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灵飞经》是一部道教经卷,又名《灵飞六甲经》、《唐玉真公主灵飞六甲经》,在《道藏目录详注》卷一和卷四中分别注有《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和《上清琼宫灵飞六甲箓》。此经未见作者名款,只署“开元廿六年(738)二月,玉真长公主奉勅检校书”。因此,对该经书写者的考据是我们研究《灵飞经》的第一要务。
一、当今研究者将《灵飞经》冠名为钟绍京当属证据不足
历代对《灵飞经》书写者的讨论,基本集中于是否系锺绍京所书。持肯定观点的以袁桷、董其昌为代表,意見相左的以王澍、钱泳、启功为主。浙江美院2013届硕士生陆一的毕业论文《灵飞经和转轮圣王经研究》在考据《灵飞经》书写者时,借引郭清银先生的“家学渊源”一说,最后认定《灵飞经》为锺绍京所书,只能是建立在对名家崇拜基础上的牵强附会,不足为信,节录如下:
于近代书坛,小楷书法家郭清音先生在其《关于<灵飞经>的是是非非》一文中坚持的认定《灵飞经》是出锺绍京所书,并从锺绍京的书写生活环境、家世底蕴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一,盛唐时期虽然写经抄经之风盛行,几乎不论百姓和官员都在进行着这一项行为。锺绍京以善书被武则天赏识,并为诸多皇室宗亲、王公大臣题字,他用小楷抄经,是很自然的事情。其二,郭清银先生认为只有锺绍京才有资秉和可能完成这件登峰造极、精妙无比的佳作,并且锺绍京由于小楷的的出众而在朝廷中题榜书、写鼎文的过程为他创作出《灵飞经》这样的作品打下了雄厚的书法基础。其三,郭清银先生在文中如此说道:“作为著名书法家锺繇的十七代世孙,书法艺术因子的‘非生理性遗传’甚至是‘隔代遗传’表现于耳濡目染,长期浸淫,精神激励诸多方面。……然而由于种种限制,笔者无法看到《灵飞经》的真迹,无法获知此作的纸质、用墨等更为直观与细致的依据,据前文从几方面对此经的分析,笔者在此赞成袁桷、赵孟頫、董其昌和郭清银的观点,认为《灵飞经》当属锺绍京所作无疑,并且是他的代表作。
二、历代书家对《灵飞经》的作者也多以钟绍京冠名
关于《灵飞经》作者的讨论,从笔者目前获得的资料来看,最早的当属元代书家袁桷。其《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七云:
《 灵飞六甲经》一卷,唐开元间书。当时名能书者莫若李泰和徐季海,然皆变习行体。独钟绍京守钟王旧法。余尝见《爱州刺史碑黄庭经》,无毫发违越,至开元间从贬所入朝,一时字画皆出其手,此卷沉着遒正,知非经生辈可到,审定为绍京无疑。①
袁桷(1267—1327),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以能文名,喜蓄典籍,继承祖业,广藏书卷,有藏书楼“清容居”,藏书之富,元朝以来甲于浙东。黄惇先生在《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中虽然没有专门对袁桷生平作过具体叙述,但在介绍元代私家鉴藏《皇姊大长公主——祥哥剌吉》一文中提到:袁桷曾奉大长公主教,记录各书画的诗跋目;延祐三年(1316),袁桷书《题赵佶圜丘季享敕卷》、赵孟頫也专门为其书写过《千字文》,这些或多或少折射出袁桷在当时鉴藏界和书画界的地位。作为元代藏书大家,学养丰厚,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以“审定为绍京无疑”这种极其肯定的说法来断定《灵飞经》系锺绍京所书,势必对后世造成影响。
稍后于他的郑元佑(1292-1364)就未对《灵飞经》系锺绍京所书问题提出质疑,并且作诗来赞美《灵飞经》,诗的首句就以锺绍京冠名:
藏得锺郎万字经,虹光夜夜射天星。使来海上持龙节,辇下云端拾凤翎,金母授书黄帝阙,玉真按笔紫霞扃。勤修苦炼资轻举,濯足明河上九青。②
明代万历年间,董其昌得到《灵飞经》,并题跋曰:
开元时经生皆倣褚河南,此独宗右军《黄庭经》,袁清容定为锺绍京亦以宋思陵于经生书不收入内府,而书家品韵可望而知耳!③
这里,董氏虽然还未完全肯定《灵飞经》系锺绍京所书,但从他对“袁清容定为锺绍京亦以宋思陵于经生书不收入内府”一语以及“书家品韵可望而知”来看,让人觉得其已默认了袁桷的观点。在另一题跋中,董其昌甚至直接以“《灵飞六甲经》锺绍京书”的说法对《灵飞经》进行评价,其云:
