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很多人的眼中,英国是一个浪漫奢华的国家,可是近年来在英国等欧美国家开始流行“清贫生活”。当然,这是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物质享受懈怠的清贫,一种悠闲的清贫。他们在日常开支上非常吝啬,但在文化娱乐、体育运动消费上却很大方。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女孩邢蓉,受身边那些“清贫”英国好友的影响,也变成了快乐充实的“清贫一族”。
2004年的元旦刚过,19岁的邢蓉便告别父母,只身飞往英国留学。在海外的她深感孤独,父母便委托英国的一位好友艾妮关照邢蓉。艾妮是一家企业的老总,有两个孩子,可以说是一个百万富婆。慢慢地,邢蓉与艾妮成了好朋友。
可相处时间长了,邢蓉觉得艾妮实在很吝啬,如同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这样的说法其实一点都不过分。
就说艾妮的饮食方面,早上就吃羊角面包,拌点黄油或果酱。午餐稍稍丰盛一些,有生菜沙拉,一盘热菜,再配上主食面包。晚餐要与家人共餐,所以是一天中的盛事,但也只是多了一盘汤和再普通不过的奶酪和甜品而已。
这样的饮食,在邢蓉看来,仅仅是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层次。但艾妮却不这样看,她认为自己的饮食已经完全能够满足身体营养的需要,饭菜再多再好,也是浪费。
有一次,艾妮请邢蓉出去吃饭。那天,艾妮开的是一辆普通的本田,这位富婆为了节省开支,居然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
到了后发现普通车位已经停满轿车,邢蓉就建议将车停靠在饭店的贵宾车位。可艾妮不同意,于是邢蓉又开了一个玩笑:“停车费可以由我来付。”她还是不同意,原因非常简单,贵宾车位需要多付5欧元,她认为那是“不必要的支出。最后她们只好重新找了一个有普通车位的饭店。
点菜时,艾妮让邢蓉点,邢蓉可不客气,大大咧咧地点了5个菜,结果没有吃完。艾妮却说:“不能随便丢,打包起来,加工后又是一餐饭。”就连没用完的餐巾纸她也塞进了手提袋,她说可以用来擦皮鞋。
回家路上,车开到半途,因为口渴,她们便停车买饮料。正当邢蓉准备丢掉易拉罐时,她说不能随便丢,邢蓉以为她为了环保,结果她说:“可以拿去当废品换钱。”当时,邢蓉几乎晕倒: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堂堂一个企业老总,竟然拣垃圾?艾妮没有理会邢蓉的惊讶,很认真地把易拉罐放进了车尾箱。
艾妮除了饮食节俭外,在服饰方面也是如此。要知道,女人最喜欢漂亮的衣服和香水了,何况英国也是国际时尚的象征之一,各类时装、香水随处可见。起初,邢蓉心想艾妮那么有钱,应该有很多昂贵的服装饰物吧。
但非常出乎邢蓉的意料,那天她去艾妮家玩,看到她的衣橱中除了几件讲究的职业套装外,其余的都是从街边小店淘来的便宜货,而那几件家居装饰品也是来自跳蚤市场。而她在化妆品上的花费也特别少,总是用最简单的儿童护肤品。在室内装饰物品上,她喜欢到夜市上搜寻;而一些日常食品,她总是在节假日去超市买来一大包的“便宜货”。
别以为艾妮的吝啬只是局限在自己身上,其实她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她给孩子买的衣服多是“处理货”,她甚至还在亲戚、邻居和朋友之间建立了一个的家庭式的“儿童旧衣交易市场”,为的是可以接收一些孩子能穿的旧衣服和出售孩子不能再穿的衣服。
今年3月的一天,艾妮打电话给邢蓉,说她马上要去英国参加一个商务活动,想去商店买几件衣服,问邢蓉有没有时间一起去。买衣服、看电影之类的事情,被一些英国人视为隐私,一般不会告诉别人,除非你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而艾妮居然主动打电话给她,邢蓉自然不好推辞。
邢蓉心想,艾妮这次一定会买几件昂贵服装,但哪知她开着车载她来到一家普通的服装店。这个商店为了吸引顾客,故意把一大堆衣服乱糟糟地堆在一块大木板上,任顾客在那里翻动挑选。木板上还插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50%优惠”。
