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手联弹的合作技巧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gu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四手联弹是钢琴二重奏的形式之一,这一演奏形式起源于16世纪末期17世纪初期的英国。在没有唱片的时代,音乐爱好者们通过四手联弹来欣赏和了解大量的经典管弦乐作品,因此該演奏形式中很大一部分作品是由交响曲和其他管弦乐作品改编而来。《沃尔塔瓦河》选自于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并且是由其亲自改编的四手联弹曲。
  [关键词]四手联弹;合作技巧;沃尔塔瓦河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7-0001-03
  四手联弹是钢琴二重奏中常见的形式之一,由两个人共同在同一台钢琴上合作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形式在共同学习、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并且相较于独奏更具有趣味性还能激发演奏者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四手联弹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广泛重视与应用。四手联弹的完整性建立在各自部分演绎的完整程度之上,对演奏者们不仅在曲目的理解与演奏技术上有很高的要求,还需要通过合作技巧将两个人对曲目的把握及演奏技术进步一融合,以培养更好的合作默契,从而达到演奏的理想效果。
  
  
  一、《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是著名的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他的名字象征着捷克的音乐精神。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斯美塔那的创作大部分被歌剧世界所占领。但受其友人李斯特的影响,他对交响诗题材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与1872年开始筹备《我的祖国》的创作。《我的祖国》正式创作于1874-1879年,《沃尔塔瓦河》选自其第二乐章,作曲家在这段时期饱受耳疾的苦扰,但仍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捷克的河山、民间风土人情和祖国历史的缅怀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受耳疾的影响该曲一直没有定稿,在出版商要求出版的情况下,先出版了为钢琴改编的四手联弹版本的曲谱,随后才出版了交响乐版本的曲谱并确定了该曲的主题[1] 。
  
  
  二、合作意识的培养
  由于四手联弹该演奏形式的特殊性,“四手联弹的重点是合奏技术的训练和提升。因为两位演奏者都具备一定的独奏技能,而在独奏时每个人都会保持自己的演奏习惯和风格”[2] ,但为了达到演奏效果,合作双方应区别与独奏时的独立思考并且架构一个两人共同的思考空间,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出发对该曲进行把握并能够通过听觉及时地进行调整进而培养更好的演奏默契。
  (一)对曲目理解的统一
  1.分析作品的整体结构与音乐特点
  该曲为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经典之作,通过标题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想传递的情景,斯美塔那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来描绘沃尔塔瓦河流经的各个场景。本曲一共有七个主题,并通过这七个主题来对本曲进行划分:河水源头(1-39小节),沃尔塔瓦河主题(40-79小节),森林狩猎主题(80-117小节),乡村婚礼主题(122-184小节),月光下的舞蹈(185-238小节),沃尔塔瓦河主题再现(239-271小节),圣约翰浅滩主题(272-332小节),宽阔的沃尔塔瓦河主题(333-359小节),维谢格拉德主题(360-472小节)。
  该曲的音乐特点随着主题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通过分析该曲的音乐特点来把握不同音乐形象以更生动地传递作者所想表达的画面。河水源头部分较为舒缓,描绘了两条小溪活泼欢快地潺潺向前,最终交汇成沃尔塔瓦河的情景,流动、动态的感觉。当沃尔塔瓦河主题第一次出现时,则展现了两条小溪慢慢汇合,形成了巨大的洪流展现了沃尔塔瓦河的原貌,宽广的、深情的音乐形象。沃尔塔瓦河流经森林,引出从森林狩猎主题,通过强弱对比展现出河流由近渐远的感觉从来,从而吹响号角。乡村婚礼主题中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音型间的轮流进行,其淳朴的风格体现出浓郁的捷克民族音乐特点。月光下的的舞蹈的主题则是悠扬婉转,朦胧美与流畅的韵律相结合。沃尔塔瓦河主题再现后将音乐推至圣约翰浅滩主题,强有力地将乐曲推向高潮,描绘出波涛汹涌不断拍打河岸边的岩石的感觉。沃尔塔瓦河主题再次出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奏,是强烈的富有感情的将其推向最终的维谢格拉德主题,缓缓消失在诗人的视野中。
  2.划分作品的立体层次
  没有层次的音乐是味同嚼蜡的,演奏者们应该对作品的旋律声部线条的走向和分布进行划分,通过声部之间的相互呼应,将作品的层次感在复杂的织体结构中展现出来。常见的有高音式旋律、对话式旋律、齐奏式旋律、卡农式旋律。而本曲多为高音式旋律,例如沃尔塔瓦河主题中通过高音声部的右手将旋律清晰的演奏,中音声部的两只手来描绘河流涌动的感觉来丰富其旋律色彩,但同时也要注意整体的平衡性,不能过分地掩盖主旋律也不能被忽视。因此中音声部的两只手应该多进行单独的练习,使其融为一体并且不会影响其他两个声部的进行。
  (二)培养合作听觉意识
  “四手联弹是一种钢琴重奏形式,不仅要求演奏者要听到自己弹奏的声部,而且要具备灵敏的听觉,同时还要兼顾合奏者的声部,两个人一起创造出理想的音乐效果”[3] ,它在四手联弹中能将对音乐的理解更好的融入到实际演奏中,根据听到的声音来进行调整磨合,起到一个乐队“指挥”的作用。在四手联弹中不仅要对自己的声部敏感,还要对合作伙伴的声部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对曲目的整体分析,演奏者对演奏曲目的整体结构与层次的分布有了初步定位,通过听觉不仅可以让演奏者们在练习和演奏时更好的把控及调整各自的声部并对作品的一致性进行把控来达到的理想状态。
  
