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兴市是全国闻名的银杏之乡。离市区东南20华里,在省道江平线东侧,有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文明示范村——张桥镇西桥村。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100亩,村民402户,1420人。这个曾经“吃粮靠供应、烧草靠煤炭、用钱靠救济”、人均纯收入不到30元的穷乡僻壤,经过20多年的努力,如今已嬗变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域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天地。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00万元,三产总产值8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000元。富裕起来的西桥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生态农业示范村”。
生态富民——西桥村崛起的坚实根基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没有生产的发展,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西桥村通过调优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点燃了群众种田致富的希望。
上世纪70年代中期,35岁的袁瑞林放弃在外地工作的优越条件,回到家乡出任西桥村党总支书记。当时的西桥村,有着330多户人家,1200多人口,1062亩粮田,其中三分之一为高垛田、低洼田,年单产仅为700斤,人平口粮不足300斤,大家常年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袁瑞林迈出的第一步是解决吃粮问题。1977年夏天,袁瑞林动员全村干部群众组成一支“平田整地专业队”,将300多亩易涝、易旱的低产田全部改造成可以种植水稻、小麦的高产、稳产田。冬去春来,1978年全村从亩产不到700斤一下子跃升到1200斤。村民们的吃粮问题基本解决,西桥村从此告别了“缺粮”的历史。
1981年,袁瑞林开始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尝试栽桑养蚕。选择100多亩的高梯田、沿河边的高田头子做试验,当年栽桑当年收益,亩收入达到206元。而这之前,这些田块栽种的一熟山芋折算成粮食只有200多公斤,比栽桑养蚕少收了几十块钱。第二年亩收入提高到400元,到了第三年就达到600元了,一亩地的收益超过了3亩地的粮食。栽桑养蚕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更使全村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1983年,西桥村的桑树面积实现了第一次扩张,达到400亩,成为当时泰兴地区最大的养蚕专业村。随后的10年中,蚕茧的价格一路上升,村民的收入也从每亩几百元增加到2000多元。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蚕茧市场价格开始滑坡。为保护农民蚕茧生产的积极性,实现西桥村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袁瑞林积极探索立体间套复种模式,寻求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经过反复宣传与动员,1995年,全村400多亩的桑园里全都套栽了银杏。1996年,袁瑞林发动村民在其余的700多亩田里栽上银杏,1998年又套栽上柿树。从2000年起,西桥村探索出立体间套复种模式,即在银桑、银柿园内套种蔬菜,幼年桑园、柿园套种地膜花生,成年桑园、柿园套种生姜,夏伐后套种苋菜,冬闲时套种大白菜、菠菜等,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和光照能源,提高了土地的投入产出率,西桥村又成了“无粮村”。到2004年底,1100亩银杏全部挂果,银杏加蚕茧、柿子及蔬菜等,亩收入达到4800元。
立体间套复种模式不仅形成了规模特色经济,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生态链、产业链不断延伸。不少群众看准蚕粪这一特殊资源,承包了西桥村全部河面计100余亩,搞起了精细养鱼;看准银杏果原料,搞起了银杏深加工。西桥村生态农业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2003年以来,每年来此参观、考察、休闲的不下5万人次。
从单一的种粮、栽桑养蚕到银桑、银柿套栽再到现在的立体间套复种,从“缺粮”到“有粮”再到“无粮”,西桥村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富裕之路。
工业兴村——西桥村崛起的动力支持
上世纪80年代,由村党总支书记袁瑞林兴起的“改种粮为栽桑”给村民们送来了春风,栽桑简单的操作流程使部分群众从繁琐的田间劳作中解脱出来。
面对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袁瑞林萌生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生态农业,另一手抓工业兴村,引领群众迈上小康路的想法。创业艰难,如何在工业为零的农村兴办企业?袁瑞林的思路是“党员带头,群众跟上”。袁瑞林认为,党员是带领群众致富的旗帜,要想彻底改变落后面貌,就要首先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从思想上、致富技能上改造党员。为此,袁瑞林组织全村党员开展深入的教育及培训活动,邀请先富起来的党员、社会能人现身说法,介绍致富经验,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了解市场形势,拜访专业大户,激发广大党员的致富积极性。通过组织观看录像、上网浏览、邀请市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授课等形式,对全村党员干部进行种养技术、营销知识、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等农村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
