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控制损失贫化的影响因素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loo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矿历经十多年的开采,因产能规模的需求与变化,开采系统工程在不断拓展,整个矿床开采顺序与初步设计相比发生较大改变,特别是活动盘区相互压制,地压活动频繁,隔层垮落严重,导致采充矛盾突出,地质储量消耗过快,大量实施铜铁合采,开采损失贫化高,采矿活动品位不断大幅度下降,如何进一步搞好盘区内损失、贫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控制 损失贫化 指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TD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111-2
  1损失与贫化的认识
  1.1损失对经济效果的影响
  矿石损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往往不被人们重视,但它不仅对国家资源是永久损失,而对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不良影响,如:采准、切割在设计中都会导致矿产资源的损失,而所开掘巷道的成本费用,一般均按月摊到矿石成本中,矿石损失越多,摊销到每吨矿石中的费用愈高,由于各生产环节施工周期较长,故往往不易发现矿量损失对企业成本的直接影响。
  1.2贫化对经济效果的影响
  贫化对企业的经济效果的影响最大。贫化率增大,回采矿石的品位下降,因而每吨精矿所需的矿石量增加,从而使精矿成本增高,直接影响产品的利润。
  2矿石损失、贫化的原因
  在采矿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矿石损失贫化不可避免,其主要原因是废石混入,在现场生产活动中,就如何在采矿过程中减少损失、降低贫化,一直都是采矿技术员研究的课题之一,在设计、生产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2.1矿山地质条件的影响
  大红山矿主要是缓倾斜矿体,倾角主要在28°--38°,矿石呈伴生状,以多层次的出现,矿区内裂隙发育,断层较多,且断层内含有充填物,充填物多为辉绿辉长岩;当矿体倾角较大时,造成上盘矿石损失严重;当矿体华角较小时,造成下盘矿石贫化严重。
  2.2采矿方法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采矿方法是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和矿山的现有设备来确定,无论使用何种设备进行开采,由于矿体在倾向上不是于一个角度,而且波动较大,回采过程中,损失、贫化难以控制,只能在生产活动中,找一个比较切可实际的指标进行采矿方法的设计,由于盘区内结构复杂,特别是次生断层将矿体错成卵巢状,主矿体内会夹有贫矿和表外矿及废石,在回采过程中不可能将其剔除,只能随主矿体一同采出,这样就会造成矿石的贫化,由于受到盘区相邻关系的影响,在预留矿柱时,不可能将矿柱留得十分整齐,只能根据断层的具体位置和充填巷的具体位置来设置矿柱。
  2.3机械设备的影响
  I期使用电耙出矿,在耙巷间距和耙巷长度难于确定,主要受到矿石流动性和电耙设备的控制;
  II期使用电铲出矿,深孔凿岩设备是TY1354凿岩台车,为了增加矿石流动性,保证采准干线的稳定性,只能将矿房底部结构爆破为V型槽。在电铲出矿时由于爆破后的矿房顶板的浮石未清理过,电铲不能进入采空区出矿;
  2.4职工素质造成的影响
  在施工深孔时,由于职工操作技能不全面:A、造成孔深施工不到位和孔超深,B、孔不直接施工在排位线上,C、孔的方位与设计不吻合,造成排间距增大;
  3加强现场施工管理,降低采矿贫、损指标
  根据以上的原因,应该以“三个环节”和“两个专项管理”为工作重点,“三个环节”为技术环节、施工环节、供矿环节,特别供矿环节是关键;“两个专项管理”为矿石管理、残矿回收管理。
  3.1三个环节
  3.1.1技术环节
  在进行盘区设计过程中,要与地质技术人员紧密配合,在矿体的模糊部位,增加探矿工程,但要考虑探矿工程能为采矿设计所用,根据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地质人员要准确的圈定矿体,为做设计提供可靠的资料和现场服务,采矿技术人员在做设计前,应根据地质、测量人员提供的资料到现场核实,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多方案比较,要确保技术可行、安全高效。特别在做深孔设计时,地质技术人员要根据深孔设计进行正确计算矿体的矿量和品位,便于指导下一步工作和综合分析。
  所有的设计都必须按程序进行审批,在审批过程中,所有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要聚集在一起,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贫、损指标。
