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手部热压伤;皮瓣移植;创面修复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188-01中图分类号:R 642文献标识码:B
手部热压伤在手外伤中较常见,它是由压伤和热烧伤共同所致的复合伤,损伤机制较复杂,通常伴有皮肤、软组织等复合组织的缺损。2003年2月至2007年5月,我科对16例手部热压伤患者,根据手部皮肤缺损面积的大小、部位及烧伤的深度,采用6种手术方法进行修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20~47岁,平均35岁。伤因:压面机压伤5例,造纸机压伤5例,印刷机压伤6例。压伤部位:手掌3例,手背5例,手掌及手背3例,掌背及指背5例。热压伤面积5 cm×8 cm~16 cm×20 cm。
2.临床分型 根据临床观察和参考有关文献[1],可将手部热压伤分为:轻度4例,为全层皮肤损伤坏死、苍白、弹性差,严重水肿,关节活动好;中度6例,为全层皮肤、肌腱损伤,表面干枯,中度肿胀,手部活动差;重度6例,为骨与关节损伤,干枯僵硬状,肿胀轻或无肿胀,无关节活动。
3.修复方法 热压伤早期由于损伤程度不同,皮肤坏死界线尚不清楚,急诊先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抗生素敷料湿敷,以后每日换药,剪除部分坏死组织,5~10 d后待坏死组织完全清除,根据创面缺损的面积、部位和深度进行手术修复[2]。具体术式为:①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手掌、手背部位创面4例;②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掌背及指背部位创面4例;③腹部S型皮瓣修复手掌及手背部位创面2例;④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位创面1例;⑤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位创面3例;⑥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掌背及指背部位创面2例。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取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游离皮瓣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抗凝等药物,带蒂皮瓣术后3~4周断蒂。
4.治疗结果 术后4例植皮创面和12例皮瓣完全成活,其中3例因清创不彻底,创缘有部分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2年,腹部及股前外侧皮瓣外观臃肿,二期行分指及皮瓣整形术,术后皮瓣外观满意,手功能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为7至12 mm。
讨论
手部热压伤多具有以下临床特点[3]:①伤者多为青年工人;②受伤部位以“手”功能器最多见;③损伤局限而严重,常合并肌腱、骨关节损伤及骨折,截指率高;④可发生继发性坏死,功能恢复差。
伤后手部高度水肿或手指3/4以上环状热压伤,可造成手指远端血运障碍和继发性坏死,应在24 h内及时行切开减张术,切口在手尺桡侧中央及手指两侧靠掌侧,并超过创面。伤后应及时手术治疗及时覆盖创面以恢复手的功能。
手术方法包括早期切痂自体大张中厚皮移植,岛状皮瓣、带蒂皮瓣和局部皮瓣修复[4]。手背轻度热压伤以早期切痂移植大张厚中厚皮片效果好。因“手”为功能部位,要求手背修复后有一定弹性和丰满度,滑动性好,无跨关节瘢痕,而大张厚中厚皮达真皮深层,富含弹力纤维、腺体和毛细血管,加之热压伤病人皮源丰富,可满足手部外观和功能要求。手掌热压伤采用邻近岛状皮瓣转移覆盖可达到皮下脂肪丰厚,耐摩擦,抓握物稳定的功能要求,而其不需断蒂,一次完成创面修复,不需血管吻合技术,可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的优点,值得应用。
中、重度手部热压伤的处理以带蒂皮瓣修复为宜。中、重度热压伤常有深部组织变性、坏死及继发性坏死,扩创后深部肌腱、血管神经组织、骨质裸露。含有皮下组织、血液循环丰富、抗感染能力强的皮瓣可保护恢复间生态组织,尽可能保留手指长度,成活率高,利于手的功能恢复,且手术操作较简单。但固定时间长,外观臃肿,需行多次手术分指是其不足之外。近年有报道采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深度损伤,可达到创面修复、脂肪修薄、分指一次完成的效果,可在手部热压伤修复上探索应用。
手术注意的问题有:①彻底清创是防止感染、促进覆盖物成活的重要措施;②尽可能保留处于间生态的肌腱和骨质,保留手指长度;③多个手指缝合成并指,皮瓣下应放置引流条,最好是负压吸引,以防积血和感染;④带蒂皮瓣移植注意肢体良好固定,防止撕脱;⑤术后应抬高手部,拆线或断蒂后即行功能锻炼,是手热压伤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刘 毅,朱 云,张鲜英,等.手部热压伤的临床分型与治疗[J].伤残医学杂志,2000,8(2):33-35.
[2]邓雪峰,胡春松,叶永秀,等.应用皮瓣修复手指热压伤28例[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9):955-956.
[3]刘兴民.手部热压伤的综合治疗(附48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7):89-90.
[4]张 涛,唐公杰,王新波.热压伤34例治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03,4(3):50.