袁瑞林带头行动,他多次跑北京与北京原子能研究院联系,凭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将一个注册资金200万元的“丝绸精炼剂厂”引进村,1986年实现产值300万元,1987年产值达400万元,1994年达到1000万元,西桥村顺利成为张桥镇历史上第一个千万元村。1998年,袁瑞林又主动与无锡粮机厂挂钩,投资1000万元上了冶金轧辊项目,并将之与丝绸精炼剂厂一起组建成村集体工业实体“西桥集团”。到2004年底,集团工业销售总值已达8000万元。10多年的工业发展为西桥人增加1000万元收入。
在袁瑞林的带动下,党员们纷纷行动起来。退休村干部顾维汉不甘寂寞,回家办起了外贸麻将厂,年产值达50万元。退职老党员胡仁铭办起了银杏深加工厂,年产值40万元。党员唐玉生在原来作坊式生产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成立了电柜厂。袁双喜办起了养猪场,年销售200头,创收15万元。刘永根办起了有机棒制造厂,张红正办起了电焊机制造厂……党员成为群众致富道路上的引路人和方向标。
党员富了,群众怎么办?2005年初,袁瑞林带领村党总支一班人每人结对一个贫困户,对一些缺资金、缺门路但又有一定经营头脑的群众进行项目帮扶、科技帮扶、资金帮扶。目前,在西桥村稍有一点经济意识的群众都办起了企业,年产值千万元的企业4家、500万元的企业8家、百万元的企业25家。村党总支除定期了解个私企业的发展状况、支持个私企业做大做强外,还动员企业积极安置本村劳动力。同时,强化招商引资,凡在西桥村兴办企业的,村党总支主动做好土地协调、证照办理、资金扶持等具体服务;个私业主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不便的,村党总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仅2005年,全村就引进企业9家,总投资900万元,年产值近1500万元。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西桥村组建了多种行业协会,变分散加工为规模作业,变零星推销为集中出售,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给一些购原材料无门路、销售无渠道的个体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如今的西桥村,党员、群众创业蔚然成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民主管理——西桥村崛起的体制保障
“管理民主”是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随着村集体收入的不断增加,袁瑞林犯了愁。“村集体经济空白时,大伙儿想有钱。现在有钱了,又该怎么管理?”2004年,这个困扰袁瑞林多年的难题得到了解决。当年7月,西桥村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试点村,试点内容包括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处理程序、建立有效民主管理机制、培训财会人员、畅通审计监督渠道等五个方面。西桥村通过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实现了村招待零开支、村债务零增长、违纪案件零发生、涉农案件零上访等“四个零目标”。2005年8月试点期满后,顺利地通过了农业部的考核验收,其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如今,在西桥村,随便拿一张村财务报销票据,都会发现票面上盖有一枚特殊印章——民主理财专用章。印章由村民公选出的5人理财小组共同使用。
理财小组成员由村民大会两轮选举产生。先从村民自荐或推荐人中选出9名监督员,再从中产生5名理财小组成员。“可不能小瞧这枚印章,这是财务民主管理的第一道关,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关,它代表村民知情、参与、决策和监督了村组财务每一笔收支情况,收支票据如不盖章,将无法报销入帐。”西桥村会计服务站站长袁新文如是说,“每到月底,村干部还需在经办收支业务的原始凭证上注明用途、见证人等,由村会计整理后送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交村委会负责人审批编制成记帐凭证后,方可入帐。村干部经手的收支业务当月结清,现金收入业务须在两个工作日内入帐。”
去年下半年起,村里建起会计工作室、民主理财室和村级档案室,配备了专职人员,又花1万多元购置了村务公开触摸屏电脑,并修订完善了民主管理、财务公开、现金收支等12项村务规范化管理制度。
在建立民主理财制度的同时,西桥村推出了民主议事会。按照每10-15户推选一名村民代表的要求,建立了由村民代表参加的民主议事会,对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均由民主议事会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愿作出决策。连接西桥村南、北片的一座农用桥,年久失修,严重妨碍村民生产生活。今年2月16日,村里就此事召开民主议事会。原先村里考虑节约财力,想修补一下。但到会的大多数村民代表认为,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出着眼于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现代化,重新建一座高负荷、宽幅度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村民代表会议作出决策以后,村干部积极行动,除“一事一议”筹资5万多元外,其余全部由村集体出资,很快便开工建设。