刚走进店门,艾妮就被这堆衣服吸引住了,于是,她挤在人群中左翻右挑,挑中了一件32欧元、一件45欧元的衣服。一旁的邢蓉看这两件衣服,质量、款式都不是很好,可艾妮却显得十分高兴……
起初,邢蓉很不理解艾妮的做法,但渐渐地就留意到:生活在这个浪漫国度里的人们穿得确实很不浪漫,商场里卖的衣服料子,大多是化纤,羊毛属于很高档的,而羊绒一类,基本只在大品牌的成衣上出现,至于裘皮服装,邢蓉在英国一次也没有见过。一次偶然机会,她和艾妮聊起了这个话题,没想到艾妮双手一摊,不屑地说:“难道裹一块动物皮在身上,就高贵了?哼,我可不想做中世纪的土财主。”
与艾妮相处久了,邢蓉渐渐发现,虽然艾妮如此吝啬,但在其他方面,她却很大方,很舍得在文化方面支出,如戏剧、电影、博物馆展览和主题旅游等等。她对员工也很大方,员工的收入都比较高。她还为公益和慈善事业一次次捐款……
艾妮经常出去旅游,去年圣诞节的时候,她玩了一周才回来。她不仅自己出去玩,还给公司的员工分批放了长假。她说:“大家都出去玩玩,回来后好好为公司工作。”
欧洲有很多专门针对旅游市场的租车公司,比如PE租车公司在全欧洲各地总共有33处营业点。租车费用包括全险,每日只需美金30元;并且可以免除19.6%的旅游税,驾驶里程也没有限制。全险内容则包含撞车、个人伤害、火灾、盗窃等损失,并且没有自付额。旅游者在其中一处营业点租车,可以到另一处营业点退车。这样非常方便也非常节省。
艾妮去一些国家旅游,经常光顾PE租车公司的营业点。她一般都是租用费用低廉的雷诺经济型小车。艾妮说:“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所以不应该乱花,应花在该花的地方。”
在艾妮的眼里,衣服是穿来给别人看的,大方得体就可以了,不必要刻意追求名牌、奢华。而旅游、体育运动、文化娱乐能够提升自身素养,锻炼身体,是自己本身受益的事情,应该好好享受。钱花得再多也值得,因为这是“该花的地方”。
开始,邢蓉还以为自己“交友不慎”,结识了艾妮这个“吝啬鬼”。后来,她才慢慢发现,很多英国朋友都很“吝啬”。不管是有钱的生意人、世家子弟、白领还是普通居民、工人、穷学生,他们都只愿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
也许受艾妮和身边一些英国好友的影响吧,以前有“月光公主”之称的邢蓉也开始在吃穿等方面开始变得“吝啬”了。她照着艾妮的样子,花5欧元买了一个节水器装置安装在马桶上,还高兴地说:“每次冲马桶时,放掉太多的水,太浪费了。这样好了,每次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水。”
在英国的大街上很少见到西装革履的人,大家穿着都很随意。特别是在学校,一般都是套衫牛仔裤。邢蓉说,她所在的学校有一个中国男同学,刚到英国时,经常穿一套从上海带来的1800元人民币的西装,结果回头率很高,那不是艳羡而是奇怪的眼神,后来他干脆把昂贵的西装换成了一件25欧元的休闲服,这样才算融入了校园。
开始,邢蓉心里还有点同情这个“有衣不能穿”的男同学,但自从变得“吝啬”以后,她才算真正明白了英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学校是做学问的地方,不是服装博览会。”从此,邢蓉主动将从国内带来的几套“出得厅堂”的衣服,收拾到了箱子底下,换上简单随意的休闲装,她觉得无论自己的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轻松多了,没有了那种作茧自缚的压抑感。
如今,邢蓉心甘情愿地融入英国的“清贫一族”后,把每月不该花的钱都节省下来,然后花在“该花的地方”,如买健身器材、旅游、听音乐会。她发现自己“吝啬”以后,生活品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比以前盲目花钱、虚荣“大方”的时候快乐得多、充实得多。因为,这样她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身心得到了良好的熏陶。
最后,邢蓉还向笔者表示:对自己“吝啬”,对别人“大方”;在日常生活上“吝啬”,在文化方面“大方”;少一些虚浮的外表,多一点内在的修养。这样的“吝啬鬼”,其实是“精明鬼”,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邢蓉的一番话不无道理,我觉得很值得国内同胞们思考!
