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产品方面,有很多镜头公司,都只生产一款或一个系列的镜头。蔡司镜头有很多,是镜头生产专家,可以生产不同用途的镜头,不同的镜头配合不同摄影机,客户不同的需要都能找到蔡司镜头来匹配。蔡司一共有11个系列的镜头。
其实不同品牌的镜头,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很多特点是镜头指标上看不到的,拍完之后放到银幕上看到的最终效果才是最重要的。举个例子,Supreme Prime调到5.6光圈,焦外的地方散点是圆形,徕卡是星星的形状,这些是说明书上没有写的,喜欢哪一种是自己的选择,无所谓好坏。
蔡司在之前已经有全画幅的镜头,为什么还要推出Supreme Prime系列?还是只推出带数据的版本。
小仓新人:Supreme Prime没有出非数据的版本,是因为这个系列的镜头价位很高,如果价格差很少就没有太有意义。相对而言,CP系列带数据和不带数据的价格感觉相差很大。并且大部分Supreme Prime用户是租赁公司,他们需要功能最丰富的产品。CP3的用户有一些是小型的制作公司,他们更在意价格。
为什么CP3已经能覆盖全画幅,还要出Supreme Prime呢?首先是针对高端市场对大光圈的要求,Supreme Prime最大光圈是1.5,CP3是2.1,在焦段方面,Supreme Prime的焦段多很多,有13支镜头,CP3只到135mm,Supreme Prime更能符合摄影师对焦段的要求。
另外一个原因,是为了整个系列镜头的一致性,CP3有10支镜头,Supreme Prime都是大光圈,画面一致性要求也更严格。因此不同系列针对不同用户。
如果还有印象的话,CP2是有大光圈镜头的,如果拿来和Supreme Prime相比,价位差5倍,拍出来的影像,Supreme Prime锐度高很多,而且1.5光圈拍的时候变形效果、影像质量、焦外散景都好很多。
这个系列已经有了实际应用案例,摄影师对镜头的评价如何?对画面是否满意?
小仓新人:大概有12部电影在用Supreme Prime镜头了,导演和摄影师的反馈非常好,普遍评价画面质量很好,锐度高但不会过度,达到了锐而不利的效果;摄影助理也很喜欢,他们认为这个系列的镜头轻巧,容易装配,和跟焦器的搭配也很方便,后期人员对数据的使用也很方便,还有就是因为镜头质量很高,后期修补缺点就会少花时间。
这个系列计划共有13只镜头,但目前只上市了5只,分别是25/29/35/50/85mm,为什么没有一起上市?是设计、生产还是市场策略原因?
小仓新人:是生产方面的考虑。十三个焦段同一时间生产出来对工厂的管理很困难,既然13支镜头很难同时生产,那就研究一下哪些焦段更重要,先推出5支基本组,可以先开工,慢慢再生产其他焦段,到今年年底再加一支,可以满足用户的基本拍摄需求。
新款镜头体积小、重量减轻,但有同样优秀的成像质量,是怎样做到的?其中有什么新科技吗?
小仓新人:蔡司公司从来不用塑胶生产镜头,镜片都是玻璃。这次镜头材料用了铝合金的材质,不像之前用的是黄铜,所以重量能轻10%。镜头的具体技术不方便透露,但蔡司有十几年的全画幅设计经验,也配合超35电影镜头的生产技术,把高清晰度高锐度的特性也加进去。如果把Supreme Prime的29mm镜头拆开,会发现里面有16片玻璃,和其他镜头一样,只是设计的更精准,体积更小,变成95mm口径,因此重量更轻了。
相比ARRI的镜头,蔡司Supreme Prime光圈更大,但没有ARRI的焦段分布广,目前这13支的焦段设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为什么没有设计更多焦段让用户可以灵活选择?
小仓新人:蔡司公司做过很广泛的市场调查,Supreme Prime的客户大部分是租赁公司,蔡司希望租赁公司的回报有保障,所以只生产容易租出去的焦段,和ARRI差3个焦段其实不算太多,并且最常用的焦段都有。
蔡司的做法比较实在,针对市场的需求,以及自己的生产能力来生产,在范围外就不会承诺,在设计的过程中非常小心。
租赁公司出現问题的几率很高,我们保修的政策怎样?保修外会不会很贵?
小仓新人:其实维修在租赁公司看来并不是问题,也不会过于考虑价格。租赁公司镜头出库和入库都要检测,如果有问题客户需要支付维修费用,所以租赁公司不用操心维修费。
自然损耗部分,如果真是天天使用,镜头就已经回本了。维修费用对镜头价值不算什么,只是小小的投资,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ARRI北京的维修中心就可以维修蔡司镜头,和送回原厂是一样的维修水平,在中国地区还有很多官方培训过的维修中心,其中包括石利洛,从螺丝到玻璃片都是原厂的,客户不管在哪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服务。
现在是不是已经开始着手下一代的镜头设计?
小仓新人:新镜头的计划一直会有,当然现在有很多新镜头的计划,时间要看具体的研发情况。至于什么样的产品,也要看市场发展而定。
对未来摄影机的发展方向有怎样的看法?
小仓新人:我们认为超35和全画幅会在市场并存,超35在未来三到五年还是主流。全画幅在未来三到五年会慢慢增加,增加的部分应该以全画幅为主,而超35会保持目前数量。
将来超35会像现在的胶片一样,用在纪录片、采访、专题片等领域。很多人会担心现在拍全画幅、拍4K、8K,数据量会很大,但电脑的发展很快,会有足够的处理器、足够图像处理的电脑问世。几年之后,全画幅、8K会成为主流。
高帧率呢?觉得什么格式最合适。
小仓新人:个人认为,24帧带来的观感是最自然的,但是很多时候高帧率是必须的,就看导演和摄影师要表达什么内容,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有一些高帧率的拍摄,太高反倒带来不真实的感觉,比如到300以上,每一帧画面太清晰,眼睛看真实的场景也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