在西桥村,还有一项制度引人注目。7名村干部每半年向村民代表述职一次,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低于50%的,要说明情况或引咎辞职。村干部们都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村干部们做任何事情心里都要装着群众,真正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主管理,规范了干部的行为,保障了村民的权益,让干部清清白白,让群众明明白白,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全体村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责任编辑:刘卫东
生态富民——西桥村崛起的坚实根基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没有生产的发展,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西桥村通过调优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点燃了群众种田致富的希望。
上世纪70年代中期,35岁的袁瑞林放弃在外地工作的优越条件,回到家乡出任西桥村党总支书记。当时的西桥村,有着330多户人家,1200多人口,1062亩粮田,其中三分之一为高垛田、低洼田,年单产仅为700斤,人平口粮不足300斤,大家常年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袁瑞林迈出的第一步是解决吃粮问题。1977年夏天,袁瑞林动员全村干部群众组成一支“平田整地专业队”,将300多亩易涝、易旱的低产田全部改造成可以种植水稻、小麦的高产、稳产田。冬去春来,1978年全村从亩产不到700斤一下子跃升到1200斤。村民们的吃粮问题基本解决,西桥村从此告别了“缺粮”的历史。
1981年,袁瑞林开始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尝试栽桑养蚕。选择100多亩的高梯田、沿河边的高田头子做试验,当年栽桑当年收益,亩收入达到206元。而这之前,这些田块栽种的一熟山芋折算成粮食只有200多公斤,比栽桑养蚕少收了几十块钱。第二年亩收入提高到400元,到了第三年就达到600元了,一亩地的收益超过了3亩地的粮食。栽桑养蚕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更使全村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1983年,西桥村的桑树面积实现了第一次扩张,达到400亩,成为当时泰兴地区最大的养蚕专业村。随后的10年中,蚕茧的价格一路上升,村民的收入也从每亩几百元增加到2000多元。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蚕茧市场价格开始滑坡。为保护农民蚕茧生产的积极性,实现西桥村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袁瑞林积极探索立体间套复种模式,寻求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经过反复宣传与动员,1995年,全村400多亩的桑园里全都套栽了银杏。1996年,袁瑞林发动村民在其余的700多亩田里栽上银杏,1998年又套栽上柿树。从2000年起,西桥村探索出立体间套复种模式,即在银桑、银柿园内套种蔬菜,幼年桑园、柿园套种地膜花生,成年桑园、柿园套种生姜,夏伐后套种苋菜,冬闲时套种大白菜、菠菜等,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和光照能源,提高了土地的投入产出率,西桥村又成了“无粮村”。到2004年底,1100亩银杏全部挂果,银杏加蚕茧、柿子及蔬菜等,亩收入达到4800元。
立体间套复种模式不仅形成了规模特色经济,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生态链、产业链不断延伸。不少群众看准蚕粪这一特殊资源,承包了西桥村全部河面计100余亩,搞起了精细养鱼;看准银杏果原料,搞起了银杏深加工。西桥村生态农业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2003年以来,每年来此参观、考察、休闲的不下5万人次。
从单一的种粮、栽桑养蚕到银桑、银柿套栽再到现在的立体间套复种,从“缺粮”到“有粮”再到“无粮”,西桥村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富裕之路。
工业兴村——西桥村崛起的动力支持
上世纪80年代,由村党总支书记袁瑞林兴起的“改种粮为栽桑”给村民们送来了春风,栽桑简单的操作流程使部分群众从繁琐的田间劳作中解脱出来。
面对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袁瑞林萌生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生态农业,另一手抓工业兴村,引领群众迈上小康路的想法。创业艰难,如何在工业为零的农村兴办企业?袁瑞林的思路是“党员带头,群众跟上”。袁瑞林认为,党员是带领群众致富的旗帜,要想彻底改变落后面貌,就要首先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从思想上、致富技能上改造党员。为此,袁瑞林组织全村党员开展深入的教育及培训活动,邀请先富起来的党员、社会能人现身说法,介绍致富经验,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了解市场形势,拜访专业大户,激发广大党员的致富积极性。通过组织观看录像、上网浏览、邀请市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授课等形式,对全村党员干部进行种养技术、营销知识、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等农村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
袁瑞林带头行动,他多次跑北京与北京原子能研究院联系,凭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将一个注册资金200万元的“丝绸精炼剂厂”引进村,1986年实现产值300万元,1987年产值达400万元,1994年达到1000万元,西桥村顺利成为张桥镇历史上第一个千万元村。1998年,袁瑞林又主动与无锡粮机厂挂钩,投资1000万元上了冶金轧辊项目,并将之与丝绸精炼剂厂一起组建成村集体工业实体“西桥集团”。到2004年底,集团工业销售总值已达8000万元。10多年的工业发展为西桥人增加1000万元收入。
