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山绿水间,一幢幢青瓦白墙、斗拱飞檐的别墅式“巴山新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绿树青菜环绕房前屋后,在云雾缭绕的衬托下宛如仙境,美轮美奂。
这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秦家院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7年底,类似的具有川东北民居特色的“巴山新居”在巴中市累计达5万余套,18万住房困难的贫困人口全部搬进新房。
“搬准、搬顺、搬富,搬出幸福。”巴中市长达两年的易地扶贫搬迁,帮助大批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三精准”搬迁——贫困户挪穷窝 住新房
巴中市地处秦巴山连片贫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大多数贫困地区位于山高谷深的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洪水淹没区。因山高路远、公路不通,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农民世代靠肩挑背磨过苦日子。洪水和地质灾害一来,全家逃难。灾害一走,农民们又在原址建房,重复“昨天的故事”。
“年年遭灾年年救,年年倒房年年修,修房欠下大笔债。”巴中市扶贫移民局负责人介绍,主要问题是居住条件极差,生活环境恶劣。身体好、精神好,首先要“住得好”。巴中市聚焦致贫主要原因,把“住上好房子”作为脱贫攻坚的“首战”。
摸底调查结果,让巴中市压力陡增。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5.2万户、182479名贫困户“住房有问题”,需要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总人口的57%。
如何让该搬的贫困户一户不少搬出、搬富?巴中市在精准界定搬迁对象、精准规划选址布局、精准推动项目落地等“三个精准”方面,下足“绣花”功夫。
哪些人该搬,哪些人不该搬?人人都要有一本明白账。巴中市把安全隐患区、资源匮乏区、基础配套艰难区等“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贫困户纳入搬迁对象,采取“三看三评三审”(看区域环境、看扶贫成本、看房屋状况,院户评、村组评、村民大会评,乡镇初审、县区复审、市级审定),精准识别,锁定对象。截至2015年底,全市锁定52245户、182479名贫困人口为易地扶贫搬迁户。
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一旦精准确定,“精准选址布局”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坚决杜绝选址的随意性,把长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一并考虑。”巴中市巴州区花溪乡党委书记孙举德说,新建房屋做到“三靠五进六不选”(靠园区、靠景区、靠产业基地,进城区、进集镇、进社区、进乡村旅游区、进中心村和聚居点,有地灾隐患的不选、无发展后劲的不选、基础难改善的不选、纳入生态功能区的不选、上学就医难的不选、群众不满意的不选),真正让贫困群众搬到好地方、住进新家园。
谈起易地扶贫搬迁,巴中市恩阳区柳林镇桅杆垭村贫困户唐延年深有体会。“以前总舍不得几间垮房子,卖猪牛靠抬,吃水靠背,一遇到暴雨胆战心惊,生怕房子垮塌、屋后垮岩。现在搬了新房,屋里亮堂,一家人瞌睡都睡得香。”
桅杆垭村村支书余恩仁介绍,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的选址慎之又慎,区镇村的干部组织专家现场勘测了不下5次。“聚居点地基牢固、地势宽阔、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因选址好,27户贫困户89人踊跃搬迁。”
在“搬”的过程中,巴中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搬迁方式群众定、安置地点群众议、建设模式群众选、工程质量群众管,保证人均建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每一套房屋 “不超标、不豪华、不闲置”,防止贫困户因建房负债。
“三同步”搬迁——贫困户“尝甜头” 有奔头
让贫困户心甘情愿地搬出祖辈居住的破损房和危房,没得“甜头”就会没人带头,甚至还会滋生阻挠搬迁的念头。
针对随迁户政策安排、新居功能配套、生产权属保障、邻里乡情维系等问题,巴中市采取“随迁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新居与基础配套同步建、稳定亲邻与调整权属同步引”的“三同步”搬迁措施,让搬迁对象吃下“定心丸”。
