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农业作物生长培育过程中,小麦作物始终都是极其重要的一项作物,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小麦作物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并且食用小麦的人群数量较大,所以不得不重视小麦的生长情况。本文就农业种植中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业种植;虫害;防治技术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农业的种植中产生了农业种植方法,对其的应用开启了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满足更多居民对于粮食的需求,为此,农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想要做好农业种植,就需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种植中的土壤、水源和环境等进行合理的有机处理,从而建立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生态循环。
1小麦虫害的发生特点
1.1不具有防备性
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不规则性和多样性特点,现代病虫害的突然发生是迅速且具有破坏性的。同时,虫害的发生没有明确的规律,发生概率是相对随机的。例如,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监测后,并没有发现病虫害的存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突然随机发生。
1.2进化速度快
在预防现代常见虫害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到化学药品。虽然化学药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虫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但从长远角度来看,长期使用杀虫剂会导致害虫对化学药物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使传统药物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新的杀虫剂,随着时间推移,害虫对新的药物也会产生抗药性,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当前,病虫害的进化速度较快,已经成为其主要特点之一。
2常见小麦病虫害
近40年来,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小麦年产损失逐年增加。直至目前,预计危害种植面积将达到2 亿亩。
2.1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又称为“油虫”,由麦长管蚜虫致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叶片、麦穗位置绿色虫体聚集,叶片枯黄、分枝较少,麦穗枯白、不结实,或整株枯死亡。小麦蚜虫在我国各地产区均普遍发生,西北、华北、黄淮产区爆发情况最为严重,其危害居所有虫害之首。
2.2小麥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由多种镰刀菌感染致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麦苗枯萎、麦穗腐烂。小麦赤霉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黄淮产区的湖北、安徽、江苏中南部、河南南部等地偏重及以上程度发病。
2.3小麦条锈病
条锈病,又称为“黄疸病”,由条形柄锈菌致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条状凸起,延伸至茎秆、麦穗部位。条锈病,在我国西南、西北产区的四川、云南、河南信阳、陕西关中等地发病最为严重,虫害一般流行年份小麦减产10%~20%,特大流行年份减产可达60%以上。
3农业种植中虫害防治技术
3.1做好土壤的培育工作
在进行农业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提前培育,为种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得在土壤当中的病虫害得到进一步的遏制和消除。为此,首先需要提前对土壤进行一定的处理,从而使得土壤的活性得到提高,做好种子播种前的深耕工作。同时,还需要对于土壤进行进一步的消毒灭菌工作,使得土壤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
3.2生物物理防治
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生物物理防治是最经济节约的防控模式,通过将生物防治手段和物理防治手段应用其中,能够有效杀灭田间的害虫成虫,同时还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化学防治技术相比,生物防治手段和物理防治手段不会产生严重的耐药现象,更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在各种虫害防控过程中,可以利用害虫对光和颜色的趋性,通过在田间设置杀虫灯或者设置色板,对害虫成虫进行有效的诱杀。通过使用性诱导剂阻碍成虫之间交配,减少虫卵数量,降低田间害虫的基数。通过推广应用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和微生态农药,能够达到针对性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同时减轻对田间害虫天敌的威胁,培养更多的害虫天敌,利用生物之间的相互抑制作用,保证病虫害处于动态平衡,不会对小麦产量造成影响。
3.3化学防治
现阶段化学防治手段仍然是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化学防治起效快,具有很强的应用优势。在实际的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应该指导养殖户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要根据病虫害的流行特点,选择针对性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控,尽量使用一种农药能够防控多种病虫害。药物选择过程中应该从低毒低残留无公害角度入手,不能够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广谱、高效的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并应该明确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使用周期和使用时间,保证在病虫害发生的关键阶段用药。
结束语
在推进农业生产活动期间,需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调查研究,探寻与创新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利用各种有效因素,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在质量、产量等方面,做好农业产品的创新举措,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落实,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俊仙.基于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方法和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11):14-15.
[2]孙泽松.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农家参谋,2019(12):99.
