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秋菊是安徽省砀山县一位普通农家妇女,她与丈夫胡守运本是一对感情甚笃的贫贱夫妻,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多灾多难之家。
然而,6年前,更大的不幸降临,胡守运突发脑梗瘫痪在床。不久,女儿胡雨婷又罹患过敏性紫癜肾炎急需医治……杨秋菊单薄的肩膀,成了全家唯一的依靠。
为了养家,杨秋菊像男人一样尝试了各种工作,屡败屡战。坚强是她唯一的盔甲,而丈夫的柔情是她前行的全部动力……终于,她靠手工编织走出了一条生路,并在丈夫病逝后,单枪匹马带领全村弱势群体闯出一条致富路,被大家称为“脱贫致富的顶梁柱”。如果说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那么,杨秋菊是用坚强自酿了一杯菊花蜜。
同甘共苦:那大篷车托起的幸福梦
2014年5月,安徽省砀山县一处广场。杨秋菊刚摆好音响,突然接到县中心医院急救中心的电话:“胡守运脑梗被送来了,需要立即进行开颅手术。”
杨秋菊赶到医院时,看见丈夫胡守运插着呼吸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半夜,胡守运身体开始出现生理性抽搐。杨秋菊紧紧抱着丈夫,见他右手拳头紧握,她慢慢掰开,一枚蓝色手工编织钥匙环映入眼帘。杨秋菊眼眶湿润,日子刚平顺下来,如今又遭遇致命一击。
杨秋菊1978年出生于安徽省砀山县一个小山村,自幼父母离异,外婆将她拉扯长大。高中毕业后,她应聘到市区一家服装厂做工人。
1998年,杨秋菊认识了出租车司机胡守运,他是砀山县陈寨村人。胡守运手巧,能用柳条、丝带编制出各种漂亮的小物件逗她开心。杨秋菊最喜欢的是他手工编的一捧菊花摆件,胡守运告诉她:“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在百花凋零的秋日,唯独菊花不畏严寒,粲然独放,特别像你。”
2000年3月两人裸婚,租住在杨秋菊工厂附近的民房里。胡守运开车挣来的钱大部分贴补了家用。这个家庭比杨秋菊预想的更为复杂,公公有精神疾病,婆婆因为脑梗半瘫在床,小叔子因为残疾和他们一起生活。2001年,儿子胡宇航出生后,生活压力陡增。
胡守运的弟弟胡守法是一位盲人,喜欢拉二胡,也喜欢唱歌,除了家人,附近不少喜欢唱歌的残疾朋友爱到家里聚会。为了自救,也为了让小叔子有事做,2004年,在杨秋菊主持下,他们成立了自立残疾人艺术团。彼时,乡镇红白喜事都会请乐器班子演奏。杨秋菊带领的艺人虽是残疾人,但表演丝毫不比专业演员差。经过一年多的经营,艺术团在县里远近闻名,单子也越接越多。
胡守运干劲十足,贷款买了一辆四轮货车,像装扮马戏团的大篷车一样将这辆车装饰一新。胡守运擅长手工编织,他知道妻子喜欢红色,就用红色系为大篷车穿了件衣服。就这样,一辆载着残疾人音乐团的红彤彤大篷车诞生了。此后,夫妻俩带着艺术团到全国各地演出,演出收益尚可。
没想到,2004年12月,艺术团到安徽省淮北市演出时,因天降暴雨,大篷车在高速路上出了车祸。杨秋菊因失血过多晕倒在车厢,醒来时左眼上边缝了十几针,留有一道三厘米长的伤疤。车子也当场报废了。然而,当得知一位残疾艺人的腿在车祸中摔断了,杨秋菊不顾自己的损失,主动拿出5万元积蓄补贴这位残疾艺人。
这次车祸后,为了不让丈夫胡守运太辛苦,也为了尽快还清外债,杨秋菊去学了大货车驾驶证,并贷款买了两辆货车。
此后,夫妻俩各开一辆大篷车去全国各地演出。在高速上,两人一前一后飞驰。演出间隙,杨秋菊不仅开车,还要负责给大家买菜、做饭,演出回来还要给这些人洗衣服。
2005年,杨秋菊的艺术团规模更大了,一共有30多名演员,杨秋菊夫妇把它更名为砀山县挚爱残疾人艺术团,演出轨迹遍及全国各地。
有次,在东北演出时,杨秋菊晕倒在后台,醒来时胡守运一脸笑意地看着她:“你又要当妈妈了!”原来,杨秋菊怀孕了,但因为每天连轴转,累得差点流产。为了保住孩子,她打了一个星期的保胎针。
