后,我越来越坚定,放慢活动的脚步,放大教育的过程。我们需要观察孩子们的学习需要,跟着孩子的渴望走。其实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不是本次活动的结果,而是更长远的进步。
一、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发教师观念的转变
(一)步骤递进,预设儿童的学习
教学活动前的几个晚上,我们几次商量,力争把活動设计得更加开放,翻转课堂。这时,老师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可以直接请小朋友设计多米诺。当时我们是惊讶的,脑袋里有许多疑问:班级的小朋友几乎没有接触过多米诺,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玩具,有哪些玩法,怎么可能一来就设计图纸呢?我们是移位教学,对班级的幼儿不熟悉,如果直接从设计图纸开始,活动的过程会不会冷场?幼儿没有适宜的活动,会不会过程就乱了呢?
经过再三讨论,我们选择了相对稳妥的,以步骤递进式的活动设计开展本次移位教学。我们预设了以下的学习轨迹:
1.以“击掌接力”的游戏,引出多米诺骨牌
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既增加趣味性,因为是移位教学,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游戏一个接一个击掌,实质是多米诺骨牌的游戏规则,一个接一个的力量传递。
2.观察了解多米诺骨牌的摆放技巧
首先尝试自己摆放5块多米诺,再两两一组、四个小朋友一组,合作摆放更多的多米诺。一方面感受多米诺的游戏规则是一个接一个全部倒下,一方面感受摆放的距离对骨牌倒下的影响。
3.挑战多米诺
出示0、Y、C有一个弯度的几张图卡,合作挑战多米诺转弯的摆放方法,感受多米诺转弯时摆放的角度和距离。
4.观看多米诺视频,感受趣味多米诺
之前在幼儿园组织大大班的孩子们进行的多米诺探索,收获了许多孩子们的成长,他们在延长推倒、垒高推倒时,都有许多挑战。我们出示活动中的视频进行碰撞,更多感受多米诺的趣味。
此时,我们的开放,更多是在教学形式上,是关注幼儿的操作、探索和参与。
(二)课程观察,调整活动的组织
计划没有变化快,之前所有的计划都是基于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预设,基于几天对班级小朋友的观察,我们心里隐隐知道,实际的组织一定有调整。
果然,预设第二个版块孩子们的操作时,我们观察到孩子们出现了与预设完全不一样的活动。很快的,班级的小朋友都用自己的5块多米诺,摆放适当的距离,成功推倒。接着,部分孩子主动探索曲线摆放的方式,感受转弯时多米诺的倒下情况;甚至有部分孩子开始摆放不同的样式。好多小朋友还开始主动合作,友好协商。
应该说,孩子们在具体活动中的操作表现和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预设。这时,我们三人马上进入到各个小组,细心观察发现,幼儿有以下新的学习需要:
多米诺骨牌转弯时,进行距离的尝试,怎样可以全部倒下。
多米诺摆放不同的样式,以图案的方式延长、架空式的摆放、垒高的摆放。
我们迅速进行了调整,收起之前画好的0、Y、C图卡,直接提供白纸和彩笔,让小组成员自主讨论图形并摆放。教师细心的观察,及时的引导,学习节奏跟随孩子,呈现出本次活动中幼儿搭建多米诺的精彩。
案例1:根据图纸,持续探索多米诺在转弯时的摆放
1个小男孩想搭一个像拐杖一样的的曲线,他先画好了图谱,在图谱上摆多米诺,摆好了之后,他从第一块多米诺腿推下,当倒到曲线位置时,多米诺停下来了,曲线位置的几块没有倒。男孩没有修改图谱,是在曲线上重新转换角度摆放,试了好几次。不停的调换转弯处多米诺的位置。最后一次给我演示时,成功了。男孩给我分享过程中自己的思考和调整。
案例2:根据摆放,不断调整小组设计的图纸
老师请幼儿开始设计多米诺的图纸后,两个男孩画了这样一份设计图,图里的多米诺穿过小山洞,排在一起。他们画好设计图后,开始按照设计图摆放多米诺骨牌。过程约3分钟。
男孩一:我们的工地正在施工中。
男孩二:施工中请注意。
身边的多米诺骨牌用完后,男孩二:我们要开放了哦,请关注。
男孩一用手推第一块,但是多米诺在山洞处并没有倒下去,而是停下来了。男孩二用手把山洞处推倒,剩余的骨牌都倒下了。
男孩一:这里有问题啦,再次施工。
两个男孩开始摆放骨牌,但第二次还是没有成功。两个男孩一直在尝试……
此时,我们恍然大悟,之前活动设计时我们的翻转,是不大自信的,是活动开展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发现,让我们想到翻转的可能性。活动设计应该是一条线还是一个网?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同时预设多种学习的可能性,跟随每一幼儿学习的需要,尊重每一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真正地翻转课堂。
二、教学活动的反思,调整课程展开的思路
(一)探索课程的开展,从玩到认识
和海豚大班班主任黄老师碰撞的过程中,肯定本次活动设计的开放性,重视儿童的探索认可活动开展的层次性,不断挑战;对活动中跟随幼儿学习的脚步,灵活调整活动计划的行为点赞。然而,“这么多的感受和体验,我们不会把它作为一次活动,我们会做一次课程。”我们会这样开展——
从玩到认识。孩子们接触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先观察、先探索的特点,所以我们需要改变以教师思维为主的习惯,转变先认识它的形状、颜色、大小,再玩的思维习惯,还原幼儿学习轨迹,从玩到认识。很小的时候,幼儿在玩积木时,就会搭好,再推倒,搭好,再推倒。我们将多米诺悄悄地投放在积木区,幼儿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或许会出现直线与曲线的摆放,也许会出现垒高推倒的游戏,其实,他们在感受多米诺的玩法。这时,我们再给孩子们引出多米诺,介绍它的规则,观察、陪伴孩子们一步一步地探索,过程中,跟随他们学习的节奏,将他们想要的再悄悄地传递。有可能,这个课程会开展一两个月,有可能,这个课程会开展一年,只要孩子们有探索的兴趣,我们的课程就会一直进行下去。
(二)课程中幼儿学习品质的积累
开展活动时,小朋友会找一个位置,席地而座,老师也会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在如此宽松的环境里,孩子们的学习品质使我们惊讶。
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当老师说了“击掌接力”的规则后,幼儿能准确、有序地开展游戏。观察了老师的摆放后,幼儿能快速地捕捉到多米诺距离对推倒的影响,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一定是源于幼儿的倾听和观察。班级的小朋友都用自己的5块多米诺摆放适当的距离,成功推倒后,部分孩子在没有老师的提示下,主动开始合作,主动友好协商多米诺摆放的方式,这一定是源于幼儿的合作。整个活动中,哪怕此时没有老师在身边,可所有的孩子都在专注地探索,推倒又重来,推倒又挑战更难的模式,这一定是源于幼儿的探索与克服困难的勇气。
从幼儿进园起,班级就坚持开展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注重儿童的感受,注重儿童的参与、体验、探索,儿童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最大的尊重。我们想,倾听、观察、合作、探索与克服困难,这些良好的学习品质一定是在持续的课程开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这更坚定了我们开展项目课程的意义。
(三)放慢活动的脚步放大教育的过程
作为一次公开教学活动,我们总是希望看到孩子们精彩的表现,看到活动开展后最好的成绩,好像这样,老师的设计、组织才是完美的。开展完本次活动,与老师们碰撞之后,我越来越坚定,放慢活动的脚步,放大教育的过程。我们需要观察孩子们的学习需要,跟着孩子的渴望走。其实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不是本次活动的结果,而是更长远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