“为了消除相互攀比、促进群众和谐,我们把建档立卡贫困户、随迁户统一规划、同步搬迁,公共服务共享、差异化政策补助。”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办工作人员介绍,对建档立卡贫困搬迁户,全市将104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债务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和长期贴息贷款捆绑使用,按不低于建房成本70%分类补助,在中心村聚居点、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区建房或分散建房购房的,人均补助2.5万元;对有创业技能进镇进城购房安置的,人均补助3万—3.5万元,同步享受城镇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政策;不新建或不购房的分散安置对象人均补助1.75万元,所有贫困户自筹资金控制在1万元以内、不因搬迁而举债返贫。
对随迁户,巴中市实行配套设施“免”、整合政策“补”、银行低息“贷”、群众自主“投”,免收基础配套投资。对鳏寡孤独和“五保”对象,统一建设美丽幸福院(廉租房、公租房),互陪互助、集中安置,全市现已建成1241套,安置2028人。
“我们把巴山新居与基础设施配套同步建,实行住房与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实施、整体推进,真正做到宜居宜业。”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办工作人员称,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基础设施达到“五通六有”标准,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通信,有产业基地、有活动场地、有购物中心、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垃圾收运点。
同时,巴中市还把稳定亲邻与调整权属同步引。注重以亲情乡情为纽带,规划建设三合院、四合院等川东北民居特色院落,引导兄弟姊妹、近邻友好就近聚居,动员儿女和年轻一代与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联建合居,团结互助、和谐共处。通过土地调换、一事一议,为易地迁入户配置基本生产生活资源,确保有菜地、有发展空间,实现权属随人走、搬迁不失利。
巴中市恩阳区梓橦村易地扶贫安置点位于通村水泥路旁的“盛家大院”里,该村投资500余万元安置易地搬迁贫困户20户、随迁户12户 、人口107人,配套建设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幼儿园、文体广场、风貌建设等公共设施以及畜棚、产业园等生产设施。贫困户都说这个安置点像城市“社区”,上学、看病、玩耍方便得很。
“我们只花了8000余元,一家6口人就住进了新房,这样的甜头哪个不动心?”梓橦村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张勇算了一笔账:自建房屋至少要花20万元,打工5年都还凑不够,国家搞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掏一万元就可以拎包入住。
“三增收”搬迁——贫困户腰包鼓了 脸上笑了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新居不能一搬了之,还得靠产业找发展“钱景”。巴中市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实施就业稳收、产业促收、产权增收“三增收”方式,让贫困户鼓起腰包、露出欢笑。
多渠道就业促工资性增收,是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的“拳头举措”。针对搬迁群众自身不同情况,巴中市通过园区景区就业、聚居点服务岗位就业、进城镇从事服务业、依托金融扶贫自主创业、劳务技能培训就业等方式,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对无创业就业能力的特困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教育救助等政策兜底到户到人。
目前全市搬迁户中劳动力就业率达95%以上,不少三四十的大龄单身农民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以前窝在破房子,只图饱肚子。现在搬到新房子,政府还帮我们找票子。”巴中市通江县空山乡青龙村6组搬迁户张范荣喜滋滋地说。他和77户易地搬迁贫困户从高山上搬下来后,利用扶贫产业周转金和扶贫小额信贷100万余元,依托龙头企业发展马铃薯、玉米、中药材、核桃、板栗、养殖等生态产业,每户一年收入2万余元。
巴中市的每个搬迁片区,至少引进培育一到两个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优先把贫困搬迁对象纳入产业链条。对年度预脱贫对象,按人均1000元下达产业扶持奖补资金,因户发展“五园经济”,每户每增种一亩粮油作物奖补100元,增种1亩经济作物奖补200元,增养家畜家禽按头(只)奖补,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拨到户。2017年,85%的搬遷户可依托产业增收,实现产业带动促生产性增收。
同时,巴中市还深化人、地、林、房、钱和集体资产“六个盘活”,率先在易地扶贫搬迁村实施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市场经营,将财政性支农经营资产转化为村集体新增资产,贫困户配股40%、所有农户配股40%、集体持股20%,贫困户“双轮持股、二次分红、脱贫退股、滚动发展”,达到盘活资源促财产性增收的目的。
