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纪委监察部:全国52.04%乡镇推行乡镇机构改革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2.04%的乡镇推行乡镇机构改革,31个省(区、市)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多数省(区、市)推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据了解,按照中央的部署,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的指导推动下,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河南、湖北、重庆等8个省(区、市)全面推开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
与此同时,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浙江、河南、湖北、湖南、重庆等5省(市)开展了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的试点工作。重庆市在全市范围公开选拔了1000名村党支部书记。
北京、河北、四川等省(市)公开选拔优秀大学生到村级组织任职。北京市许多乡镇对村级干部推行公职化管理,主要干部实行年薪制,并为村干部建立了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
湖南省从2007年起,对全省村干部给予每人每月不少于200元的误工基本补贴,对符合条件的离职村干部实行补助制度。该省华容县建立了以“报酬保发、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监管保廉”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四保”机制,激发了村干部廉洁干事的内在动力。
司法部:
扩充法律援助范围 让更多困难群众受益
近日,司法部部长吴爱英表示,《法律援助条例》实施5年,有效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后要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让更多困难群众享受法律的公正。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不断增加,扩大覆盖面、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需求,已经成为法律援助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要推动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使更多困难群众能够得到法律援助。认真研究困难群众的法律需求,合理扩充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根据权利保护的优先顺序和法律援助需求,将涉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与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困难群众迫切需要得到帮助的事项,纳入到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进一步发挥法律援助在促进民生问题解决中的积极作用。
2003年,国务院通过的《法律援助条例》为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5年来,全国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办案近135万件,受援人数达237万,有效维护了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工业和信息化部:
10月底在地震灾区举办中小企业投资项目洽谈会
为帮助汶川地震灾区中小企业灾后重建、调整结构,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促进灾区经济社会恢复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决定,于10月底分别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举办中小企业投资项目洽谈会。
此次投资项目洽谈会,将组织项目投资者对灾区中小企业投资项目开展投资洽谈和考察。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此前,四川、陕西和甘肃要结合本地区灾后重建规划,组织中小企业参加投资项目推介会,并准备好项目推介材料,在中小企业投资项目推介会的基础上,协助中小企业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落实企业灾后重建各项政策。
据介绍,中小企业投资项目推介会将在第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期间举办,主要向中博会参展商及其他投资者集中发布、推介灾区中小企业投资项目。
西藏:
改革开放30年税收增长 结构日趋合理
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累计组织各项税收收入有149.4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8.45%。税收收入由1978年的2478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3.44亿元,增长94倍。
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网近期公布的材料显示,西藏税收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过去的30多年里,西藏税收从年收入2000万元到1亿元用了11年,从1亿元到10亿元用了15年,从10亿元到20亿元仅用了4年。2007年,西藏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6.9%,增收4.96亿元。
股份制公司成为西藏税收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西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控股或参股的方式改制为股份制公司,拉动税收快速增长。2007年,西藏国有企业税收5.73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由1996年的67.13%下降到26.38%,下降40.75个百分点;股份制公司税收比重由1996年的0.02%上升到2007年的43.77%。
与此同时,西藏税收结构日趋合理。2001年至2007年,西藏第一产业税收6272万元,占总体收入的0.65%;第二产业税收44.41亿元,占总体收入的46.09%;第三产业税收51.31亿元,占总体收入的53.26%。
广西:
从就业住房法律帮助等方面保障残疾人权益
近年来,广西地税部门通过大幅提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数额,为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两年来,广西各地利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城镇残疾人9065人,农村残疾人5.5万多人。目前,广西已累计安置城镇残疾人就业8万多人,农村残疾人稳定就业近50万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联法律帮助中心近日正式挂牌成立,广西337.5万残疾人有了专门服务于自己的法律顾问,这是广西残联系统开辟的首家法律帮助中心。通过开通的热线电话,不仅指导残疾人学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贫困残疾人,法律帮助中心在核实相关情况后,还会帮其免费打官司。
到今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1.2万多名无房或住在危房的农村残疾人及家庭成员将全面告别危房。自2005年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连续4年被列入南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并通过各县区、危改对象自筹经费、社会爱心捐助等方式募集资金,为4658户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了危房改造。
山西:
继续开发千余个公益岗位安置“4050”人员
从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获悉,继去年在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发1200个公益性岗位后,今年山西省将继续在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个,全部用于安置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人员,今年年底前上岗。
据了解,这1000个公益岗位包括驾驶员、保洁、保安、保绿、职工食堂服务人员、车辆管理人员等。目前,山西省正向各单位征集岗位。随后,各单位将公开条件与程序,进行公开聘用,并向社会公布录用名单。
