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思维导图来进行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可以使语文知识结构化,重点内容清晰化,教学策略丰富化,教学过程细实化,语言学习有效化,思维发展形象化。把“单向教”转化为“双向学”,把“已学会”转化为“已会学”,把“厌倦学”转化为“乐意学”,这种学习方法是切实有效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中段;阅读水平
引言
在学习思维导图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和情境自由选择图形和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象,教师要鼓励学生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教导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设计思路
(一)抓取关键词语
制作思维导图的步骤主要由“关键词的提取”、“草图的建构”、“精图的制作”三步组成。关键词的提取要求学生能以尽量少的字数囊括最大量的意思,要求学生在一个句段中删除所有不必要的外围语言,精准抓出重点词语,用最少量的文字来概括文本内容。例如,执教四年级下《猫》时,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个中心句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精准提取文中“老实、贪玩、尽职、温柔可亲、冷漠、胆小、勇猛”等关键词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设计,从而感受猫既古怪又可爱的性格特点。
(二)关键词语的整合
关键词整合是结合学生对句子、语段、文本的理解,整合出能概括句、段、篇意思的文字。如四年级下《乡下人家》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能朗读课文、想象画面、给课文配画,并且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学生通过对课文段落内容的理解整合,提炼概括出“瓜藤满架、鲜花绽放、雨后春笋、鸡鸭成群、院落晚餐、月夜虫吟”等词语,来命名文本中描述的乡下人家的几幅画面。同时教师启发学生拓展思路,想象乡下人家还可能会有怎样的画面,如“荷塘蛙鸣”“瓜果飘香”等。
(三)知识点的整合
由于受到认知范围的限制,把学过的知识梳理概括为一个主题,对小学中段学生来说是难度很高的。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自主确定主题,自主整理知识点,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四年级下第三单元主要是学习现代诗,那么在对“现代诗特点”这一主题进行整合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现代诗进行梳理分析,自主整合概括出现代诗的特点。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力,也有助于记忆。
(四)利用思维导图分解结构层次
每一个文本的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往往有一些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词语和词语之间、句子和句子之间、语段和语段之间,往往存在着并列、因果、承接、转折、递进等关联关系。文章的内在结构不外乎以下几种: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并列结构等。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篇章、语段进行分析破解,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效果事半功倍。
二、教导学生灵活掌握思维导图格式类型
(一)直绘式思维导图
“直绘式思维导图”就是把思维导图直接绘制在文本中,这种形式适合能在文中直接找到关键词及关键词所围绕的中心词的文本,类似于阅读批注,既给读者提供了便利,同时,和批注相比,造型和线条的整合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二)渐进式思维导图
渐进式思维导图就像游鱼、雁阵一样,一个又一个地联结着,它着力于指向课文发展的线索,比较适用于线索单一的课文,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情节的发展,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追忆能力。这样的思维导图一般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等进行排列,不能随意更换先后顺序。
(三)推演式思维导图
每一个文本里面,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往往都是按照文本内容的内在先后,一层紧接一层连起来的。有按事情发展顺序来进行承接的,有按时间顺序来进行承接的,有按方位变换来进行承接的,有按事物变化的过程来进行承接的,有按因果关系来进行承接的。比如,四年级下《巨人的花园》从时间上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巨人外出时”“巨人回来后”“巨人拆除围墙后”,巨人的想法和做法也先后起了变化,分别是“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禁止入内,违者重惩”“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巨人花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根据思维导图,就可以顺利推演出巨人的花园发生变化的原因:巨人是否和孩子們分享春天。
(四)对比式思维导图
通过对比式思维导图学习文本,能使文本的表达手法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对比式思维导图通常应用于对比或类比手法匀称的语段,让学生通过比照阅读抓住语段特点,这样能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也便于学生模仿、迁移与运用。
(五)表格式思维导图
表格是交流信息的工具之一,教师除了要教学生学会“读表”,从表格中“读”出信息,也要教学生学会“制表”,通过设计和绘制表格把文本中蕴含的信息和结果清晰地表现出来。如四年级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文分为“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纳米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加健康”两部分,可以用表格式来分析解读文本,方便学生理顺、理清课文主体脉络,理解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六)枝干式思维导图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从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的介绍,以文本中的人物、动物或景物为“干”,以其特征为“枝”,便于操作和生发。枝干式思维导图就是把具有不同结构的文本,按一棵树的主干与枝杈的式样进行剖解。如四年级上《一个豆角里的五粒豆》,主要写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各自的理想追求和最终的命运结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枝干式”思维导图梳理文本,最后得出“能为别人带来快乐的一生才是有意义的”这个结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中年级是衔接低段与高段的中间学段。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对中段学生加强语段训练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为高段篇章学习打好基础的关键。这个认识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在课堂中,存在教师教学重点不明、学生缺少思维整合、文章分析庞杂琐碎等问题。借助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和整合,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提高藏族小学生阅读水平的策略研究[J].豆改加.中国民族博览.2020(04)
[2]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贾汝玺.才智.2020(07)
[3]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水平探讨[J].任莉.读写算.2020(10)
