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国图志》,初刊行时为五十卷本,1847年增补为六十卷,1852年再增补为百卷本。自刊行至1902年,刊刻十数次。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近人邵阳魏源,于道光之季,译外国各书各新闻为《海国图志》,是为中国知西政之始。”
《海国图志》刊行后,魏源曾托好友朱琦将书上呈清廷,朱琦寄诗抒怀,其中云:“况闻兹书出,市贾纷雕镌。辇下诸要人,争买不计钱。天聪倘易达,无竢予小臣。特此谢魏子,久要愧前言。”朱琦先说了《海国图志》出版发行时的盛况,后几句则隐约说明托付之事未果。咸丰八年(1858),兵部左侍郎王茂荫将《海国图志》推荐给咸丰皇帝,他在奏折中说:“臣所见有《海国图志》一书,计五十卷,于海外诸国疆域形势、风土人情,详悉备载,而于英吉利为尤详。”并奏请重新刊印,广为发行,以便使人“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之可御”。王茂荫的奏疏上达后,没有任何回应。
1858年,是一个既平常也难忘的年份,那时距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时间不久,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在这一年爆发,内外局势更加令人不安。1858年,也是魏源去世后的第二年,百卷本《海国图志》早已出版,但那位王大人还没有见到,他向皇帝推荐的是五十卷本。
倒是在近邻日本,《海国图志》等著作的命运更好一些。据日本学者大庭脩所述,《圣武记》于1844年传入日本,也就是中国1842年首次刊行仅两年之后即传入日本。《海国图志》传人日本的时间比《圣武记》稍晚,1851年第一次由中国商船带入日本,1854年日本幕府允许《海国图志》在市场出售。价格方面,在l851年和1852年一百三十目,但到1859年,价格则提高至四百三十六目。自1854年《海国图志》允许在日本公开上市之后,至1856年,日本共出版各种翻刻本达二十三种。这些翻刻本的内容并不包括全书,而是选择当时日本朝野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有关美国、英国、俄国的部分,以及如何加强海防、抵抗外敌的篇目。日本学者北山康夫在《〈海国图志〉及其时代》一文中指出:“魏氏之革新与批判精神给予日本维新分子以极大鼓舞,诸如佐久间象山及吉田松阴等均受其影响。”
日本人盐谷世弘对魏源的《海国图志》不被清政府重视、反被日本采用的情况,颇为感慨:“呜呼,忠智之士,忧国著书,不为其君用,反为他邦。吾不独为默深悲,抑且为清主悲也夫!”其实,魏源的命运并不是亘古未有的,他之前或之后的好多具有新思想的人,不是也一样吗?遭冷淡的,史上不止魏源一个人。魏源最后遁入空门,可能就是这种无声无形的遭际造成的。
《世说新语》载,汉元帝与大臣京房讨论历史,说到周幽王、周厉王亡国的原因,元帝认为“其任人不忠”,京房问:“知不忠而任之,何邪?”这时元帝说了句令人深思的话:“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实际上,各朝不仅有“任人不忠”的问题,更有轻视学人、漠视研究的问题。倘若仍然沉迷于自恋而固步自封,就会陷入京房所说的:“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
《海国图志》刊行后,魏源曾托好友朱琦将书上呈清廷,朱琦寄诗抒怀,其中云:“况闻兹书出,市贾纷雕镌。辇下诸要人,争买不计钱。天聪倘易达,无竢予小臣。特此谢魏子,久要愧前言。”朱琦先说了《海国图志》出版发行时的盛况,后几句则隐约说明托付之事未果。咸丰八年(1858),兵部左侍郎王茂荫将《海国图志》推荐给咸丰皇帝,他在奏折中说:“臣所见有《海国图志》一书,计五十卷,于海外诸国疆域形势、风土人情,详悉备载,而于英吉利为尤详。”并奏请重新刊印,广为发行,以便使人“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之可御”。王茂荫的奏疏上达后,没有任何回应。
1858年,是一个既平常也难忘的年份,那时距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时间不久,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在这一年爆发,内外局势更加令人不安。1858年,也是魏源去世后的第二年,百卷本《海国图志》早已出版,但那位王大人还没有见到,他向皇帝推荐的是五十卷本。
倒是在近邻日本,《海国图志》等著作的命运更好一些。据日本学者大庭脩所述,《圣武记》于1844年传入日本,也就是中国1842年首次刊行仅两年之后即传入日本。《海国图志》传人日本的时间比《圣武记》稍晚,1851年第一次由中国商船带入日本,1854年日本幕府允许《海国图志》在市场出售。价格方面,在l851年和1852年一百三十目,但到1859年,价格则提高至四百三十六目。自1854年《海国图志》允许在日本公开上市之后,至1856年,日本共出版各种翻刻本达二十三种。这些翻刻本的内容并不包括全书,而是选择当时日本朝野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有关美国、英国、俄国的部分,以及如何加强海防、抵抗外敌的篇目。日本学者北山康夫在《〈海国图志〉及其时代》一文中指出:“魏氏之革新与批判精神给予日本维新分子以极大鼓舞,诸如佐久间象山及吉田松阴等均受其影响。”
日本人盐谷世弘对魏源的《海国图志》不被清政府重视、反被日本采用的情况,颇为感慨:“呜呼,忠智之士,忧国著书,不为其君用,反为他邦。吾不独为默深悲,抑且为清主悲也夫!”其实,魏源的命运并不是亘古未有的,他之前或之后的好多具有新思想的人,不是也一样吗?遭冷淡的,史上不止魏源一个人。魏源最后遁入空门,可能就是这种无声无形的遭际造成的。
《世说新语》载,汉元帝与大臣京房讨论历史,说到周幽王、周厉王亡国的原因,元帝认为“其任人不忠”,京房问:“知不忠而任之,何邪?”这时元帝说了句令人深思的话:“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实际上,各朝不仅有“任人不忠”的问题,更有轻视学人、漠视研究的问题。倘若仍然沉迷于自恋而固步自封,就会陷入京房所说的:“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