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地铁车辆架修的实际理论依据,依照相关文献和数据基础,结合国家安全数据运行方案,明确架修点具体的实际时间,深度探讨了地铁车辆开展架修的具体流程,针对于地铁车辆架修需要配备的设备和工艺流程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希望可以结合实践经验中的具体改进方案,提升架修工艺的整体水平,有效强化地铁车辆架修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地铁车辆;架修工艺;工艺设备
引言:
地铁车辆架修的实际目的是通过车辆进行精准维修,将车辆本身的功能在全寿命生命周期内实现最大化。按照国家当前所针对于地铁车辆提出的设计方案来看,车辆投入运营间隔5年左右,或运营公里数间隔50~70万公里进行一次架大修维护。结合实际运营需要,一般对于车辆进行系统维修的时间不能超过15d,如果是某个项目的首列车架修,那么系统的维修时长一般在3个月内比较有效。在此期间,地铁车辆的行驶里程最好不要超过480万公里。昆明某地铁其中的一条线路在2017年时首次开展架修工作,以单个列车作为实验工作日,希望可以通过工艺的提升以及优化,不断调整工艺顺序等等,来帮助延长地铁车辆的使用寿命,强化年架修车辆的生产能力。因此,为了强化地铁车辆架修的整体效果,有必要对其工艺设计进行全面分析。
1.地铁车辆架修阶段分析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外对于车辆的维修理念已经从外观转变到了质量层面上。这一理论在车辆维修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一般通过对已知故障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数学方面的统计学原理去统计,按照数据形成的表格和曲线来分析什么时候开始架修才更加有效。在确定地铁车辆架修时间环节中,浴盆曲线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浴盆曲线指的是车辆在投入使用以后到已经报废截止的寿命周期,其中内在的适应规律,以此作为数据参考所呈现出来的具体规律。曲线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失效率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其中按照时间阶段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当列车没有按照使用寿命估计提前进入第三阶段时,需要及时对于地铁车辆进行架修,帮助地铁车辆延长使用寿命,强化其内部功能性。
2.地铁车辆架修工艺分析
地铁车辆架修工艺包含多个环节,主要环节为对于主要零部件的拆卸、检查系统及部件运行状态、对于存在问题的部件进行检换或必换、调试运行状态等等。车辆在完成待修确认后,需要先拆解列车的编组,然后将其重要零部件进行拆解,完成部件的分离工作。然后将车辆转运至检修区域内,将不同部位的零部件直接交付给相关的维修车间,实现全方位的检修,尚未拆卸的设备在车上完成检修。最后将部件进行重新组装,然后调试运行参数。
3.地鐵车辆架修作业内容
地铁车辆在进行架修时,需要拆解部分零部件。拆解前后,不局限于任何重要设备,都应该做好清洁工作,以便正确进行检修。
3.1转向架系统检修
需要针对于转向架进行分解检测,完成部分实验,如:静载试验、轮对跑和试验、钢簧探伤及压力试验等,确保其功能正常。
3.2电气系统检修
针对于地铁车辆内部的一些相关数据检修板,还有一些可以显示出车辆运行状态的指示灯,控制模块继电器等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3.3制动系统检修
针对于制动系统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检修,制动管路进行泄漏测试,确保控制器和控制单元运行正常。
3.4车门内装系统检修
针对于内饰座椅、顶部装饰等等进行修缮,在外观方面,按需进行刷漆修缮。检查车门等开关功能正常,更换触发开关、胶条、磨耗条等易损易耗件。
3.5落车编组、调试
做好部件检修工作以后,对解编的各辆车进行编组连挂,然后开展静态的运行参数调试。完成静态工作以后,激活列车进行上线测试,开展动态环节检测。静态方面的调试主要针对于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来开展,检查车门等通道情况、内部功能性是否完善等等。动态测试主要针对于转向架的运行状态、制动运行参数等等开展。此外,在检修过程中的所有数据都应当细心记录,便于故障追溯。
4.地铁车辆架修工艺设备分析
按照车辆在架修环节中具体的检修内容进行分析,将不同零部件按照功能差异送往不同检修区域。检修区域按照功能性划分不同,进行相应的检修设备配置。
4.1架车区
架车区主要是将车辆进行整体的分离和组合,当车辆进入架车区以后,可以通过架车机来正式将车体与转向架进行分离,检修完毕后进行落车试验等。其中常常使用到的设备是固定式驾车机、天车、称重调簧平台、限界装置等。
4.2车体、内饰部件检修区
架修环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区域是车体及内饰部件检修区。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完成车辆整车检查及不下车部件检修、其他检修部件的装车等,对于环境的清洁度、照明度有较高要求。主要使用设备有照明装置、除尘除湿装置及升降组装作业平台等。
4.3电气检修区
在这一区域主要完成的工作是修缮控制及功能单元,直接更换新的部件,完成对于实验装备的调整后功能测试。主要设备有电气试验台等。