这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秦家院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7年底,类似的具有川东北民居特色的“巴山新居”在巴中市累计达5万余套,18万住房困难的贫困人口全部搬进新房。
“搬准、搬顺、搬富,搬出幸福。”巴中市长达两年的易地扶贫搬迁,帮助大批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三精准”搬迁——贫困户挪穷窝 住新房
巴中市地处秦巴山连片贫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大多数贫困地区位于山高谷深的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洪水淹没区。因山高路远、公路不通,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农民世代靠肩挑背磨过苦日子。洪水和地质灾害一来,全家逃难。灾害一走,农民们又在原址建房,重复“昨天的故事”。
“年年遭灾年年救,年年倒房年年修,修房欠下大笔债。”巴中市扶贫移民局负责人介绍,主要问题是居住条件极差,生活环境恶劣。身体好、精神好,首先要“住得好”。巴中市聚焦致贫主要原因,把“住上好房子”作为脱贫攻坚的“首战”。
摸底调查结果,让巴中市压力陡增。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5.2万户、182479名贫困户“住房有问题”,需要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总人口的57%。
如何让该搬的贫困户一户不少搬出、搬富?巴中市在精准界定搬迁对象、精准规划选址布局、精准推动项目落地等“三个精准”方面,下足“绣花”功夫。
哪些人该搬,哪些人不该搬?人人都要有一本明白账。巴中市把安全隐患区、资源匮乏区、基础配套艰难区等“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贫困户纳入搬迁对象,采取“三看三评三审”(看区域环境、看扶贫成本、看房屋状况,院户评、村组评、村民大会评,乡镇初审、县区复审、市级审定),精准识别,锁定对象。截至2015年底,全市锁定52245户、182479名贫困人口为易地扶贫搬迁户。
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一旦精准确定,“精准选址布局”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坚决杜绝选址的随意性,把长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一并考虑。”巴中市巴州区花溪乡党委书记孙举德说,新建房屋做到“三靠五进六不选”(靠园区、靠景区、靠产业基地,进城区、进集镇、进社区、进乡村旅游区、进中心村和聚居点,有地灾隐患的不选、无发展后劲的不选、基础难改善的不选、纳入生态功能区的不选、上学就医难的不选、群众不满意的不选),真正让贫困群众搬到好地方、住进新家园。
谈起易地扶贫搬迁,巴中市恩阳区柳林镇桅杆垭村贫困户唐延年深有体会。“以前总舍不得几间垮房子,卖猪牛靠抬,吃水靠背,一遇到暴雨胆战心惊,生怕房子垮塌、屋后垮岩。现在搬了新房,屋里亮堂,一家人瞌睡都睡得香。”
桅杆垭村村支书余恩仁介绍,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的选址慎之又慎,区镇村的干部组织专家现场勘测了不下5次。“聚居点地基牢固、地势宽阔、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因选址好,27户贫困户89人踊跃搬迁。”
在“搬”的过程中,巴中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搬迁方式群众定、安置地点群众议、建设模式群众选、工程质量群众管,保证人均建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每一套房屋 “不超标、不豪华、不闲置”,防止贫困户因建房负债。
“三同步”搬迁——贫困户“尝甜头” 有奔头
让贫困户心甘情愿地搬出祖辈居住的破损房和危房,没得“甜头”就会没人带头,甚至还会滋生阻挠搬迁的念头。
针对随迁户政策安排、新居功能配套、生产权属保障、邻里乡情维系等问题,巴中市采取“随迁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新居与基础配套同步建、稳定亲邻与调整权属同步引”的“三同步”搬迁措施,让搬迁对象吃下“定心丸”。
“为了消除相互攀比、促进群众和谐,我们把建档立卡贫困户、随迁户统一规划、同步搬迁,公共服务共享、差异化政策补助。”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办工作人员介绍,对建档立卡贫困搬迁户,全市将104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债务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和长期贴息贷款捆绑使用,按不低于建房成本70%分类补助,在中心村聚居点、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区建房或分散建房购房的,人均补助2.5万元;对有创业技能进镇进城购房安置的,人均补助3万—3.5万元,同步享受城镇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政策;不新建或不购房的分散安置对象人均补助1.75万元,所有贫困户自筹资金控制在1万元以内、不因搬迁而举债返贫。
