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湖水源涵养林现状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松花湖是吉林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其水质好坏将直接影响中下游居民的饮水安全。松花湖两岸的森林对松花湖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水源净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湖区重要的水源涵养途径。本文以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松花湖实验林场为例,通过了解林场内植被分布特点,分析了松花湖水源涵养林的现状,为进一步探寻松花湖水源涵养林的恢复模式奠定基础。
  关键词 松花湖;水源涵养林;现状
  中图分类号 S72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7-0151-02
  Abstract Songhua Lak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 in Jilin Province,the water qual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drinking water safety of resident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The forests on both sides of Songhua Lake have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Songhua Lake ecosystem and water purification.It is an important way of water conservation in the lake district.Taking Songhua Lake Experimental Forest Farm of Jilin Forestr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as an example,by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forest farm,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egetation conservation in Songhua Lake was analyzed,which laied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recovery model of Songhua Lake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Key words Songhua Lake;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current situation
  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林场是松花湖西岸旅游观光的终极景点,湖光山色,空明澄碧,峰峦叠嶂,溪流孱孱,四季景色怡人,乘车坐船顺利可达。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林场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近100项,是全国林木引种网东北造林中心网点,被吉林省林业厅确定为4个省级科技示范点之一,所辖森林被界定为国家级重点公益林[1]。
  1 研究地概况
  1.1 地理位置
  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松花湖实验林场位于吉林省中东部松花湖生态区(北纬43°40′,东经126°41′),东临松花湖,西南与吉林市丰满区旺起林场接壤,北与吉林市林业局松花湖实验林场相连;距吉林市区30 km,距丰满大坝12 km;南北宽4.3 km,东西宽3.8 km,辖核桃木沟、杨木沟2个沟系,占地约1 010 hm2。
  1.2 植被现状
  林场现有林地面积710.4 hm2,林木覆被率为70.3%,森林植被面积为532.8 hm2,森林覆被率为52.8%。
  自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建院以来,承担的林木引种与造林等课题研究在试验站实施,先后引进培育了红松、紫杉、东部白松、班克松、华山松、青海云杉、欧洲白桦、大叶山杨、枫杨、刺楸、文冠果、水曲林、紫椴、黄波罗、白桦、山桃稠李、花楸、千金榆、山樱桃等重要针阔叶树种。
  1.3 地形地貌
  林场多为低山,坡向多变,以东向为主,属长白山低山丘陵地带。林下土壤类型为暗棕壤,土层厚度为16~50 cm。平均海拔为280 m。
  1.4 气象和气候
  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松花湖实验林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为4.1 ℃,极端最高温度为38 ℃,极端最低温度为-42 ℃,≥10 ℃积温为2 750 ℃,无霜期为135 d;年降水量为700 mm,多集中在7月、8月、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年平均风速为3.5 m/s。
  2 植被分布分析
  2.1 森林植被类型及所占比例
  林场内植被类型可划分为天然林、天然次生林、灌丛、人工林等,不同植被类型面积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天然林稀少,面积为1.3 hm2,仅占各植被类型面积的0.2%;天然次生林面积较大,為241.0 hm2,占33.9%,主要分布在试验站人为干扰较少的沟谷内;灌丛面积为50.7 hm2,占7.1%,主要集中在坡势较陡、人为活动较多的地区;人工林面积最大,为398.3 hm2,占整体面积的56.1%。
  2.2 森林植被树种组成
  优势树种主要有蒙古栎、核桃楸、落叶松、樟子松、杨树、红松、白桦、椴树、榆树。由表1可知,天然次生林的优势树种组成以蒙古栎为主,面积为232.6 hm2,占32.74%;其次为核桃楸、榆树和椴树,分别占9.32%、6.77%、4.41%,此外还有白桦、色木槭、水曲柳等树种天然分布。由表2可知,人工林树种组成以核桃楸为主,面积为147.3 hm2,占20.73%;其次为蒙古栎、榆树和落叶松,分别占1.56%、1.49%、1.44%,此外还有杨树、红松、白桦、樟子松、云杉等树种的引进栽培。
  2.3 森林植被的生长发育阶段   如图2所示,从林种组成分析,人工林以成熟林为主,其次为中龄林、近熟林;天然次生林以近熟林为主,其次为中龄林、成熟林。
  主要树种蒙古栎、椴树、榆树和白桦近熟林占绝对的比重,其次为中龄林,成熟林和幼龄林面积相对较小(图3);核桃楸近熟林比重最大,其次为成熟林和中龄林,幼龄林面积也相对较小。如图4所示,近熟林占56%,成熟林占21%,中林龄占18%,幼龄林仅占5%。
  2.4 森林植被的生物生产力
  林分蓄积量是森林植被生物生产力的重要指标。由表3可知,林场总蓄积量为85 822 m3,其中天然林优势树种占62.9%,人工林优势树种占26.6%。在天然林中,蒙古栎的总蓄积量最大,为31 499 m3;椴树的公顷蓄积量最高,达到124.8 m3/hm2。在人工林中,核桃楸总蓄积量最大,为17 113 m3;樟子松的公顷蓄积量最高,为110.7 m3/hm2。
  3 讨论
  松花湖是吉林省最大的河流性人工湖,具有发电、旅游、蓄洪等多种功能,是周边城镇乡村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其水质好坏将直接影响中下游居民的饮水安全。松花湖两岸的森林对松花湖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水源净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湖区重要的水源涵养途径[2-5]。
  松花湖两岸植物种类丰富,但天然林比例较小,多为人工林,这是由于20世纪人类经营活动过于频繁,森林植被发生演替或逐渐消失,大部分原有的针阔混交林演替成现在以蒙古栎为主多带萌生的天然次生林及部分核桃楸人工林,时刻影响着松花湖生态环境建设[6-9]。本文进行植被多样性调查和群落结构分析,以期摸清松花湖两岸植被资源状况,探寻松花湖水源涵养林的恢复模式,促进水源涵养林植被朝顶级群落发展演替,最终建立松花湖水源涵养林植被恢复示范区[10-12]。
  4 参考文献
  [1] 孙勇,孙雪,刘玉波,等.松花湖区白桦-红松模式水源涵养林植被演替效果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6,148(1):25-28.
