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训练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在防控儿童近视中的效果观察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1343946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视功能训练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在儿童近视防治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76例儿童近视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研究中将对象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应用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实验组患儿是是在对照组基础联合视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6.32%,治疗后NRA、PRA、AMP、flipper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采用视功能训练+托吡卡胺滴眼液的方法防治儿童近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儿童近视;视功能训练;托吡卡胺滴眼液;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094-02
  当前近视已经成为眼科临床上一类常见疾病,近视患者在初期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视线模糊等,好发于儿童中,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学习造成极大影响。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学生课业负担不断增加,以及各种电子产品的推广,儿童近视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当前临床上预防近视主要采用药物,常见的如阿托品眼膏、托吡卡胺滴眼液等,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视功能训练有助于提高儿童近视的防治效果[1]。本文就视功能训练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在儿童近视防控中的效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具体内容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眼科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6儿童近视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所有患儿均符合以下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所有患儿治疗前球镜度数低于-3.00DS,柱镜度数均低于±1.00DS,所有患儿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表示自愿参与本研究。(2)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患儿,眼部存在先天性疾病、弱视、远视患儿。遵循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8例。实验组:男患儿20例、女患儿18例,年龄分布5~12岁,中位年龄(8.65±2.54)岁;对照组:男患儿22例、女患儿16例,年龄分布4~13岁,中位年龄(8.62±2.51)岁。应用数据统计软件对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由我院医师对患儿的病史、家族史、用眼习惯等进行询问,并对患儿开展常规眼部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对照组患儿主要根据检查结果应用托吡卡胺滴眼液(生产商: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088)進行治疗,于晚上睡觉前滴眼,每次1滴,间隔5min后滴第二次。而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视功能训练进行治疗,托吡卡胺滴眼液的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视功能训练则是应用双面镜训练,以提高患儿调节灵活度,镜片排序训练以提高患儿的调节幅度,每日1d训练1次,以10d为1个疗程,两组患儿均在20d后判定疗效。
  1.3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负相对调节(NRA)、正相对调节(PRA)、调节幅度(AMP)以及调节灵活度度(flipper)等参数。儿童近视的疗效判定标准如下:(1)显效:经治疗,患儿阅读困难、头昏、眼周酸胀不适等症状全部消失,裸眼视力>1.0;(2)有效:经治疗,患儿阅读困难、头昏、眼周酸胀不适的症状有所改善,裸眼视力提高程度≥2;无效:经治疗,患儿阅读困难、头昏、眼周酸胀不适的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裸眼视力提高程度<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负相对调节(NRA)与正相对调节(PRA)检查方法:指导待测的患儿在双眼注视的状态下,测定其双眼同时减小或者放松调节的能力。借助综合验光仪,向采用正球镜测量患儿NRA,然后再采用负球镜检测PRA,上述各项参数均在治疗结束后30min开展。AMP检测方法:运用综合验光仪检测患儿40cm工作距离的调节能力,增加的负镜度数和-2.50D的总和便称为AMP。Flipper检测方法:首先对患儿进行屈光不正矫正,让其佩戴远用全矫眼睛,让患儿注视40cm的近视表,使用±2.0D的反转拍经常测量,按照右眼、左眼、双眼的顺序进行检查[2]。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行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值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若P<0.05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2个疗程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6.32%,经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见表1所示: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NRA、PRA、AMP、flipper比较
  在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在NRA、PRA、AMP、flipper方面的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不同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实验组患儿的NRA、PRA、AMP、flipper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体如表2所示:
  3.讨论
  近视作为一类典型的屈光不正,好发在青少年群体中,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儿童近视发病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儿童近视的形成主要跟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但是确切的发病机制依然尚不完全清楚。而大量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时间的近距离阅读导致视疲劳是儿童近视的主要原因。当前临床上防治近视主要采用药物、埋耳针、针灸、理疗以及视功能锻炼等等,但是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因此需要探寻高效的防控儿童近视的方法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研究了视功能训练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在儿童近视中的防控效果,结果发现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92.11%高于单纯用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的总有效率76.32%,并且改善患儿负相对调节、正相对调节、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度参数更为明显,且P<0.05。其中视功能训练主要是通过物理学、心理学以及光学等方法对单、双眼的调节功能、集合功能、融像功能以及眼球运动功能进行训练,能够改变睫状肌的运动状态,增加其血液供应,从而增强肌肉的运动速度和力量、幅度,最终改善患儿的聚焦,增强调解功能。而托吡卡胺滴眼液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眼部睫状肌麻痹制剂,其主要是由人工合成而来,具有较强的抗乙酰胆碱的功效,能够有效舒缓患者的眼部睫状肌,发挥松弛的功效,从而缓解视力疲劳[3]。在应用托吡卡胺滴眼液舒缓眼部睫状肌的基础上,配合视功能训练,二者发挥协同功效,从而提高近视的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雅萍,章晖,叶波.视功能训练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对青少年初发近视眼部调节功能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9,40(11):39-40+46.