《灵飞六甲经》锺绍京书,为玉真公主写,进御明皇,有宋徽宗标题,后有倪云林、虞伯生跋,全仿《黄庭经》,赵子昂师之,十得其三耳。海宁陈太常次公所藏。④
袁桷和董其昌的说法使“《灵飞经》系锺绍京所书”这一观点似为定论。但是,两人都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判断,尤其是董氏以“书家品韵可望而知”来判定《灵飞经》系锺绍京所书,依笔者之见,这种观点过于偏颇,且董氏位高权重,容易对后人造成观念上的影响。王文治就持这种观念,其曰:
董文敏尝谓书家品韵可望而知……余最服膺其言,盖所谓真鉴者,不籍史书杂录之考据,专求品韵,自得于意言之外。⑤
试想,若将字形笔法与《灵飞经》十分接近的唐人写经作品摆在董其昌面前,难道他们真能准确辨识吗?敦煌藏经洞里发现的大量写经,有许多精品亦为经生所写,王文治和董其昌也许都未曾见过,如果这些经卷一一展现于他们面前,或许就不会这样认为了。现以几例唐经生写经(图1、2、3)与《灵飞经》(图4)齐观,以证笔者之疑。
以上几种唐人写经堪称精品,它们无论从笔法、结体,都与《灵飞经》不相上下,启功先生云:“即在今天,拿敦煌所出、日本平安朝所遗的写本来与《灵飞》比较,《灵飞》仍然可以敢当那一比,而不轻易出现逊色。那么这四十三行经得起多方比较的杰出艺术品,在今天印出,我都替那位无名英雄的书手,感觉自豪。”⑥刘墉跋唐人写经云:“按元明以来所见唐人写经,如《西升经》号称褚遂良,《灵飞经》号称锺绍京,绫本《道德经》上卷号称徐浩,实皆经升书也。” ⑦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灵飞经》很可能并非锺绍京所书。
三、王澍、钱泳和启功的看法最令人确信
明代周锡珪首先就指以《灵飞经》所记录的内容与历史不符,对其书写着是否为锺绍京产生了质疑,其云: 辨锺绍京《灵飞六甲经》,为玉眞公主奉敕检校写。公主于天宝元年卒,天宝三年始改年为载,卷中所说与史不符,亦颇见考证。 ⑧
清代书家王澍(1668-1743)就大胆地反驳了董氏的观点,其说法有理有据:
《灵飞经》自宋元以来不著,至有明万历中,始有名于时。董思白深爱此书,目为锺可大,每欲写《法华经》,必凝观许时,而后书之。余按后款称:‘大洞三景弟子玉真长公主’,可大生平未有斯号,则知非可大书。余得唐经生书《三弥底部论》于淮阴,与此经字形笔法无毫发异,其非锺可大书无疑。又,锺书《杨历碑》称:‘义男锺绍京铭并书’。历,中官杨思勖父也。可大身为宰相,取媚阉人,至以义父事其父,可谓陋矣。虽果出可大,吾犹削之。况决非是乎?思白位高名重,妄以己意题署,百余年来,无敢有异论,余故特正其讹。⑨
王澍首先从后款所记载的“大洞三景弟子玉真长公主”得出“可大生平未有斯号,则知非可大书。”其次以《三弥底部论》与《灵飞经》作比較,发现“字形笔法无毫发异”,进一步认为“其非锺可大书无疑”。最后又以“可大身为宰相,取媚阉人,至以义父事其父,可谓陋矣”来反驳董氏,直言不讳。他以客观、具体的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认定《灵飞经》非锺绍京所书,纠正了董其昌“目为锺可大,妄以已意题署”的错误观点,也突破了袁桷“始定为锺绍京书”之观点的笼罩,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代学者、书法家钱泳认为宋思陵(宋高宗)规定经生字不收入秘府,虽然《灵飞经》被收入北宋秘府,但不能断定其为锺绍京所书,对袁桷的观点也提出了质疑:“按《灵飞经》为唐开元廿六年玉真长公主奉敕写,袁清容始定为锺绍京书,其说盖本思陵于经生书不收入内府一语,然亦未能断定为锺书也。⑩当代学者启功先生也云:“自袁清容误题《灵飞经》为锺绍京,后世悉以经生为可大,虽精鉴如董香光,尚未能误。夫绍京书家也,经生之笔,竟足以当之,然则经生之俗处何在?其兴书家之别又何在?固非又真凭实据也。”11
综上,《灵飞经》是否系锺绍京所书,历史上诸多书家都各执己见。但袁桷以“此卷沉着遒正,知非经生辈可到”、董其昌以“书家品韵可望而知耳”来判定《灵飞经》非经生辈所能及,而系“唯独守旧王法”的锺绍京书,实在略有偏颇。王澍通过对《灵飞经》和《三弥底部论》的对比推翻了袁氏的“锺绍京”论,此后学者钱泳和启功又对此论进行了阐释。我们知道,《灵飞经》不仅没有署名,史料也无确切记载,但通过分析,笔者认同王澍、钱泳和启功先生的观点:《灵飞经》非锺绍京所书。
