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中一南一北两棵“大毒草”的导演谢晋、谢铁骊,暂时“解放”后受命合作拍摄革命“样板戏”《海港》,令人不胜唏嘘。抛开主题内容不说,其唱腔、其台词、其电影手法的运用都是相当考究的。
著名电影导演谢晋于2008年10月18日凌晨去世,享年85周岁。
谢晋是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其电影生涯横跨半个多世纪,他执导的《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鸦片战争》等影片,已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
谢晋是对社会有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一代名导”。他导演的每一部电影作品,都深深烙上了时代的鲜明印记。除了现在人们熟知的作品外,谢晋在1957年反“右派”、1958年“大跃进”和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尚有几部在当时流传很广、影响颇大的电影作品,只是随着时代的变革与沉淀,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已明显落伍。但是,“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回首逝去年代谢导的电影往事,会有一种辛酸、痛楚和难以名状的苦涩。同时,我们也就会理解谢导在“文革”以后的影片中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从艺的谢晋,从家乡浙江绍兴上虞来到大都市上海,先是在一些影片中任副导演。1954年,他与林农联合执导《一场风波》,并以淮剧戏曲片《蓝桥会》小试牛刀,开始独立执导影片。1956年的《女篮5号》使谢晋名气大增,其凸显人性、细腻传神的导演风格,引起圈内外瞩目。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后,单纯的谢晋也与许多人一样紧跟形势,满怀热情,加紧赶拍1958年上影天马厂的两部非常应时的电影——儿童题材的《大跃进中的小主人》(与杨小仲、张天赐合导)和《大风浪里的小故事》。《大风浪里的小故事》由3个短片《此路不通》、《旧恨新仇》、《疾风劲草》组成,是当时唯一一部以反“右派”为主题的故事片。谢晋在《疾风劲草》中任编导。影片主要讲述华东大学秦兆龙等人利用整风运动向党进攻,共青团员杨文英与其坚决斗争的故事。饰演秦兆龙的杨在葆,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进厂后被谢晋挑中,扮演一个相貌与角色反差很大的角色。谢晋有意测试年轻演员的基本功,而且明确要求杨在葆要从内心理解角色,反角正演,演出这一人物的偏狭,杨在葆受益匪浅。尽管这部影片明显贴上了政治标签,但是,谢晋在努力塑造和刻画人物真实形象和典型性格上的独到之处,却是可圈可点的。
1958年“大跃进”,刚刚起步的新中国电影事业受到严重干扰,电影界受“浮夸风”的影响,一些赶时间、抢速度、严重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粗制滥造的应景之作日渐抬头。长影厂在1958年拍成并上映的《水库上的歌声》被正式定名为“艺术性纪录片”之后,谢晋在天马厂导演的另一部同样是反映真人真事的故事片《黄宝妹》紧跟而上,成为在“大跃进”运动中的第二部“艺术性纪录片”,被评论界称为“艺术性纪录片的代表作”。
《水库上的歌声》和《黄宝妹》带动了一大批此种类型影片,趁“大跃进”之风一哄而上。1958~1959年短短两年间,竟有60多部“艺术性纪录片”相继公映,形成了全国影坛凯歌高奏的“主旋律”,占当时全国故事片生产总额一半以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59年9月前后,被庆祝建国10周年的18部优秀献礼片所取代。
1961年,“大跃进”的惨痛教训使中央作出扭转形势的决策,电影界又出现了少有的、喜人的创作势頭。谢晋导演的《红色娘子军》便是其中突出的一部。它于1962年获得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也许是《女篮5号》的成功拍摄,谢晋“重作冯妇”,于1962年执导了另一部体育喜剧片《大李、老李和小李》。而1965年的《舞台姐妹》则使谢晋在即将来临的“文革”风暴中九死一生。