此后每次出门,胡守运的车在前面引路,杨秋菊紧跟其后。为了给妻子壮胆,胡守运给她编了一串手工车挂,四颗小花生紧紧依偎在一起,寓意一家四口整整齐齐。
虽然怀孕了,但为了艺术团,杨秋菊一直挺着大肚子开车,直到女儿胡雨婷出生前,她才回家待产。在杨秋菊夫妇的打拼下,他们终于还清了外债。
杨秋菊30岁生日时,胡守运亲自编了一对钥匙扣。他将蓝色的钥匙扣绑在自己货车钥匙上,将粉色的钥匙扣绑在杨秋菊的电动车钥匙上。每天回家,兩人在进门的玄关处将两个钥匙扣放在一起,这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小温馨。
2012年,儿子胡宇航考入砀山县第一中学初中部后,为了陪伴照顾儿子,两人商定,由丈夫胡守运在县城留守。胡守运将一辆大篷车改成了货车,在县城当司机。杨秋菊则独自带着艺术团走南闯北。每逢节假日,胡守运会为杨秋菊编一捧手工花,杨秋菊对这些永不凋零的花朵很是爱惜,专门买来花瓶插起来欣赏。
杨秋菊本以为,日子会如同花一般绚烂。却不料,只是昙花一现。2014年,胡守运突然得了脑梗塞,被送到医院抢救。于是,出现文初那一幕——
永不言弃:穿荆度棘闯出自救路
经过开颅手术后,胡守运保住了一条命。但年底他出现脑梗塞并发症,血压高、糖尿病、心脏病接踵而至。每次去医院体检,杨秋菊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2015年6月,经过一年多的治疗,胡守运还是偏瘫了。此时,儿子胡宇航考到砀山县第一中学读高中。杨秋菊只好暂时停下艺术团的演出,为了照顾老公和孩子,她开起了胡守运的货车,每天在家具城门口拉货。为了省下120元搬运费,她不请搬运工,把货运到地方后亲自卸货。
有次,杨秋菊给一对老夫妇搬家。为了多挣500元,她依旧自己拉货自己扛。忙了一上午,老人的儿子赶到现场后却拒绝付款。原来,他们的一张五斗柜在搬运途中磕掉了漆。而老太太坚称这是她的陪嫁,让杨秋菊修复完好。杨秋菊拖着五斗柜在县城转了一下午,也没有找到专业的补漆店。傍晚,她只好无奈地将五斗柜还给老夫妇,连连道歉,并承诺如果他们能找到修补的地方,她愿意支付费用,可现在她要回家给丈夫和孩子做饭了。
然而,6年前,更大的不幸降临,胡守运突发脑梗瘫痪在床。不久,女儿胡雨婷又罹患过敏性紫癜肾炎急需医治……杨秋菊单薄的肩膀,成了全家唯一的依靠。
为了养家,杨秋菊像男人一样尝试了各种工作,屡败屡战。坚强是她唯一的盔甲,而丈夫的柔情是她前行的全部动力……终于,她靠手工编织走出了一条生路,并在丈夫病逝后,单枪匹马带领全村弱势群体闯出一条致富路,被大家称为“脱贫致富的顶梁柱”。如果说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那么,杨秋菊是用坚强自酿了一杯菊花蜜。
同甘共苦:那大篷车托起的幸福梦
2014年5月,安徽省砀山县一处广场。杨秋菊刚摆好音响,突然接到县中心医院急救中心的电话:“胡守运脑梗被送来了,需要立即进行开颅手术。”
杨秋菊赶到医院时,看见丈夫胡守运插着呼吸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半夜,胡守运身体开始出现生理性抽搐。杨秋菊紧紧抱着丈夫,见他右手拳头紧握,她慢慢掰开,一枚蓝色手工编织钥匙环映入眼帘。杨秋菊眼眶湿润,日子刚平顺下来,如今又遭遇致命一击。
杨秋菊1978年出生于安徽省砀山县一个小山村,自幼父母离异,外婆将她拉扯长大。高中毕业后,她应聘到市区一家服装厂做工人。
1998年,杨秋菊认识了出租车司机胡守运,他是砀山县陈寨村人。胡守运手巧,能用柳条、丝带编制出各种漂亮的小物件逗她开心。杨秋菊最喜欢的是他手工编的一捧菊花摆件,胡守运告诉她:“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在百花凋零的秋日,唯独菊花不畏严寒,粲然独放,特别像你。”
2000年3月两人裸婚,租住在杨秋菊工厂附近的民房里。胡守运开车挣来的钱大部分贴补了家用。这个家庭比杨秋菊预想的更为复杂,公公有精神疾病,婆婆因为脑梗半瘫在床,小叔子因为残疾和他们一起生活。2001年,儿子胡宇航出生后,生活压力陡增。