注释:
①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七。参见袁桷《清容居士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91页。
② [元]郑元佑.《侨吴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赵氏铁网珊瑚,卷八。
③ 献唐.《小楷灵飞经五种》,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6月,第78、79、80页。
④[明]董其昌.《容台集别集·卷二》,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第632页。
⑤[清]王文治.《快雨堂题跋》卷三。参见《收藏家》,1997年6月刊,第21页。
⑥启功.《记<灵飞经>四十三行本》,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艺苑掇英》第34期,1987年,第47页。
⑦刘墉跋唐人写经,参见启功.《启功丛稿题跋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7月,第244页。
⑧[明]周锡珪.《唐碑帖跋·卷一》,浙江巡抚采进本,参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二七八册,齐鲁书社,第 202页。
⑨参见《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王澍书论》,徐利明主编,吴胜注评,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⑩[清]钱泳撰.张伟点校,《履园丛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5页。
11 启功.《启功丛稿题跋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7月,第298页。
(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 浙江宁波)
一、当今研究者将《灵飞经》冠名为钟绍京当属证据不足
历代对《灵飞经》书写者的讨论,基本集中于是否系锺绍京所书。持肯定观点的以袁桷、董其昌为代表,意見相左的以王澍、钱泳、启功为主。浙江美院2013届硕士生陆一的毕业论文《灵飞经和转轮圣王经研究》在考据《灵飞经》书写者时,借引郭清银先生的“家学渊源”一说,最后认定《灵飞经》为锺绍京所书,只能是建立在对名家崇拜基础上的牵强附会,不足为信,节录如下:
于近代书坛,小楷书法家郭清音先生在其《关于<灵飞经>的是是非非》一文中坚持的认定《灵飞经》是出锺绍京所书,并从锺绍京的书写生活环境、家世底蕴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一,盛唐时期虽然写经抄经之风盛行,几乎不论百姓和官员都在进行着这一项行为。锺绍京以善书被武则天赏识,并为诸多皇室宗亲、王公大臣题字,他用小楷抄经,是很自然的事情。其二,郭清银先生认为只有锺绍京才有资秉和可能完成这件登峰造极、精妙无比的佳作,并且锺绍京由于小楷的的出众而在朝廷中题榜书、写鼎文的过程为他创作出《灵飞经》这样的作品打下了雄厚的书法基础。其三,郭清银先生在文中如此说道:“作为著名书法家锺繇的十七代世孙,书法艺术因子的‘非生理性遗传’甚至是‘隔代遗传’表现于耳濡目染,长期浸淫,精神激励诸多方面。……然而由于种种限制,笔者无法看到《灵飞经》的真迹,无法获知此作的纸质、用墨等更为直观与细致的依据,据前文从几方面对此经的分析,笔者在此赞成袁桷、赵孟頫、董其昌和郭清银的观点,认为《灵飞经》当属锺绍京所作无疑,并且是他的代表作。
二、历代书家对《灵飞经》的作者也多以钟绍京冠名
关于《灵飞经》作者的讨论,从笔者目前获得的资料来看,最早的当属元代书家袁桷。其《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七云:
