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三农”问题解决路径探析

来源 :当代农村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省宿州市是农业大市,“三农”问题是困扰宿州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宿州市“三农”问题的路径,探索出一条符合宿州实际的“三农”发展路径,对宿州市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宿州市“三农”问题现状
  宿州作为农业大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民收入构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村改革由单项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转变,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来看,宿州市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人口比重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7161 元,城镇化率 46.5% ,宿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35元,城镇化率34.8%,“三农”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农业是弱势产业,效益低;农村是相对弱化区域,剩余劳动力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加大;农民是弱势群体,生活水平和自身发展与城市居民的差距拉大,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亟待提高。
  二、宿州市“三农”问题解决路径
  (一)以农业产业化创新农业经济。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一是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二是有利于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可以把分散的家庭经营同市场需求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各类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户规避农业生产中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提高农户经营的效益,促进农户走向专业化和商品化经营。三是有利于加快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四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将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次加工使农产品实现增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二)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美好乡村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实践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宿州市美好乡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是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宿州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进一步把握振兴皖北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皖北地区振兴,示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布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任务和着力点进一步明确。宿州市委领导多次强调,以“两区”建设为平台和总抓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使美好乡村建设跃上新台阶,努力开创全市“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围绕粮食、畜牧、果蔬、林木“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现代经营方式变革农业,现代知识培训农民,通过“三个产业联动、农科教企互动、项目支撑拉动、制度创新推动”的发展路子,建成服务长三角、面向国内外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物流基地,建成农业生产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物质装备新、经营机制活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逐步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由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通过对现代农业发展进行系统性、综合性试验,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形式,破解目前现代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为加速宿州跨越式发展探索发展路径。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规模经营,集约发展,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探索一条工农协调、城乡统筹的发展路径。
  (三)以职业农民认证引领新型农民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学种养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造就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为此,宿州市试点职业农民鉴定和认证工作,经国家农业部和人社部批准,在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农业283号站”。职业农民培训认证的对象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家庭农场主等。目前主要有阳光工程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其中阳光工程培训主要面向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及从事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的农民。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主要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包括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和村级农技员,其中突出培训种养和农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创业培训主要面向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涉农企业创办人、农民创业带头人、返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民工等。下一步,将不断整合培训资源,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培训质量,发挥职业农民认证的引领作用,真正打造一批懂技术、能创新、懂市场的职业农民队伍,促进农民素质整体提升。
  (四)以城镇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城镇化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是宿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结构性问题。要立足于宿州实际,不断完善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机制,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夯实繁荣小城镇经济基础,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结合起来,与农村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与发展个体和集体经济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当前,尤其要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加快乡镇企业体制创新,深化产权制度和经营体制改革,实行科学管理,探索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改革,鼓励发展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乡镇龙头企业,有条件的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农村工贸集聚,通过建立工贸小区和建设小城镇,使农村工业、商贸、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走上聚集共生之路,从而在生产、生活、文化等各个领域提升宿州农村社会现代化程度。
  (课题组成员:欧亚东 赵德宽 马秀梅)
  责任编辑:洪峰
其他文献
<正> 生态位这个名词的提出已有70多年的历史。第一个使用生态位名词并给它下定义的是Grinnel。他把生态位看成是生物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近代著名的生态
摘要:近年来,吉林省龙井市积极探索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全力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努力构建金融支撑“三农”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金融产品;改革;精准扶贫;创新  自2015年12月被列为全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吉林省龙井市探索新形势下金融支撑“三农”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工作。市物权公司通过创新农村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措施,促进开展
期刊
<正> 我省从1987年开始大面积引进广东杂交桑,现有栽培面积达万亩之多,分布在赣南、赣中、赣北蚕区。广东杂交桑不需要无性繁殖,栽培容易,投产早,产叶量高,深受蚕农欢迎。为
村级债务居高不下,是当前村级集体“三资”及财务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村级债务包袱沉重,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影响了村级服务功能的发挥,挫伤了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削弱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淡化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激化干群矛盾、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村级债务的成因  形成村级债务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与农村改革发展
背景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生活在共病造成的生活障碍中,必须在提升姑息治疗和提供高质量的临终关怀(EOLC)的机构体制方面给予考虑。目的本文旨在深入了解全科医生为社区提供EOLC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是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难题的关键举措,对于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江苏省实践,就此提出对策建议。  一、近年来江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与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相伴而生,是农业生产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农业改革
<正> 进入80年代以来,我市的茶叶生产受市场波动的影响,经历了两起两落的曲折过程,茶园面积从最多的1982年2.68万亩,下降到1990年的2.03万亩,净减6500亩;1983年茶叶销售第一
<正> 利用红壤资源开发植茶,是我省农业总体战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振兴老区经济主要战略部署。近年来,由于忽视茶树与环境的关系,片面强调土地平整,集中连片,不因地制宜,合理利
由加拿大妇产科医生协会(SOGC)制定的妊娠期糖尿病指南综述了关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和产科管理的相关证据,评价母婴的短期和长期结局,包括先兆子痫、剖宫产、将来患糖尿病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