  
  三、演奏技巧的协作处理
  在共同对该曲目进行了整体的分析之后,对该曲的整体结构、音乐风格与层次的分布有了初步的定位,形成了理念上的默契。演奏者们再通过在演奏方面的技巧将其展现出来。   (一)音色的控制
  根据四手联弹的交响化这一特点,不能仅从钢琴的音色思维这一角度出发单一的追求音色的统一,而是通过钢琴的音色来模仿交响乐原曲中其他乐器的音色,将每一个旋律线条扮演的角色诠释到位,从而实现交响化这一特性并达到对音色的控制合理,以表达出作者所想展现的交响色彩。例如在沃尔塔瓦河中,引子主题的主旋律分别由高音声部演绎长笛和中低音声部演绎单簧管,阐述了两条小溪轻快富有朝气地向前推进并汇合成一条河流。双簧管音色干脆,用指尖快速触键,长笛的音色应该由轻盈的触键,高抬指慢落键的触键方式,用歌唱的感觉来演奏旋律,不能过于颗粒。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使演奏者们对音色的定位更加精準,从而对作品的诠释更加细腻,层次更加分明。
  (二)速度与节奏的统一
  为了在演奏时双方的速度能够统一且稳定,在演奏曲目时应先对曲目的整体节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来进行复杂节奏的练习。首先在练习时,合作者们不应急于求成直接合奏,而是应该先统一练习的速度单独练习后再进行合作练习,在本曲中节奏从8|6拍到4|2拍的转换、4|4拍到8|6拍的转换,只有在单独训练时做到精准无误才能为合奏时节拍的准确性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还要从慢练逐步过渡到加快速度以提升练习的效率,并克服速度易受旋律的推动而随意加快这一难点。
  在经过对曲目整体的节奏训练之后,培养了一定的默契,在此基础上再对复杂的节奏进行反复练习。在本曲月光下的舞蹈主题中,三拍子对四拍子节奏型、三拍子对五拍子的节奏型,在面对这样的节奏型时则需要两个人分别用左手和右手来单独演奏中音声部,并且通过节拍器与听觉的结合在规定的单位拍里进行练习。
  (三)乐句呼吸的处理
  四手联弹大多数由两个人来共同完成一个乐句,演奏者们对乐句呼吸的把控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乐曲演奏的完整性。因此演奏者们应该先根据旋律的走向进行乐句的划分并确定好音的进行方向,从而将乐句的起伏展现得更加到位,以更好地把握呼吸的韵律,诠释出乐曲的生命力。演奏者们还需要进行呼吸方面的合奏训练,除了可以让主旋律演奏者通过呼吸或者动作的暗示,使伴奏旋律声部的演奏者来随之协调以达到真正的同呼吸。还可以根据原交响曲中其他乐器的呼吸特点来进行呼吸的处理。
  (四)踏板的有效使用
  由于四手联弹的声部的复杂性,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踏板的选择。踏板的使用很容易在音型密集的地方产生嘈杂的效果,但为了创造交响的音乐效果,这一部分通常需要使用全踏板。为了不让演奏效果大打折扣,避免产生浑浊的音响效果影响听觉美感,则需要及时的更换踏板。例如宽阔的沃尔塔瓦河主题部分则应该根据乐句的呼吸勤换踏板,这样既达到了波涛汹涌、辉煌的感觉,也能够不影响旋律线条的歌唱。而在月光下的舞蹈这一主题时,为了营造这一场景的朦胧美,则需要使用半踏板来制造泛音的效果。
  
