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日,江苏沛县敬安镇巩楼村村民李有福望着满载牛蒡的收购卡车驶离村头,兴奋地说:“今年牛蒡卖得快,我种了7亩牛蒡,虽说今年行情不太好,但收入1万多块钱,应该没问题。”
在沛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像李有福一样尝到了高效农业的甜头。现在,该县高效规模农业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52%。创汇特菜面积稳步增长,新扩山药、牛蒡、蒜薹等20万亩,特菜种植总面积达到50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特菜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稻米实现标准化种植,50万亩生产基地全部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粳稻化生产,成为全国著名的优质稻米基地。农民从事高效农业的收益已占其农业总收益的7成以上。
地处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沛县农业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丰富,发展高效农业起步较早。然而像很多农业区一样,受生产要素分散等因素制约,高效农业一直无法形成规模。
市委书记徐鸣针对高效农业发展指出:“上不了规模的高效农业,不过是装点地方形象的花架子,只有全面调整和激活农业经济的资源配置结构,才能让高效农业从‘微缩景观’变为田间大菜,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
按照区域生态特点,沛县制定了高效农业布局规划,瞄准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制定县、镇、村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产业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成片的良好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丰富、完善“集聚发展合力、集聚种养规模、集聚竞争主体、集聚创业群体、集聚基础配套”手段,细化、实化2007年高效规模农业十项工程,在更高层级上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沛县以徐沛路、沛龙路、沿湖路、沛丰路、龙河路、徐丰路、沛敬路等七条线路为主线,以张敬路、崔孟路、孟河路、栖唐路、徐胡路、肖五路等六条线路为辅线,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全面提升规模化建设、高效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抓好“三个示范区”:即生态肉鸭示范区。以龙固森磊公司建设为重点,示范内容为肉鸭新品种、防疫等引进试验及孵化、养殖示范;设施菜示范区。在郑沛路建设设施菜科技成果转化核心示范区100亩。在原张庄镇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为基础上改建和扩建,重点示范内容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特菜示范区。在敬安建设200亩特菜示范区。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监控体系,重点示范内容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
通过“七条主线”、“六条辅线”、“三个示范区”建设,形成全面带动效应,进一步巩固提高生态肉鸭北部小区养殖、西部林鸭复合养殖、东部沿湖水面养殖三条生态肉鸭养殖带;创汇特菜西南部100华里“特菜长廊”,中部20万亩设施菜基地,西北部5万亩设施瓜基地;优质稻米东部沿湖路50万亩标准化粳稻种植基地。
每个主导产业都建设一个示范基地,聘请一位首席专家,打造一个产业品牌,扶植一个龙头企业,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经济要素充分集聚。
高效农业要形成规模,“单家独户办不了”,村级组织“统不了”,基层政府“包不了”,沛县427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年销售农产品40余万吨,带动11.3万户农民增收。栖山镇袁集村农民黄广义创办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以土地为股份加入合作社,入股农民既是合作社成员又是产业农民,还可享受土地入股的年终分红,土地则由合作社成片规划,建设高效农业基地,年总效益可达135万元。
近两年来,沛县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着力做强龙头企业,还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现在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1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加工链、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推动了高效农业推广。
敬安镇巩楼村把创汇特菜作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统一规划、统一购种育苗、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种植面积稳步增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形成了以巩楼村为中心的西南片12万亩特菜种植基地。支部书记李凡胜和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全村牛蒡种植面积1500亩,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种植10亩以上的农户达14户,5亩以上的农户达150户,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户30余户。高效农业已真正成为致富万千农户的“普惠工程”。
目前,三大主导产业经济总量近80亿元,覆盖了沛县300多个村,50万农民直接受益,10万农民在主导产业链条上创业致富,已实实在在地成为惠及沛县百万农民的富民产业、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
在沛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像李有福一样尝到了高效农业的甜头。现在,该县高效规模农业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52%。创汇特菜面积稳步增长,新扩山药、牛蒡、蒜薹等20万亩,特菜种植总面积达到50万亩,成为全省最大的特菜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稻米实现标准化种植,50万亩生产基地全部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粳稻化生产,成为全国著名的优质稻米基地。农民从事高效农业的收益已占其农业总收益的7成以上。
地处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沛县农业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丰富,发展高效农业起步较早。然而像很多农业区一样,受生产要素分散等因素制约,高效农业一直无法形成规模。
市委书记徐鸣针对高效农业发展指出:“上不了规模的高效农业,不过是装点地方形象的花架子,只有全面调整和激活农业经济的资源配置结构,才能让高效农业从‘微缩景观’变为田间大菜,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
按照区域生态特点,沛县制定了高效农业布局规划,瞄准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制定县、镇、村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产业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成片的良好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丰富、完善“集聚发展合力、集聚种养规模、集聚竞争主体、集聚创业群体、集聚基础配套”手段,细化、实化2007年高效规模农业十项工程,在更高层级上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沛县以徐沛路、沛龙路、沿湖路、沛丰路、龙河路、徐丰路、沛敬路等七条线路为主线,以张敬路、崔孟路、孟河路、栖唐路、徐胡路、肖五路等六条线路为辅线,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全面提升规模化建设、高效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抓好“三个示范区”:即生态肉鸭示范区。以龙固森磊公司建设为重点,示范内容为肉鸭新品种、防疫等引进试验及孵化、养殖示范;设施菜示范区。在郑沛路建设设施菜科技成果转化核心示范区100亩。在原张庄镇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为基础上改建和扩建,重点示范内容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特菜示范区。在敬安建设200亩特菜示范区。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监控体系,重点示范内容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
通过“七条主线”、“六条辅线”、“三个示范区”建设,形成全面带动效应,进一步巩固提高生态肉鸭北部小区养殖、西部林鸭复合养殖、东部沿湖水面养殖三条生态肉鸭养殖带;创汇特菜西南部100华里“特菜长廊”,中部20万亩设施菜基地,西北部5万亩设施瓜基地;优质稻米东部沿湖路50万亩标准化粳稻种植基地。
每个主导产业都建设一个示范基地,聘请一位首席专家,打造一个产业品牌,扶植一个龙头企业,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经济要素充分集聚。
高效农业要形成规模,“单家独户办不了”,村级组织“统不了”,基层政府“包不了”,沛县427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年销售农产品40余万吨,带动11.3万户农民增收。栖山镇袁集村农民黄广义创办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以土地为股份加入合作社,入股农民既是合作社成员又是产业农民,还可享受土地入股的年终分红,土地则由合作社成片规划,建设高效农业基地,年总效益可达135万元。
近两年来,沛县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着力做强龙头企业,还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现在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1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加工链、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推动了高效农业推广。
敬安镇巩楼村把创汇特菜作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统一规划、统一购种育苗、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种植面积稳步增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形成了以巩楼村为中心的西南片12万亩特菜种植基地。支部书记李凡胜和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全村牛蒡种植面积1500亩,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种植10亩以上的农户达14户,5亩以上的农户达150户,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户30余户。高效农业已真正成为致富万千农户的“普惠工程”。
目前,三大主导产业经济总量近80亿元,覆盖了沛县300多个村,50万农民直接受益,10万农民在主导产业链条上创业致富,已实实在在地成为惠及沛县百万农民的富民产业、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