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态化高位实施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总体质量定位。常态化,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必修课程,已通过学校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使之成为像语文、数学那样易于操作、易于指导的常规实践性课程。高位,则意味着课程的实施不是低水平上的常态化实施,即教师能教,学生愿学即可,它要求实施的起点、目标、层次、品质、效益都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质的飞跃,从而使学校、教师、学生都能从课程的实施中获得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以更高位地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身价值。它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即课程开发更动态、生成;指导力量更专业、丰富;活动时空更具弹性和延展性;学生活动过程更积极、有效;学生成果表现形式更具丰富性和个性化。
一、渐进式多模块的课程开发。“渐进式多模块”开发主要是指学校需要根据学生内在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形势,动态地、渐进式地开发新的模块和主题,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思维方式、综合实践技能等能随着模块的拓展、丰富,不断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二、多团队全员化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决定了活动主题宽泛,活动空间广阔,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开展必须有多元化指导力量予以支持,并能以团队化的形式进行指导、协调,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学生更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根据学生学习、实践的需求,我们将各个层次的力量汇聚起来,组建了从校内到校外、国内到国际的多元化指导团队,整体协同推进。
三、多空间广时段的保障。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三年级到高中设置的必修课程,按照国家课程设置,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列入学校周课程表之中。考虑到现行的课时计划,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及活动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使用,占总课时的16~20%,课时安排的原则是:1.长课时与短课时相结合;2.长线活动与短线活动相结合;3.分散安排与集中安排相结合。
但我们也发现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学生在课内进行交流、分享后,还有大量的活动内容将以小团队分散行动的形式在课外进行。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二年级虽然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事实上小学低段的孩子也有探究生活、探究社会的强烈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更有延展性、更为弹性、丰富的活动时空来保障学生活动有效开展。
四、全过程多层次的监控。如何确保每一位指导教师、每一个指导团队都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上的难点。除了上述的各项保障措施之外,关键还在于学校有无对师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整个过程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机制。
咖啡论坛: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设计论坛主题,在论坛中分设观察员、主持人、发言人等角色,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集体备课。主持人负责说明活动意图,并进行成员间讨论的有效沟通;成员则对主题进行讨论、思辩,从而理清对此次活动指导的注意事项,通过不断研磨达成对一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共同认识。而咖啡论坛中往往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指导小组成员担任观察员角色,他便能对论坛中成员的表现和活动效果予以实时的监控和把握。
网络主题研讨:在具体开展活动过程中,各指导老师将分散进入不同班级或团队开展指导,因为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指导将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和效果,通过网络主题研讨,实现对教师在实践指导过程的团队合作、交流、提升。目前,我们校内的网络事务管理系统同样可实现校内论坛功能,利用此功能进行网络主题研讨,老师根据主题进行回复、跟贴、上传附件。
校外指导力量:社会专业人员、家长力量、社会志愿者也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力量,所以也需要学校通过一定的载体和方式来监控其在指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学生参与者: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一般有活动计划——活动实施——成果形成——活动拓展等,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根据每个学期、每个年段不同的学习主题,开发了一至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手册。
五、多形式立体化的成果表现。学生在亲历了活动过程之后,势必会生成多元、丰富的体验、经验,学生在与他人、团队分享、交流时,也趋向以更个性、专业、丰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究成果。因此,我们不断引导学生的成果表现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平面走向立体,逐步形成几大类型的表现形式:
1.文字类的表现形式:通过对社会、自然现象及问题等深入仔细观察、探究,从而以小论文、小课题、PPT等侧重语言表达的成果表现,帮助学生理性呈现个人或团队的观点。2.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此种表现形式是基于对某一现象、问题的调查、研究,从而获得独特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进行发自内心的艺术创作、设计,从而让观众感受他所能感受到的震撼。3.行为表演类的表现形式:学生通过对某一项目的研究之后,通过设计、制作形成相应的“产品”,并通过各式不同类型的行为表现形式来与他人交流、分享。4.跨区域网络对话形式:通过对同一事物的关注,引发彼此的思考,但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所受的教育差异,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观点,学生间、区域间通过E-mail、视频、作品空间等网络形式,使大家便于交流、分享。
一、渐进式多模块的课程开发。“渐进式多模块”开发主要是指学校需要根据学生内在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形势,动态地、渐进式地开发新的模块和主题,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思维方式、综合实践技能等能随着模块的拓展、丰富,不断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二、多团队全员化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决定了活动主题宽泛,活动空间广阔,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开展必须有多元化指导力量予以支持,并能以团队化的形式进行指导、协调,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学生更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根据学生学习、实践的需求,我们将各个层次的力量汇聚起来,组建了从校内到校外、国内到国际的多元化指导团队,整体协同推进。
三、多空间广时段的保障。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三年级到高中设置的必修课程,按照国家课程设置,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列入学校周课程表之中。考虑到现行的课时计划,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及活动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使用,占总课时的16~20%,课时安排的原则是:1.长课时与短课时相结合;2.长线活动与短线活动相结合;3.分散安排与集中安排相结合。
但我们也发现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学生在课内进行交流、分享后,还有大量的活动内容将以小团队分散行动的形式在课外进行。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二年级虽然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事实上小学低段的孩子也有探究生活、探究社会的强烈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更有延展性、更为弹性、丰富的活动时空来保障学生活动有效开展。
四、全过程多层次的监控。如何确保每一位指导教师、每一个指导团队都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上的难点。除了上述的各项保障措施之外,关键还在于学校有无对师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整个过程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机制。
咖啡论坛: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设计论坛主题,在论坛中分设观察员、主持人、发言人等角色,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集体备课。主持人负责说明活动意图,并进行成员间讨论的有效沟通;成员则对主题进行讨论、思辩,从而理清对此次活动指导的注意事项,通过不断研磨达成对一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共同认识。而咖啡论坛中往往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指导小组成员担任观察员角色,他便能对论坛中成员的表现和活动效果予以实时的监控和把握。
网络主题研讨:在具体开展活动过程中,各指导老师将分散进入不同班级或团队开展指导,因为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指导将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和效果,通过网络主题研讨,实现对教师在实践指导过程的团队合作、交流、提升。目前,我们校内的网络事务管理系统同样可实现校内论坛功能,利用此功能进行网络主题研讨,老师根据主题进行回复、跟贴、上传附件。
校外指导力量:社会专业人员、家长力量、社会志愿者也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指导力量,所以也需要学校通过一定的载体和方式来监控其在指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学生参与者: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一般有活动计划——活动实施——成果形成——活动拓展等,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根据每个学期、每个年段不同的学习主题,开发了一至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手册。
五、多形式立体化的成果表现。学生在亲历了活动过程之后,势必会生成多元、丰富的体验、经验,学生在与他人、团队分享、交流时,也趋向以更个性、专业、丰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究成果。因此,我们不断引导学生的成果表现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平面走向立体,逐步形成几大类型的表现形式:
1.文字类的表现形式:通过对社会、自然现象及问题等深入仔细观察、探究,从而以小论文、小课题、PPT等侧重语言表达的成果表现,帮助学生理性呈现个人或团队的观点。2.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此种表现形式是基于对某一现象、问题的调查、研究,从而获得独特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进行发自内心的艺术创作、设计,从而让观众感受他所能感受到的震撼。3.行为表演类的表现形式:学生通过对某一项目的研究之后,通过设计、制作形成相应的“产品”,并通过各式不同类型的行为表现形式来与他人交流、分享。4.跨区域网络对话形式:通过对同一事物的关注,引发彼此的思考,但由于所处地域的不同,所受的教育差异,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观点,学生间、区域间通过E-mail、视频、作品空间等网络形式,使大家便于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