2004年的元旦刚过,19岁的邢蓉便告别父母,只身飞往英国留学。在海外的她深感孤独,父母便委托英国的一位好友艾妮关照邢蓉。艾妮是一家企业的老总,有两个孩子,可以说是一个百万富婆。慢慢地,邢蓉与艾妮成了好朋友。
可相处时间长了,邢蓉觉得艾妮实在很吝啬,如同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这样的说法其实一点都不过分。
就说艾妮的饮食方面,早上就吃羊角面包,拌点黄油或果酱。午餐稍稍丰盛一些,有生菜沙拉,一盘热菜,再配上主食面包。晚餐要与家人共餐,所以是一天中的盛事,但也只是多了一盘汤和再普通不过的奶酪和甜品而已。
这样的饮食,在邢蓉看来,仅仅是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层次。但艾妮却不这样看,她认为自己的饮食已经完全能够满足身体营养的需要,饭菜再多再好,也是浪费。
有一次,艾妮请邢蓉出去吃饭。那天,艾妮开的是一辆普通的本田,这位富婆为了节省开支,居然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
到了后发现普通车位已经停满轿车,邢蓉就建议将车停靠在饭店的贵宾车位。可艾妮不同意,于是邢蓉又开了一个玩笑:“停车费可以由我来付。”她还是不同意,原因非常简单,贵宾车位需要多付5欧元,她认为那是“不必要的支出。最后她们只好重新找了一个有普通车位的饭店。
点菜时,艾妮让邢蓉点,邢蓉可不客气,大大咧咧地点了5个菜,结果没有吃完。艾妮却说:“不能随便丢,打包起来,加工后又是一餐饭。”就连没用完的餐巾纸她也塞进了手提袋,她说可以用来擦皮鞋。
回家路上,车开到半途,因为口渴,她们便停车买饮料。正当邢蓉准备丢掉易拉罐时,她说不能随便丢,邢蓉以为她为了环保,结果她说:“可以拿去当废品换钱。”当时,邢蓉几乎晕倒: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堂堂一个企业老总,竟然拣垃圾?艾妮没有理会邢蓉的惊讶,很认真地把易拉罐放进了车尾箱。
艾妮除了饮食节俭外,在服饰方面也是如此。要知道,女人最喜欢漂亮的衣服和香水了,何况英国也是国际时尚的象征之一,各类时装、香水随处可见。起初,邢蓉心想艾妮那么有钱,应该有很多昂贵的服装饰物吧。
但非常出乎邢蓉的意料,那天她去艾妮家玩,看到她的衣橱中除了几件讲究的职业套装外,其余的都是从街边小店淘来的便宜货,而那几件家居装饰品也是来自跳蚤市场。而她在化妆品上的花费也特别少,总是用最简单的儿童护肤品。在室内装饰物品上,她喜欢到夜市上搜寻;而一些日常食品,她总是在节假日去超市买来一大包的“便宜货”。
别以为艾妮的吝啬只是局限在自己身上,其实她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她给孩子买的衣服多是“处理货”,她甚至还在亲戚、邻居和朋友之间建立了一个的家庭式的“儿童旧衣交易市场”,为的是可以接收一些孩子能穿的旧衣服和出售孩子不能再穿的衣服。
今年3月的一天,艾妮打电话给邢蓉,说她马上要去英国参加一个商务活动,想去商店买几件衣服,问邢蓉有没有时间一起去。买衣服、看电影之类的事情,被一些英国人视为隐私,一般不会告诉别人,除非你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而艾妮居然主动打电话给她,邢蓉自然不好推辞。
邢蓉心想,艾妮这次一定会买几件昂贵服装,但哪知她开着车载她来到一家普通的服装店。这个商店为了吸引顾客,故意把一大堆衣服乱糟糟地堆在一块大木板上,任顾客在那里翻动挑选。木板上还插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50%优惠”。
刚走进店门,艾妮就被这堆衣服吸引住了,于是,她挤在人群中左翻右挑,挑中了一件32欧元、一件45欧元的衣服。一旁的邢蓉看这两件衣服,质量、款式都不是很好,可艾妮却显得十分高兴……
起初,邢蓉很不理解艾妮的做法,但渐渐地就留意到:生活在这个浪漫国度里的人们穿得确实很不浪漫,商场里卖的衣服料子,大多是化纤,羊毛属于很高档的,而羊绒一类,基本只在大品牌的成衣上出现,至于裘皮服装,邢蓉在英国一次也没有见过。一次偶然机会,她和艾妮聊起了这个话题,没想到艾妮双手一摊,不屑地说:“难道裹一块动物皮在身上,就高贵了?哼,我可不想做中世纪的土财主。”
