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发热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发热患者21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20例,核右移5例,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65例,异型淋巴细胞大于5%的有30例,幼稚细胞3例,有核红细胞1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5例,大细胞性贫血3例,疟原虫2例。
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疑似血液病和血液学检查异常情况时进行外周血片镜检十分重要。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形态观察外周血涂片检查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of patients with fever of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011 January to 2014 January in our hospital clinical data of 210 cases of inpatient and outpatient fever patients,the peripheral blood cell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 The shift to left in 20 cases,neutrophils,5 cases of shift to right,neutropenia changes in 65 cases,atypical lymphocytes is greater than 5% of the 30 cases,3 cases of immature cells,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 in 18 patients,15 cases of hypochromic microcytic anemia,3 cases of large cell anemia,2 cases plasmodium.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peripheral blood film microscopy is very important in suspected hematological and blood examination abnormal situation.
Keywords:Peripheral blood cellMorphologyPeripheral blood smear examination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035-01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临床上一些发热患者,病因判断有时十分困难,对如何鉴别感染或非感染、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除依靠临床诊断、生化免疫学检测外,血细胞计数及细胞形态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都有重要的意义[1]。笔者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210例发热病人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发热患者210例,其中男146例,女64例,年龄6个月~70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贫血或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并选择同期健康体验55名作为对照组。
1.2仪器和试剂。ABX三分群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3标本采集。EDTA-K2抗凝管1ml血,充分混匀1h内检测完毕。
1.4检测方法。对异常的210例标本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和显微镜检,血液涂片、染色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2],镜检采用瑞氏染色。
2结果
2.1外周血形态异常结果。在210例涂片中,外周血形态异常的有161例,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20例,核右移5例,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65例,异型淋巴细胞大于5%的有30例,幼稚细胞3例,有核红细胞1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5例,大细胞性贫血3例,疟原虫2例。
2.2两组结果。对照组55名健康体检者镜检未见血细胞形态异常和仪器分析结果完全一致。210例发热患者,镜检有161例出现形态学异常;其他49例无形态学异常,异常率为76.7%。
3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检验的广泛应用,使得血细胞分析仪结果更精确,大大提高了检验的工作效率,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临床检验科血常规检验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了解细胞的外部形态变化,而且能直接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能区别和鉴定异常细胞,是血液细胞分析仪所不可替代的观察各类血细胞形态学有无改变的“金标准”。但是,各类细胞分析仪任有其不足之处,如对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不能准确分类和计数等,仪器内在的缺陷及细胞形态的多样性、复杂性使仪器在判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3]。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检查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形态和数量的改变情况。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按一定的规律将成熟的细胞释放于外周血,在造血系统疾病发生造血功能絮乱时,可引起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质和量的改变,如出现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内部出现结构异常等,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对上述细胞进行识别、准确分类和计数[4],当机体发生疾病时,细胞在数量和形态上均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并滥用,当机体发生疾病时,细胞在数量上往往变化不显著,但形态学检验往往能真实地反映疾病的变化情况,故而对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容忽视。
WBC形态异常改变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核右移、毒性变化(如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及出现幼稚细胞等。在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WBC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最为多见,其“毒性”变化包括细胞大小不均匀、中毒性颗粒、空泡变性及核变性,常伴有核左移,对临床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有着重要价值;而在病毒性感染中,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肺炎支原体等感染时,异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外周血象中较多出现不典型淋巴细胞,易导致临床误诊[5],尤其需与一些血液病鉴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感染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白细胞形态检查的意义:①用以肯定或基本诊断,如检测白血病细胞,可确立白血病的诊断等。②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如白细胞数增多更支持心肌梗死的诊断,白细胞数正常较支持心绞痛的可能。③揭示疾病的严重性或监测治疗效果,如可通过白细胞数增高的程度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急性细菌性炎症感染时白细胞的增高更为明显。抗感染药物有效时,增高的白细胞数迅速下降。
总之,对临床上有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疑似血液系统疾病时,无论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如何必须进行外周血片镜检十分重要。必要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可分别使常见的贫血、白血病、感染等的疾病得到及时明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戴泽宁,金红,谢鑫友.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中镜检标本筛条件的探讨.检验医学,2004,19(4):366-367
[2]朱晓辉,何菊英,朱忠勇.应用血液分析仪后复查血片的内容和方法及程序.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2):785-787
[3]孙芾,王厚芳,于俊峰,穆煜,柳杰,杜振波.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3(02):45-47
[4]彭黎明,丛玉隆,我国血细胞自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09):34-35
[5]朱晓辉;马洪玉;朱忠勇,应用血液学分析仪后显微镜复检标准刍议[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22(03):15-17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发热患者21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20例,核右移5例,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65例,异型淋巴细胞大于5%的有30例,幼稚细胞3例,有核红细胞1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5例,大细胞性贫血3例,疟原虫2例。
结论: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疑似血液病和血液学检查异常情况时进行外周血片镜检十分重要。
关键词:外周血细胞形态观察外周血涂片检查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of patients with fever of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011 January to 2014 January in our hospital clinical data of 210 cases of inpatient and outpatient fever patients,the peripheral blood cell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 The shift to left in 20 cases,neutrophils,5 cases of shift to right,neutropenia changes in 65 cases,atypical lymphocytes is greater than 5% of the 30 cases,3 cases of immature cells,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 in 18 patients,15 cases of hypochromic microcytic anemia,3 cases of large cell anemia,2 cases plasmodium.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peripheral blood film microscopy is very important in suspected hematological and blood examination abnormal situation.