《 灵飞六甲经》一卷,唐开元间书。当时名能书者莫若李泰和徐季海,然皆变习行体。独钟绍京守钟王旧法。余尝见《爱州刺史碑黄庭经》,无毫发违越,至开元间从贬所入朝,一时字画皆出其手,此卷沉着遒正,知非经生辈可到,审定为绍京无疑。①
袁桷(1267—1327),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以能文名,喜蓄典籍,继承祖业,广藏书卷,有藏书楼“清容居”,藏书之富,元朝以来甲于浙东。黄惇先生在《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中虽然没有专门对袁桷生平作过具体叙述,但在介绍元代私家鉴藏《皇姊大长公主——祥哥剌吉》一文中提到:袁桷曾奉大长公主教,记录各书画的诗跋目;延祐三年(1316),袁桷书《题赵佶圜丘季享敕卷》、赵孟頫也专门为其书写过《千字文》,这些或多或少折射出袁桷在当时鉴藏界和书画界的地位。作为元代藏书大家,学养丰厚,又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以“审定为绍京无疑”这种极其肯定的说法来断定《灵飞经》系锺绍京所书,势必对后世造成影响。
稍后于他的郑元佑(1292-1364)就未对《灵飞经》系锺绍京所书问题提出质疑,并且作诗来赞美《灵飞经》,诗的首句就以锺绍京冠名:
藏得锺郎万字经,虹光夜夜射天星。使来海上持龙节,辇下云端拾凤翎,金母授书黄帝阙,玉真按笔紫霞扃。勤修苦炼资轻举,濯足明河上九青。②
明代万历年间,董其昌得到《灵飞经》,并题跋曰:
开元时经生皆倣褚河南,此独宗右军《黄庭经》,袁清容定为锺绍京亦以宋思陵于经生书不收入内府,而书家品韵可望而知耳!③
这里,董氏虽然还未完全肯定《灵飞经》系锺绍京所书,但从他对“袁清容定为锺绍京亦以宋思陵于经生书不收入内府”一语以及“书家品韵可望而知”来看,让人觉得其已默认了袁桷的观点。在另一题跋中,董其昌甚至直接以“《灵飞六甲经》锺绍京书”的说法对《灵飞经》进行评价,其云:
《灵飞六甲经》锺绍京书,为玉真公主写,进御明皇,有宋徽宗标题,后有倪云林、虞伯生跋,全仿《黄庭经》,赵子昂师之,十得其三耳。海宁陈太常次公所藏。④
袁桷和董其昌的说法使“《灵飞经》系锺绍京所书”这一观点似为定论。但是,两人都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判断,尤其是董氏以“书家品韵可望而知”来判定《灵飞经》系锺绍京所书,依笔者之见,这种观点过于偏颇,且董氏位高权重,容易对后人造成观念上的影响。王文治就持这种观念,其曰:
董文敏尝谓书家品韵可望而知……余最服膺其言,盖所谓真鉴者,不籍史书杂录之考据,专求品韵,自得于意言之外。⑤
试想,若将字形笔法与《灵飞经》十分接近的唐人写经作品摆在董其昌面前,难道他们真能准确辨识吗?敦煌藏经洞里发现的大量写经,有许多精品亦为经生所写,王文治和董其昌也许都未曾见过,如果这些经卷一一展现于他们面前,或许就不会这样认为了。现以几例唐经生写经(图1、2、3)与《灵飞经》(图4)齐观,以证笔者之疑。
以上几种唐人写经堪称精品,它们无论从笔法、结体,都与《灵飞经》不相上下,启功先生云:“即在今天,拿敦煌所出、日本平安朝所遗的写本来与《灵飞》比较,《灵飞》仍然可以敢当那一比,而不轻易出现逊色。那么这四十三行经得起多方比较的杰出艺术品,在今天印出,我都替那位无名英雄的书手,感觉自豪。”⑥刘墉跋唐人写经云:“按元明以来所见唐人写经,如《西升经》号称褚遂良,《灵飞经》号称锺绍京,绫本《道德经》上卷号称徐浩,实皆经升书也。” ⑦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灵飞经》很可能并非锺绍京所书。
三、王澍、钱泳和启功的看法最令人确信
明代周锡珪首先就指以《灵飞经》所记录的内容与历史不符,对其书写着是否为锺绍京产生了质疑,其云: 辨锺绍京《灵飞六甲经》,为玉眞公主奉敕检校写。公主于天宝元年卒,天宝三年始改年为载,卷中所说与史不符,亦颇见考证。 ⑧
清代书家王澍(1668-1743)就大胆地反驳了董氏的观点,其说法有理有据:
《灵飞经》自宋元以来不著,至有明万历中,始有名于时。董思白深爱此书,目为锺可大,每欲写《法华经》,必凝观许时,而后书之。余按后款称:‘大洞三景弟子玉真长公主’,可大生平未有斯号,则知非可大书。余得唐经生书《三弥底部论》于淮阴,与此经字形笔法无毫发异,其非锺可大书无疑。又,锺书《杨历碑》称:‘义男锺绍京铭并书’。历,中官杨思勖父也。可大身为宰相,取媚阉人,至以义父事其父,可谓陋矣。虽果出可大,吾犹削之。况决非是乎?思白位高名重,妄以己意题署,百余年来,无敢有异论,余故特正其讹。⑨
