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常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只有想得清,才能说得明。《标准》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方面指出:“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可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仅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数学交流的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提起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的老师或是情绪畏难,或是老虎吃天。不知道叫学生说什么,也不知道怎样说,更不知道如何教学生说。是学生不行吗?结合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经验,谈一点自己在此方面的理解。
  指导学生要说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概括起来主要是说含义、说特征、说算理、说思路、说过程等。说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并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有利于加深对只是的理解,有利于不断积累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一)说含义。
  1、说概念、性质、法则、运算定律的含义。
  概念、性质、法则、运算定律都是数学的基本知识,是连接数学知识的中心环节。这些知识不仅要背熟,而且要真正理解其含义,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的、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去,并对自己的解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
  例1: (4×5)×6………①
  (4+5)×6………②
  这两个式子都是乘法运算定律的形式,①式是乘法结合侓,②式是乘法分配律。从外在形式看,都一样,如果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定律的内容,不仔细分析,就只往往造成混淆,这在教学中是经常遇到的, 式①是(4、5、6)三个数相乘,先乘把前两个数(4和5)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5和6)相乘,积不变。即(4×5)×6=4×(5×6)。 式②则是两个数(4与5)的和与一个数(6)相乘,可以先把它们(4和5)与这个数(6)分别相乘,再相加,即(4+5)=4×6+5×6。
  2、说数的含义。说数的含义,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又可以检验解决问题正确性,增强学生的数感。
  (1)生活中的数。
  例2:
  ①“0.5”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5份,就是0.5.;
  ②“一根木棒长0.25米。”
  表示“这根木棒长2分米5厘米,”或者说“这根木棒长25厘米”;
  ③“ ” 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就是 ;
  ④“ 吨。”把一吨煤看作单位“1”, 把它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2份的数,就是 吨。
  ⑤“五年级一班近视率是17%。”
  17%表示五年级一班学生中患近视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17%。
  (2)说算式中数的含义。
  例3:树上有8只鸟,飞走了3只,还剩几只?
  8-3=5(只)
  8表示树上原来有8只鸟,3表示飞走的3只,5表示树上还剩下5只。
  例4: 舞蹈队有男生10人,女生2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倍?
  25÷10=2.5
  25表示女生人数,10表示男生人数,2.5表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5倍。
  (3)说算式的含义。说出解决问题中每步算式的含义,可以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三年级下册·99·例一)三年级60人进行团体操表演,围成2个大圈,每个大圈里又围成5个小圈。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60÷2÷5=10(人) 60÷(5×2)=10(人)
  60÷2表示每个大圈有多少人, 5×2表示一共有多少个小圈,
  再除以5表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再除60表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4)说图形的含义。说图形的含义,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情境图。
  例6:
  树上有7只小猴,树下有6只小猴,一共有几只小猴?
  一共有13只小猴,树上有7只小猴,树下有几只小猴?
  一共有13只小猴,树下有6只小猴,树上有几只小猴?
  如果从颜色上区分,也有三种说法。
  ②示意图。
  例7:
  有13只小老鼠偷吃花生,跑走了5只,还剩几只?
  (二)说特征。(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才算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图形的有关知识,才能弄清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但要注意根据各年级不同的要求区别对待,不可把高要求,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三)说算理。
  对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不仅只满足学生知道紥算,更要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算,不仅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通过学生说方法、说算理既可以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使计算正确,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例8: 1 2
  × 3
  3 6…… 2个一乘3等于6个一,在个位写6。
  1个十乘3等于3个十,在十位上写3。
  (四)说过程。
  《标准》指出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1、说操作过程。
  例9: 36-8=?
  说:6减8不够减,打开一捆是10根,与原来的6根合起来是16根,去掉8根,还剩2捆零8根,就是28根,所以36减8等于28。
  2、说计算过程。
  例10: 24+9=33 解 1: 先算24加6等于30,再算30加3等于33;   解2: 先算4加9等于13,再算20加13等于33.
  3、说公式、性质、规律的推导发现过程。
  说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小数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发现过程;运算定律的归纳过程;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面积、表面积、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都能为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打好从直观到抽象的桥梁,有利于学生对公式、法则、性质、规律的感悟和理解,有利于促进过程性目标的落实。
  4、说分析解答过程。说分析过程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运算定律、计算法则、数量关系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克服解决问题的盲目性。也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11: 六年级有45人,男生占 。男生有多少人?
  分析: 表示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男生占4份,求男生有多少人,就是求45的 是多少,用乘法.
  所以男生人数是45× =20(人) 答:男生有20人。
  例12: 已知图中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已知底是4厘米,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要先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厘米。图中可以看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同高。又知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底是2厘米,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面积是4×(6×2÷2)=24(平方厘米)。
  例13: 0.25×4+7.5×0.4
  分析:从表面看,此题加号左边和右边两个积里并没有相同的因数,不可能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算。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左边有一个因数是4,右边有一个因数是0.4,所以根据 “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原来的几分之一,积不变。”的规律可把原式改成:0.25×4=0.75×4 或者2.5×0.4=7.5×0.4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了。
  (五)说思路。
  例14:(四下·P·10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思路1:要求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先要算出下午比下午多多少游人,再算出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思路2:要求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先要算出上午和下午分别要派多少名保洁员,再算出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在教学中,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以及解答过程往往是合起来说,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有时,也可根据需要单独说,教学时可灵活掌握。
  以上问题的说法,只是在举例时文章表述时的需要,不一定非要这样说,只要学生说的语言清楚流畅、有理有据都是可以的。要尽量避免用程序化的语言,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启示、教育,辅之以爱心、耐心、真心,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此外,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使差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转化差生 兴趣
期刊
摘 要: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文章认为初中语文教学渗透感恩教育首先要通过语文教材的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引导学生知恩;其次在语文课堂中,利用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再次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引导学生通过行动实践报恩。  关键词:初中语文 渗透 感恩教育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期刊
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小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的特点,注重信息技术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要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网络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下面谈一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是处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信息
期刊
摘 要:地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环节,是系统传授知识的基本形式。然而地理学科作为学科研究对象的地理环境空间存在的广阔性和时间发展的长久性,这就使地理教学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因此,必须有效开展地理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有效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課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特别是科学素质有重要的作用。中学物理中的实验具有形象、具体、新奇的特点, 就能同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产生共鸣, 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实验不仅仅是引起学生兴趣的源泉, 而且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质量 提高  一、抓基础, 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近年来物理教研组从我校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出
期刊
选用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第七册第6课《少年的歌》内容之一  适用年级:  小学四年级  教学课时: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材,第7册,第6课《少年的歌》之中的内容。本课的内容为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部分,可共用三课时进行教学。  各课时安排表:  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2.
期刊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是推动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培养 物理 实验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究以培养学生思维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目标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依据教材中相同、相似或相反的知识因素,或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培养 思维能力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的、结构、内容、评价和实
期刊
摘 要: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改革以书本为主, 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 。  关键词:教具 制作 运用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验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教学仪器大部分是前几年以拼盘的方式采购,有些器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能够促进初中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便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文章针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教学中进行了点滴尝试。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培养 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阶段,也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七年级是中学生学习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