“文革”开始后,电影界一片混乱。“文革”前17年的影片,统统都被打成“毒草”,谢晋的《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和《舞台姐妹》更是首当其冲被批倒批臭。在“文革”声势最大的1966~1969年,北影厂拍摄的《早春二月》、上影厂出品的《舞台姐妹》作为重中之重的两棵“大毒草”,被指责为“阶级调和论”和“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典型,成为当时电影界株连人员最多的两大冤案。谢晋被扫地出门,挂牌批斗,它所在的天马厂把他当成“活靶子”,召开的批判会累计达二百余次。《舞台姐妹》女主角竺春花的原型——越剧名角袁雪芬也受到株连,经常“跟随”谢晋同批同斗,特别是可怜的上官云珠,她在“文革”之前最后的三部戏——《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血碑》中主要角色的死亡命运,也不幸演绎了生活中的真实悲剧。剧中扮演沈家姆妈的沈浩、出演和尚阿鑫的邓楠,都先后过早地撒手人寰。谢晋被隔离审查,全家沦落到空无一物的房间,用报纸垫着冰冷的地板睡觉。他和全厂许多职工一起,被强行赶到上海郊外奉贤县上海电影系统的“五七”干校,继续批斗和接受劳动改造。
阴晦的时光捱到了1972年,以林彪“九一三”自我爆炸为转折点,许多电影界人士得到了暂时的“解放”。上影厂领导班子重新启用谢晋,让他与执导过《早春二月》的导演谢铁骊以及另一知名导演傅超武一起,拍摄“八个样板戏”之一的《海港》。
谢晋与谢铁骊,正是“文革”中一南一北两棵“大毒草”的导演,意外合作拍摄这样一部革命“样板戏”,令人不胜唏嘘。谢铁骊是比谢晋早一些被解放出来的“牛鬼蛇神”,究其原因,正是江青非常欣赏《早春二月》那种淡雅、清新、优美的散文化抒情风格。谢铁骊解放后,被勒令导演了《智取威虎山》,《海港》是他的第二部“样板戏”作品。后来,又以政治任务的需要令他导演了《龙江颂》和《杜鹃山》,谢铁骊因此成为“文革”后期导演“样板戏”影片最多的一位导演。而谢晋重返人间,却已是心力交瘁:除了他自身在“文革”中的种种磨难之外,他的父亲在精神压抑和病痛折磨下死去,母亲受此刺激,坠楼身亡。妻子因他受到株连,孩子阿三、阿四“文革”中受人歧视,心灵受伤,竟成了痴呆。重执导筒,面对摄影机,面对水银灯,面对剧组的演职员,谢晋的心头该是怎样一番感慨。《海港》拍摄周期之长、摄制之难、反复修改之苦,这里省略不提,由于众多艺术家在台前幕后默默无闻地精益求精,使得这部京剧艺术片大放异彩。抛开主题内容不说,其唱腔、其台词、其电影手法的运用都是相当考究的。
政治风向千变万化,使人无所适从。1975年“批林批孔”之后,接着是“反击右倾翻案风”,谢晋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开拍了“四人帮”为篡党夺权需要所刻意炮制的电影《春苗》。该片描写“文革”期间农村赤脚医生与阶级敌人作斗争,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性格,乃至角色的一举一动,无不强加“三突出”和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以及鲜明、突出的阶级斗争主题。谢晋虽名为导演之一,实际上更像工具,处处要按照上级意图,违心地处理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分镜头乃至每一处细节。这种强权高压之下的精神枷锁,无疑比“文革”中遭受种种苦难的外伤更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苦楚。
“四人帮”倒台后,谢晋走出囹圄,走出黑暗,迅速开拍了一部真正发挥自己导演主动权的影片《青春》,由陈冲首涉银幕主演一个女兵成长的故事,继续了谢晋“造星”的神话——祝希娟、向梅、谢芳、李秀明、陈冲、王馥荔、朱时茂、丛珊、姜文、吕晓禾、何伟……谢晋经历了痛苦的煎熬,才会对过去的历史有着发自肺腑的心声、铭心刻骨的记忆和震撼人心的反思。于是,《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鸦片战争》……一部部震聋发聩的反思作品,触及灵魂,强烈拨动着两代观众的心弦。
谢晋85岁高龄的人生追求,也验证了他在历史巨片《鸦片战争》片头所点明的:当一个民族真正站立起来的时候,才敢于正视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作者系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
