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市黄岛区城市管理局
【摘 要】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重要问题,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是建设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如何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环境有了很大变化,脏乱的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从“清洁乡村”到“生态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环境卫生形势仍不容乐观,乡镇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十分严重;城区周边化工企业的超标排放,也直接影响了区域范围农村生活生产用水。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有害作物和病虫抗药力逐年增加,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不同程度的造成了大气、土壤和地下水源的破坏。为了社会的可持续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应该既要注重经济的增长,又要注重环境的改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环境有利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我国政府去解决,在现代经济增长的环境下,我国应当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环境的治理,从而促进环境卫生治理与经济发展两者的协调发展。
一、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存在的问题现状
(一)环境污染严重
村民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一般都是随意堆放。哪里都是‘垃圾桶’,村民走哪扔哪。房前屋后,池塘水沟、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垃圾填埋场,各种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堆积淤塞、垃圾遍地。不仅招来苍蝇和细菌,而且有可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加上农民环保意识普遍不高,存在着不文明生活方式和行为,乱扔果皮垃圾、随地吐痰等既影响了农村的环境卫生,又危害了农民的身体健康,阻碍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村级环境卫生在道路硬化及供水方面质量较好。其余,在垃圾的乱堆乱放、污水明沟排放、厨房卫生差及卫生厕所少等方面问题较为严重。调查中我们看到,垃圾随意倾倒在房前屋后,造成周围环境污染同时,约有八成的农民仍在使用露天旱厕、粪坑等。和国内平均水平差距太大,由于这些开放性设施简陋,加之他们在经过很长时间才进行一次清除,在夏季多雨的情况下,随时可能发生污水粪便横流,严重时可以直接污染水源,导致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的传播。
(二)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经济收入的限制,对于村镇环卫设施投入少,建设滞后。有的地区启动村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但村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管理严重滞后,用于村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偏少,尽管垃圾收集系统已经逐渐完善,乡镇一级基本具备了垃圾收集系统,部分已经发挥作用,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和人才匮乏方面,大部分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陈旧,化粪池达不到无害化的规范要求;垃圾桶简陋、密封性和防水性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不到位等等。
(三)发展与环境的冲突
现在正在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和铁路。有些乡村地段,因为建设高速公路和铁路桥,需要征地,但拆迁手段过于直接和粗暴,管理和执法工作不够人性化,导致苗木补植和拆迁冲突等现象比比皆是,使得赔付问题复杂,社会不稳定因素激增,同时更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和粉尘,污染了大气环境,破坏了道路;农村各种小型作坊和砖窑对于环保不重视,随意处理垃圾和污水,造成了土质大量的流失和水质、空气的严重污染,严重污染了周边生产生活环境,威胁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规划设计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长期以来,因为经济所迫,对于农村的环境卫生建设都呈现放任发展的态势;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虽能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有局部的规划,但未能形成科学严谨的规划体系,这源于上级部门对农村卫生体系建立的的关注程度,农村环境卫生规划一直以来受到的重视不够,很多地区没有形成一个包括市、区 (县)、乡 (镇)的整体规划,更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各行政村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只负责清理自己辖区内的生活垃圾,因此村村都形成自己的 “垃圾堆点”,显得杂乱无章。
(二)经费短缺,环卫硬件设施缺乏
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滞后,因为当前农村环境卫生投入主要靠上级区市财政对农村环境卫生经费补贴和本村集体经济收入。特别下排污管网建设,垃圾“中转站”和填埋场建设等,主要是靠农村自己集资建设,由于各村经济条件的差异,经济收入薄弱的农村很难筹集到解决环卫设施建设资金。特别在一些偏远山村,生产生活垃圾无人问津,全部依靠乡镇政府予以解决。由于经费短缺,农村地区环境卫生在设施设备配置、业务范围拓展、管理能力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日益凸显,有限的经费主要用于生产性投入,对农村公共环境卫生的投入非常少。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不能满足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和村容村貌的要求。
(三)應付检查的行为较普遍
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火热背景下,不少地方已经按照国家环保的要求,在农村垃圾的运转处理上,应实行城乡一体化,即: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区填埋或资源化处理;但由于经费等方面的问题,突击整治比较普遍。通常都是上级政府大力支持,村镇积极购买环卫设施,等表面工作做完,检查、评比过后,那些基础设施缺少长期的维护费用,慢慢又会被废弃不用。
(四)思想观念影响行为