与艾妮相处久了,邢蓉渐渐发现,虽然艾妮如此吝啬,但在其他方面,她却很大方,很舍得在文化方面支出,如戏剧、电影、博物馆展览和主题旅游等等。她对员工也很大方,员工的收入都比较高。她还为公益和慈善事业一次次捐款……
艾妮经常出去旅游,去年圣诞节的时候,她玩了一周才回来。她不仅自己出去玩,还给公司的员工分批放了长假。她说:“大家都出去玩玩,回来后好好为公司工作。”
欧洲有很多专门针对旅游市场的租车公司,比如PE租车公司在全欧洲各地总共有33处营业点。租车费用包括全险,每日只需美金30元;并且可以免除19.6%的旅游税,驾驶里程也没有限制。全险内容则包含撞车、个人伤害、火灾、盗窃等损失,并且没有自付额。旅游者在其中一处营业点租车,可以到另一处营业点退车。这样非常方便也非常节省。
艾妮去一些国家旅游,经常光顾PE租车公司的营业点。她一般都是租用费用低廉的雷诺经济型小车。艾妮说:“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所以不应该乱花,应花在该花的地方。”
在艾妮的眼里,衣服是穿来给别人看的,大方得体就可以了,不必要刻意追求名牌、奢华。而旅游、体育运动、文化娱乐能够提升自身素养,锻炼身体,是自己本身受益的事情,应该好好享受。钱花得再多也值得,因为这是“该花的地方”。
开始,邢蓉还以为自己“交友不慎”,结识了艾妮这个“吝啬鬼”。后来,她才慢慢发现,很多英国朋友都很“吝啬”。不管是有钱的生意人、世家子弟、白领还是普通居民、工人、穷学生,他们都只愿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
也许受艾妮和身边一些英国好友的影响吧,以前有“月光公主”之称的邢蓉也开始在吃穿等方面开始变得“吝啬”了。她照着艾妮的样子,花5欧元买了一个节水器装置安装在马桶上,还高兴地说:“每次冲马桶时,放掉太多的水,太浪费了。这样好了,每次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水。”
在英国的大街上很少见到西装革履的人,大家穿着都很随意。特别是在学校,一般都是套衫牛仔裤。邢蓉说,她所在的学校有一个中国男同学,刚到英国时,经常穿一套从上海带来的1800元人民币的西装,结果回头率很高,那不是艳羡而是奇怪的眼神,后来他干脆把昂贵的西装换成了一件25欧元的休闲服,这样才算融入了校园。
开始,邢蓉心里还有点同情这个“有衣不能穿”的男同学,但自从变得“吝啬”以后,她才算真正明白了英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学校是做学问的地方,不是服装博览会。”从此,邢蓉主动将从国内带来的几套“出得厅堂”的衣服,收拾到了箱子底下,换上简单随意的休闲装,她觉得无论自己的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轻松多了,没有了那种作茧自缚的压抑感。
如今,邢蓉心甘情愿地融入英国的“清贫一族”后,把每月不该花的钱都节省下来,然后花在“该花的地方”,如买健身器材、旅游、听音乐会。她发现自己“吝啬”以后,生活品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比以前盲目花钱、虚荣“大方”的时候快乐得多、充实得多。因为,这样她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身心得到了良好的熏陶。
最后,邢蓉还向笔者表示:对自己“吝啬”,对别人“大方”;在日常生活上“吝啬”,在文化方面“大方”;少一些虚浮的外表,多一点内在的修养。这样的“吝啬鬼”,其实是“精明鬼”,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邢蓉的一番话不无道理,我觉得很值得国内同胞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