按要求,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职工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政府岗位补贴一部分,即补贴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其余部分由用人单位负担。同时,政府还将进行社会保险补贴,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单位应缴费部分。
在公益性岗位已工作的就业人员,用人单位要与其签订一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接续手续,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对劳动合同期满的,根据工作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续签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和就业人员要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相关义务。期间双方发生劳动争议的,按照《劳动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对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人员非本人原因不能继续就业的,将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次月起停止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但可继续享受社会保险补贴至原劳动合同期满。
内蒙古:
强化投资项目管理助推节能减排
据悉,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技术)404个,投入资金1.86亿元,实现效益2.07亿元。
这只是内蒙古强化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积极推进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的一个具体措施。近5年来,内蒙古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建设单一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钢铁、焦炭、造纸、玻璃、玉米燃料酒精等项目停止了审批。向国家申报节能技术项目26项,有6个项目被批准列入国家节能技术专项。加快清洁生产项目建设,30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了辽河流域21个旗县区污水处理工程,21个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日处理污水达73.4万吨。在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组织实施了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热电联产等技改项目64个。
陕西:
西安大学生将赴师资匮乏的小学支教
陕西省西安市10名大学毕业生将奔赴西部地区教师资源匮乏的希望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
据了解,本次选派的10名“希望教师”来自长安大学和西安工程科技大学,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学习成绩优良、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秀应届毕业生。他们将分赴陕西省的商南县,以及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份的希望小学支教一年。
由陕西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实施的此次“希望教师”计划,通过选拔优秀大学生支教,来提高贫困地区教学水平,帮助希望小学提高发展能力,并为大学生们提供认识社会的机会。
武汉:
“绿色信贷”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停发贷款
环保不达标的企业申请不到银行贷款。从武汉市环保局获悉,武汉市推行“绿色信贷”半年来,已有数十家企业因排污不达标而被银行拒绝发放贷款。
上月,武汉市一家小型钢铁企业向交通银行武汉分行提出贷款申请,银行要求企业提供由政府环保部门出具的环保合格证明材料。经查,该企业因排污严重,虽多次整治仍存在隐患,其环保指标被列为“红色”。银行由此拒绝了该企业贷款申请。
交通银行武汉分行全面实行“绿色信贷”的方法是,将所有与银行有业务往来的企业都列入环保评定系统,所有企业单位的环保等级被划分为绿、黄、红三色,绿色为环保达标,黄色是正在整改,红色是污染严重。
据介绍,截至上月底,已有数十家企业因环保未达标,而无法得到银行贷款。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2.04%的乡镇推行乡镇机构改革,31个省(区、市)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多数省(区、市)推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据了解,按照中央的部署,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的指导推动下,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河南、湖北、重庆等8个省(区、市)全面推开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
与此同时,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浙江、河南、湖北、湖南、重庆等5省(市)开展了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的试点工作。重庆市在全市范围公开选拔了1000名村党支部书记。
北京、河北、四川等省(市)公开选拔优秀大学生到村级组织任职。北京市许多乡镇对村级干部推行公职化管理,主要干部实行年薪制,并为村干部建立了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
湖南省从2007年起,对全省村干部给予每人每月不少于200元的误工基本补贴,对符合条件的离职村干部实行补助制度。该省华容县建立了以“报酬保发、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监管保廉”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四保”机制,激发了村干部廉洁干事的内在动力。
司法部:
扩充法律援助范围 让更多困难群众受益
近日,司法部部长吴爱英表示,《法律援助条例》实施5年,有效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后要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让更多困难群众享受法律的公正。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不断增加,扩大覆盖面、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需求,已经成为法律援助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要推动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使更多困难群众能够得到法律援助。认真研究困难群众的法律需求,合理扩充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根据权利保护的优先顺序和法律援助需求,将涉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与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困难群众迫切需要得到帮助的事项,纳入到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进一步发挥法律援助在促进民生问题解决中的积极作用。
2003年,国务院通过的《法律援助条例》为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5年来,全国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办案近135万件,受援人数达237万,有效维护了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工业和信息化部:
10月底在地震灾区举办中小企业投资项目洽谈会
为帮助汶川地震灾区中小企业灾后重建、调整结构,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促进灾区经济社会恢复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决定,于10月底分别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举办中小企业投资项目洽谈会。
此次投资项目洽谈会,将组织项目投资者对灾区中小企业投资项目开展投资洽谈和考察。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此前,四川、陕西和甘肃要结合本地区灾后重建规划,组织中小企业参加投资项目推介会,并准备好项目推介材料,在中小企业投资项目推介会的基础上,协助中小企业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落实企业灾后重建各项政策。
