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热压伤16例处理体会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手部热压伤;皮瓣移植;创面修复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188-01中图分类号:R 642文献标识码:B
  
  手部热压伤在手外伤中较常见,它是由压伤和热烧伤共同所致的复合伤,损伤机制较复杂,通常伴有皮肤、软组织等复合组织的缺损。2003年2月至2007年5月,我科对16例手部热压伤患者,根据手部皮肤缺损面积的大小、部位及烧伤的深度,采用6种手术方法进行修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20~47岁,平均35岁。伤因:压面机压伤5例,造纸机压伤5例,印刷机压伤6例。压伤部位:手掌3例,手背5例,手掌及手背3例,掌背及指背5例。热压伤面积5 cm×8 cm~16 cm×20 cm。
  2.临床分型 根据临床观察和参考有关文献[1],可将手部热压伤分为:轻度4例,为全层皮肤损伤坏死、苍白、弹性差,严重水肿,关节活动好;中度6例,为全层皮肤、肌腱损伤,表面干枯,中度肿胀,手部活动差;重度6例,为骨与关节损伤,干枯僵硬状,肿胀轻或无肿胀,无关节活动。
  3.修复方法 热压伤早期由于损伤程度不同,皮肤坏死界线尚不清楚,急诊先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抗生素敷料湿敷,以后每日换药,剪除部分坏死组织,5~10 d后待坏死组织完全清除,根据创面缺损的面积、部位和深度进行手术修复[2]。具体术式为:①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手掌、手背部位创面4例;②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掌背及指背部位创面4例;③腹部S型皮瓣修复手掌及手背部位创面2例;④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位创面1例;⑤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位创面3例;⑥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掌背及指背部位创面2例。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取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游离皮瓣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抗凝等药物,带蒂皮瓣术后3~4周断蒂。
  4.治疗结果 术后4例植皮创面和12例皮瓣完全成活,其中3例因清创不彻底,创缘有部分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2年,腹部及股前外侧皮瓣外观臃肿,二期行分指及皮瓣整形术,术后皮瓣外观满意,手功能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为7至12 mm。
  
