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提问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教学形式. 课堂提问能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更能大大开阔学生的思路.
【关键词】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技巧与方法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更是一个适合于学生个性主体发展的创新过程. 课堂提问正是教学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提问呢?本人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探讨一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
一、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提问的内涵与功能
1. 课堂提问不仅是验证知识,更是促进思考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李如密在《教学艺术论》中把课堂提问的功能列为六个方面: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 审视课堂教学的现状,提问多半是基于唤回学生的注意力和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很少有基于思考而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对提问产生倦怠情绪,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 以促进学生思考为中心的提问,能突出思考功能,有利于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提供反馈信息以及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2.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学习工具
把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相对于教学和教师而言的.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提问则是一种学习工具. 有效提问可以监控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并促使学生不断关注、反思、修正自己的初始回答,把理解力向前推进.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如果把这套策略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有效地加以运用,那么有效的提问策略将会引领他们在学习的征途中不断攀越.
二、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
1. 优化提问的内容
有人认为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以及课堂的民主氛围,就过多地提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问题,表面热闹,实质上许多学生只是条件反射.类似这样的封闭式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 相反应该提出具有认知操作模式,表述准确的开放性问题.
案例1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5.1《圆》这一节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
(1)车轮是什么形状?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改成其他形状会发生怎样的情况?
(2)车轮的轴心和车轮边缘上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3)如果是方形的话,车轮的轴心和车轮边缘上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4)根据上面的问题,想一想,要使车轮能平稳地滚动,车轮的轴心和车轮边缘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应当满足什么关系?
这样提问,使问题能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既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暗示,也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促使他们多重考虑问题,加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2. 优化提问的形式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师的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 为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问题的趣味性.
案例2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6.1《平均数》,我设计这样的情境导入问题:“喜欢打篮球吗?”“喜欢看NBA吗?”“知道德克·诺维茨基吗?”“他打球好吗?”这些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大部分学生回答说“他打得很好”,也有部分学生观点不同. 这时我就及时设问:“你怎么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阐述了一些理由后,我就给出了德克·诺维茨基在2009-2010赛季前30场比赛的得分与篮板球的数据,同时给出了大卫·韦斯特、查理·维拉纽瓦这两个大前锋的相应数据,提问:“你们能运用这些数据来说明你们的观点吗?”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设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 优化提问的切入点
数学教学强调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当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发散性时,就是教师以“问”导引,培养能力的良机.
4. 优化对学生回答的评价
当老师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学生的正确回答时,不应急于去纠正其中的错误,而是抓住错误的症结进行反问,引起学生自我反省,发现错误.
案例4用代数式表示a与b的平方的和,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回答“a2 + b2”,原来教师就是直接讲解,但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在讲解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a与b两数的平方的和又怎样表示呢?”学生通过比较便很快明白了结果,对问题的反思更加深刻.
实践表明,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才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才会活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李如密,隋千存,著.教学艺术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技巧与方法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更是一个适合于学生个性主体发展的创新过程. 课堂提问正是教学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提问呢?本人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探讨一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
一、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提问的内涵与功能
1. 课堂提问不仅是验证知识,更是促进思考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李如密在《教学艺术论》中把课堂提问的功能列为六个方面: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 审视课堂教学的现状,提问多半是基于唤回学生的注意力和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很少有基于思考而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对提问产生倦怠情绪,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 以促进学生思考为中心的提问,能突出思考功能,有利于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提供反馈信息以及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2.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学习工具
把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相对于教学和教师而言的.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提问则是一种学习工具. 有效提问可以监控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并促使学生不断关注、反思、修正自己的初始回答,把理解力向前推进.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如果把这套策略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有效地加以运用,那么有效的提问策略将会引领他们在学习的征途中不断攀越.
二、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
1. 优化提问的内容
有人认为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以及课堂的民主氛围,就过多地提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问题,表面热闹,实质上许多学生只是条件反射.类似这样的封闭式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 相反应该提出具有认知操作模式,表述准确的开放性问题.
案例1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5.1《圆》这一节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
(1)车轮是什么形状?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改成其他形状会发生怎样的情况?
(2)车轮的轴心和车轮边缘上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3)如果是方形的话,车轮的轴心和车轮边缘上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4)根据上面的问题,想一想,要使车轮能平稳地滚动,车轮的轴心和车轮边缘的任意点之间的距离,应当满足什么关系?
这样提问,使问题能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既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暗示,也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促使他们多重考虑问题,加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2. 优化提问的形式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师的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 为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问题的趣味性.
案例2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6.1《平均数》,我设计这样的情境导入问题:“喜欢打篮球吗?”“喜欢看NBA吗?”“知道德克·诺维茨基吗?”“他打球好吗?”这些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大部分学生回答说“他打得很好”,也有部分学生观点不同. 这时我就及时设问:“你怎么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阐述了一些理由后,我就给出了德克·诺维茨基在2009-2010赛季前30场比赛的得分与篮板球的数据,同时给出了大卫·韦斯特、查理·维拉纽瓦这两个大前锋的相应数据,提问:“你们能运用这些数据来说明你们的观点吗?”通过这样的一系列设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 优化提问的切入点
数学教学强调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当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发散性时,就是教师以“问”导引,培养能力的良机.
4. 优化对学生回答的评价
当老师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学生的正确回答时,不应急于去纠正其中的错误,而是抓住错误的症结进行反问,引起学生自我反省,发现错误.
案例4用代数式表示a与b的平方的和,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回答“a2 + b2”,原来教师就是直接讲解,但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在讲解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a与b两数的平方的和又怎样表示呢?”学生通过比较便很快明白了结果,对问题的反思更加深刻.
实践表明,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才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才会活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李如密,隋千存,著.教学艺术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