(收稿日期:2007-11-10 编辑:梁明佩)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2-0188-01中图分类号:R 642文献标识码:B
手部热压伤在手外伤中较常见,它是由压伤和热烧伤共同所致的复合伤,损伤机制较复杂,通常伴有皮肤、软组织等复合组织的缺损。2003年2月至2007年5月,我科对16例手部热压伤患者,根据手部皮肤缺损面积的大小、部位及烧伤的深度,采用6种手术方法进行修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20~47岁,平均35岁。伤因:压面机压伤5例,造纸机压伤5例,印刷机压伤6例。压伤部位:手掌3例,手背5例,手掌及手背3例,掌背及指背5例。热压伤面积5 cm×8 cm~16 cm×20 cm。
2.临床分型 根据临床观察和参考有关文献[1],可将手部热压伤分为:轻度4例,为全层皮肤损伤坏死、苍白、弹性差,严重水肿,关节活动好;中度6例,为全层皮肤、肌腱损伤,表面干枯,中度肿胀,手部活动差;重度6例,为骨与关节损伤,干枯僵硬状,肿胀轻或无肿胀,无关节活动。
3.修复方法 热压伤早期由于损伤程度不同,皮肤坏死界线尚不清楚,急诊先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抗生素敷料湿敷,以后每日换药,剪除部分坏死组织,5~10 d后待坏死组织完全清除,根据创面缺损的面积、部位和深度进行手术修复[2]。具体术式为:①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手掌、手背部位创面4例;②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掌背及指背部位创面4例;③腹部S型皮瓣修复手掌及手背部位创面2例;④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位创面1例;⑤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位创面3例;⑥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掌背及指背部位创面2例。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取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游离皮瓣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抗凝等药物,带蒂皮瓣术后3~4周断蒂。
4.治疗结果 术后4例植皮创面和12例皮瓣完全成活,其中3例因清创不彻底,创缘有部分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2年,腹部及股前外侧皮瓣外观臃肿,二期行分指及皮瓣整形术,术后皮瓣外观满意,手功能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为7至12 mm。
讨论
手部热压伤多具有以下临床特点[3]:①伤者多为青年工人;②受伤部位以“手”功能器最多见;③损伤局限而严重,常合并肌腱、骨关节损伤及骨折,截指率高;④可发生继发性坏死,功能恢复差。
伤后手部高度水肿或手指3/4以上环状热压伤,可造成手指远端血运障碍和继发性坏死,应在24 h内及时行切开减张术,切口在手尺桡侧中央及手指两侧靠掌侧,并超过创面。伤后应及时手术治疗及时覆盖创面以恢复手的功能。
手术方法包括早期切痂自体大张中厚皮移植,岛状皮瓣、带蒂皮瓣和局部皮瓣修复[4]。手背轻度热压伤以早期切痂移植大张厚中厚皮片效果好。因“手”为功能部位,要求手背修复后有一定弹性和丰满度,滑动性好,无跨关节瘢痕,而大张厚中厚皮达真皮深层,富含弹力纤维、腺体和毛细血管,加之热压伤病人皮源丰富,可满足手部外观和功能要求。手掌热压伤采用邻近岛状皮瓣转移覆盖可达到皮下脂肪丰厚,耐摩擦,抓握物稳定的功能要求,而其不需断蒂,一次完成创面修复,不需血管吻合技术,可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的优点,值得应用。
中、重度手部热压伤的处理以带蒂皮瓣修复为宜。中、重度热压伤常有深部组织变性、坏死及继发性坏死,扩创后深部肌腱、血管神经组织、骨质裸露。含有皮下组织、血液循环丰富、抗感染能力强的皮瓣可保护恢复间生态组织,尽可能保留手指长度,成活率高,利于手的功能恢复,且手术操作较简单。但固定时间长,外观臃肿,需行多次手术分指是其不足之外。近年有报道采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深度损伤,可达到创面修复、脂肪修薄、分指一次完成的效果,可在手部热压伤修复上探索应用。
手术注意的问题有:①彻底清创是防止感染、促进覆盖物成活的重要措施;②尽可能保留处于间生态的肌腱和骨质,保留手指长度;③多个手指缝合成并指,皮瓣下应放置引流条,最好是负压吸引,以防积血和感染;④带蒂皮瓣移植注意肢体良好固定,防止撕脱;⑤术后应抬高手部,拆线或断蒂后即行功能锻炼,是手热压伤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刘 毅,朱 云,张鲜英,等.手部热压伤的临床分型与治疗[J].伤残医学杂志,2000,8(2):33-35.
[2]邓雪峰,胡春松,叶永秀,等.应用皮瓣修复手指热压伤28例[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9):955-956.
[3]刘兴民.手部热压伤的综合治疗(附48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7):89-90.
[4]张 涛,唐公杰,王新波.热压伤34例治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03,4(3):50.
(收稿日期:2007-11-10 编辑: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