据介绍,中小企业投资项目推介会将在第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期间举办,主要向中博会参展商及其他投资者集中发布、推介灾区中小企业投资项目。
西藏:
改革开放30年税收增长 结构日趋合理
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累计组织各项税收收入有149.4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8.45%。税收收入由1978年的2478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3.44亿元,增长94倍。
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网近期公布的材料显示,西藏税收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过去的30多年里,西藏税收从年收入2000万元到1亿元用了11年,从1亿元到10亿元用了15年,从10亿元到20亿元仅用了4年。2007年,西藏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6.9%,增收4.96亿元。
股份制公司成为西藏税收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西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控股或参股的方式改制为股份制公司,拉动税收快速增长。2007年,西藏国有企业税收5.73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由1996年的67.13%下降到26.38%,下降40.75个百分点;股份制公司税收比重由1996年的0.02%上升到2007年的43.77%。
与此同时,西藏税收结构日趋合理。2001年至2007年,西藏第一产业税收6272万元,占总体收入的0.65%;第二产业税收44.41亿元,占总体收入的46.09%;第三产业税收51.31亿元,占总体收入的53.26%。
广西:
从就业住房法律帮助等方面保障残疾人权益
近年来,广西地税部门通过大幅提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数额,为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两年来,广西各地利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城镇残疾人9065人,农村残疾人5.5万多人。目前,广西已累计安置城镇残疾人就业8万多人,农村残疾人稳定就业近50万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联法律帮助中心近日正式挂牌成立,广西337.5万残疾人有了专门服务于自己的法律顾问,这是广西残联系统开辟的首家法律帮助中心。通过开通的热线电话,不仅指导残疾人学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贫困残疾人,法律帮助中心在核实相关情况后,还会帮其免费打官司。
到今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1.2万多名无房或住在危房的农村残疾人及家庭成员将全面告别危房。自2005年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连续4年被列入南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并通过各县区、危改对象自筹经费、社会爱心捐助等方式募集资金,为4658户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了危房改造。
山西:
继续开发千余个公益岗位安置“4050”人员
从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获悉,继去年在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发1200个公益性岗位后,今年山西省将继续在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个,全部用于安置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人员,今年年底前上岗。
据了解,这1000个公益岗位包括驾驶员、保洁、保安、保绿、职工食堂服务人员、车辆管理人员等。目前,山西省正向各单位征集岗位。随后,各单位将公开条件与程序,进行公开聘用,并向社会公布录用名单。
按要求,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职工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政府岗位补贴一部分,即补贴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其余部分由用人单位负担。同时,政府还将进行社会保险补贴,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单位应缴费部分。
在公益性岗位已工作的就业人员,用人单位要与其签订一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接续手续,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对劳动合同期满的,根据工作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续签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和就业人员要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相关义务。期间双方发生劳动争议的,按照《劳动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对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人员非本人原因不能继续就业的,将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次月起停止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但可继续享受社会保险补贴至原劳动合同期满。
内蒙古:
强化投资项目管理助推节能减排
据悉,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截至目前,内蒙古已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技术)404个,投入资金1.86亿元,实现效益2.07亿元。
这只是内蒙古强化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积极推进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的一个具体措施。近5年来,内蒙古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建设单一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钢铁、焦炭、造纸、玻璃、玉米燃料酒精等项目停止了审批。向国家申报节能技术项目26项,有6个项目被批准列入国家节能技术专项。加快清洁生产项目建设,30多个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了辽河流域21个旗县区污水处理工程,21个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日处理污水达73.4万吨。在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组织实施了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热电联产等技改项目64个。
陕西:
西安大学生将赴师资匮乏的小学支教
陕西省西安市10名大学毕业生将奔赴西部地区教师资源匮乏的希望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
据了解,本次选派的10名“希望教师”来自长安大学和西安工程科技大学,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学习成绩优良、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秀应届毕业生。他们将分赴陕西省的商南县,以及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份的希望小学支教一年。
由陕西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实施的此次“希望教师”计划,通过选拔优秀大学生支教,来提高贫困地区教学水平,帮助希望小学提高发展能力,并为大学生们提供认识社会的机会。
武汉:
“绿色信贷”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停发贷款
环保不达标的企业申请不到银行贷款。从武汉市环保局获悉,武汉市推行“绿色信贷”半年来,已有数十家企业因排污不达标而被银行拒绝发放贷款。
上月,武汉市一家小型钢铁企业向交通银行武汉分行提出贷款申请,银行要求企业提供由政府环保部门出具的环保合格证明材料。经查,该企业因排污严重,虽多次整治仍存在隐患,其环保指标被列为“红色”。银行由此拒绝了该企业贷款申请。
交通银行武汉分行全面实行“绿色信贷”的方法是,将所有与银行有业务往来的企业都列入环保评定系统,所有企业单位的环保等级被划分为绿、黄、红三色,绿色为环保达标,黄色是正在整改,红色是污染严重。
据介绍,截至上月底,已有数十家企业因环保未达标,而无法得到银行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