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高职毕业生就业或者继续教育选择越来越多元化,直接就业和继续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促使其真正意义上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据此,本文主要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培养;高职;学生;动手能力;服装设计
一、导致高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
(一)学时安排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普遍采取学时分配法,即学校教务部门严格规定基础课的学时。在教学基础上,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固定,并采取强制性执行,其中部分基础课学时大约占据了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在基础课后,才会安排专业技能课,而且安排到相关学科的授课时间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也就是说,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不能无限期的延长。各个专业在设定技能课程前,都应对行业的技术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考虑,确保学生能够在就学期间尽量接触多元化专业技能,以便于进一步扩展就业面。另外,安排课程的同时,还要预留出顶岗实习的学时。所以,专业技能课学时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压缩,教学内容和效果也随之受到一定影响。专业技能课程的总学时过少,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快速、紧密地安排教学内容。因为教学任务过重,技能知识点比较多,再加上学时较少,这就使得学生的实践训练时间大大缩减。长期下去,学生的实践训练时间就会越来越有限,根本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深入理解和巩固知识技能,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降低。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内容太过陈旧
一些高职院校为了一味追求教学进度,经常忽视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约束。在强度比较高的教学任务下,部分教师会全面投入到专业课教学上,过于强调教学进度和知识,却直接忽略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不仅如此,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技能应该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教学大纲太过古板,内容过于陈旧,专业概念难以深入理解,教学方法单一化,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地吸收知识和技能。技能课程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前期的知識点过于闲散,会对后期知识的理解造成直接影响,进而阻碍知识的系统化吸收。专业知识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因为赶不上教学进度,使得动手实践能力也跟不上进程,长期以往,就会逐渐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最终造成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薄弱。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
高职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主要会分为两大部分,其一,学生通过参加继续教育,深造学习相关技能;其二,直接参与就业。一般来说,就业主要是自主的,学校也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参加对口专业继续教育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良好,但是面临就业的学生成分就相对繁杂一些,其中,动手能力薄弱的现象十分常见。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帮助就业,解决学生的工作问题,很容易导致学生过于安于现状,不知道进取。在一些大型高职院校,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高效、连续的招生计划和就业口碑,经常会投入较大的力度与大型企业签订劳务合同、协议等,校企长期合作,即毕业就业的承诺,促使毕业生就业得以保障。但是,就业具有双重作用,其中扩大就业,为企业输送更多人才,也会由于推荐就业,导致考核制度的硬性规定难以强制性执行,学校缺乏明确的奖惩机制,使得学生很容易产生侥幸心理,不必过于重视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直接推荐就业的高职院校会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却直接忽略了课外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专业课程主要侧重理论知识,一些课程评价标准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鉴定,这就会促使学生在培养自身动手能力上,缺乏重视和积极性。
(四)性格因素与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普遍的表现是强调自我内心感受,追求自由,情感敏感、脆弱,功利性心理比较严重,再加上父母和长辈对孩子的过分宠爱,使得学生很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学习专业课程的时候,经常出现自我保护意识太强、团队协作意识比较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问题,一旦遇到问题,就会被放大成难以解决的难题。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对电子产品和网络太过依赖,逐渐忽略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重视服装制版与工艺课程学习
在侧重技能实践课程的基础上,服装制板工作会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据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应促使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做好制板工作,是学习服装设计的基础,只有熟悉了基础知识,才能够为成为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必须从思想上让学生摒弃传统观念,就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帮助学生深化了解,安排学生进入服装设计相关企业参加实践训练,以此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另外,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实践动手能力的现实意义,通过自觉参加实践课程,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满足企业的人才要求。
(二)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学会适当完善和丰富课堂教学,将实践动手与设计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设计理念和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对实践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这是非常关键的。教师教学设计理念是指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工艺课程教学应将设计和工艺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充分的了解,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应实时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另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的问题,应注重教学的灵活性和多元化。例如,在手工工艺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传统的手工艺手法通过平面图案的形式进行教学,不同的针法在相同的图案中得以应用,再加上色彩搭配,则就形成了生动形象的画面。这样一来,就会为实践活动添加一些趣味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兴趣。在制作成衣时,应将设计、打版、工艺有机结合。例如,在制作连衣裙的时候,教师可以按照既定计划,要求学生练习装袖等,也可以进行设计、面料选择、打版、缝制等,最终成衣。在设计环节,学生可以根据各种面料和风格进行设计,造型可以十分多元化,面料也可以随意搭配,应实时掌握时尚,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从实践学习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实践课程上,教师应采取个别辅导为主的方式,针对具体的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而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顾及到学生的感受和心理变化,给予足够的耐心,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循循善诱,督促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并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之处,以此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四)学校和教师加强对学生实践专业课学习的重视
