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既是创造之才,时时既是创造之机,处处既是创造之地。”此话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由探索中求取新知识,在于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初中生物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要求,要学好这门课程,关键让学生会根据已学知识和社会实践去理解,通过讨论寻求真理。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去获取新知识。在运用导学式教法中,利用好“导议”这一环节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 导学式教法 方法
  我们要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化运用导学式教法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即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体和核心,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的重负担、低效率相比,由于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因此更加符合以学为本的基本规律。
   一、教案、学案的设疑,是课堂“导议”的前提
   一堂生物课,如果想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在上课前备教案、学案的时候,巧妙的设疑,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提出问题,让学生人人都有兴趣参与讨论,最终获取深刻的知识。例如:在备“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一节课时,本人巧妙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提出植物体为什么是一个整体?分别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让六名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结构和功能方面说明植物体是一个整体,其他学生可积极参与补充,探索答案。通过课堂运用,效果确实不错。这样导议,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同时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加强课堂提问,是课堂“导议”的关键
   在备课中进行了周密的设疑后,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针对班级的不同、学生的不同、课堂反映状况的不同等等,教师都要对课堂提问做相应的改变(包括时机、提问方式、讨论方法等),故此,一般长期任教某些班级对课堂提问是非常有利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脊髓与脊神经”一节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人的手被针刺一下,是先感到疼痛,还是先缩手?大部分学生都以为先感到疼痛。在教师解答是先缩手时,有许多学生不相信,还很有理由地说:“老师,不感到疼痛,缩手干什么?”于是教师提出下列问题:“疼痛是什么地方的神经活动?而缩手又是什么地方的神经活动?”部分学生通过画图,讨论终于从神经冲动所经过的路程和时间这两方面考虑,得出了正确答案,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也让学生明白了光靠自己的主观印象是不行的,必须有理论依据。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可以通过由浅到深的层层讨论,掌握其内容。如在“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一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前面所学的呼吸作用和吸收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引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腌的萝卜咸菜为什么萎蔫?泡在清水中的萝卜为什么特别水灵?水分为什么会从细胞中进出?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展开,或提问、或讨论、或师生共同探究,使本节课重点、难点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解决。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明确了生物知识可以从生活中获取,培养了学生注重观察的习惯,为以后分析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加强实验操作,是最有效的课堂“导议”方法
   自然界丰富多彩,生意盎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自然规律,如何明确自然界生命的特点。我想,让学生从实践中明确理论知识是现在生物教学的发展方向。这是因为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光靠语言文字是不能十分准确反映生物现象的。如果学生通过对一些问题进行实验讨论,得出结论,不为是最有效的导议方法之一。例如:学生学习“种子的成分”一节时,明确了其成分种类后,通过做实验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的认识和理解;学生通过做“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实验,同样能说明光合作用的存在。通过“导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也同时让学生明白了用事实说话的重要性。
   四、适时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可为“导议”提供原始材料
   在适当的时机开展生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有关的现象,可为导议提供原始材料和有利证据。例如: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家庭或学校饲养一种或几种动、植物,写出观察日记,研究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规律以及与周围环境(光照、土壤、空气、水分、温度等)的关系。或让学生调查某一社区周围的环境污染状况。或让学生到野外进行考察,调查当地的动、植物资源以及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或近几年来数量急剧减少或增多的动、植物。通过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在课堂导议中用此证据进行讨论,用事实说话,学生们发言更积极,知识理解更深刻。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也曾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不断的释疑、讨论过程中,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虽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作为教师,不管是在备课,还是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都应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研究型人才,为中华民族发达奠定人才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探索性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合理地运用教学工具,设计亲历式的教学途径,通过质疑,设计与实验、归纳、交流,得出规律或建立概念。本人结合在物理教学中的经验,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该如何实施探索性教学。   关键词:初中 物理教学 探索性教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学取消了教学大纲,出台了《物理课程标准》,此标
期刊
摘要: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教学活动,引入研究性学习,其动态发展的探究活动将使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可以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根据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关键词:初中 语文 研究   从教育的时代特征来看,研究性学习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呼唤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对
期刊
摘要:中学生作文训练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除了写作技巧不过关外,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良心理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就成了优化作文训练的迫切需要,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必经之路。   关键词:作文 训练 心理   一、 认知过程的浅表化、片面化    作文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之上的,这种认知有两条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体验,直接获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一是
期刊
摘 要:通过多种方法教幼儿识字,在快乐中学习,在幼儿活动实践中学习,不给幼儿任何压力,课上学不会复习时学,为幼儿创设许多机会,让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让幼儿园生活成为幸福的乐园。这样会使孩子更加自信,性格更加开朗,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 快乐识字 学习兴趣    一、从幼儿兴趣入手,采用不同形式坚持“快乐识字”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
期刊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在化学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可以说,化学实验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 演示实验 类型  演示实验,是教师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引起学生观察、思维,从而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利用想象,获取灵感。  当前,学生的作文模式化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像力,特别是缺少创造想象力。写作文,仅写自己观察到的,往往使人觉得有骨无肉。“想象是作文的翅膀”,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提出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强调教学就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老观念,把教学过程的实质变为如何体现人的生命价值,把课堂教学的活动拓展为讨论、合作,体现了个人与集体及社会的不可分割性。超越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 政治 新课程   首先,新的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教学是掌握政治学科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认识,更是
期刊
摘 要:长期教学实践证明,我们的教学活动,仅仅依靠学生的智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持续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绩效,我们的教学还必须依赖于学生高度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正确的动机、昂扬的激情、克服学习障碍的毅力等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高中历史 学习 动机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有什么样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在学习目的和学习需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为引导学生正确的学
期刊
摘要:小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深入,这种模式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这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效性,决定于教师的课堂组织,以及个环节的实施步骤。  关键词:初中英语 小组分析 小组教学  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共同小组努力下,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只有小组取得了成功,个人才能成功。小组学习特
期刊
摘要:小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关键词:英语教学 小组 培训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教师在构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