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
渥伦斯基跟着乘务员向客车走去,在车厢门口他突然停住脚步,给一位正走下车来的夫人让路。凭着社交界中人的眼力,瞥了一瞥这位夫人的风姿,渥伦斯基就辨别出她是属于上流社会的。他道了声歉,就走进车厢去,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这并不因为她非常美丽,也不是因为她全部姿态上所显露出来的优美文雅的风度,而是因为在她走过他身边时她那迷人的脸上的表情带着几分特别的柔情蜜意。当他回过头来看她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注意地盯着他的脸,好像她在辨认他一样,随后又立刻转向走过的人群,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在那短促的一瞥中,渥伦斯基已经注意到了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弯曲了的隐隐约约的微笑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
([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周扬译)
赏读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873年~1877年,是俄國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长篇小说之一。小说通过描写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批判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作家在描绘安娜·卡列尼娜的肖像时,着意刻画的就是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贵族妇女。她内心蕴藏着强烈的追求自由、渴望幸福的热情。可是贪婪的姑妈却把年轻貌美、追求真挚爱情的她嫁给一个比她大二十岁、冷酷自私、只知道升官发财的官僚卡列宁。她内心十分痛苦,渴望纯真爱情。因此当她在火车站第一次遇见风流倜傥的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时,便不由自主地从眼睛里、微笑中透露出她那压抑不住的青春之火。作家写安娜·卡列尼娜的眼睛,不作静态的描摹,而是通过渥伦斯基的眼睛以及他们眼神交流的角度来写的,写得很有现场感、情境感。安娜的这双眼睛明亮、热情、大胆,充满了渴望但也有些压抑和伤感,她的眼睛“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实质是她对旧生活不满,想要追寻新生活的外在表现,折射出她那一段并不愉快的情感生活,透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谈到他的创作经验时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眼睛是一个人无法遮掩的心灵之窗,甚至可以代表这个人的特质。列夫·托尔斯泰通过“画眼睛”,写出了安娜·卡列尼娜的个性和境遇,写出了真实而复杂的人性,使得安娜·卡列尼娜成为世界文学形象长廊中永放光彩的经典。
(责任编辑 / 胡
渥伦斯基跟着乘务员向客车走去,在车厢门口他突然停住脚步,给一位正走下车来的夫人让路。凭着社交界中人的眼力,瞥了一瞥这位夫人的风姿,渥伦斯基就辨别出她是属于上流社会的。他道了声歉,就走进车厢去,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这并不因为她非常美丽,也不是因为她全部姿态上所显露出来的优美文雅的风度,而是因为在她走过他身边时她那迷人的脸上的表情带着几分特别的柔情蜜意。当他回过头来看她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注意地盯着他的脸,好像她在辨认他一样,随后又立刻转向走过的人群,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在那短促的一瞥中,渥伦斯基已经注意到了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弯曲了的隐隐约约的微笑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
([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周扬译)
赏读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873年~1877年,是俄國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长篇小说之一。小说通过描写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批判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作家在描绘安娜·卡列尼娜的肖像时,着意刻画的就是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贵族妇女。她内心蕴藏着强烈的追求自由、渴望幸福的热情。可是贪婪的姑妈却把年轻貌美、追求真挚爱情的她嫁给一个比她大二十岁、冷酷自私、只知道升官发财的官僚卡列宁。她内心十分痛苦,渴望纯真爱情。因此当她在火车站第一次遇见风流倜傥的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时,便不由自主地从眼睛里、微笑中透露出她那压抑不住的青春之火。作家写安娜·卡列尼娜的眼睛,不作静态的描摹,而是通过渥伦斯基的眼睛以及他们眼神交流的角度来写的,写得很有现场感、情境感。安娜的这双眼睛明亮、热情、大胆,充满了渴望但也有些压抑和伤感,她的眼睛“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实质是她对旧生活不满,想要追寻新生活的外在表现,折射出她那一段并不愉快的情感生活,透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谈到他的创作经验时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眼睛是一个人无法遮掩的心灵之窗,甚至可以代表这个人的特质。列夫·托尔斯泰通过“画眼睛”,写出了安娜·卡列尼娜的个性和境遇,写出了真实而复杂的人性,使得安娜·卡列尼娜成为世界文学形象长廊中永放光彩的经典。
(责任编辑 /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