农村群众也希望拥有良好的环境卫生,但他们的卫生习惯成了阻碍。从各种各样的环境卫生整治和卫生村镇的评比创建活动过程中,农民群众都是积极参与的,显示出他们也是十分期盼有良好的居住环境的,但由于村民长期以来随意的生活方式,环境卫生意识不强,未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思想和行动不能保持一致,不自觉地破坏环境卫生,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等不良行为多有发生,有些农户把柴草、树枝、建筑材料、杂物随意乱堆乱放,不愿意走几步路将垃圾倒入垃圾池或垃圾桶,随意倾倒在路边、河边、空闲地等,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不到根治。这些不良习惯想要彻底改变,还需要长期的引导和宣传教育。 三、对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个科学的规划
农村环境卫生工作,需要上级领导重视,加强指导,政府做好组织协调,通过宣传进行行政推动,才能激发村民的积极性,自觉参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为卫生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为目的,将通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四个阶段活动,从农村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开展行动,通过科学规划供排水、垃圾填埋处理等必需的配套设施,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创造先期条件,使乡村清洁卫生逐渐好转,各地政府要积极配合,引导群众处理垃圾、治理水源、管理田园。
(二)拥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才能给环境卫生建设提供保障
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应当冲充当主导地位,政府不仅要制定严格的标准来防止污染物的过度排放,加强环境的治理的执行力度,采用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使用环保型设备和更清洁的能源,推动技术的创新和改革。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收取一些排污费来严格限制排放污染物。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村镇垃圾设施建设的补助,会同环保部门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重点建设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工厂企业要坚决予以治理,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旧思路。还要注意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在山区栽种大面积速生丰产林木;河流减少围网养殖密度、清除河道沉积和漂浮物。各区、乡镇、村根据规划要切实承担起相应职责,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经济条件差一点的村,可先投入建立公厕和垃圾池这些基础设施,再根据经济情况逐年增加投入建设;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要加大对现有环卫设施的改造,促进现有环境卫生设施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的层次和水平。
(三)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建设取得成效后,还需要进行长期有效管理
政府部门要加强领导,健全农村环境衛生管理机构,乡镇、村都要建立相应的环卫队伍。理顺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加强科研投入,开发农村垃圾就地处理的适用技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分级负责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在处理农村垃圾方面,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奖补筹”一条线的原则执行。制定适合当地的农村环境卫生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建立村委会负责制度,保障上级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措施的执行。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对重点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从而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农村宣传阵地,以多样的宣传方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形式,引导广大群众克服陈旧的生活习惯,逐步提高群众的自觉性。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村民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成败。通过广泛宣传垃圾污染的严重性和提高环境卫生水平的重要意义,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卫生和环保知识教育,使农民切身感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身心的益处,充分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提高他们参与管理环境卫生工作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农村环境卫生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由于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在保证各项措施的建设和实施同时,要充分选用适用于农村的低成本管理体系和处理技术,从多渠道落实环境卫生建设和维护费用,加上适当的检查考核制度和奖励措施,充分调动村委和农民双方能动性,才能使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朱定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
[2] 胡昌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华章.2013年.
[3] 丁培轩.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问题研究.2013年.
[4] 吴冰思.浅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卫生规划要点.环境卫生工程[J].2012年.
[5]冯桂林,王晓宇.试析农村现代化与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关于江汉平原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2,(03).
[6]李凤霞,张奎卫,曲宝泉,胡军,孙林.山东省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现况分析与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03).