著名电影导演谢晋于2008年10月18日凌晨去世,享年85周岁。
谢晋是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其电影生涯横跨半个多世纪,他执导的《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鸦片战争》等影片,已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
谢晋是对社会有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一代名导”。他导演的每一部电影作品,都深深烙上了时代的鲜明印记。除了现在人们熟知的作品外,谢晋在1957年反“右派”、1958年“大跃进”和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尚有几部在当时流传很广、影响颇大的电影作品,只是随着时代的变革与沉淀,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已明显落伍。但是,“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回首逝去年代谢导的电影往事,会有一种辛酸、痛楚和难以名状的苦涩。同时,我们也就会理解谢导在“文革”以后的影片中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从艺的谢晋,从家乡浙江绍兴上虞来到大都市上海,先是在一些影片中任副导演。1954年,他与林农联合执导《一场风波》,并以淮剧戏曲片《蓝桥会》小试牛刀,开始独立执导影片。1956年的《女篮5号》使谢晋名气大增,其凸显人性、细腻传神的导演风格,引起圈内外瞩目。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后,单纯的谢晋也与许多人一样紧跟形势,满怀热情,加紧赶拍1958年上影天马厂的两部非常应时的电影——儿童题材的《大跃进中的小主人》(与杨小仲、张天赐合导)和《大风浪里的小故事》。《大风浪里的小故事》由3个短片《此路不通》、《旧恨新仇》、《疾风劲草》组成,是当时唯一一部以反“右派”为主题的故事片。谢晋在《疾风劲草》中任编导。影片主要讲述华东大学秦兆龙等人利用整风运动向党进攻,共青团员杨文英与其坚决斗争的故事。饰演秦兆龙的杨在葆,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进厂后被谢晋挑中,扮演一个相貌与角色反差很大的角色。谢晋有意测试年轻演员的基本功,而且明确要求杨在葆要从内心理解角色,反角正演,演出这一人物的偏狭,杨在葆受益匪浅。尽管这部影片明显贴上了政治标签,但是,谢晋在努力塑造和刻画人物真实形象和典型性格上的独到之处,却是可圈可点的。
1958年“大跃进”,刚刚起步的新中国电影事业受到严重干扰,电影界受“浮夸风”的影响,一些赶时间、抢速度、严重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的粗制滥造的应景之作日渐抬头。长影厂在1958年拍成并上映的《水库上的歌声》被正式定名为“艺术性纪录片”之后,谢晋在天马厂导演的另一部同样是反映真人真事的故事片《黄宝妹》紧跟而上,成为在“大跃进”运动中的第二部“艺术性纪录片”,被评论界称为“艺术性纪录片的代表作”。
《水库上的歌声》和《黄宝妹》带动了一大批此种类型影片,趁“大跃进”之风一哄而上。1958~1959年短短两年间,竟有60多部“艺术性纪录片”相继公映,形成了全国影坛凯歌高奏的“主旋律”,占当时全国故事片生产总额一半以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59年9月前后,被庆祝建国10周年的18部优秀献礼片所取代。
1961年,“大跃进”的惨痛教训使中央作出扭转形势的决策,电影界又出现了少有的、喜人的创作势頭。谢晋导演的《红色娘子军》便是其中突出的一部。它于1962年获得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也许是《女篮5号》的成功拍摄,谢晋“重作冯妇”,于1962年执导了另一部体育喜剧片《大李、老李和小李》。而1965年的《舞台姐妹》则使谢晋在即将来临的“文革”风暴中九死一生。
