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弱质行业,极易遭受各种风险的影响而产生巨大损失,形成农业巨灾。近年来农业巨灾频发,程度加剧,形成多元效应。基于经济学的多维视角深度分析农业巨灾的效应,研究发现农业巨灾具有多重经济效应和趋利避害双重性。趋利避害的可行路径包括采取协调联动机制,健全多方面农业管理体制和加强农业的科研与交流,提高综合应对能力等。
关键词:农业巨灾;效应;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2-0080-06
一、引言
农业遭受重大灾害导致经济损失和生命伤亡巨大,构成了一种极为特殊的风险,即农业巨灾风险。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弱质行业,极易遭受各种风险的影响而产生巨大损失。巨大的灾害以及由此对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后果,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严重影响了中国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削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农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仍然偏大,巨灾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巨大,但农业巨灾造成的经济效应,都是灾难性的负面效应,是否可以被我们利用?我们是否找到合适的有效手段去化解呢?本文旨在以经济学角度深度剖析农业巨灾的经济效应,探索对其有效利用的合理模式和路径。
二、农业巨灾的经济效应分析
巨大的灾害引发的效应呈现出复杂多元性,既有典型的经济金融效应,也有伴生的社会效应、安全效应等等(见图1)。
经济效应也因时空扩展和产业延伸而进一步演化成多种效应(见图2)。
(一)综合经济效应以科学全面的内涵,成为农业巨灾的核心效应
根据马克思学说的社会生产过程理论,农业巨灾的综合经济效应是农业巨灾的核心效应。既应统计农业巨灾造成的初级损失,也应统计次级叠加损失及伴生的隐性影响。初级损失包括农产品存货的直接损失、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因灾中断农业经营所造成的损失。次级损失难以统计估算,指巨灾后续的叠加效应和伴生的隐性影响,造成经济资源的重新分配。只有最大化统计分析农业巨灾的次级叠加损失,农业巨灾才能被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也将为国家在灾害统计、损失评估和民政救济等方面提供方向指引。2004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造成马尔代夫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两年GDP,其中渔业占33%,但对渔业的影响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二)农业生产的特殊性,造成农业巨灾具有波动性的时差经济效应
从农业巨灾的时空角度分析,农业生产显著的季节周期性、经济自身的周期波动性、自然灾害爆发的时间性,导致农业巨灾效应呈现时差波动性。既要认识到其短期波动性,又要看到其长期波动性,才能增强对农业巨灾前后的经济生产与生活预期,更好地提高国家和农户未来在灾害减防方面的应对能力。短期内巨灾对农业经济的破坏力在资本和劳动要素方面,巨灾使农业资本存量大量减少,劳动力的伤亡及救灾使劳动力资源在短期内大幅减少,造成生产力和农业GDP下降。考虑到技术进步和制度环境等,长期内环境的破坏又会使幸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下降,危及“三农”,对国民经济产生负面效应。农业巨灾的发生使农户为规避风险放弃采用新技术以提高产量,危及农业再生产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巨灾使农民收入下降,挫伤农业投入与生产的积极性,直接造成农业需求不足与投资萎缩,抑制了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此外,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以及农产品销售的集中性,借助“蛛网理论”分析巨灾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发现农业巨灾还具有明显的滞后经济效应。农产品价格对生产和供给的调节存在滞后周期,特别是当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时,供需调整的波幅将随着波动越来越大。另外,农业有较长生产周期,一旦投入生产,其品种规模、结构数量均不能在本周期内短期调整。灾后造成农产品供需失衡,价格波动。而农户根据现行价格决定下一个周期的产量,待下一周期来临时可能供需早已失衡。供给和需求、价格和数量如此反复循环,再加上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农业巨灾的破坏,价格和产量的滞后性,带来了更多的变数和不可控因素,使农业生产经营者缺乏稳定的投资预期,进一步放大了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的生产供应的滞后风险。因此,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及时发布与引导机制,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未来形势的研判和预期,可有效避免滞后经济效应的不利影响。
(三)农业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分析,农业巨灾具有社会生产效应