【摘 要】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重要问题,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是建设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如何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环境有了很大变化,脏乱的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从“清洁乡村”到“生态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环境卫生形势仍不容乐观,乡镇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十分严重;城区周边化工企业的超标排放,也直接影响了区域范围农村生活生产用水。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有害作物和病虫抗药力逐年增加,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不同程度的造成了大气、土壤和地下水源的破坏。为了社会的可持续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应该既要注重经济的增长,又要注重环境的改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环境有利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我国政府去解决,在现代经济增长的环境下,我国应当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环境的治理,从而促进环境卫生治理与经济发展两者的协调发展。
一、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存在的问题现状
(一)环境污染严重
村民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一般都是随意堆放。哪里都是‘垃圾桶’,村民走哪扔哪。房前屋后,池塘水沟、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垃圾填埋场,各种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堆积淤塞、垃圾遍地。不仅招来苍蝇和细菌,而且有可能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加上农民环保意识普遍不高,存在着不文明生活方式和行为,乱扔果皮垃圾、随地吐痰等既影响了农村的环境卫生,又危害了农民的身体健康,阻碍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村级环境卫生在道路硬化及供水方面质量较好。其余,在垃圾的乱堆乱放、污水明沟排放、厨房卫生差及卫生厕所少等方面问题较为严重。调查中我们看到,垃圾随意倾倒在房前屋后,造成周围环境污染同时,约有八成的农民仍在使用露天旱厕、粪坑等。和国内平均水平差距太大,由于这些开放性设施简陋,加之他们在经过很长时间才进行一次清除,在夏季多雨的情况下,随时可能发生污水粪便横流,严重时可以直接污染水源,导致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的传播。
(二)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经济收入的限制,对于村镇环卫设施投入少,建设滞后。有的地区启动村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但村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管理严重滞后,用于村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偏少,尽管垃圾收集系统已经逐渐完善,乡镇一级基本具备了垃圾收集系统,部分已经发挥作用,但是由于资金不足和人才匮乏方面,大部分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陈旧,化粪池达不到无害化的规范要求;垃圾桶简陋、密封性和防水性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不到位等等。
(三)发展与环境的冲突
现在正在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和铁路。有些乡村地段,因为建设高速公路和铁路桥,需要征地,但拆迁手段过于直接和粗暴,管理和执法工作不够人性化,导致苗木补植和拆迁冲突等现象比比皆是,使得赔付问题复杂,社会不稳定因素激增,同时更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和粉尘,污染了大气环境,破坏了道路;农村各种小型作坊和砖窑对于环保不重视,随意处理垃圾和污水,造成了土质大量的流失和水质、空气的严重污染,严重污染了周边生产生活环境,威胁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规划设计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长期以来,因为经济所迫,对于农村的环境卫生建设都呈现放任发展的态势;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虽能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有局部的规划,但未能形成科学严谨的规划体系,这源于上级部门对农村卫生体系建立的的关注程度,农村环境卫生规划一直以来受到的重视不够,很多地区没有形成一个包括市、区 (县)、乡 (镇)的整体规划,更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各行政村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只负责清理自己辖区内的生活垃圾,因此村村都形成自己的 “垃圾堆点”,显得杂乱无章。
(二)经费短缺,环卫硬件设施缺乏
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滞后,因为当前农村环境卫生投入主要靠上级区市财政对农村环境卫生经费补贴和本村集体经济收入。特别下排污管网建设,垃圾“中转站”和填埋场建设等,主要是靠农村自己集资建设,由于各村经济条件的差异,经济收入薄弱的农村很难筹集到解决环卫设施建设资金。特别在一些偏远山村,生产生活垃圾无人问津,全部依靠乡镇政府予以解决。由于经费短缺,农村地区环境卫生在设施设备配置、业务范围拓展、管理能力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日益凸显,有限的经费主要用于生产性投入,对农村公共环境卫生的投入非常少。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不能满足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和村容村貌的要求。
(三)應付检查的行为较普遍
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火热背景下,不少地方已经按照国家环保的要求,在农村垃圾的运转处理上,应实行城乡一体化,即: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区填埋或资源化处理;但由于经费等方面的问题,突击整治比较普遍。通常都是上级政府大力支持,村镇积极购买环卫设施,等表面工作做完,检查、评比过后,那些基础设施缺少长期的维护费用,慢慢又会被废弃不用。
(四)思想观念影响行为
