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77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全面地去对大学生的素质进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针对这些较为突出的习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制定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法途径
  一、 引言
  社会主义建设一线的工作任务,大多数都是由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来承担着,为了提高国家的建设水平以及发展效率,必须要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质量。社会经济在快速地向前发展,经济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迎合经济市场的人才需要准则,学校必须提高学生的品德。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去改进教育的模式,对高职高专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的规范。通过不断地去分析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对于这些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究,去制定一些有效改善不良行为习惯的方法。
  二、 高职高专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
  当今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变的时期,高校的一些教育理念以及人才的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当代教育模式下,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接受能力较强,在纷繁的信息时代,学生对于真假信息的分辨能力却是极弱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学生对于市场观念的意识非常强,在长时间的影响之下就会造成较强的功利心理。随着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大多数学生注重自我的个性化发展,在工作以及学习的过程当中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学生们对于互联网的使用游刃有余,这时就会出现大多数的学生会沉迷于网络的现象。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却缺乏学习必需的持之以恒。自身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但是道德意识比较淡薄,要求对方讲究诚信,但是自身对于诚信比较弱视。
  三、 高职高专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
  1. 教育方式不当
  高职高专的学生之所以会存在一些不良行為习惯,主要是因为教育方式不当。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灌输的思想就是追求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目前,大多数学生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度娇生惯养,会使学生在人格方面出现一些缺陷。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学生和家长对行为习惯的影响程度不够重视,从小就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2. 认识的严重不足
  不良习惯经常会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所以大多数学生认为不良习惯的存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并且对于这些不良习惯的存在并没有危机感,这明显是对不良习惯认识的不足,忽视了不良习惯对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一旦不良行为习惯养成,如果不加以制止任其发展,长时间下去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高职高专学校最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简单来说就是自主进行学习,老师并不会过多地去干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一些行为习惯都是靠学生自觉来养成的,老师并不会过多的要求学生怎样做,这也是导致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 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途径
  1. 社会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社会主义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优越性,为了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社会首先要营造较好的舆论环境。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许多卓越的成就,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拥护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一定要加强反腐倡廉的力度,坚决去落实党的一些纪律,对于违法犯罪份子一定要进行严肃的处罚。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营造较为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从思想上要加强主流先进思想的宣传。通过思想以及社会实践去影响高职高专学生,使他们耳濡目染去培养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要加强自我培养的主动性和意识性,行为是需要思想来作为导向的,所以在实践之前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积极地去拓展一些较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断地去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制定一些较为时效性和针对性的学习措施。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材是最重要的,对于教材的内容一定要进行整改和创新,增强教材内容的时效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逐渐地去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把一些专业的课程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大力度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教师要正确分析现象,把握发展主流
  在高职高专学校,作为教师首先要对社会纷繁的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其次就是要在课堂当中准确地把握发展的主流。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落实每一项教育工作,共同地去营造较为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在快速地向前发展,各种思想文化在相互地影响,学生在思想冲击当中难免会迷失方向,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交流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彰显自身的独立性和选择性,在彼此交换思想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差异性和多变性进行包容。在不断地发展主流准确掌握的过程当中,要认识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而形成的,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来养成。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事例的讲解以及思想的渲染,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较为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再通过自身生活和学习的感触,通过自身的力量就可以正确地去分辨一些正确的行为或者是错误的行为。
  五、 结束语
  高职高专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于这些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究,去制定一些有效改善不良行为习惯的方法。在当代教育模式下,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接受能力较强,注重自我的个性化发展,缺乏对学习的持之以恒。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许多卓越的成就,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拥护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韩丽.高校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着力点[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
  [2]曾艳.深化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
  [3]梁超,肖舟路.大学生不良行为与高校矫正机制的完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
  [4]张成东.大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之养成教育的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作者简介:
  李伦,湖北省仙桃市仙桃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为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在该疾病治疗中的优势,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广西强寿药
小学英语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许多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低下,甚至产生了厌学英语的不良情绪。本文结合实际,从听说入手、角色扮演等
本文基于CDIO教学理念的内涵及指导思想,以山东德州学院服装系为例.对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赛促练”、“互动研讨”、“服装工作室”、“团队精神”等
摘 要:信息社会对基础阶段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越来越高,探索适合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也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信息社会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的专业要求,并且对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和探析,以探索出更多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信息化;基础教育;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由新手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优秀的教师的过
加快小城镇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存在许多不容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良好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同时它也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Previewing is a good start to t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中陶冶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本文在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给学生朗读方法等方面谈一些自
在技工院校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中,应合理安排教学章节,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方法,注重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加强校企合作,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本文以探讨口语词汇教学为基本出发点,讨论了口语词汇习得理论以及口语词汇的特征,并就目前口语词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教学建议,期望对现时的英语口语词汇教学和口
当前,信访案件居高不下,对各级党委、政府形成了巨大压力。本文就当前热点信访问题进行了认真考察,对产生的动因进行了仔细分析,提出了改变机制体制,重构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