  3.1.2施工环节
  一个设计必须要有好的施工质量来体现,所以要求施工单位要按设计中的要求进行严格施工,在施工前,设计者要在室内和现场对设计的思路、范围、采场的相邻关系、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进行全面交底,在施工过程中,所有企业的职能部门要随时跟踪检查和指导,工程结束后,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验收。
  3.1.3供矿环节
  覆岩下供矿,不可能直接到采空区内观察出矿的效果,只能根据采场数据统计进行分析,在供矿的过程中要有专职部门和人员进行现场跟踪和数据统计。在供矿前期要制定方案、计划和措施,便于在组织过程中,进行合理的供矿。
  在大红山矿生产过程中: 一是供矿方案是从采场的一侧向另一侧进行,便于组织施工单位进行供矿,协调好其它施工单位进行配合;二是根据年计划的安排和每月产量的需求,进行供矿计划的安排,宏观调控生产;
  3.2两个专项管理
  3.2.1矿石管理
  对矿石管理是否位,直接会导致二次贫化增大,在大红山矿对矿石管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1)在设计方面合理调整工程,降低废石的产生率;
  (2)对所有掘进工作面,每天派专人到现场落实矿、废情况;
  (3)在所有溜井口挂有生产指导牌,指定什么地方工作面的矿碴,倒入几号溜井;
  (4)每天现场管理人员都到取样室,对取样值班人员进行交底;什么工作面是什么情况,矿碴倒入几号溜井;
  (5)取样值班人员会根据管理人员的交待进行安排车辆进行运输;
  3.2.2加强残矿回收
  每个盘区供矿结束后,针对现场边角会留有矿石,那是电铲无法进行出矿,只能采用特殊方法将矿石进一步回收,保证有效的回收有限的资源,创造效益最大化。残矿回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技术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作业前制定详细安全措施,并配有专职安全人员,因在采空区内回收矿石,而采空区顶板浮石得不到清理。在回收过程中,照明一定要充足,作业人员不进入采空区,使用一些特殊设备,特别进行二次爆破时,一定不准在采空区进行;
  (2)在残矿回收前,要具有可靠的地质资料,包括相邻盘区的采空区实测资料;
  (3)经过长周期掘进施工和多次大爆破的振动,使围岩整体受到很大破坏,残矿回收应采取强有力的组织措施;
  4结束语
  减少矿山的损失和贫化是长期的任务,首先要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研究复杂地质状况,了解现场矿体和围岩之间地地质关系,在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质资料进行选择合理的技术参数,在实际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不同的采矿方法来弥补生产工艺的不足,减少生产工艺方面造成的损失和贫化。
  加强现场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加大考核力度。特别要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减少矿石损失和贫化,提高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摘要]地下开采矿山,废石的堆放与采空区的处理一直是影响各矿山长期稳定生产的两大难题。推广实施井下产出废石充填采空区的方法,达到矿山废石与井下采空区处理实现有机结合,废石充填采空区不仅有效控制矿区开采过程中地压活动对井下工程的破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环境,优化了采场结构、提高了回收率、降低了贫化率、提高了生产能力,进而达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安全生产目的。  [关键词]高效开采 地压控制
[摘要]近年来帷幕灌浆技术在工程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且其实用性非常强,可采用水库、堤坝、矿山等领域。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浅谈帷幕灌浆技术在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问题,如何做好灌浆施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等,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关键词]矿山 帷幕灌浆 质量 岩层 除险加固  [中图分类号] TD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64-2  0前言  凡口铅锌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