  [2]徐雅萍. 视功能训练联合托吡卡胺滴眼液对青少年初发近视调节功能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9.
  [3]鲁晓凡.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与阿托品眼膏用于青少年假性近视临床探析[J].心理月刊,2019,14(03):91-92.
  作者简介:祖永刚(1974.02)男,内蒙古,汉族,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公共卫生。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儿童腺病毒肺炎患儿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所选68例患儿中,年龄2岁以下的有49例,占比为72.06%。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肺部湿罗音、哮鸣音。重症患儿与轻症患儿比较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异常、肝酶异常、CRP异常、腺病毒分型等方面有显著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牙髓坏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7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38例牙髓坏死患者作为研究组,与同期收治另外38例采取多次根管充填治疗的对照组牙髓坏死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4%)高于对照组(81.6%),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1.03±0.34)比对照组(2.63±0.83)低,且观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黄山市无创产前检测技术(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NIPT)各分类指征开展情况和阳性验证,探讨其在胎儿产前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产前筛查中心接受NIPT检测的3231例孕妇为观察对象,NIPT结果高风险的孕妇建议行羊膜腔穿刺行胎儿核型分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经电话随访获知孕妇妊娠期结局。结果:分指征统计选择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波尼松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醋酸波尼松与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醋酸波尼松与来氟米特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对照组为93.3%(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波尼松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半导体激光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治疗中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7年2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牙周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各47例,甲组患者予以基础牙周系统治疗,乙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联合进行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74%)比甲组(80.85%)高,治疗后乙组患者牙龈指数与菌斑指数优于甲组,且乙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及牙
期刊
摘要:急性肠炎是一种消化内科的多发病证,一般夏季与秋季的发病率比较高。一般多是因为患者食用了不干净的食物或者是患者所食的食物被细菌或者是病毒所感染,但是也包含一些未被感染的因素,比如患者自身消化不良等。急性肠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发病急、病情发展快、胃肠道反应明显等,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并发热,甚至会出现休克的可能性。一般临床上常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对于伴或不伴脑创伤的危重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非脑创伤患者15名与脑创伤患者20名分入CON和TBI组,所有患者接受1 ug kg-1的右美托咪啶静注10分钟,继之0.4 ug kg-1 h-1推注60分钟,多巴胺维持血压在用药前水平。于镇静前和镇静开始后70分钟测定脑血流(CBF)和脑代谢率(CMR)。结果 右美托咪啶显著减少CON组脑血流(差值=3.3 ml s-1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高热惊厥中实施“三位一体”的急救效果;方法 将94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路径抢救,实验组则按照三位一体急救路径急救;结果 实验组抽搐持续时间(1.12±0.24)min,退热时间(30.25±2.18)min短于对照组(2.13±0.45)min、(46.32±3.42)min,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5.74%高于对照组82.98%,且P<0.0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尿液分析试纸条目测法(Visually Read Urine Dipstick Test, VRUDT)在儿童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2017 年5—7月 在柳州市工人医院儿科住院的200名患儿的新鲜中段尿样本,1 份尿液样本通过尿试纸条目测法检测,另 1 份样本行尿常规检查。以尿常规检查作为本次研究的金标准结果,计算尿液分析VRUDT检测尿白细胞、隐血、蛋白质的阳性预测值、
期刊
摘要:目的 针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硝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施以硝苯地平治疗以及硝苯地平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