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我不敢断定自己曾经是否装睡,但我敢确定自己曾半梦半醒,甚至沉迷不醒。
与很多心怀憧憬与梦想步入杏坛的年轻人不同,我当时压根就没想过自己将会从事教育工作。初入职的前5年,理想并不丰满,但现实却无比的骨感。曾天真地以为,我从事的工作无非就是为了一个饭碗,也就无所谓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了。也曾天真地以为,我只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对学校有个交代了。 如果说,入职后的前2年,这样的天真尚可理解,但入职2年后,这样的天真就是幼稚了。
我就为这样的幼稚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当然,这个代价在那个时候的自己看起来并不沉重,也没给自己带来多大的痛楚,只是觉得有些不公罢了。但我现在明白,很多自己以为的“不公”或者“偏见”其实代表的是学校对你的一种看法甚至是否定的评价。
平心而论,我并不觉得自己上课会比别人差,至少从学生的成绩上反映出来的是这样。但每学年的年度考核与优秀不是擦肩而过,就是彻底无缘;年复一年的高一的日子让我对高一教材了熟于心却未入领导的法眼;每两年一次的县级优质课评比,自工作第二年开始参加,除了三等奖还是三等奖,就是一个“陪练”的角色。但这些都没有刺痛我的神经。真正让我有痛感甚至是愤怒的是工作第四年“教坛新秀”的评比。我的痛感甚至是愤怒并不是来自于评比的结果,而是我压根就没有获得这个机会,学校以“你不符合县里申报的条件”为由拒绝了我!
这个教训似乎像一记“醒棍”竟让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应该何去何从了。为什么我工作4年,仍一事无成?为什么我工作4年,仍让人不放心?我真的要一辈子这样下去吗?当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似乎有一道光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幽暗,也有了一种想改变自己境遇的内心冲动。“觉醒”的种子不知不觉飘落在我的心田,深埋在内心的深处,而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决定要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要让这颗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觉醒”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曾遇到过的。因为他们一直清醒,他们永远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应该怎么去。而我却花了4年的美好时光,才又想起站在起跑线上,迎接自己的职业生涯甚至是人生的挑战。而此时,曾经同一起跑线的人,早已甩出我好几圈跑道了。
但“觉醒”的我,却并没有想太多,只想一直往前冲。不再坐等机会,而是主动出击;不再怨天尤人,而是自立自强;不再庸碌无为,而是点滴进步。自那时候开始,内心的枷锁终于被挣脱,这给了我巨大的信心、动力和勇气。慢慢地发现,奔跑的感觉其实挺美好的,不仅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还会有给你鼓掌的人。他们的微笑、赞许、建议,都给了我力量。 难怪有人说,一个拼命奔跑的人,不需要鲜花,但需要鼓励。
“觉醒”的我,从第5年到第8年(今年)收获了诸多的幸福:全国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一等奖,杭州市优质课一等奖,杭州市“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政治学科一等奖,县级优质课、班会课一等奖,县级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开发者等荣誉纷至沓来;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教学论文、教育随笔30余篇,等等。成绩虽然微不足道,但对于曾经沉睡的自己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在奔跑的路上,我不时会想起一个人,那就是阿甘——一个一直在路上跑的人。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跑的时候,他只是说:“要想往前走,就要忘掉过去。”其实,阿甘的向前冲,往前跑,不仅挣脱了捆绑人生的枷锁,更是跑出了人生的拐点,直至跑出了人生的华美篇章。
法国哲学家加缪曾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为人们刻画一个“荒诞”的世界,揭示了存在的无价值和无意义。但我并不认为西西弗斯把巨石推向山顶又滚落下来毫无意义。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负重的前行。作为教师,我们的生命负重或许比一般的人更重,但一定要记得前行。拒绝平庸,让生命更精彩。
与很多心怀憧憬与梦想步入杏坛的年轻人不同,我当时压根就没想过自己将会从事教育工作。初入职的前5年,理想并不丰满,但现实却无比的骨感。曾天真地以为,我从事的工作无非就是为了一个饭碗,也就无所谓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了。也曾天真地以为,我只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对学校有个交代了。 如果说,入职后的前2年,这样的天真尚可理解,但入职2年后,这样的天真就是幼稚了。
我就为这样的幼稚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当然,这个代价在那个时候的自己看起来并不沉重,也没给自己带来多大的痛楚,只是觉得有些不公罢了。但我现在明白,很多自己以为的“不公”或者“偏见”其实代表的是学校对你的一种看法甚至是否定的评价。
平心而论,我并不觉得自己上课会比别人差,至少从学生的成绩上反映出来的是这样。但每学年的年度考核与优秀不是擦肩而过,就是彻底无缘;年复一年的高一的日子让我对高一教材了熟于心却未入领导的法眼;每两年一次的县级优质课评比,自工作第二年开始参加,除了三等奖还是三等奖,就是一个“陪练”的角色。但这些都没有刺痛我的神经。真正让我有痛感甚至是愤怒的是工作第四年“教坛新秀”的评比。我的痛感甚至是愤怒并不是来自于评比的结果,而是我压根就没有获得这个机会,学校以“你不符合县里申报的条件”为由拒绝了我!
这个教训似乎像一记“醒棍”竟让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应该何去何从了。为什么我工作4年,仍一事无成?为什么我工作4年,仍让人不放心?我真的要一辈子这样下去吗?当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似乎有一道光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幽暗,也有了一种想改变自己境遇的内心冲动。“觉醒”的种子不知不觉飘落在我的心田,深埋在内心的深处,而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决定要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要让这颗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觉醒”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曾遇到过的。因为他们一直清醒,他们永远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应该怎么去。而我却花了4年的美好时光,才又想起站在起跑线上,迎接自己的职业生涯甚至是人生的挑战。而此时,曾经同一起跑线的人,早已甩出我好几圈跑道了。
但“觉醒”的我,却并没有想太多,只想一直往前冲。不再坐等机会,而是主动出击;不再怨天尤人,而是自立自强;不再庸碌无为,而是点滴进步。自那时候开始,内心的枷锁终于被挣脱,这给了我巨大的信心、动力和勇气。慢慢地发现,奔跑的感觉其实挺美好的,不仅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还会有给你鼓掌的人。他们的微笑、赞许、建议,都给了我力量。 难怪有人说,一个拼命奔跑的人,不需要鲜花,但需要鼓励。
“觉醒”的我,从第5年到第8年(今年)收获了诸多的幸福:全国校本课程纲要设计一等奖,杭州市优质课一等奖,杭州市“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政治学科一等奖,县级优质课、班会课一等奖,县级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开发者等荣誉纷至沓来;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教学论文、教育随笔30余篇,等等。成绩虽然微不足道,但对于曾经沉睡的自己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在奔跑的路上,我不时会想起一个人,那就是阿甘——一个一直在路上跑的人。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跑的时候,他只是说:“要想往前走,就要忘掉过去。”其实,阿甘的向前冲,往前跑,不仅挣脱了捆绑人生的枷锁,更是跑出了人生的拐点,直至跑出了人生的华美篇章。
法国哲学家加缪曾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为人们刻画一个“荒诞”的世界,揭示了存在的无价值和无意义。但我并不认为西西弗斯把巨石推向山顶又滚落下来毫无意义。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负重的前行。作为教师,我们的生命负重或许比一般的人更重,但一定要记得前行。拒绝平庸,让生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