高职院校也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营造各种途径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学校的学习状态。高职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学生动手能力相关比赛,对于获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同时也要适当给予一些精神和物质奖励。或者定期开展展示会,将学生各阶段的作品全面展现出来,与其他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和沟通。在此过程中,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以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和积极性。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邀请服裝企业的著名设计师为学生演讲,促使学生可以意识到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名人效应,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实践课程、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与服装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更加丰富的平台,使学生积极参与工作,并对服装企业做深入了解。而且,学生认识到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可以从促使其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意义上意识到自身在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师还应加强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并对学生明确要求,当然一定要适度。就学生的作业来讲,教师要认真批改,对学生的劳动成果做到尊重,及时与学生沟通。另外,作业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不仅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效果评估,切实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与服装设计理论知识体系有机融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切实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设置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各环节始终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标准,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稳定就业率,并逐渐构建良好的高职院校教学特色专业口碑。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和相关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对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行业等加强重视,积极拓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促使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陈立娟.谈学生服装设计动手能力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2(1):131-132.
[2]王珺.服装设计课程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6(16):106-106.
[3]王芳.培养中职学生动手能力的探讨——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袁博,女,满族,辽宁辽阳人,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
关键词:培养;高职;学生;动手能力;服装设计
一、导致高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
(一)学时安排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普遍采取学时分配法,即学校教务部门严格规定基础课的学时。在教学基础上,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固定,并采取强制性执行,其中部分基础课学时大约占据了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在基础课后,才会安排专业技能课,而且安排到相关学科的授课时间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也就是说,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不能无限期的延长。各个专业在设定技能课程前,都应对行业的技术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考虑,确保学生能够在就学期间尽量接触多元化专业技能,以便于进一步扩展就业面。另外,安排课程的同时,还要预留出顶岗实习的学时。所以,专业技能课学时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压缩,教学内容和效果也随之受到一定影响。专业技能课程的总学时过少,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快速、紧密地安排教学内容。因为教学任务过重,技能知识点比较多,再加上学时较少,这就使得学生的实践训练时间大大缩减。长期下去,学生的实践训练时间就会越来越有限,根本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深入理解和巩固知识技能,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降低。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内容太过陈旧
一些高职院校为了一味追求教学进度,经常忽视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约束。在强度比较高的教学任务下,部分教师会全面投入到专业课教学上,过于强调教学进度和知识,却直接忽略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不仅如此,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技能应该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教学大纲太过古板,内容过于陈旧,专业概念难以深入理解,教学方法单一化,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地吸收知识和技能。技能课程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前期的知識点过于闲散,会对后期知识的理解造成直接影响,进而阻碍知识的系统化吸收。专业知识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因为赶不上教学进度,使得动手实践能力也跟不上进程,长期以往,就会逐渐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最终造成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薄弱。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
高职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主要会分为两大部分,其一,学生通过参加继续教育,深造学习相关技能;其二,直接参与就业。一般来说,就业主要是自主的,学校也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参加对口专业继续教育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良好,但是面临就业的学生成分就相对繁杂一些,其中,动手能力薄弱的现象十分常见。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帮助就业,解决学生的工作问题,很容易导致学生过于安于现状,不知道进取。在一些大型高职院校,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高效、连续的招生计划和就业口碑,经常会投入较大的力度与大型企业签订劳务合同、协议等,校企长期合作,即毕业就业的承诺,促使毕业生就业得以保障。但是,就业具有双重作用,其中扩大就业,为企业输送更多人才,也会由于推荐就业,导致考核制度的硬性规定难以强制性执行,学校缺乏明确的奖惩机制,使得学生很容易产生侥幸心理,不必过于重视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另外,直接推荐就业的高职院校会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却直接忽略了课外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专业课程主要侧重理论知识,一些课程评价标准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鉴定,这就会促使学生在培养自身动手能力上,缺乏重视和积极性。
