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秩序混乱,资源管理不到位,己经严重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发展。本文就我国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做详细探讨,望得到同行与专家们的指导。
【关键词】:煤炭;地质勘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2010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32.4亿吨,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6.5%;2011年,煤炭产量进一步增加到35.2亿吨,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8.6%;消费总量35.7亿吨,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2.8%。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同比分别增加2.1和1.9个百分点。因此,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状况决定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是关系到我国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有效供应的战略性问题。国家和地方对目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井尽快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保证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
2、地质勘探在煤矿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煤矿井下地质构造、瓦斯与水等灾害源赋存状况不明,不能有效地进行预防,造成的煤矿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效应。煤田地质构造是煤炭开采的主要影响因素。煤岩层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破坏或波状弯曲,形成断层或褶曲它们对矿井设计与煤炭安全高效回采影响极大,而地质勘探技术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事先掌握井下的煤田地质构造等关键因素,因此,不论是在矿井水害防治方面,还是在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或者顶底板事故预防方面,煤矿地质勘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煤炭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煤炭市场紧俏,煤价上涨,极大地刺激了煤炭生产。东部大部分老矿区挖潜改造,超能力生产,并向中西部扩展,开拓新区,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大型煤矿区,也在不断扩大规模。原有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大力开发新区。但笔者以为,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
3.1、煤炭资源管理薄弱,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我国的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管理监督机制,煤炭资源浪费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近年来随着煤炭产址的不断增长,资源浪费问题更为突出。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破坏资源和浪费严重的乡镇小煤矿,虽然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下了很大功夫关停整合,但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这些小煤矿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禁止,有的地方甚至弄虚作假,应付检查,无证开采的小煤矿仍然存在。这些小煤矿的资源回收率不到15%,资源浪费情况有增无减;第二,不少国有大中型煤矿,一味追求高产、高效、高利润,采厚弃薄、采易弃难、采优弃劣的现象也很普遍,国家在矿井资源回收率的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所以大型矿井的资源回收率也在下降,资源浪费问题也比较突出。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优质炼焦煤和无烟煤矿区,资源的浪费问题更为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2、资源勘探滞后于开发建设,对矿区的开发建设带来隐患
由于前些年煤炭行业经济不景气,勘探资金严重不足,煤炭资源勘探工作几乎停滞。近年来开发规模骤然加大,资源勘探工作大大落后于开发建设。广大的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地区仅处于普查找煤阶段,勘探程度很低,可供矿井建设的精查储量严重不足。目前有不少新开发矿区,来不及做更细的勘探工作,采取边勘探边建设边修改设计的做法,在缺乏足够地质资料的情况下匆匆上马;有的出于资金投入和经济效益的考虑,地质勘探工作程度不够,远达不到规范的要求。这样的开发建设带有一定的育目性,给今后矿区的建设和发展留下不少问题。
3.3、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不够,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
目前在煤炭开发中,虽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及环境保护和治理比较重视,但资金的投入力度远远不够,对环境污染破壞也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一些煤炭企业对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环,大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3.4、煤炭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评价不够
我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开采条件比较复杂,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消费需求不相适应,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煤矿开采每年排出约22 亿m3 矿井水,重复利用率不足4000 万m3,大量水资源浪费,造成区域含水层水位下降,直接影响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对这些环境问题,当地居民反应强烈,个别矿区甚至出现民
众与企业对峙的情况。
3.5、地质勘探单位良莠不齐
由于上世纪后十年煤炭行业经济不景气,勘探资金严重不足,煤炭资源勘探工作几乎停滞,导致从业勘探工程技术人员、地质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在此期间各类地质院校少办或取消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造成人才梯度断档,目前骨干技术人才匮乏,特别是近几年新成立的地质勘探单位表现尤为突出。
发展对策
为促进煤炭地质勘探在煤矿资源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地质勘探阶段进行规范。第一,建立煤炭资源勘探协调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明确分工, 加强协作, 为企业进行资源勘探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 避免无序竞争可能形成的不利局面。但这绝不是走计划经济的老路, 而是针对资源产业经济的特殊性, 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双手并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煤炭资源勘探事业的发展;第二,加强煤炭资源勘探规划。对煤炭资源勘探,国家实施统一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 建立煤炭勘探国家规划区。非国家规划区,一律不准进行无序勘探。在国家规划区, 实行勘探准入制度。完善煤炭地质勘探资质认证制度,不具备资质和条件的企业,一律不准入区勘探;第三,改善煤炭资源勘探投资环境。按照WTO的透明度原则,修改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放宽公益性地质资料的范围,建立公开的矿产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确保外商使用公益性地质资料。明晰、简化、规范外商投资勘探开发矿产资源的审批程序;第四,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市场化。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 2004~2010)》中,将煤炭资源列为开展接替资源勘探的重点矿种,为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市场发展提供了契机。国家只负责整装煤田的前期规划,其余勘探一律进入市场,由业主获取收益和承担风险。真正做到勘探单位企业化、勘探资金社会化、勘探行为市场化、勘探成果资本化。第五,建立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目前,全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为35%左右, 资源富集地区的小煤矿资源回收率只有10%~15% 。对一部分后备的煤炭资源,国家可以投资进行勘探, 勘探成果暂时不进入市场,对资源进行战略储备。
结语
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进煤炭工业的发展以迫在眉睫。煤炭工业要大发展,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工作必须先行。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市场经济观,利用国家投入和社会资金,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和地质勘查工作,保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煤炭地质》郗宝华等,煤炭工业出版社