  讨论
  
  手部热压伤多具有以下临床特点[3]:①伤者多为青年工人;②受伤部位以“手”功能器最多见;③损伤局限而严重,常合并肌腱、骨关节损伤及骨折,截指率高;④可发生继发性坏死,功能恢复差。
  伤后手部高度水肿或手指3/4以上环状热压伤,可造成手指远端血运障碍和继发性坏死,应在24 h内及时行切开减张术,切口在手尺桡侧中央及手指两侧靠掌侧,并超过创面。伤后应及时手术治疗及时覆盖创面以恢复手的功能。
  手术方法包括早期切痂自体大张中厚皮移植,岛状皮瓣、带蒂皮瓣和局部皮瓣修复[4]。手背轻度热压伤以早期切痂移植大张厚中厚皮片效果好。因“手”为功能部位,要求手背修复后有一定弹性和丰满度,滑动性好,无跨关节瘢痕,而大张厚中厚皮达真皮深层,富含弹力纤维、腺体和毛细血管,加之热压伤病人皮源丰富,可满足手部外观和功能要求。手掌热压伤采用邻近岛状皮瓣转移覆盖可达到皮下脂肪丰厚,耐摩擦,抓握物稳定的功能要求,而其不需断蒂,一次完成创面修复,不需血管吻合技术,可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的优点,值得应用。
  中、重度手部热压伤的处理以带蒂皮瓣修复为宜。中、重度热压伤常有深部组织变性、坏死及继发性坏死,扩创后深部肌腱、血管神经组织、骨质裸露。含有皮下组织、血液循环丰富、抗感染能力强的皮瓣可保护恢复间生态组织,尽可能保留手指长度,成活率高,利于手的功能恢复,且手术操作较简单。但固定时间长,外观臃肿,需行多次手术分指是其不足之外。近年有报道采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深度损伤,可达到创面修复、脂肪修薄、分指一次完成的效果,可在手部热压伤修复上探索应用。
  手术注意的问题有:①彻底清创是防止感染、促进覆盖物成活的重要措施;②尽可能保留处于间生态的肌腱和骨质,保留手指长度;③多个手指缝合成并指,皮瓣下应放置引流条,最好是负压吸引,以防积血和感染;④带蒂皮瓣移植注意肢体良好固定,防止撕脱;⑤术后应抬高手部,拆线或断蒂后即行功能锻炼,是手热压伤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刘 毅,朱 云,张鲜英,等.手部热压伤的临床分型与治疗[J].伤残医学杂志,2000,8(2):33-35.
  [2]邓雪峰,胡春松,叶永秀,等.应用皮瓣修复手指热压伤28例[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9):955-956.
  [3]刘兴民.手部热压伤的综合治疗(附48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7):89-90.
  [4]张 涛,唐公杰,王新波.热压伤34例治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03,4(3):50.
  (收稿日期:2007-11-10 编辑:梁明佩)
其他文献
黄云旗 综述 李德文 审校  [关键词] 亚低温;降温时间窗;脑神经;保护机制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4--0422--03  中图分类号:R 742.05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应用低温治疗疾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记载古埃及人在两千多年以前就知道冷敷可以止痛。早期的低温医学多侧重于研究冻伤以及其救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冻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德国
期刊
[关键词] 无肝素;血液透析;肾功能衰竭;高危出血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4—0456—02  中图分类号:R 692.604.595  文献标识码:B  血液透析一般采用肝素抗凝,但对高危出血的病人用肝素会加重出血。我院自1998年开始对83例合并出血的病人进行无肝素透析426人次,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误诊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4--0421--02  中图分类号:R 758.2  文献标识码:B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肤紫癜最为多见,此外还可出现关节炎、腹痛、肾炎等多种表现,因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临床上比较容易误诊。我院于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过敏性紫癜患者112例,其中误诊
期刊
【关键词】 颈性眩晕;保守治疗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178-01中图分类号:R 441.2文献标识码:B    颈性眩晕也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是指某些病因引起椎动脉颈外段供血不足影响产生眩晕,为眩晕常见原因之一。颈性眩晕发作时与颈部活动,姿态有明显关系,常表现有眩晕伴站立不稳,呕吐,恶心及共济失调,部分病人转颈可出现跌倒[1]。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1
期刊
【关键词】 马蹄足内翻畸形;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179-02中图分类号:R 682.1+6 文献标识码:B    马蹄内翻足是小儿骨科常见的严重影响患儿足部形态和功能的畸形。临床主要表现为:前足内收、跟骨内翻、踝关节马蹄位及胫骨内旋。其发病率约为1‰,男孩为女孩的2倍,单侧稍多于双侧。因其病因尚未明确,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却不十分理想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1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均采用西沙必利,埃索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结果 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显效率达55.9%,总有效率86.8%,分别优于对照组的24.3%和59.5%(P均<0.01)。结论 西沙必利、盐酸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
期刊
【关键词】 骨不连;吻合血管;髂骨瓣移植;外固定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173-02中图分类号:R 683.4文献标识码:B    骨不连是治疗中比较棘手的问题。2001~2006年,我们对12例四肢长骨骨不连的病人,采用吻合血管的髂骨瓣移植加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术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治疗低血压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6例,采用西比灵联合中医辨证施治,对照组208例,单用西比灵与谷维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23.56%,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脑电图复查转为正常,观察组为96.08%,对照组为29.41%,比较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
期刊
【关键词】 AF系统;内固定;胸腰骨折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182-02中图分类号:R 683.2文献标识码:B    胸腰椎段爆裂骨折常合并有严重的椎体压缩,椎管变形,脊柱畸形和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伤。笔者自1998~2004年应用AF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重建椎体高度和生理弯曲,为神经脊髓功能恢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维胺脂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  方法 将15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7例和对照组82例,治疗组服用克拉霉素片和维胺脂胶囊,对照组仅服用克拉霉素片,疗程均为6周。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维胺脂胶囊联合拉霉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寻常型痤疮;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