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针对斜沟煤矿迎采掘巷围岩控制难题,采用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技术弱化回采工作面18104材料巷顶板,通过钻孔窥视检验得出钻孔内具有显著的竖向裂隙带,可实现工作面回采当中及时切断基本顶,进而保证迎采掘进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机 构】
: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斜沟煤矿,山西 兴县 0336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斜沟煤矿迎采掘巷围岩控制难题,采用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技术弱化回采工作面18104材料巷顶板,通过钻孔窥视检验得出钻孔内具有显著的竖向裂隙带,可实现工作面回采当中及时切断基本顶,进而保证迎采掘进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汾西煤矿瓦斯抽采效率,在汾西煤矿1513下巷底板抽放巷、1515下巷底板抽放巷以及1511采区分别施工一个流量测试钻孔,用来考察水力冲孔抽采半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流量法与瓦斯含量法考察结果基本一致,为保证瓦斯抽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选择较小的测试结果作为煤层的有效抽采半径.研究结果可为汾西煤矿15号煤层瓦斯抽采设计提供依据.
为有效降低15506工作面的瓦斯含量,保障本煤层预抽效果,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抽采钻孔参数模拟分析,基于模拟结果得出抽采负压、抽采时间及钻孔直径与瓦斯抽采效果间的关系,结合工作面瓦斯赋存特征进行大直径长钻孔瓦斯抽采方案设计,并在抽采方案实施期间进行抽采数据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大直径长钻孔抽采方案实施后,预抽区域瓦斯含量大幅降低,瓦斯抽采效果显著.
针对井下断层处地质条件差、勘探效率低、巷道支护稳定性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井下过断层防护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瞬变电磁法实现对断层地质状态的精确监测,通过井下注浆加固和联合支护的方案提升了过断层巷道的支护稳定性.根据实际应用表明,新的过断层核心防护技术能够将井下地质勘探效率提升89.4%,将巷道过断层变形量降低67.2%.
为解决寺河矿5303大采高工作面在末采阶段出现的片帮、冒顶问题,通过分析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破坏机理,提出深孔注浆加固技术.通过对末采段深孔注浆钻孔及注浆方案设计、注浆材料及设备选取,工程实践效果表明:实施深孔注浆后末采段煤柱的煤体结构强度得以增强,工作面两巷及回撤巷围岩变形速率减缓,回采期间片帮次数由每班11次降低至每班6次,最后的50 m仅用时8 d便顺利回采结束,未发生较大片帮及冒顶事故,保证末采阶段工作面的推进度,实现末采段的安全生产及回采设备的顺利回撤.
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类型,并根据地层压力效应,将围岩失稳的作用机理分为变形压力机理、松动压力机理和膨胀压力机理;阐明了巷道锚杆(索)分次支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在陕西美鑫矿业有限公司冶坪煤矿1308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布置2个对比试验段,对分次支护的支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分次支护技术的巷道顶板位移量稍大,但仍在合理范围内.分次支护技术可有效提高掘进效率,降低支护成本,具有极大的工程价值.
马道头矿北二盘区3号层N2206皮带顺槽过DF112断层破碎带期间容易出现顶板冒落问题,给巷道掘进以及后续使用安全带来较大威胁.在分析现场地质条件基础上,通过矿井技术论证,提出采用密集超前钢管对断层破碎带岩体进行控制,并使用锚网索及钢带对围岩进行支护.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断层破碎带围岩支护参数进行设计.现场应用后,巷道过DF112断层破碎带期间未出现顶板冒落问题,同时围岩变形量较低,可满足后续巷道掘进以及使用需要.
赵庄二号2309综放工作面内地质构造异常带大量发育,导致工作面煤岩体结构破碎,对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及瓦斯治理带来困难,威胁工作面的回采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2309综放工作面地质构造异常区域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并对各加固区分别进行注浆加固方案设计,并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监测分析,科学合理地解决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异常带的安全问题,为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为掌握15301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通过工作面回采期间现场监测的方式进行顶板运动特征的分析,基于工作面上部、中部和下部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分析结果,得出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分别35.9~37.2 m和16.0~16.9 m范围内,来压强度呈现出中部大、两端小的特征;通过分析回采期间支架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分布特征,进一步得出ZY12000-30/68D型液压支架总体适应性较好,后续需提升支架初撑力的合格率,确保初撑效果,同时加强对工作面中上部液压支架的管理,防止支架出现压死现象.
矿井火灾是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煤炭自然发火是矿井火灾的主要形式,它约占矿井火灾总数的90%,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不仅是矿井防灭火的重中之重,更是矿井火灾防治的难点.本文在以往综合防灭火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以兴隆庄煤矿B4328工作面的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防治为例,综合阐述了综合防灭火技术的探索与创新.通过五大防灭火技术的应用与再实践,以工作面和留置采空区束管内的煤炭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监测数据所呈现的变化为依据,结合防灭火实践的效果对以往的防灭火技术进行了优化,对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
根据运河煤矿生产接续规划,未来矿井生产布局及生产系统将发生较大调整,届时将直接导致矿井实际需要风量增大,为保证矿井均衡稳定生产,现主要通风机供风能力将不能满足矿井未来生产需求.通过方案比选,提出采用更换目前主要通风机的方式,解决井下风量不足问题,从而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和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