[3]杭民仁.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05):70.
[4]王敏.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与发展建议[J].新农业,2019(07):54-55.
关键词:农业种植;虫害;防治技术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农业的种植中产生了农业种植方法,对其的应用开启了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满足更多居民对于粮食的需求,为此,农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想要做好农业种植,就需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种植中的土壤、水源和环境等进行合理的有机处理,从而建立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生态循环。
1小麦虫害的发生特点
1.1不具有防备性
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不规则性和多样性特点,现代病虫害的突然发生是迅速且具有破坏性的。同时,虫害的发生没有明确的规律,发生概率是相对随机的。例如,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监测后,并没有发现病虫害的存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突然随机发生。
1.2进化速度快
在预防现代常见虫害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到化学药品。虽然化学药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虫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但从长远角度来看,长期使用杀虫剂会导致害虫对化学药物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使传统药物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新的杀虫剂,随着时间推移,害虫对新的药物也会产生抗药性,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当前,病虫害的进化速度较快,已经成为其主要特点之一。
2常见小麦病虫害
近40年来,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小麦年产损失逐年增加。直至目前,预计危害种植面积将达到2 亿亩。
2.1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又称为“油虫”,由麦长管蚜虫致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叶片、麦穗位置绿色虫体聚集,叶片枯黄、分枝较少,麦穗枯白、不结实,或整株枯死亡。小麦蚜虫在我国各地产区均普遍发生,西北、华北、黄淮产区爆发情况最为严重,其危害居所有虫害之首。
2.2小麥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由多种镰刀菌感染致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麦苗枯萎、麦穗腐烂。小麦赤霉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黄淮产区的湖北、安徽、江苏中南部、河南南部等地偏重及以上程度发病。
2.3小麦条锈病
条锈病,又称为“黄疸病”,由条形柄锈菌致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色条状凸起,延伸至茎秆、麦穗部位。条锈病,在我国西南、西北产区的四川、云南、河南信阳、陕西关中等地发病最为严重,虫害一般流行年份小麦减产10%~20%,特大流行年份减产可达60%以上。
3农业种植中虫害防治技术
3.1做好土壤的培育工作
在进行农业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提前培育,为种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得在土壤当中的病虫害得到进一步的遏制和消除。为此,首先需要提前对土壤进行一定的处理,从而使得土壤的活性得到提高,做好种子播种前的深耕工作。同时,还需要对于土壤进行进一步的消毒灭菌工作,使得土壤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
3.2生物物理防治
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生物物理防治是最经济节约的防控模式,通过将生物防治手段和物理防治手段应用其中,能够有效杀灭田间的害虫成虫,同时还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化学防治技术相比,生物防治手段和物理防治手段不会产生严重的耐药现象,更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在各种虫害防控过程中,可以利用害虫对光和颜色的趋性,通过在田间设置杀虫灯或者设置色板,对害虫成虫进行有效的诱杀。通过使用性诱导剂阻碍成虫之间交配,减少虫卵数量,降低田间害虫的基数。通过推广应用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和微生态农药,能够达到针对性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同时减轻对田间害虫天敌的威胁,培养更多的害虫天敌,利用生物之间的相互抑制作用,保证病虫害处于动态平衡,不会对小麦产量造成影响。
3.3化学防治
现阶段化学防治手段仍然是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化学防治起效快,具有很强的应用优势。在实际的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应该指导养殖户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要根据病虫害的流行特点,选择针对性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控,尽量使用一种农药能够防控多种病虫害。药物选择过程中应该从低毒低残留无公害角度入手,不能够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广谱、高效的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并应该明确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使用周期和使用时间,保证在病虫害发生的关键阶段用药。
结束语
在推进农业生产活动期间,需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调查研究,探寻与创新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利用各种有效因素,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在质量、产量等方面,做好农业产品的创新举措,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落实,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俊仙.基于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方法和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11):14-15.
[2]孙泽松.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农家参谋,2019(12):99.
[3]杭民仁.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05):70.
[4]王敏.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与发展建议[J].新农业,2019(0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