从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分析,农业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潜藏有巨大风险,而对任何环节造成的巨灾经济效应,都需要巧妙应对,审慎处理。
1 识别农业巨灾的生产效应,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农业是比较效益低下的弱质产业,在农业与城市工业之间资源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假定条件下,工农业和城乡效益差别的存在,市场机制自然选择的结果必会使农村资源大量往城市比较效益高的生产部门转移,致使农业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严重欠缺,农业生产陷入逐步萎缩的恶性循环。如果存在农业风险,农业收益更加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下降,直接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农作物价格波动与生产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农作物价格下跌的波动效应会直接造成下一周期农产品产量减少(冷崇总,2008)。当农作物价格发生波动时,农民反应的途径就是调整土地、资本和劳动投入。在我国由于劳动投入几乎不构成限制性因素,因此主要制约了土地和资本要素的投入(戴春芳,2008)。20世纪90年代末期粮食收购价格持续低迷,造成生产效益下降甚至种地赔本,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到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减至9941万公顷。农业气象、地质灾害、病虫疫情等不确定性,使得强致灾因子、弱质农业、广袤农村经济的分布在时空上发生交叉重叠,导致农业生产相当脆弱且不稳定,恢复也非常困难。洪涝、干旱等农业气象巨灾往往涉及千万农户和上亿公顷农田。据统计,1961~1990年的30年间,我国农作物年均成灾面积近1 960万公顷,占29.8%。2002~2009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年均3301亿元,年均受灾面积达4434万公顷。而畜牧业一次大型流行性疫病导致受灾面积会更广。2004年禽流感对家禽业形成致命的打击,影响畜牧业生产的预期和计划,严重打击农民存栏补栏积极性,使畜牧业生产严重滞后,恢复生产也无限期滞后。据了解,我国家禽死亡率年均达20.16%左右,即使疫情过去,家禽业生产恢复也需要很长时间调整。因此,通过农业种养补贴、增强灾害预防、及时补救灾害恢复农业生产等措施,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稳定农业生产的关键之一。
2 辨析农业巨灾的收入效应,以趋利避害。农业巨灾风险事故并不都是负面效应,最终也不一定必然导致损失。一方面,风险事故影响农作物产量,但
关键词:农业巨灾;效应;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2-0080-06
一、引言
农业遭受重大灾害导致经济损失和生命伤亡巨大,构成了一种极为特殊的风险,即农业巨灾风险。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弱质行业,极易遭受各种风险的影响而产生巨大损失。巨大的灾害以及由此对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后果,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严重影响了中国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削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农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仍然偏大,巨灾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巨大,但农业巨灾造成的经济效应,都是灾难性的负面效应,是否可以被我们利用?我们是否找到合适的有效手段去化解呢?本文旨在以经济学角度深度剖析农业巨灾的经济效应,探索对其有效利用的合理模式和路径。
二、农业巨灾的经济效应分析
巨大的灾害引发的效应呈现出复杂多元性,既有典型的经济金融效应,也有伴生的社会效应、安全效应等等(见图1)。
经济效应也因时空扩展和产业延伸而进一步演化成多种效应(见图2)。
(一)综合经济效应以科学全面的内涵,成为农业巨灾的核心效应
根据马克思学说的社会生产过程理论,农业巨灾的综合经济效应是农业巨灾的核心效应。既应统计农业巨灾造成的初级损失,也应统计次级叠加损失及伴生的隐性影响。初级损失包括农产品存货的直接损失、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因灾中断农业经营所造成的损失。次级损失难以统计估算,指巨灾后续的叠加效应和伴生的隐性影响,造成经济资源的重新分配。只有最大化统计分析农业巨灾的次级叠加损失,农业巨灾才能被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也将为国家在灾害统计、损失评估和民政救济等方面提供方向指引。2004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造成马尔代夫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两年GDP,其中渔业占33%,但对渔业的影响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二)农业生产的特殊性,造成农业巨灾具有波动性的时差经济效应
