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对3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并发症发生减少。[结论]加强肺心病防治知识宣教,执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十分重要。
关键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观察 护理 氧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以肺、心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大多由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病程较长,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2008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共收治3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均符合肺心病的诊断标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8例肺心病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0岁。心肺功能:心功能代偿10例,心功能不全Ⅰ级6例,Ⅱ级10例,Ⅲ级12例。呼吸功能不全Ⅰ级13例,Ⅱ级16例,Ⅲ级9例。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心肺功能代偿良好,二氧化碳潴留不明显的患者嘱其适当卧床休息,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表现明显紫绀,肝大并出现腹水时,绝对卧床休息,并取半坐卧位。病室环境保持整洁,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空气直接对流,清洁采用湿式打扫,定期进行病室空气消毒。保持室温在18~25℃、空气湿度50%~70%。限制探视和陪住,避免交叉感染。
2.2 饮食护理 进高蛋白质、高热量、多种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体内水分,避免呼吸道干燥和痰液黏稠,以利于排痰。多进食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腹水或浮肿明显尿少的患者,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
2.3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易产生产生恐惧、忧虑、烦躁等心理反应。部分家属也由于患者久病,经济压力大和照顾服侍的时间长了,易产生厌烦心理,对待患者态度生硬,漠不关心,甚至想放弃治疗等。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消除顾虑,增加其安全感。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有关疾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预后等,争取家属予以患者精神上的支持,生活上的照顾,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4 氧疗护理 正确给氧对纠正患者缺氧,抢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氧疗效果直接关系到病情的转归,护理不当会危害病人。因此,氧疗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择正确吸氧方法。宜采用鼻塞或鼻导管持续低流量(1~2升分)、低浓度(24%~30%)吸氧,面罩吸氧增加氧流量。②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用氧注意事项,解释低流量吸氧的治疗意义,避免其随意调节氧流量和停止吸氧。③在吸氧过程中,要经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吸氧后患者安静,呼吸、心率减慢,紫绀明显减轻,呼吸困难好转,表明氧疗有效。出现嗜睡、昏迷则表示通气不足,应及时增加吸氧浓度,按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④注意氧气的湿化和温化。湿化瓶定时换温蒸馏水,保持温度35~40℃,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⑤湿化瓶及氧气连接管定期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氧气连接管和鼻塞。
2.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皮肤的温湿度、心律、心率的变化,呼吸深浅度、频率、节律、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绀情况,咳嗽、咳痰情况。严格记录24h出入液量,应用强心利尿药后观察球结膜水肿、双下肢水肿的消退情况,如有腹水每日测腹围。注意有无肺性脑病、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如病人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视力、记忆力和判断力减退,或神志恍惚、谵语、兴奋、失眠、球结膜充血等提示可能发生肺性脑病,应及时通知医生。在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准备工作,如准备人工呼吸器、吸痰机、气管插管包、心电图机、呼吸兴奋剂、升压药等。
2.6用药护理。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控制输液滴速。一般输液滴速30~40滴/min,严重心衰20滴/min以下。静脉应用呼吸兴奋剂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药物反应。如出现皮肤潮红、出汗、血压升高、脉速、心律失常、肌肉抽搐等,应加大氧流量,减慢滴速或停药,并及时通知医生,以免引起惊厥。
2.7协助患者排痰。痰液阻塞,及时清除呼吸道积痰,改善肺泡通气。对体弱卧床患者每2~3小时帮助翻身l次,同时鼓励患者咳嗽,并在呼气期给予拍背,促进痰液排出。痰多粘稠不易咳出患者,予祛痰药或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对神志不清者,进行电动吸痰。注意无菌操作,抽吸压力要适当,动作轻柔,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l5秒,以免加重缺氧。
2.8 基础护理 对长期卧床者,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柔软,经常更换病人的体位,定时翻身,并按摩皮肤受压部位。对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每日3次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漱口液清洁口腔,经常检查口腔黏膜,注意有无鹅口疮。
2.9 健康教育
2.9..1 吸烟患者应耐心劝其戒烟或尽量减少吸烟。
2.9.2锻炼指导 ①指导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健身操等增强体质。②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练习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提高肺活量。③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洗脸、洗鼻等。
2.9.3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
2.9.4疫苗接种 可接种母牛分枝杆菌疫苗或肺炎疫苗,提高细胞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3结果
3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出现肺性脑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均好转出院,随访无复发。
4 讨论
通过对3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的分析,认为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护,落实好用药护理、基础护理,合理氧疗,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等护理措施能大大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着实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彰显了护理与治疗并重。
参考文献:
[1]姚景鹏主编 内科护理学. 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8
