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想转学”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我想转学,我讨厌这所学校,我不要继续待在这里了!”学生小A被班主任带进咨询室的那一刻,就开始哭诉。
  待小A冷静下来后,通过交谈,我得知她毕业于市重点初中,是班长,级部前10名的优等生,同学羡慕的对象,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她带着一堆光环来到了高一,来到了这个“高手云集”的地方。在这里,她只是40多名孩子中的一员,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一切显得平平无奇。对比之下,失落感倍增。
  小A的父母一向十分看重她的成绩,小A告诉我,她的爸爸妈妈经常对自己说,他们后半生的希望就全靠她了,她必须名列前茅,考上重点大学。当父母得知她升高中以后成绩不理想时非常生气,经常好几天都冷落她。
  面对不满意的成绩,面对“普普通通”的自己,面对家长的愤怒和冷落,小A开始怀念以前的学校和自己。

优等生的心理健康未必优


  在人们心中,能升入重点中学的学生都品学兼优,都是能上重点大学的“种子选手”。这种固有印象导致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优等生在身心和人格上都应该比其他学生更加健康和健全。所以,他们不可能有什么烦恼或者心理问题。就好比成绩普通的学生听见优等生抱怨成绩,会觉得他们在故意炫耀,而不是真心烦恼。也好比当优等生做出一点点“出格”的事,比如迟到、早退、没按时交作业,都会让人惊讶不已。其实,优等生也是人,也有烦恼。而在我所接待的很多优等生中,他们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要远远大于普通学生,因患抑郁症而休学的学生,优等生不在少数。

优等生容易

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优等生对自己一直有着高标准、严要求。在激烈的学业竞争中,优等生大都有较高的目标定位,他们对考试成绩高度重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最后一搏,一旦考试失败就备受打击,心情非常低落,开始焦虑、担忧下一次考试。

骄傲自大,目空一切


  因为在以往的学习中总是春风得意,有些优等生会骄傲自大,目空一切。这种自大心理使得他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当经历考试失败时,强大的自尊心受到冲击,从而开始由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转化为自我怀疑、自我怨恨。当怨恨在心中结成块垒,他们就很难悦纳自我,由极端的自傲心理转化成极端的自卑心理。

重视细节,追求完美


  优等生大多都是重视细节、追求完美的,比如在交卷前会反复检查,像是一种强迫行为。优等生把自己当成一件“产品”。所谓完美,是他们制造“产品”的态度,这意味着绝对,意味着“市面上”(也就是考场上)不应该有比自己更好的“产品”,只要稍有瑕疵,就等同于失败无异。
  所以,一些优等生哪怕成绩非常好,也从来没有体会过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他们永不满足,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完美中的完美,久而久之,生活就失去了乐趣,抑郁就会找上门。

如何帮助优等生打破心理困境?

学生要先自我调节


  1能归“零”,善归“零”
  有归“零”的心态,才不会在不顺时过于怀旧。不论过去“辉煌”还是“低落”,都是成长的一部分,生活本身并没有成功与失败之分,只有智慧之说。“成功”,给我们启发;“不成功”,给我们经验。不过于沉迷过去,纠结过往,才有更多的精力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2合理归因,坚定信心
  心理学上有一种著名的韦纳归因理论,人们对行为成败的归因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能力,努力,机遇,任务难度,身心状态和其他。研究表明,当一件事情发生后,如何归因,将影响个体再次做这件事情的动力。如果把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就会增强个体行为的动力,因为努力是可控的;如果把成败归因于能力、任务难度等,就会降低行为动机,因为能力是短时间内难以提升的,而任务难度又非自己所能左右。
  所以,成败面前,若想增加行为动力,就要试着将原因归为不稳定的、内部的、可操控的因素,只有这样,个体才会愿意去做、敢于去做,才有可做的。同樣,面对失去“光环”的不平衡,应科学合理地归因,坚定信心,勇敢地往前走。
  3改变自身,适应环境
  进入新集体后,可能你不再是“舞台中央的那颗星”了,可能周围没有同伴的围绕,耳边没有老师的称赞。但这本身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影响,因为不止你一个人有这种感觉,真正影响你的是你对这些变化的看法。
  当理想与现实出现落差时,有两种办法可以缓解。一是改变环境,二是改变自己。可能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改变自己真的好难!”可与改变环境相比,哪个更容易?
  改变自己,也不是很难。或许你前段时间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了,所以一时间达不到,那么你不妨重新确定努力的方向,降低目标,找准榜样。然后对照榜样,把失败当成机会,将烦恼当成考验,然后逐步卓有成效地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加适应环境。


家长的改变不可或缺


  前文我们讲过,优等生往往非常重视细节,追求完美,对自己的成绩有非常绝对化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他们自己主动提出的吗?不尽然,大部分都是家长从小灌输而成的。比如像小A的父母那样,直言自己后半生的幸福全靠孩子的好成绩,孩子成绩好的时候到处夸,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批评唠叨,甚至打骂、冷落。
  实际上,你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就是你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父母经常容易把自己的问题看成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父母创造了问题,然后把它投射到孩子身上。
  如果你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总忍不住用完美标准来要求他,首先要做相反的事—审视你自己。先想想你自己是不是完美的,再想一想,我的孩子有问题,那是谁的问题呢?谁让一个孩子有了问题?

