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育高中生的政治认同素养?这成为当前一线政治教师迫切关心的话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如果按照传统的“讲授型”“灌输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较难让学生产生政治情感和政治认同。相反,如果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有质量的、启发性的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内化,更容易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政治认同。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问题导学模式如何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进行探索。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主张,“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在一件事情上”。问题导学模式显著的特点就是课堂教学始终围绕问题为主线,因而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问题之间的逻辑性、层次性、系統性。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则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肤浅,又不能太超乎学生的现有水平,要讲求梯度性,由近及远或由远到近、由易到难,由小及大,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够得着”。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把握认知性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的触动。否则,过于简单和复杂的问题极易让学生产生自大或畏难情绪,更谈不上情感的触动和认同。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因此,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应做到因材施教,避免千篇一律和过于“高大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水平、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做到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为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顺其自然、深有体会地生成政治情感和政治认同,问题设置的时候还须避免过于理论性,应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一贯做法就是自己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甚至自己回答。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宽度,而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然无法产生深刻的情感顿悟和内化。在问题导学模式中,教师不仅可以自己根据教学内容和情境材料设置问题,还可以解放自己,引导学生根据相关教学资源自主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并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不断地剖析批判,感悟评价,寻找差距,调整原有的认知,不仅很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更能产生情感上的认同。
每一堂课,教师都会设定教学的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必须是可控的。问题导学虽然鼓励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质疑,但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是毫无秩序的,相反,如果想通过此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必须遵循可控性原则。否则,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极易产生方向上的错误,甚至和设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完全背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该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并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问题导学更加侧重于创设情境体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问题供学生思考、分析。依托情境体验,教师设置问题的时候更具生活性和实践性,学生情感上更容易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情感认同。具体的操作就是从情感和体验两个维度出发,围绕 “议题”或知识主线,创设政治情境,开展政治活动,让学生感受政治情境,生成政治情感;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政治活动,生成政治认同。
责任编辑 黄博彦
一、问题设置具有逻辑性和梯度性,撬动学生情感“触点”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主张,“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在一件事情上”。问题导学模式显著的特点就是课堂教学始终围绕问题为主线,因而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问题之间的逻辑性、层次性、系統性。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则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肤浅,又不能太超乎学生的现有水平,要讲求梯度性,由近及远或由远到近、由易到难,由小及大,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够得着”。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把握认知性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的触动。否则,过于简单和复杂的问题极易让学生产生自大或畏难情绪,更谈不上情感的触动和认同。
二、问题设置具有主体性和实践性,让政治认同培育更主动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因此,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应做到因材施教,避免千篇一律和过于“高大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水平、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做到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为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顺其自然、深有体会地生成政治情感和政治认同,问题设置的时候还须避免过于理论性,应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三、质疑性和可控性相结合,实现政治认同培育过程与目标的统一
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一贯做法就是自己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甚至自己回答。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宽度,而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然无法产生深刻的情感顿悟和内化。在问题导学模式中,教师不仅可以自己根据教学内容和情境材料设置问题,还可以解放自己,引导学生根据相关教学资源自主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并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不断地剖析批判,感悟评价,寻找差距,调整原有的认知,不仅很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更能产生情感上的认同。
每一堂课,教师都会设定教学的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必须是可控的。问题导学虽然鼓励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质疑,但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是毫无秩序的,相反,如果想通过此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必须遵循可控性原则。否则,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极易产生方向上的错误,甚至和设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完全背离。
四、依托情境体验,生成政治情感和政治认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该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并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问题导学更加侧重于创设情境体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问题供学生思考、分析。依托情境体验,教师设置问题的时候更具生活性和实践性,学生情感上更容易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情感认同。具体的操作就是从情感和体验两个维度出发,围绕 “议题”或知识主线,创设政治情境,开展政治活动,让学生感受政治情境,生成政治情感;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政治活动,生成政治认同。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