(四)性格因素与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普遍的表现是强调自我内心感受,追求自由,情感敏感、脆弱,功利性心理比较严重,再加上父母和长辈对孩子的过分宠爱,使得学生很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学习专业课程的时候,经常出现自我保护意识太强、团队协作意识比较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问题,一旦遇到问题,就会被放大成难以解决的难题。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对电子产品和网络太过依赖,逐渐忽略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重视服装制版与工艺课程学习
在侧重技能实践课程的基础上,服装制板工作会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据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应促使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做好制板工作,是学习服装设计的基础,只有熟悉了基础知识,才能够为成为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必须从思想上让学生摒弃传统观念,就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帮助学生深化了解,安排学生进入服装设计相关企业参加实践训练,以此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另外,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实践动手能力的现实意义,通过自觉参加实践课程,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满足企业的人才要求。
(二)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学会适当完善和丰富课堂教学,将实践动手与设计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设计理念和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对实践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这是非常关键的。教师教学设计理念是指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工艺课程教学应将设计和工艺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充分的了解,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应实时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变化,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另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的问题,应注重教学的灵活性和多元化。例如,在手工工艺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传统的手工艺手法通过平面图案的形式进行教学,不同的针法在相同的图案中得以应用,再加上色彩搭配,则就形成了生动形象的画面。这样一来,就会为实践活动添加一些趣味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兴趣。在制作成衣时,应将设计、打版、工艺有机结合。例如,在制作连衣裙的时候,教师可以按照既定计划,要求学生练习装袖等,也可以进行设计、面料选择、打版、缝制等,最终成衣。在设计环节,学生可以根据各种面料和风格进行设计,造型可以十分多元化,面料也可以随意搭配,应实时掌握时尚,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从实践学习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实践课程上,教师应采取个别辅导为主的方式,针对具体的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而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顾及到学生的感受和心理变化,给予足够的耐心,从易到难、从浅到深,循循善诱,督促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并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之处,以此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四)学校和教师加强对学生实践专业课学习的重视
高职院校也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营造各种途径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学校的学习状态。高职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学生动手能力相关比赛,对于获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同时也要适当给予一些精神和物质奖励。或者定期开展展示会,将学生各阶段的作品全面展现出来,与其他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和沟通。在此过程中,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以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和积极性。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邀请服裝企业的著名设计师为学生演讲,促使学生可以意识到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名人效应,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实践课程、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与服装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更加丰富的平台,使学生积极参与工作,并对服装企业做深入了解。而且,学生认识到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可以从促使其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意义上意识到自身在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师还应加强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并对学生明确要求,当然一定要适度。就学生的作业来讲,教师要认真批改,对学生的劳动成果做到尊重,及时与学生沟通。另外,作业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不仅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效果评估,切实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与服装设计理论知识体系有机融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切实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设置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各环节始终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标准,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稳定就业率,并逐渐构建良好的高职院校教学特色专业口碑。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和相关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对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行业等加强重视,积极拓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促使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陈立娟.谈学生服装设计动手能力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2(1):131-132.
[2]王珺.服装设计课程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6(16):106-106.
[3]王芳.培养中职学生动手能力的探讨——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袁博,女,满族,辽宁辽阳人,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