在袁瑞林的带动下,党员们纷纷行动起来。退休村干部顾维汉不甘寂寞,回家办起了外贸麻将厂,年产值达50万元。退职老党员胡仁铭办起了银杏深加工厂,年产值40万元。党员唐玉生在原来作坊式生产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成立了电柜厂。袁双喜办起了养猪场,年销售200头,创收15万元。刘永根办起了有机棒制造厂,张红正办起了电焊机制造厂……党员成为群众致富道路上的引路人和方向标。
党员富了,群众怎么办?2005年初,袁瑞林带领村党总支一班人每人结对一个贫困户,对一些缺资金、缺门路但又有一定经营头脑的群众进行项目帮扶、科技帮扶、资金帮扶。目前,在西桥村稍有一点经济意识的群众都办起了企业,年产值千万元的企业4家、500万元的企业8家、百万元的企业25家。村党总支除定期了解个私企业的发展状况、支持个私企业做大做强外,还动员企业积极安置本村劳动力。同时,强化招商引资,凡在西桥村兴办企业的,村党总支主动做好土地协调、证照办理、资金扶持等具体服务;个私业主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不便的,村党总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仅2005年,全村就引进企业9家,总投资900万元,年产值近1500万元。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西桥村组建了多种行业协会,变分散加工为规模作业,变零星推销为集中出售,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给一些购原材料无门路、销售无渠道的个体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如今的西桥村,党员、群众创业蔚然成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民主管理——西桥村崛起的体制保障
“管理民主”是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随着村集体收入的不断增加,袁瑞林犯了愁。“村集体经济空白时,大伙儿想有钱。现在有钱了,又该怎么管理?”2004年,这个困扰袁瑞林多年的难题得到了解决。当年7月,西桥村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试点村,试点内容包括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务处理程序、建立有效民主管理机制、培训财会人员、畅通审计监督渠道等五个方面。西桥村通过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实现了村招待零开支、村债务零增长、违纪案件零发生、涉农案件零上访等“四个零目标”。2005年8月试点期满后,顺利地通过了农业部的考核验收,其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如今,在西桥村,随便拿一张村财务报销票据,都会发现票面上盖有一枚特殊印章——民主理财专用章。印章由村民公选出的5人理财小组共同使用。
理财小组成员由村民大会两轮选举产生。先从村民自荐或推荐人中选出9名监督员,再从中产生5名理财小组成员。“可不能小瞧这枚印章,这是财务民主管理的第一道关,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关,它代表村民知情、参与、决策和监督了村组财务每一笔收支情况,收支票据如不盖章,将无法报销入帐。”西桥村会计服务站站长袁新文如是说,“每到月底,村干部还需在经办收支业务的原始凭证上注明用途、见证人等,由村会计整理后送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加盖民主理财专用章,交村委会负责人审批编制成记帐凭证后,方可入帐。村干部经手的收支业务当月结清,现金收入业务须在两个工作日内入帐。”
去年下半年起,村里建起会计工作室、民主理财室和村级档案室,配备了专职人员,又花1万多元购置了村务公开触摸屏电脑,并修订完善了民主管理、财务公开、现金收支等12项村务规范化管理制度。
在建立民主理财制度的同时,西桥村推出了民主议事会。按照每10-15户推选一名村民代表的要求,建立了由村民代表参加的民主议事会,对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均由民主议事会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愿作出决策。连接西桥村南、北片的一座农用桥,年久失修,严重妨碍村民生产生活。今年2月16日,村里就此事召开民主议事会。原先村里考虑节约财力,想修补一下。但到会的大多数村民代表认为,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出着眼于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现代化,重新建一座高负荷、宽幅度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村民代表会议作出决策以后,村干部积极行动,除“一事一议”筹资5万多元外,其余全部由村集体出资,很快便开工建设。
在西桥村,还有一项制度引人注目。7名村干部每半年向村民代表述职一次,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低于50%的,要说明情况或引咎辞职。村干部们都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村干部们做任何事情心里都要装着群众,真正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主管理,规范了干部的行为,保障了村民的权益,让干部清清白白,让群众明明白白,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全体村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责任编辑:刘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