身为家长,你需要知道四件事:


  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是全方位的,成绩只是其中一方面。
  要给孩子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认知,有时候璞玉和丑石,只是看的角度不同。
  要帮助孩子建立坚强有力的、可持续的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这要求你充分接纳孩子的优缺点,不要在爱里讲条件。只接纳成绩优秀时的孩子,而不接纳成绩不优秀时的孩子,这不利于孩子建立自信,后果就是当他的成绩不理想时,也像小A一样失去了自信的理由,被轻易打垮。要让孩子知道,你优秀是我的孩子,你不优秀,身为家长会陪同你一起渡过难关。
  最后,当孩子遇到问题,你又束手无策时,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成绩是小,孩子的心理健康才是大。
其他文献
我曾经一想到“追星”,脑海中就浮现出粉丝对明星狂热的追捧和不可理喻的迷恋,直到遇到小d。当认真地倾听了她的故事,尤其是听她讲到对一个球星长达十年深深的爱恋时,我感到震撼,也是在那一个瞬间,我似乎更加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作“理解来访者”。由外及内,对小d的了解逐渐深入  小d第一次走进咨询室时,感觉她有些疲倦,穿着拖鞋,脚指甲已很久没有修剪过,说话时略带笑意。这个大四的姑娘在室友的建议下来寻求心理咨询帮
期刊
“你家孩子谁来带?”“爷爷奶奶是不是照顾孩子的主力军?”当下社会,更多女性步入职场,年轻夫妇忙于工作无暇照看小孩,祖辈父母参与孙辈养育的现象已成常态。据统计,在大中城市中,祖辈父母和年轻父母共同养育下一代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大多数的市民正体验着或者曾经体验过“三代同堂”的酸甜苦辣。诚然,隔代养育虽然减轻了年轻父母的家庭负担,降低了养育的经济成本,但也可能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相信下面这样的对话场景
期刊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们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给人们生活、工作及学习带来的疾病负担也逐渐凸显,因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健康中国2030》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倡关注睡眠健康,并明确提出两个目标,一是成年人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从目前的6.5小时提高到7~8小时,二是失眠症患病率的上升趋势减缓。  睡眠健康是身心健康的基石,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睡眠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比较
期刊
虽然很多人把《裁缝》定义为复仇类型的电影,但是显然复仇主题的电影不会取这样的名字。“裁缝”这个词听起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女性,很明了这是围绕女人展开的故事。如果因为女主是技艺高超的服装设计师,她设计的服装神乎其神,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改变人生轨迹,那片名为何不叫《设计师》呢?或者其他和“美”有关的词,而“裁缝”听起来那么普通,“缝”的定义又那么广阔,既可以缝高定时装,也可以缝破碎的布片,直观上又让
期刊
过去一年多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传播,不仅使国内外的经济和产业受到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带来变化。  随着社会环境和消费环境的改变,我们注意到在疫情背景下产生的典型消费现象:或者囤积,或者青年人消费观的转变,或者网络消费的增加等,我们邀请到相关专家分别对此进行解读,期望能够帮助大众了解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以及拥有健康的消费体验,获得科学消费决策的能力。第一
期刊
十多年前,我受到启发,只用了不到五周的时间,写下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到现在,这本书仍广为流传,被誉为个人成长领域的经典之作。这,当然不是我个人的创作。感觉就是有一些讯息,要通过我流传到这个世界上,我很荣幸,承接了这个任务。十几年来,因为这本书,我受到了无数的祝福和感恩,当然,自己的人生也在跌跌撞撞地经历书中的所有过程。那一个金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我自己一直在体会、实践,愈加觉得当初写下这
期刊
孩子回到家,和我聊起班里一位新转学来的同学。  “课堂上他总是要出风头,回答问题却又答不到点子上。”  “课后无论教室的哪个角落有聊天,他都会凑上去,也不管别人想不想让他听。”  “走在楼梯上,他会和每个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师打招呼,连食堂阿姨也因为他的主动搭讪而迅速记住了他。”  孩子表示无法理解他拼命刷存在感的行为,老师和同学们也都不太喜欢他这样。  渴望让身边的每个老师和同学注意到自己,在他人的
期刊
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认知:对于失去至亲的人,安慰是很苍白的。  在网络上这样的感觉更明显。与丧亲者素不相识,更隔着一个冷冰冰的屏幕,我们很想表达支持和鼓励,可是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将自己的伤痛揭开,也不确定自己的安慰是不是一种多余的打扰,我们更不知道怎样的关怀对于这样一个陌生人是合适的。  其实,这些问题都没有单一的标准答案。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丧亲者愿意在网络上敞开心扉的原因,体会他们分享的内
期刊
近年来,网络上兴起了流行词“扶弟魔”,它是指一味牺牲自己,永远帮衬弟弟,不计成本愿为自己的原生家庭奉献一生的好姐姐。  “扶弟魔”姐姐们究竟值不值得同情?  许多读者朋友通过《心理与健康》杂志微信公众号与邮件互动方式给我们留言,说出了他们各自的看法:@我思故我在  “扶弟魔”姐姐是不值得同情的,表面她会很值得同情;但是这种没界限的生活也是她自己选择的;在其中她也享受了被看见、被崇拜、被称赞。也找到
期刊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潮中,偏远地区的父母外出务工,留在家乡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成了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根据民政部2018年的调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达到687万。这些留守儿童大多小小年纪便和父母分离,只有过年过节或者寒暑假的时候才能和父母团聚,平时由祖辈或者亲戚帮忙照顾。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调研发现,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的心理发展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继而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