[2] 彭莉萍 杨海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1997.1
关键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观察 护理 氧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以肺、心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大多由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病程较长,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2008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共收治3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均符合肺心病的诊断标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8例肺心病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0岁。心肺功能:心功能代偿10例,心功能不全Ⅰ级6例,Ⅱ级10例,Ⅲ级12例。呼吸功能不全Ⅰ级13例,Ⅱ级16例,Ⅲ级9例。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心肺功能代偿良好,二氧化碳潴留不明显的患者嘱其适当卧床休息,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表现明显紫绀,肝大并出现腹水时,绝对卧床休息,并取半坐卧位。病室环境保持整洁,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空气直接对流,清洁采用湿式打扫,定期进行病室空气消毒。保持室温在18~25℃、空气湿度50%~70%。限制探视和陪住,避免交叉感染。
2.2 饮食护理 进高蛋白质、高热量、多种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体内水分,避免呼吸道干燥和痰液黏稠,以利于排痰。多进食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腹水或浮肿明显尿少的患者,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
2.3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易产生产生恐惧、忧虑、烦躁等心理反应。部分家属也由于患者久病,经济压力大和照顾服侍的时间长了,易产生厌烦心理,对待患者态度生硬,漠不关心,甚至想放弃治疗等。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消除顾虑,增加其安全感。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有关疾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预后等,争取家属予以患者精神上的支持,生活上的照顾,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4 氧疗护理 正确给氧对纠正患者缺氧,抢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氧疗效果直接关系到病情的转归,护理不当会危害病人。因此,氧疗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择正确吸氧方法。宜采用鼻塞或鼻导管持续低流量(1~2升分)、低浓度(24%~30%)吸氧,面罩吸氧增加氧流量。②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用氧注意事项,解释低流量吸氧的治疗意义,避免其随意调节氧流量和停止吸氧。③在吸氧过程中,要经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吸氧后患者安静,呼吸、心率减慢,紫绀明显减轻,呼吸困难好转,表明氧疗有效。出现嗜睡、昏迷则表示通气不足,应及时增加吸氧浓度,按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④注意氧气的湿化和温化。湿化瓶定时换温蒸馏水,保持温度35~40℃,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⑤湿化瓶及氧气连接管定期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氧气连接管和鼻塞。
2.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皮肤的温湿度、心律、心率的变化,呼吸深浅度、频率、节律、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绀情况,咳嗽、咳痰情况。严格记录24h出入液量,应用强心利尿药后观察球结膜水肿、双下肢水肿的消退情况,如有腹水每日测腹围。注意有无肺性脑病、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如病人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视力、记忆力和判断力减退,或神志恍惚、谵语、兴奋、失眠、球结膜充血等提示可能发生肺性脑病,应及时通知医生。在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准备工作,如准备人工呼吸器、吸痰机、气管插管包、心电图机、呼吸兴奋剂、升压药等。
2.6用药护理。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控制输液滴速。一般输液滴速30~40滴/min,严重心衰20滴/min以下。静脉应用呼吸兴奋剂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药物反应。如出现皮肤潮红、出汗、血压升高、脉速、心律失常、肌肉抽搐等,应加大氧流量,减慢滴速或停药,并及时通知医生,以免引起惊厥。
2.7协助患者排痰。痰液阻塞,及时清除呼吸道积痰,改善肺泡通气。对体弱卧床患者每2~3小时帮助翻身l次,同时鼓励患者咳嗽,并在呼气期给予拍背,促进痰液排出。痰多粘稠不易咳出患者,予祛痰药或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对神志不清者,进行电动吸痰。注意无菌操作,抽吸压力要适当,动作轻柔,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l5秒,以免加重缺氧。
2.8 基础护理 对长期卧床者,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平整、柔软,经常更换病人的体位,定时翻身,并按摩皮肤受压部位。对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每日3次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漱口液清洁口腔,经常检查口腔黏膜,注意有无鹅口疮。
2.9 健康教育
2.9..1 吸烟患者应耐心劝其戒烟或尽量减少吸烟。
2.9.2锻炼指导 ①指导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健身操等增强体质。②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练习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提高肺活量。③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洗脸、洗鼻等。
2.9.3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
2.9.4疫苗接种 可接种母牛分枝杆菌疫苗或肺炎疫苗,提高细胞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3结果
3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出现肺性脑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均好转出院,随访无复发。
4 讨论
通过对3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的分析,认为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护,落实好用药护理、基础护理,合理氧疗,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气功能等护理措施能大大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着实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彰显了护理与治疗并重。
参考文献:
[1]姚景鹏主编 内科护理学. 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8
[2] 彭莉萍 杨海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