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与做人的资格。健康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其基本特点概括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宁静的心境和有效地运用个人的能力。培养健康人格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在政治课教学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人格的感召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够影響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极其巨大,从幼儿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教师的人格魅力越强,就越能为教学过程增光添彩,就越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政治教师,更应当言行一致,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作为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政治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树立正气,以身立教;要做到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在困难面前不动摇,不退缩,目标始终如一。如果教师的师德形象与学生的期望相符,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并以教师为榜样和楷模,进行自我人格塑造。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力性和独立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深层次地影响着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意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不但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总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内容的升华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想方设法激活其功能,让学生真正把握其深刻内涵,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加深感悟和体验,使政治课触动学生的灵魂,让教学内容的精华在学生心灵中升华。例如,在学习高二《哲学常识》的时候,就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其做一个有价值的人,通过积极进取,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一个有创见的人;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做一个有主见人的;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又如在学习高三《政治常识》的时候,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其做一个真正的主人,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法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促其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
四、教学情景的创设
学生主体性人格须在积极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要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就应该注重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人人都希望得到尊重与信任,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自尊心都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与鼓励。如果教师能信任和支持学生,学生将更加确信自己。师生之间平等、独立自由的交往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习的进步,更意味着诸如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完善。
五、建构意识的增强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人格素养,需要外化和内化相统一,需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和人格自识能力。人格自识意识和自识能力,在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学生发挥能动机制进行自我分析,“攻克”自我,“再造”自我。“任何外界的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内在积极性的发挥才能起作用。”从根本上讲,人格的发展、完善是个人主动自觉的过程,其成效主要依赖于个体人格自我建构意识的加强和所付出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邹韵文
一、教师人格的感召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够影響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极其巨大,从幼儿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教师的人格魅力越强,就越能为教学过程增光添彩,就越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政治教师,更应当言行一致,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作为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政治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树立正气,以身立教;要做到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在困难面前不动摇,不退缩,目标始终如一。如果教师的师德形象与学生的期望相符,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并以教师为榜样和楷模,进行自我人格塑造。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力性和独立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深层次地影响着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意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不但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总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内容的升华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想方设法激活其功能,让学生真正把握其深刻内涵,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加深感悟和体验,使政治课触动学生的灵魂,让教学内容的精华在学生心灵中升华。例如,在学习高二《哲学常识》的时候,就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教育其做一个有价值的人,通过积极进取,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一个有创见的人;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做一个有主见人的;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又如在学习高三《政治常识》的时候,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其做一个真正的主人,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法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促其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
四、教学情景的创设
学生主体性人格须在积极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要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就应该注重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人人都希望得到尊重与信任,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自尊心都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与鼓励。如果教师能信任和支持学生,学生将更加确信自己。师生之间平等、独立自由的交往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习的进步,更意味着诸如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完善。
五、建构意识的增强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人格素养,需要外化和内化相统一,需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和人格自识能力。人格自识意识和自识能力,在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学生发挥能动机制进行自我分析,“攻克”自我,“再造”自我。“任何外界的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内在积极性的发挥才能起作用。”从根本上讲,人格的发展、完善是个人主动自觉的过程,其成效主要依赖于个体人格自我建构意识的加强和所付出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