王澍首先从后款所记载的“大洞三景弟子玉真长公主”得出“可大生平未有斯号,则知非可大书。”其次以《三弥底部论》与《灵飞经》作比較,发现“字形笔法无毫发异”,进一步认为“其非锺可大书无疑”。最后又以“可大身为宰相,取媚阉人,至以义父事其父,可谓陋矣”来反驳董氏,直言不讳。他以客观、具体的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认定《灵飞经》非锺绍京所书,纠正了董其昌“目为锺可大,妄以已意题署”的错误观点,也突破了袁桷“始定为锺绍京书”之观点的笼罩,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代学者、书法家钱泳认为宋思陵(宋高宗)规定经生字不收入秘府,虽然《灵飞经》被收入北宋秘府,但不能断定其为锺绍京所书,对袁桷的观点也提出了质疑:“按《灵飞经》为唐开元廿六年玉真长公主奉敕写,袁清容始定为锺绍京书,其说盖本思陵于经生书不收入内府一语,然亦未能断定为锺书也。⑩当代学者启功先生也云:“自袁清容误题《灵飞经》为锺绍京,后世悉以经生为可大,虽精鉴如董香光,尚未能误。夫绍京书家也,经生之笔,竟足以当之,然则经生之俗处何在?其兴书家之别又何在?固非又真凭实据也。”11
综上,《灵飞经》是否系锺绍京所书,历史上诸多书家都各执己见。但袁桷以“此卷沉着遒正,知非经生辈可到”、董其昌以“书家品韵可望而知耳”来判定《灵飞经》非经生辈所能及,而系“唯独守旧王法”的锺绍京书,实在略有偏颇。王澍通过对《灵飞经》和《三弥底部论》的对比推翻了袁氏的“锺绍京”论,此后学者钱泳和启功又对此论进行了阐释。我们知道,《灵飞经》不仅没有署名,史料也无确切记载,但通过分析,笔者认同王澍、钱泳和启功先生的观点:《灵飞经》非锺绍京所书。
注释:
①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七。参见袁桷《清容居士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91页。
② [元]郑元佑.《侨吴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赵氏铁网珊瑚,卷八。
③ 献唐.《小楷灵飞经五种》,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6月,第78、79、80页。
④[明]董其昌.《容台集别集·卷二》,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4月,第632页。
⑤[清]王文治.《快雨堂题跋》卷三。参见《收藏家》,1997年6月刊,第21页。
⑥启功.《记<灵飞经>四十三行本》,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艺苑掇英》第34期,1987年,第47页。
⑦刘墉跋唐人写经,参见启功.《启功丛稿题跋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7月,第244页。
⑧[明]周锡珪.《唐碑帖跋·卷一》,浙江巡抚采进本,参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二七八册,齐鲁书社,第 202页。
⑨参见《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王澍书论》,徐利明主编,吴胜注评,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⑩[清]钱泳撰.张伟点校,《履园丛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5页。
11 启功.《启功丛稿题跋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7月,第298页。
(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 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