对随迁户,巴中市实行配套设施“免”、整合政策“补”、银行低息“贷”、群众自主“投”,免收基础配套投资。对鳏寡孤独和“五保”对象,统一建设美丽幸福院(廉租房、公租房),互陪互助、集中安置,全市现已建成1241套,安置2028人。
“我们把巴山新居与基础设施配套同步建,实行住房与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实施、整体推进,真正做到宜居宜业。”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办工作人员称,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基础设施达到“五通六有”标准,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通信,有产业基地、有活动场地、有购物中心、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垃圾收运点。
同时,巴中市还把稳定亲邻与调整权属同步引。注重以亲情乡情为纽带,规划建设三合院、四合院等川东北民居特色院落,引导兄弟姊妹、近邻友好就近聚居,动员儿女和年轻一代与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联建合居,团结互助、和谐共处。通过土地调换、一事一议,为易地迁入户配置基本生产生活资源,确保有菜地、有发展空间,实现权属随人走、搬迁不失利。
巴中市恩阳区梓橦村易地扶贫安置点位于通村水泥路旁的“盛家大院”里,该村投资500余万元安置易地搬迁贫困户20户、随迁户12户 、人口107人,配套建设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幼儿园、文体广场、风貌建设等公共设施以及畜棚、产业园等生产设施。贫困户都说这个安置点像城市“社区”,上学、看病、玩耍方便得很。
“我们只花了8000余元,一家6口人就住进了新房,这样的甜头哪个不动心?”梓橦村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张勇算了一笔账:自建房屋至少要花20万元,打工5年都还凑不够,国家搞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掏一万元就可以拎包入住。
“三增收”搬迁——贫困户腰包鼓了 脸上笑了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新居不能一搬了之,还得靠产业找发展“钱景”。巴中市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实施就业稳收、产业促收、产权增收“三增收”方式,让贫困户鼓起腰包、露出欢笑。
多渠道就业促工资性增收,是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的“拳头举措”。针对搬迁群众自身不同情况,巴中市通过园区景区就业、聚居点服务岗位就业、进城镇从事服务业、依托金融扶贫自主创业、劳务技能培训就业等方式,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对无创业就业能力的特困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教育救助等政策兜底到户到人。
目前全市搬迁户中劳动力就业率达95%以上,不少三四十的大龄单身农民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以前窝在破房子,只图饱肚子。现在搬到新房子,政府还帮我们找票子。”巴中市通江县空山乡青龙村6组搬迁户张范荣喜滋滋地说。他和77户易地搬迁贫困户从高山上搬下来后,利用扶贫产业周转金和扶贫小额信贷100万余元,依托龙头企业发展马铃薯、玉米、中药材、核桃、板栗、养殖等生态产业,每户一年收入2万余元。
巴中市的每个搬迁片区,至少引进培育一到两个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优先把贫困搬迁对象纳入产业链条。对年度预脱贫对象,按人均1000元下达产业扶持奖补资金,因户发展“五园经济”,每户每增种一亩粮油作物奖补100元,增种1亩经济作物奖补200元,增养家畜家禽按头(只)奖补,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拨到户。2017年,85%的搬遷户可依托产业增收,实现产业带动促生产性增收。
同时,巴中市还深化人、地、林、房、钱和集体资产“六个盘活”,率先在易地扶贫搬迁村实施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市场经营,将财政性支农经营资产转化为村集体新增资产,贫困户配股40%、所有农户配股40%、集体持股20%,贫困户“双轮持股、二次分红、脱贫退股、滚动发展”,达到盘活资源促财产性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