4.4转向架、空调等主要部件检修区
这一区域主要完成转向架、空调等主要部件的拆解、探伤及检修、组装及试验工作。主要使用设备有构架翻转及举升装置、探伤仪、静载及跑和试验台、空调淋雨试验台、动平衡试验台等。
4.5蓄电池检修区
蓄电池拆解后,利用技术设备进行充放电实验。在满足性能实验要求以后,重新装回车辆再次使用。这项实验的目的在于检测蓄电池使用周期,强化寿命。
4.6静态调试库
静态调试库指的是电客列车进行调试的主要区域。其中设置了多个科技化的状态检测设备。内部具有多层次、双平台的系统检测网,在轨道下方还应当设置一些地沟。地沟用于方便检查车底的基础情况,对于转向架运行情况进行检测调整,调节内在的设备参数。静调电源柜可以帮助为车辆提供一定电压的电源,满足在开展调试工作时,对于用电的需求。固定式双层检修作业平台一般用于一些顶部设备的调整,如空调、受电弓等等。
5.架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5.1架修周期长,效率不高
车辆一般整体架修时间为44d。在经过车辆架修工艺调整以后,可以将车体清洁、涂装环节委托其他单位继续进行。另对于供货期较长的部件,及早配备一定量的周转件装车,这就会快速提升部件检修效率,在保证检修效果的前提下,可缩短部件检修周期。其次,需要做好内部员工的提升,利用技能比武形式来刺激员工之间竞争,实现员作业工水平提升,素质优化。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列车检修占用时间8~10d左右,提升车辆检修作业效率。
5.2员工技术不熟练,造成检修进度缓慢
前期从事架修工作时,一些员工由于缺乏熟练的技术,导致架修进度缓慢。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一带一帮扶”、“师带徒”策略,让高阶员工带教低阶员工,以此提高员工整体的专业水平,以便从整体上加快架修的进度。
5.3委外件检修周期长且不可控,造成整体进度慢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专业人员去和委外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在首件检修验收阶段进行全面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此确保批量检修阶段部件检修进度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6.结语
本文着重研究了地铁车辆架修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希望可以通过改变架修工艺布局、强化设施配置等措施,实现地铁车辆架修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雄.浅谈地铁车辆架修的工艺设计[J].科技信息,2019,4(06):247-248.
[2]李阳阳.广州地铁三号线车辆架修工艺流程介绍[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9,8(03):75.
关键词:地铁车辆;架修工艺;工艺设备
引言:
地铁车辆架修的实际目的是通过车辆进行精准维修,将车辆本身的功能在全寿命生命周期内实现最大化。按照国家当前所针对于地铁车辆提出的设计方案来看,车辆投入运营间隔5年左右,或运营公里数间隔50~70万公里进行一次架大修维护。结合实际运营需要,一般对于车辆进行系统维修的时间不能超过15d,如果是某个项目的首列车架修,那么系统的维修时长一般在3个月内比较有效。在此期间,地铁车辆的行驶里程最好不要超过480万公里。昆明某地铁其中的一条线路在2017年时首次开展架修工作,以单个列车作为实验工作日,希望可以通过工艺的提升以及优化,不断调整工艺顺序等等,来帮助延长地铁车辆的使用寿命,强化年架修车辆的生产能力。因此,为了强化地铁车辆架修的整体效果,有必要对其工艺设计进行全面分析。
1.地铁车辆架修阶段分析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外对于车辆的维修理念已经从外观转变到了质量层面上。这一理论在车辆维修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一般通过对已知故障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数学方面的统计学原理去统计,按照数据形成的表格和曲线来分析什么时候开始架修才更加有效。在确定地铁车辆架修时间环节中,浴盆曲线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浴盆曲线指的是车辆在投入使用以后到已经报废截止的寿命周期,其中内在的适应规律,以此作为数据参考所呈现出来的具体规律。曲线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失效率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其中按照时间阶段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当列车没有按照使用寿命估计提前进入第三阶段时,需要及时对于地铁车辆进行架修,帮助地铁车辆延长使用寿命,强化其内部功能性。
2.地铁车辆架修工艺分析
地铁车辆架修工艺包含多个环节,主要环节为对于主要零部件的拆卸、检查系统及部件运行状态、对于存在问题的部件进行检换或必换、调试运行状态等等。车辆在完成待修确认后,需要先拆解列车的编组,然后将其重要零部件进行拆解,完成部件的分离工作。然后将车辆转运至检修区域内,将不同部位的零部件直接交付给相关的维修车间,实现全方位的检修,尚未拆卸的设备在车上完成检修。最后将部件进行重新组装,然后调试运行参数。