  [2] 陈东立,余新晓,廖邦洪.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1):49-54.
  [3] 章家恩,徐琪.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1):109-113.
  [4] 温继文,李道亮,白金,等.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体系的构建[J].中国水土保持,2007,28(3):22-24.
  [5] 李金良,鄭小贤.北京地区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4,33(1):31-34.
  [6] 余新晓,甘敬.水源涵养林研究与示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7] 贺庆棠.森林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 李景文.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9] ARTHUR M A.Effects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forest streamw-ater quality in eastern Kentucky[J].Journal of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1998,34(3):481-495.
  [10] 辛颖,赵雨森.水源涵养林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防护林科技,2004,22(3):91-94.
  [11] 唐万鹏,刘学军,张新叶,等.宜昌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30(3):135-140.
  [12] 刘少冲,段文标,陈立新.莲花湖库区几种主要林型水文功能的分析与评价[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1):79-83.
其他文献
摘要 马铃薯具有较高的食用品质及加工特性,但在贮藏期间易发芽,造成营养物质损失并产生有毒物质,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目前发现新型保鲜剂二氧化氯可以抑制马铃薯发芽,但机理不清。本文概述了马铃薯贮藏保鲜现状,并着重介绍了二氧化氯抑制马铃薯发芽的研究状况,以期为二氧化氯在马铃薯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二氧化氯;保鲜;发芽;贮藏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要 农药质量事关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检测农药中溴氰菊酯乳油质量分数,并对该方法条件进行优化和应用,以期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药;气相色谱;内标法;溴氰菊酯乳油含量  中图分类号 X839.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0-0107-02
摘要 针对红阳猕猴桃怕干旱、喜湿润而又怕过湿烂根和引发病虫害的引种栽培实际,配合生产绿色水果,筛选出以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为主,辅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农药防治的适宜于伏牛山区的猕猴桃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伏牛山区  中图分类号 S436.6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116-01  红阳猕猴桃是四川省苍溪县
摘要 承德地区为典型的一年一熟种植制度,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增产增效,调节膳食结构,引进新特蔬菜。介绍了马铃薯茬芽甘蓝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茬口选择、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育苗、整地移栽、巧补水肥、中耕除草、整枝掐顶、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新特蔬菜;芽甘蓝;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5.9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
摘要 2018年6月21—22日在铜仁市南部出现了一次较长时间的暴雨天气过程。本文利用MICAPS实况资料、气象自动站监测数据和铜仁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成因进行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区在潮湿不稳定的西南季风气流控制下,受高空低槽和中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加上弱冷空气南下与南海输送的暖湿气流汇合,气流辐合形成垂直上升运动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导致铜仁市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成因。分析
摘要 本文总结了黔东南州山地鱼腥草绿色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施基肥、繁殖、大田管理、采收、贮藏运输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鱼腥草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鱼腥草;绿色;栽培技术;山地;贵州黔东南  中图分类号 S567.23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060-01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机稻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总结了有机稻米生态栽培技术规程,包括选地、育苗、插秧、本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有机稻米;技术规程;生态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0-0022-01 开放科
摘要 针对高寒地区低温严寒时间过长影响农业废弃物腐烂的生产难题,本文从发酵时期、生产准备、发酵流程等方面,提出和总结基于低温发酵的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方法,并对其生产效益进行初步分析,以期推进高寒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的转化和利用。  关键词 粪污;秸秆;低温发酵;堆肥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158-01
摘要 本文通过对收购点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天柱县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过程中C3F等级混等级、混部位、混颜色等造成该等级合格率偏低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提高C3F等级合格率的对策,即加强收购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加大对烟农炕次、分类堆放及交售的管理,严格收购流程管理,坚持标准对样收购并严肃收购纪律,加强烟叶存包环节管理,建立分级队伍档案管理,强化收购等级质量督查考评及应用等。通过这些措
摘要 以桂糖49号甘蔗无根试管苗为材料,研究移栽后的基质、生长环境及诱导激素等因素对其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土沙混合基质、在苗床增施底肥以及200 mg/L ABT生根粉处理均能对甘蔗试管苗的生根、存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甘蔗试管苗的快速繁育。  关键词 甘蔗;试管苗;快速繁育;存活率;生根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