从农业巨灾的时空角度分析,农业生产显著的季节周期性、经济自身的周期波动性、自然灾害爆发的时间性,导致农业巨灾效应呈现时差波动性。既要认识到其短期波动性,又要看到其长期波动性,才能增强对农业巨灾前后的经济生产与生活预期,更好地提高国家和农户未来在灾害减防方面的应对能力。短期内巨灾对农业经济的破坏力在资本和劳动要素方面,巨灾使农业资本存量大量减少,劳动力的伤亡及救灾使劳动力资源在短期内大幅减少,造成生产力和农业GDP下降。考虑到技术进步和制度环境等,长期内环境的破坏又会使幸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下降,危及“三农”,对国民经济产生负面效应。农业巨灾的发生使农户为规避风险放弃采用新技术以提高产量,危及农业再生产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巨灾使农民收入下降,挫伤农业投入与生产的积极性,直接造成农业需求不足与投资萎缩,抑制了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此外,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以及农产品销售的集中性,借助“蛛网理论”分析巨灾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发现农业巨灾还具有明显的滞后经济效应。农产品价格对生产和供给的调节存在滞后周期,特别是当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时,供需调整的波幅将随着波动越来越大。另外,农业有较长生产周期,一旦投入生产,其品种规模、结构数量均不能在本周期内短期调整。灾后造成农产品供需失衡,价格波动。而农户根据现行价格决定下一个周期的产量,待下一周期来临时可能供需早已失衡。供给和需求、价格和数量如此反复循环,再加上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农业巨灾的破坏,价格和产量的滞后性,带来了更多的变数和不可控因素,使农业生产经营者缺乏稳定的投资预期,进一步放大了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的生产供应的滞后风险。因此,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及时发布与引导机制,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未来形势的研判和预期,可有效避免滞后经济效应的不利影响。
(三)农业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分析,农业巨灾具有社会生产效应
从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分析,农业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潜藏有巨大风险,而对任何环节造成的巨灾经济效应,都需要巧妙应对,审慎处理。
1 识别农业巨灾的生产效应,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农业是比较效益低下的弱质产业,在农业与城市工业之间资源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假定条件下,工农业和城乡效益差别的存在,市场机制自然选择的结果必会使农村资源大量往城市比较效益高的生产部门转移,致使农业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严重欠缺,农业生产陷入逐步萎缩的恶性循环。如果存在农业风险,农业收益更加低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下降,直接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农作物价格波动与生产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农作物价格下跌的波动效应会直接造成下一周期农产品产量减少(冷崇总,2008)。当农作物价格发生波动时,农民反应的途径就是调整土地、资本和劳动投入。在我国由于劳动投入几乎不构成限制性因素,因此主要制约了土地和资本要素的投入(戴春芳,2008)。20世纪90年代末期粮食收购价格持续低迷,造成生产效益下降甚至种地赔本,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到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减至9941万公顷。农业气象、地质灾害、病虫疫情等不确定性,使得强致灾因子、弱质农业、广袤农村经济的分布在时空上发生交叉重叠,导致农业生产相当脆弱且不稳定,恢复也非常困难。洪涝、干旱等农业气象巨灾往往涉及千万农户和上亿公顷农田。据统计,1961~1990年的30年间,我国农作物年均成灾面积近1 960万公顷,占29.8%。2002~2009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年均3301亿元,年均受灾面积达4434万公顷。而畜牧业一次大型流行性疫病导致受灾面积会更广。2004年禽流感对家禽业形成致命的打击,影响畜牧业生产的预期和计划,严重打击农民存栏补栏积极性,使畜牧业生产严重滞后,恢复生产也无限期滞后。据了解,我国家禽死亡率年均达20.16%左右,即使疫情过去,家禽业生产恢复也需要很长时间调整。因此,通过农业种养补贴、增强灾害预防、及时补救灾害恢复农业生产等措施,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稳定农业生产的关键之一。
2 辨析农业巨灾的收入效应,以趋利避害。农业巨灾风险事故并不都是负面效应,最终也不一定必然导致损失。一方面,风险事故影响农作物产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