  
  结 语
  除了需要对四手联弹合作技巧精益求精,演奏者们还需要有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的学术精神,才能有利于演奏者们合作默契的培养,以达到两人演奏技术的融合,从而更完整地展现对作品的表达。在这个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演奏者弹奏时的配合能力,也能锻炼其自身的音乐修养及音乐表现力。
  
  注释:
  [1]斯美塔那B,库比列克R,管弦乐队B S等.我的祖国[M].德意志留声机公司,1987:3.
  [2]潘 静.优雅的键盘双人舞——谈钢琴四手联弹的合奏技巧[J].四川戏剧,2015(02):166—168.
  [3]张冬妮.钢琴四手联弹的演奏特点分析[J].音乐天地,2017(09):50—53.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一、制度渊源:   人事代理制度在我国最早起源于1988年初。当时,美国3M中国有限责任公司驻北京办事处申请将招聘人员的档案托管到北京市人才交流中心,其后许多外企、民营等单位纷纷效仿,与其签订人事档案代管协议,首开由中介机构托管流动人员档案的先河。1988年底,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做了肯定并使这一创新思路和改革成果很快在全国推广。1995年,人事部
期刊
[摘 要]长春市103小学大经路校区于2019年3月开设了手风琴社团,由四位外聘教师和一位本校教师共同组成了手风琴社团教师团队。在为期一年的训练中,笔者及教师团队发现了小学社团进行器乐教学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学策略及授课模式上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手风琴教学;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7-0001-0
期刊
[摘 要]中国音乐作品的精神境界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儒家所提倡的“和”的精神,一种是道家思想所讲的“道”的境界。“和”与“道”的精神在传统音乐板式结构布局、线性思维和记谱方式等方面有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音乐的板式结构在“散——变速——散”的规则内运动,在旋法和音结构的过程上是一种线性思维,记谱的方式虚多实少,留白空间较大等特征说明了,中国音乐作品的精神境界是“和”与“道”的境界。  [关键词]和;道
期刊
只要我翻开《鞠秀芳民歌纪事》一书,字里行间便会飞出无数小音符,我的耳畔便会荡漾起鞠秀芳细润婉转的歌唱,便会从远方传来《五哥放羊》《姑苏风光》《忆江南》……  书是2016年2月我去上海到鞠秀芳老师家中采访时,老人家赠予我的,书里还附有她本人演唱的两张光碟。那书、那光碟,对我这个做民族音乐的编辑和主持人来说太宝贝了,不仅做节目时能播放给听众听,还可讲故事,讲故事里的歌、歌里的故事。采访鞠老师时,她已
期刊
[摘 要]基于当下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题的研究热潮,和教育界、学术界对民歌保护传承与地方本土文化之间的联系的重视和研讨,本文以本土音乐作为着眼点,以扬州本土音乐文化為切入点,探讨、研究本土音乐的文化特征,本土音乐的产生离开不了地方文化底蕴的熏陶,本文从本土音乐是传统音乐的延续、本土音乐的深远影响和弘扬本土音乐的意义三个方面,简单地对本土音乐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本土音乐;本土文化
期刊
[摘 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其中中国传统音乐更是在不断的传承中发展壮大,不同的表演形式和演唱技法各具特色,在世界音乐之林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音乐创作中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引进和广泛的应用,在进一步推广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同时,也使得现代音乐更具魅力。本文着重就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研究,以期民众更进一步了解
期刊
[摘 要]《弹指一挥间》是笔者于2015年创作的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在探讨该作品的声音素材选取与处理手段之前,笔者首先对该作品属于具体何种类型的电子音乐作了一番解读,只有确定了其具体属于电子音乐这一广义概念里的何种类型,才能对其创作技术手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而后笔者从声音素材的选取与声音素材的处理两个方面对该作品的音乐创作展开介绍,以期通过这两个方面的介绍为交互式电子音乐在声音层面的创作上提供
期刊
美麗的诺干胡
期刊
[摘 要]2019年4月19日晚,“来自草原和森林的文化记忆——北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展演”[1]活动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隆重举办。笔者在观看展演活动的过程中,惊叹于本次展演活动所蕴含的学术深度,遂对展演活动进行概述,并对此展演活动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教育传承的意义做出适当评价。  [关键词]北方少数民族音乐;草原和森林文化;传统音乐;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5
期刊
緊握你的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