“文革”开始后,电影界一片混乱。“文革”前17年的影片,统统都被打成“毒草”,谢晋的《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和《舞台姐妹》更是首当其冲被批倒批臭。在“文革”声势最大的1966~1969年,北影厂拍摄的《早春二月》、上影厂出品的《舞台姐妹》作为重中之重的两棵“大毒草”,被指责为“阶级调和论”和“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典型,成为当时电影界株连人员最多的两大冤案。谢晋被扫地出门,挂牌批斗,它所在的天马厂把他当成“活靶子”,召开的批判会累计达二百余次。《舞台姐妹》女主角竺春花的原型——越剧名角袁雪芬也受到株连,经常“跟随”谢晋同批同斗,特别是可怜的上官云珠,她在“文革”之前最后的三部戏——《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血碑》中主要角色的死亡命运,也不幸演绎了生活中的真实悲剧。剧中扮演沈家姆妈的沈浩、出演和尚阿鑫的邓楠,都先后过早地撒手人寰。谢晋被隔离审查,全家沦落到空无一物的房间,用报纸垫着冰冷的地板睡觉。他和全厂许多职工一起,被强行赶到上海郊外奉贤县上海电影系统的“五七”干校,继续批斗和接受劳动改造。
阴晦的时光捱到了1972年,以林彪“九一三”自我爆炸为转折点,许多电影界人士得到了暂时的“解放”。上影厂领导班子重新启用谢晋,让他与执导过《早春二月》的导演谢铁骊以及另一知名导演傅超武一起,拍摄“八个样板戏”之一的《海港》。
谢晋与谢铁骊,正是“文革”中一南一北两棵“大毒草”的导演,意外合作拍摄这样一部革命“样板戏”,令人不胜唏嘘。谢铁骊是比谢晋早一些被解放出来的“牛鬼蛇神”,究其原因,正是江青非常欣赏《早春二月》那种淡雅、清新、优美的散文化抒情风格。谢铁骊解放后,被勒令导演了《智取威虎山》,《海港》是他的第二部“样板戏”作品。后来,又以政治任务的需要令他导演了《龙江颂》和《杜鹃山》,谢铁骊因此成为“文革”后期导演“样板戏”影片最多的一位导演。而谢晋重返人间,却已是心力交瘁:除了他自身在“文革”中的种种磨难之外,他的父亲在精神压抑和病痛折磨下死去,母亲受此刺激,坠楼身亡。妻子因他受到株连,孩子阿三、阿四“文革”中受人歧视,心灵受伤,竟成了痴呆。重执导筒,面对摄影机,面对水银灯,面对剧组的演职员,谢晋的心头该是怎样一番感慨。《海港》拍摄周期之长、摄制之难、反复修改之苦,这里省略不提,由于众多艺术家在台前幕后默默无闻地精益求精,使得这部京剧艺术片大放异彩。抛开主题内容不说,其唱腔、其台词、其电影手法的运用都是相当考究的。
政治风向千变万化,使人无所适从。1975年“批林批孔”之后,接着是“反击右倾翻案风”,谢晋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开拍了“四人帮”为篡党夺权需要所刻意炮制的电影《春苗》。该片描写“文革”期间农村赤脚医生与阶级敌人作斗争,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性格,乃至角色的一举一动,无不强加“三突出”和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以及鲜明、突出的阶级斗争主题。谢晋虽名为导演之一,实际上更像工具,处处要按照上级意图,违心地处理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分镜头乃至每一处细节。这种强权高压之下的精神枷锁,无疑比“文革”中遭受种种苦难的外伤更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苦楚。
“四人帮”倒台后,谢晋走出囹圄,走出黑暗,迅速开拍了一部真正发挥自己导演主动权的影片《青春》,由陈冲首涉银幕主演一个女兵成长的故事,继续了谢晋“造星”的神话——祝希娟、向梅、谢芳、李秀明、陈冲、王馥荔、朱时茂、丛珊、姜文、吕晓禾、何伟……谢晋经历了痛苦的煎熬,才会对过去的历史有着发自肺腑的心声、铭心刻骨的记忆和震撼人心的反思。于是,《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鸦片战争》……一部部震聋发聩的反思作品,触及灵魂,强烈拨动着两代观众的心弦。
谢晋85岁高龄的人生追求,也验证了他在历史巨片《鸦片战争》片头所点明的:当一个民族真正站立起来的时候,才敢于正视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作者系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