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课堂主宰性地位。虽然新课改要求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可否认的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认识水平要高于学生,只是这种落差并非一定要求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教师作为“过来人”,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达到有效生成知识的目的。本文对生成性教学视域下初中语文课堂组织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引发教师的重视和思考。
一、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充分的预设是教师主导性发挥的最根本形式。实践表明,将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才能诱发学生的思维,避免“想当然”的尴尬。那么,哪些内容需要我们课前进行预设呢?
1. 预设学生。即上课前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角度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 预设文本。上课前我们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思考,预设情感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思考哪些内容学生会在学习时比较兴奋,哪些内容则没有学习的兴趣。
3. 预设“意外”。预设的目的在于生成,课前我们要思考通过情境的预设,将在课堂上出现哪些情况,学生会提出哪些疑问,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后,对学生课堂上的问题生成就有了评价标准,知道哪些是没有讨论价值的,哪些是亮点,从而推动语文课堂走向高效。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孔雀东南飞》时,笔者首先预设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本,进行探究式学习。
问题①:文章中的刘兰芝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问题②:为什么焦母一定要休了刘兰芝?
问题③: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个人除了死,是否还有其它出路?
初读文本,学生都能感受到刘兰芝是一位聪慧、善良、勤劳的女性,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对婆婆也非常孝敬。再细读文本,学生会去思考问题②,再结合当前社会现实思考问题③。在课堂教学之前,没有灌输知识,而是借助开放性较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为学生的自我知识生成留下了一定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鼓励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教师指挥着走,被动地学,思维缺乏自主性和能动性。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缺乏动力和兴趣,将语文学习看成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想借助语文学习闯过中考大关。这种被动的学习认识往往让我们的孩子被迫延长学习和训练的时间,深陷“题海”的漩涡而不可自拔。
从现代教学论来看,教和学是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教师“教”即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实现知识的自我发现,在认识发展的同时实现自我,形成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风格与途径。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主动、积极地态度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之中。只有自身努力并主动地学习,才能生成问题,提升学习的效果。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材是学生知识学习的载体,创造性使用教材是实现有效生成的重要前提。
1. 师生共同加工、处理信息
教材只是个例子,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对教材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笔者认为,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不能是教师处理、加工好了“喂”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加工环节之中,师生共同努力,创造性理解教材。
例如,笔者和学生一起学习《端午日》时,没有给学生讲“教材”,而是和学生一起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加工、重组。①学生结合书本中的内容,从网络、生活、文献中搜集分享有关《端午日》的资料。②开放学生交流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信息进行交流与展示。在展示的方式上,可以是演讲,可以是辩论,也可以是导游式的串讲,交流端午节的背景、来历,分享关于端午节的美文、诗句。
2. 联系生活使用教材
从当前苏教版语文教材来看,开放性很强,与生活实际贴切度很高。从这一特点思考我们的生成性教学,笔者认为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时,不要被教材中固有的篇目所束缚,要打破常规促进生成,将教材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作为生活中的人融入到教材文本所表述的角色之中,感悟教材,与作者交流,从而生成知识和美感。
例如,笔者和学生一起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大胆创新,设置生活化情境,假设学生就是“小记者”“渔人”“居民”,将学生融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要求“小记者”对文中的“渔人”和桃花源的“居民”进行一次现场采访。这种角色扮演既可以展示教材中的情境,也可以融入现代的成分,然后再回到《桃花源记》那个时代,对文本重新解读,使文本与学生之间再一次发生深层次的交流,深化理解。
此外,在利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能被学科之间的隔阂所限制。应该从相邻学科中找到交叉或者渗透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推动动态生成化的语文课堂出现。
一、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充分的预设是教师主导性发挥的最根本形式。实践表明,将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才能诱发学生的思维,避免“想当然”的尴尬。那么,哪些内容需要我们课前进行预设呢?
1. 预设学生。即上课前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角度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 预设文本。上课前我们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思考,预设情感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思考哪些内容学生会在学习时比较兴奋,哪些内容则没有学习的兴趣。
3. 预设“意外”。预设的目的在于生成,课前我们要思考通过情境的预设,将在课堂上出现哪些情况,学生会提出哪些疑问,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后,对学生课堂上的问题生成就有了评价标准,知道哪些是没有讨论价值的,哪些是亮点,从而推动语文课堂走向高效。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孔雀东南飞》时,笔者首先预设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本,进行探究式学习。
问题①:文章中的刘兰芝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问题②:为什么焦母一定要休了刘兰芝?
问题③: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个人除了死,是否还有其它出路?
初读文本,学生都能感受到刘兰芝是一位聪慧、善良、勤劳的女性,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对婆婆也非常孝敬。再细读文本,学生会去思考问题②,再结合当前社会现实思考问题③。在课堂教学之前,没有灌输知识,而是借助开放性较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为学生的自我知识生成留下了一定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鼓励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教师指挥着走,被动地学,思维缺乏自主性和能动性。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缺乏动力和兴趣,将语文学习看成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想借助语文学习闯过中考大关。这种被动的学习认识往往让我们的孩子被迫延长学习和训练的时间,深陷“题海”的漩涡而不可自拔。
从现代教学论来看,教和学是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教师“教”即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实现知识的自我发现,在认识发展的同时实现自我,形成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风格与途径。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主动、积极地态度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之中。只有自身努力并主动地学习,才能生成问题,提升学习的效果。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材是学生知识学习的载体,创造性使用教材是实现有效生成的重要前提。
1. 师生共同加工、处理信息
教材只是个例子,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对教材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笔者认为,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不能是教师处理、加工好了“喂”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加工环节之中,师生共同努力,创造性理解教材。
例如,笔者和学生一起学习《端午日》时,没有给学生讲“教材”,而是和学生一起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加工、重组。①学生结合书本中的内容,从网络、生活、文献中搜集分享有关《端午日》的资料。②开放学生交流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信息进行交流与展示。在展示的方式上,可以是演讲,可以是辩论,也可以是导游式的串讲,交流端午节的背景、来历,分享关于端午节的美文、诗句。
2. 联系生活使用教材
从当前苏教版语文教材来看,开放性很强,与生活实际贴切度很高。从这一特点思考我们的生成性教学,笔者认为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时,不要被教材中固有的篇目所束缚,要打破常规促进生成,将教材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作为生活中的人融入到教材文本所表述的角色之中,感悟教材,与作者交流,从而生成知识和美感。
例如,笔者和学生一起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大胆创新,设置生活化情境,假设学生就是“小记者”“渔人”“居民”,将学生融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要求“小记者”对文中的“渔人”和桃花源的“居民”进行一次现场采访。这种角色扮演既可以展示教材中的情境,也可以融入现代的成分,然后再回到《桃花源记》那个时代,对文本重新解读,使文本与学生之间再一次发生深层次的交流,深化理解。
此外,在利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能被学科之间的隔阂所限制。应该从相邻学科中找到交叉或者渗透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推动动态生成化的语文课堂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