(作者单位: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新民学校)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中段;阅读水平
引言
在学习思维导图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和情境自由选择图形和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象,教师要鼓励学生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教导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设计思路
(一)抓取关键词语
制作思维导图的步骤主要由“关键词的提取”、“草图的建构”、“精图的制作”三步组成。关键词的提取要求学生能以尽量少的字数囊括最大量的意思,要求学生在一个句段中删除所有不必要的外围语言,精准抓出重点词语,用最少量的文字来概括文本内容。例如,执教四年级下《猫》时,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个中心句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精准提取文中“老实、贪玩、尽职、温柔可亲、冷漠、胆小、勇猛”等关键词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设计,从而感受猫既古怪又可爱的性格特点。
(二)关键词语的整合
关键词整合是结合学生对句子、语段、文本的理解,整合出能概括句、段、篇意思的文字。如四年级下《乡下人家》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能朗读课文、想象画面、给课文配画,并且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学生通过对课文段落内容的理解整合,提炼概括出“瓜藤满架、鲜花绽放、雨后春笋、鸡鸭成群、院落晚餐、月夜虫吟”等词语,来命名文本中描述的乡下人家的几幅画面。同时教师启发学生拓展思路,想象乡下人家还可能会有怎样的画面,如“荷塘蛙鸣”“瓜果飘香”等。
(三)知识点的整合
由于受到认知范围的限制,把学过的知识梳理概括为一个主题,对小学中段学生来说是难度很高的。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自主确定主题,自主整理知识点,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四年级下第三单元主要是学习现代诗,那么在对“现代诗特点”这一主题进行整合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现代诗进行梳理分析,自主整合概括出现代诗的特点。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力,也有助于记忆。
(四)利用思维导图分解结构层次
每一个文本的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往往有一些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词语和词语之间、句子和句子之间、语段和语段之间,往往存在着并列、因果、承接、转折、递进等关联关系。文章的内在结构不外乎以下几种: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并列结构等。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篇章、语段进行分析破解,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效果事半功倍。
二、教导学生灵活掌握思维导图格式类型
(一)直绘式思维导图
“直绘式思维导图”就是把思维导图直接绘制在文本中,这种形式适合能在文中直接找到关键词及关键词所围绕的中心词的文本,类似于阅读批注,既给读者提供了便利,同时,和批注相比,造型和线条的整合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二)渐进式思维导图
渐进式思维导图就像游鱼、雁阵一样,一个又一个地联结着,它着力于指向课文发展的线索,比较适用于线索单一的课文,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情节的发展,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追忆能力。这样的思维导图一般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等进行排列,不能随意更换先后顺序。
(三)推演式思维导图
每一个文本里面,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往往都是按照文本内容的内在先后,一层紧接一层连起来的。有按事情发展顺序来进行承接的,有按时间顺序来进行承接的,有按方位变换来进行承接的,有按事物变化的过程来进行承接的,有按因果关系来进行承接的。比如,四年级下《巨人的花园》从时间上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巨人外出时”“巨人回来后”“巨人拆除围墙后”,巨人的想法和做法也先后起了变化,分别是“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禁止入内,违者重惩”“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巨人花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根据思维导图,就可以顺利推演出巨人的花园发生变化的原因:巨人是否和孩子們分享春天。
(四)对比式思维导图
通过对比式思维导图学习文本,能使文本的表达手法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对比式思维导图通常应用于对比或类比手法匀称的语段,让学生通过比照阅读抓住语段特点,这样能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也便于学生模仿、迁移与运用。
(五)表格式思维导图
表格是交流信息的工具之一,教师除了要教学生学会“读表”,从表格中“读”出信息,也要教学生学会“制表”,通过设计和绘制表格把文本中蕴含的信息和结果清晰地表现出来。如四年级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文分为“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纳米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加健康”两部分,可以用表格式来分析解读文本,方便学生理顺、理清课文主体脉络,理解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六)枝干式思维导图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从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的介绍,以文本中的人物、动物或景物为“干”,以其特征为“枝”,便于操作和生发。枝干式思维导图就是把具有不同结构的文本,按一棵树的主干与枝杈的式样进行剖解。如四年级上《一个豆角里的五粒豆》,主要写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各自的理想追求和最终的命运结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枝干式”思维导图梳理文本,最后得出“能为别人带来快乐的一生才是有意义的”这个结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中年级是衔接低段与高段的中间学段。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对中段学生加强语段训练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为高段篇章学习打好基础的关键。这个认识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在课堂中,存在教师教学重点不明、学生缺少思维整合、文章分析庞杂琐碎等问题。借助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和整合,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提高藏族小学生阅读水平的策略研究[J].豆改加.中国民族博览.2020(04)
[2]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贾汝玺.才智.2020(07)
[3]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语文阅读水平探讨[J].任莉.读写算.2020(10)
(作者单位: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新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