[2] 华解明.我国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 34 (3)
【关键词】:煤炭;地质勘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2010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32.4亿吨,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6.5%;2011年,煤炭产量进一步增加到35.2亿吨,约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8.6%;消费总量35.7亿吨,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2.8%。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同比分别增加2.1和1.9个百分点。因此,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状况决定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是关系到我国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有效供应的战略性问题。国家和地方对目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井尽快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保证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
2、地质勘探在煤矿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煤矿井下地质构造、瓦斯与水等灾害源赋存状况不明,不能有效地进行预防,造成的煤矿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效应。煤田地质构造是煤炭开采的主要影响因素。煤岩层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破坏或波状弯曲,形成断层或褶曲它们对矿井设计与煤炭安全高效回采影响极大,而地质勘探技术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事先掌握井下的煤田地质构造等关键因素,因此,不论是在矿井水害防治方面,还是在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或者顶底板事故预防方面,煤矿地质勘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煤炭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煤炭市场紧俏,煤价上涨,极大地刺激了煤炭生产。东部大部分老矿区挖潜改造,超能力生产,并向中西部扩展,开拓新区,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大型煤矿区,也在不断扩大规模。原有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大力开发新区。但笔者以为,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
3.1、煤炭资源管理薄弱,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我国的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管理监督机制,煤炭资源浪费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近年来随着煤炭产址的不断增长,资源浪费问题更为突出。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破坏资源和浪费严重的乡镇小煤矿,虽然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下了很大功夫关停整合,但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这些小煤矿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禁止,有的地方甚至弄虚作假,应付检查,无证开采的小煤矿仍然存在。这些小煤矿的资源回收率不到15%,资源浪费情况有增无减;第二,不少国有大中型煤矿,一味追求高产、高效、高利润,采厚弃薄、采易弃难、采优弃劣的现象也很普遍,国家在矿井资源回收率的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所以大型矿井的资源回收率也在下降,资源浪费问题也比较突出。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优质炼焦煤和无烟煤矿区,资源的浪费问题更为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2、资源勘探滞后于开发建设,对矿区的开发建设带来隐患
由于前些年煤炭行业经济不景气,勘探资金严重不足,煤炭资源勘探工作几乎停滞。近年来开发规模骤然加大,资源勘探工作大大落后于开发建设。广大的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地区仅处于普查找煤阶段,勘探程度很低,可供矿井建设的精查储量严重不足。目前有不少新开发矿区,来不及做更细的勘探工作,采取边勘探边建设边修改设计的做法,在缺乏足够地质资料的情况下匆匆上马;有的出于资金投入和经济效益的考虑,地质勘探工作程度不够,远达不到规范的要求。这样的开发建设带有一定的育目性,给今后矿区的建设和发展留下不少问题。
3.3、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不够,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
目前在煤炭开发中,虽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及环境保护和治理比较重视,但资金的投入力度远远不够,对环境污染破壞也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一些煤炭企业对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环,大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3.4、煤炭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评价不够
我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开采条件比较复杂,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消费需求不相适应,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煤矿开采每年排出约22 亿m3 矿井水,重复利用率不足4000 万m3,大量水资源浪费,造成区域含水层水位下降,直接影响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对这些环境问题,当地居民反应强烈,个别矿区甚至出现民
众与企业对峙的情况。
3.5、地质勘探单位良莠不齐
由于上世纪后十年煤炭行业经济不景气,勘探资金严重不足,煤炭资源勘探工作几乎停滞,导致从业勘探工程技术人员、地质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在此期间各类地质院校少办或取消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造成人才梯度断档,目前骨干技术人才匮乏,特别是近几年新成立的地质勘探单位表现尤为突出。
发展对策
为促进煤炭地质勘探在煤矿资源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对地质勘探阶段进行规范。第一,建立煤炭资源勘探协调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明确分工, 加强协作, 为企业进行资源勘探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 避免无序竞争可能形成的不利局面。但这绝不是走计划经济的老路, 而是针对资源产业经济的特殊性, 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双手并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煤炭资源勘探事业的发展;第二,加强煤炭资源勘探规划。对煤炭资源勘探,国家实施统一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 建立煤炭勘探国家规划区。非国家规划区,一律不准进行无序勘探。在国家规划区, 实行勘探准入制度。完善煤炭地质勘探资质认证制度,不具备资质和条件的企业,一律不准入区勘探;第三,改善煤炭资源勘探投资环境。按照WTO的透明度原则,修改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放宽公益性地质资料的范围,建立公开的矿产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确保外商使用公益性地质资料。明晰、简化、规范外商投资勘探开发矿产资源的审批程序;第四,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市场化。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 2004~2010)》中,将煤炭资源列为开展接替资源勘探的重点矿种,为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市场发展提供了契机。国家只负责整装煤田的前期规划,其余勘探一律进入市场,由业主获取收益和承担风险。真正做到勘探单位企业化、勘探资金社会化、勘探行为市场化、勘探成果资本化。第五,建立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目前,全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为35%左右, 资源富集地区的小煤矿资源回收率只有10%~15% 。对一部分后备的煤炭资源,国家可以投资进行勘探, 勘探成果暂时不进入市场,对资源进行战略储备。
结语
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进煤炭工业的发展以迫在眉睫。煤炭工业要大发展,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工作必须先行。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市场经济观,利用国家投入和社会资金,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和地质勘查工作,保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煤炭地质》郗宝华等,煤炭工业出版社
[2] 华解明.我国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 3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