3.地鐵车辆架修作业内容
地铁车辆在进行架修时,需要拆解部分零部件。拆解前后,不局限于任何重要设备,都应该做好清洁工作,以便正确进行检修。
3.1转向架系统检修
需要针对于转向架进行分解检测,完成部分实验,如:静载试验、轮对跑和试验、钢簧探伤及压力试验等,确保其功能正常。
3.2电气系统检修
针对于地铁车辆内部的一些相关数据检修板,还有一些可以显示出车辆运行状态的指示灯,控制模块继电器等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3.3制动系统检修
针对于制动系统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检修,制动管路进行泄漏测试,确保控制器和控制单元运行正常。
3.4车门内装系统检修
针对于内饰座椅、顶部装饰等等进行修缮,在外观方面,按需进行刷漆修缮。检查车门等开关功能正常,更换触发开关、胶条、磨耗条等易损易耗件。
3.5落车编组、调试
做好部件检修工作以后,对解编的各辆车进行编组连挂,然后开展静态的运行参数调试。完成静态工作以后,激活列车进行上线测试,开展动态环节检测。静态方面的调试主要针对于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来开展,检查车门等通道情况、内部功能性是否完善等等。动态测试主要针对于转向架的运行状态、制动运行参数等等开展。此外,在检修过程中的所有数据都应当细心记录,便于故障追溯。
4.地铁车辆架修工艺设备分析
按照车辆在架修环节中具体的检修内容进行分析,将不同零部件按照功能差异送往不同检修区域。检修区域按照功能性划分不同,进行相应的检修设备配置。
4.1架车区
架车区主要是将车辆进行整体的分离和组合,当车辆进入架车区以后,可以通过架车机来正式将车体与转向架进行分离,检修完毕后进行落车试验等。其中常常使用到的设备是固定式驾车机、天车、称重调簧平台、限界装置等。
4.2车体、内饰部件检修区
架修环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区域是车体及内饰部件检修区。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完成车辆整车检查及不下车部件检修、其他检修部件的装车等,对于环境的清洁度、照明度有较高要求。主要使用设备有照明装置、除尘除湿装置及升降组装作业平台等。
4.3电气检修区
在这一区域主要完成的工作是修缮控制及功能单元,直接更换新的部件,完成对于实验装备的调整后功能测试。主要设备有电气试验台等。
4.4转向架、空调等主要部件检修区
这一区域主要完成转向架、空调等主要部件的拆解、探伤及检修、组装及试验工作。主要使用设备有构架翻转及举升装置、探伤仪、静载及跑和试验台、空调淋雨试验台、动平衡试验台等。
4.5蓄电池检修区
蓄电池拆解后,利用技术设备进行充放电实验。在满足性能实验要求以后,重新装回车辆再次使用。这项实验的目的在于检测蓄电池使用周期,强化寿命。
4.6静态调试库
静态调试库指的是电客列车进行调试的主要区域。其中设置了多个科技化的状态检测设备。内部具有多层次、双平台的系统检测网,在轨道下方还应当设置一些地沟。地沟用于方便检查车底的基础情况,对于转向架运行情况进行检测调整,调节内在的设备参数。静调电源柜可以帮助为车辆提供一定电压的电源,满足在开展调试工作时,对于用电的需求。固定式双层检修作业平台一般用于一些顶部设备的调整,如空调、受电弓等等。
5.架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5.1架修周期长,效率不高
车辆一般整体架修时间为44d。在经过车辆架修工艺调整以后,可以将车体清洁、涂装环节委托其他单位继续进行。另对于供货期较长的部件,及早配备一定量的周转件装车,这就会快速提升部件检修效率,在保证检修效果的前提下,可缩短部件检修周期。其次,需要做好内部员工的提升,利用技能比武形式来刺激员工之间竞争,实现员作业工水平提升,素质优化。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列车检修占用时间8~10d左右,提升车辆检修作业效率。
5.2员工技术不熟练,造成检修进度缓慢
前期从事架修工作时,一些员工由于缺乏熟练的技术,导致架修进度缓慢。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一带一帮扶”、“师带徒”策略,让高阶员工带教低阶员工,以此提高员工整体的专业水平,以便从整体上加快架修的进度。
5.3委外件检修周期长且不可控,造成整体进度慢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专业人员去和委外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在首件检修验收阶段进行全面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此确保批量检修阶段部件检修进度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6.结语
本文着重研究了地铁车辆架修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希望可以通过改变架修工艺布局、强化设施配置等措施,实现地铁车辆架修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雄.浅谈地铁车辆架修的工艺设计[J].科技信息,2019,4(06):247-248.
[2]李阳阳.广州地铁三号线车辆架修工艺流程介绍[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9,8(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