农村群众也希望拥有良好的环境卫生,但他们的卫生习惯成了阻碍。从各种各样的环境卫生整治和卫生村镇的评比创建活动过程中,农民群众都是积极参与的,显示出他们也是十分期盼有良好的居住环境的,但由于村民长期以来随意的生活方式,环境卫生意识不强,未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思想和行动不能保持一致,不自觉地破坏环境卫生,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等不良行为多有发生,有些农户把柴草、树枝、建筑材料、杂物随意乱堆乱放,不愿意走几步路将垃圾倒入垃圾池或垃圾桶,随意倾倒在路边、河边、空闲地等,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不到根治。这些不良习惯想要彻底改变,还需要长期的引导和宣传教育。 三、对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个科学的规划
农村环境卫生工作,需要上级领导重视,加强指导,政府做好组织协调,通过宣传进行行政推动,才能激发村民的积极性,自觉参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为卫生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为目的,将通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四个阶段活动,从农村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开展行动,通过科学规划供排水、垃圾填埋处理等必需的配套设施,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创造先期条件,使乡村清洁卫生逐渐好转,各地政府要积极配合,引导群众处理垃圾、治理水源、管理田园。
(二)拥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才能给环境卫生建设提供保障
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应当冲充当主导地位,政府不仅要制定严格的标准来防止污染物的过度排放,加强环境的治理的执行力度,采用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使用环保型设备和更清洁的能源,推动技术的创新和改革。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收取一些排污费来严格限制排放污染物。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村镇垃圾设施建设的补助,会同环保部门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重点建设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工厂企业要坚决予以治理,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旧思路。还要注意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在山区栽种大面积速生丰产林木;河流减少围网养殖密度、清除河道沉积和漂浮物。各区、乡镇、村根据规划要切实承担起相应职责,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经济条件差一点的村,可先投入建立公厕和垃圾池这些基础设施,再根据经济情况逐年增加投入建设;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要加大对现有环卫设施的改造,促进现有环境卫生设施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的层次和水平。
(三)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建设取得成效后,还需要进行长期有效管理
政府部门要加强领导,健全农村环境衛生管理机构,乡镇、村都要建立相应的环卫队伍。理顺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加强科研投入,开发农村垃圾就地处理的适用技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分级负责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在处理农村垃圾方面,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奖补筹”一条线的原则执行。制定适合当地的农村环境卫生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建立村委会负责制度,保障上级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措施的执行。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对重点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从而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农村宣传阵地,以多样的宣传方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形式,引导广大群众克服陈旧的生活习惯,逐步提高群众的自觉性。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村民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成败。通过广泛宣传垃圾污染的严重性和提高环境卫生水平的重要意义,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卫生和环保知识教育,使农民切身感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身心的益处,充分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提高他们参与管理环境卫生工作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农村环境卫生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由于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在保证各项措施的建设和实施同时,要充分选用适用于农村的低成本管理体系和处理技术,从多渠道落实环境卫生建设和维护费用,加上适当的检查考核制度和奖励措施,充分调动村委和农民双方能动性,才能使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朱定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
[2] 胡昌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华章.2013年.
[3] 丁培轩.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问题研究.2013年.
[4] 吴冰思.浅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卫生规划要点.环境卫生工程[J].2012年.
[5]冯桂林,王晓宇.试析农村现代化与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关于江汉平原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2,(03).
[6]李凤霞,张奎卫,曲宝泉,胡军,孙林.山东省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现况分析与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