Keywords:Peripheral blood cellMorphologyPeripheral blood smear examination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035-01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临床上一些发热患者,病因判断有时十分困难,对如何鉴别感染或非感染、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除依靠临床诊断、生化免疫学检测外,血细胞计数及细胞形态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都有重要的意义[1]。笔者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210例发热病人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改变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发热患者210例,其中男146例,女64例,年龄6个月~70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贫血或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并选择同期健康体验55名作为对照组。
1.2仪器和试剂。ABX三分群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3标本采集。EDTA-K2抗凝管1ml血,充分混匀1h内检测完毕。
1.4检测方法。对异常的210例标本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和显微镜检,血液涂片、染色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2],镜检采用瑞氏染色。
2结果
2.1外周血形态异常结果。在210例涂片中,外周血形态异常的有161例,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20例,核右移5例,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65例,异型淋巴细胞大于5%的有30例,幼稚细胞3例,有核红细胞1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5例,大细胞性贫血3例,疟原虫2例。
2.2两组结果。对照组55名健康体检者镜检未见血细胞形态异常和仪器分析结果完全一致。210例发热患者,镜检有161例出现形态学异常;其他49例无形态学异常,异常率为76.7%。
3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检验的广泛应用,使得血细胞分析仪结果更精确,大大提高了检验的工作效率,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临床检验科血常规检验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了解细胞的外部形态变化,而且能直接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能区别和鉴定异常细胞,是血液细胞分析仪所不可替代的观察各类血细胞形态学有无改变的“金标准”。但是,各类细胞分析仪任有其不足之处,如对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不能准确分类和计数等,仪器内在的缺陷及细胞形态的多样性、复杂性使仪器在判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3]。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检查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形态和数量的改变情况。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按一定的规律将成熟的细胞释放于外周血,在造血系统疾病发生造血功能絮乱时,可引起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质和量的改变,如出现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内部出现结构异常等,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对上述细胞进行识别、准确分类和计数[4],当机体发生疾病时,细胞在数量和形态上均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并滥用,当机体发生疾病时,细胞在数量上往往变化不显著,但形态学检验往往能真实地反映疾病的变化情况,故而对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容忽视。
WBC形态异常改变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核右移、毒性变化(如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及出现幼稚细胞等。在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WBC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最为多见,其“毒性”变化包括细胞大小不均匀、中毒性颗粒、空泡变性及核变性,常伴有核左移,对临床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有着重要价值;而在病毒性感染中,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肺炎支原体等感染时,异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外周血象中较多出现不典型淋巴细胞,易导致临床误诊[5],尤其需与一些血液病鉴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感染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白细胞形态检查的意义:①用以肯定或基本诊断,如检测白血病细胞,可确立白血病的诊断等。②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如白细胞数增多更支持心肌梗死的诊断,白细胞数正常较支持心绞痛的可能。③揭示疾病的严重性或监测治疗效果,如可通过白细胞数增高的程度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急性细菌性炎症感染时白细胞的增高更为明显。抗感染药物有效时,增高的白细胞数迅速下降。
总之,对临床上有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疑似血液系统疾病时,无论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如何必须进行外周血片镜检十分重要。必要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可分别使常见的贫血、白血病、感染等的疾病得到及时明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戴泽宁,金红,谢鑫友.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中镜检标本筛条件的探讨.检验医学,2004,19(4):366-367
[2]朱晓辉,何菊英,朱忠勇.应用血液分析仪后复查血片的内容和方法及程序.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2):785-787
[3]孙芾,王厚芳,于俊峰,穆煜,柳杰,杜振波.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3(02):45-47
[4]彭黎明,丛玉隆,我国血细胞自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09):34-35
[5]朱晓辉;马洪玉;朱忠勇,应用血液学分析仪后显微镜复检标准刍议[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22(0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