胡守运的弟弟胡守法是一位盲人,喜欢拉二胡,也喜欢唱歌,除了家人,附近不少喜欢唱歌的残疾朋友爱到家里聚会。为了自救,也为了让小叔子有事做,2004年,在杨秋菊主持下,他们成立了自立残疾人艺术团。彼时,乡镇红白喜事都会请乐器班子演奏。杨秋菊带领的艺人虽是残疾人,但表演丝毫不比专业演员差。经过一年多的经营,艺术团在县里远近闻名,单子也越接越多。
胡守运干劲十足,贷款买了一辆四轮货车,像装扮马戏团的大篷车一样将这辆车装饰一新。胡守运擅长手工编织,他知道妻子喜欢红色,就用红色系为大篷车穿了件衣服。就这样,一辆载着残疾人音乐团的红彤彤大篷车诞生了。此后,夫妻俩带着艺术团到全国各地演出,演出收益尚可。
没想到,2004年12月,艺术团到安徽省淮北市演出时,因天降暴雨,大篷车在高速路上出了车祸。杨秋菊因失血过多晕倒在车厢,醒来时左眼上边缝了十几针,留有一道三厘米长的伤疤。车子也当场报废了。然而,当得知一位残疾艺人的腿在车祸中摔断了,杨秋菊不顾自己的损失,主动拿出5万元积蓄补贴这位残疾艺人。
这次车祸后,为了不让丈夫胡守运太辛苦,也为了尽快还清外债,杨秋菊去学了大货车驾驶证,并贷款买了两辆货车。
此后,夫妻俩各开一辆大篷车去全国各地演出。在高速上,两人一前一后飞驰。演出间隙,杨秋菊不仅开车,还要负责给大家买菜、做饭,演出回来还要给这些人洗衣服。
2005年,杨秋菊的艺术团规模更大了,一共有30多名演员,杨秋菊夫妇把它更名为砀山县挚爱残疾人艺术团,演出轨迹遍及全国各地。
有次,在东北演出时,杨秋菊晕倒在后台,醒来时胡守运一脸笑意地看着她:“你又要当妈妈了!”原来,杨秋菊怀孕了,但因为每天连轴转,累得差点流产。为了保住孩子,她打了一个星期的保胎针。
此后每次出门,胡守运的车在前面引路,杨秋菊紧跟其后。为了给妻子壮胆,胡守运给她编了一串手工车挂,四颗小花生紧紧依偎在一起,寓意一家四口整整齐齐。
虽然怀孕了,但为了艺术团,杨秋菊一直挺着大肚子开车,直到女儿胡雨婷出生前,她才回家待产。在杨秋菊夫妇的打拼下,他们终于还清了外债。
杨秋菊30岁生日时,胡守运亲自编了一对钥匙扣。他将蓝色的钥匙扣绑在自己货车钥匙上,将粉色的钥匙扣绑在杨秋菊的电动车钥匙上。每天回家,兩人在进门的玄关处将两个钥匙扣放在一起,这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小温馨。
2012年,儿子胡宇航考入砀山县第一中学初中部后,为了陪伴照顾儿子,两人商定,由丈夫胡守运在县城留守。胡守运将一辆大篷车改成了货车,在县城当司机。杨秋菊则独自带着艺术团走南闯北。每逢节假日,胡守运会为杨秋菊编一捧手工花,杨秋菊对这些永不凋零的花朵很是爱惜,专门买来花瓶插起来欣赏。
杨秋菊本以为,日子会如同花一般绚烂。却不料,只是昙花一现。2014年,胡守运突然得了脑梗塞,被送到医院抢救。于是,出现文初那一幕——
永不言弃:穿荆度棘闯出自救路
经过开颅手术后,胡守运保住了一条命。但年底他出现脑梗塞并发症,血压高、糖尿病、心脏病接踵而至。每次去医院体检,杨秋菊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2015年6月,经过一年多的治疗,胡守运还是偏瘫了。此时,儿子胡宇航考到砀山县第一中学读高中。杨秋菊只好暂时停下艺术团的演出,为了照顾老公和孩子,她开起了胡守运的货车,每天在家具城门口拉货。为了省下120元搬运费,她不请搬运工,把货运到地方后亲自卸货。
有次,杨秋菊给一对老夫妇搬家。为了多挣500元,她依旧自己拉货自己扛。忙了一上午,老人的儿子赶到现场后却拒绝付款。原来,他们的一张五斗柜在搬运途中磕掉了漆。而老太太坚称这是她的陪嫁,让杨秋菊修复完好。杨秋菊拖着五斗柜在县城转了一下午,也没有找到专业的补漆店。傍晚,她只好无奈地将五斗柜还给老夫妇,连连道歉,并承诺如果他们能找到修补的地方,她愿意支付费用,可现在她要回家给丈夫和孩子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