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井古镇的咸淡岁月

来源 :金沙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dan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中禄丰的黑井古盐镇,走过了四千个春秋的咸淡岁月,如今仍喋喋不休地向世人倾诉。
  关于黑井,金庸《天龙八部》有语:“保定帝下旨免了盐税,大理国万民感恩。云南产盐不多,通国只白井、黑井、云龙等九井产盐,每年须向蜀中买盐,盐税甚重,边远贫民一年中往往有数月淡食。保定帝知道盐税一免,黄眉僧定要设法去救段誉以报……”黑井,就是大理国仅有的9个盐井之一。
  在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彝女阿招在黑牛的引导下,发现河边山脚处有卤泉自然溢出。从此,黑井先民采卤而食;青铜器时代,他们掘池储卤,用原始的薪炭法制盐;南诏时期,掘池汲卤,用釜煎盐,黑井盐成为专供王室的贡盐;元代,中央置威楚路提领管黑盐井盐运使司。但在这两千年中,黑井仅仅开挖了两三口盐井。明洪武年,黑井设正五品的盐课提举司,直隶于省。中央从应天府迁来64名身份非同一般的灶丁,大力开发黑井。经过数百年发展,到清朝,黑井盐业到达鼎盛,盐税竟占到云南盐税64%。新中国成立前,黑井设场务公署,但海盐的“入侵”,使昔日富甲一方的盐都,因失去支柱而走向衰落。
  斗转星移,沧桑变迁。“盐城”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却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风貌坊巷,颇具明清风格的民居,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古戏台,以及古寺庙、古盐井、煮盐灶户等,特别是享誉省内外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典型的武家大院,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王”字形的武家大院豪宅、贞节牌坊、道光皇帝的御笔、飞来寺、以前曾产过盐的盐井及卤水池子仍留在那里。在龙祠内悬挂着雍正皇帝所题写的牌匾,上书“灵源普泽”四个大字。此匾长2米多、宽80厘米,匾上雕有9个龙头。“灵源普泽”四字也正是雍正皇对当时黑井卤水惠泽普天下的评价。还有始建于明末,完工于清道光年间,至今仍发挥着防洪作用,护卫着黑井镇的安全的黑井庆安堤,也是一个不可不去的地方。那些古盐井,煮盐灶,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历史的久远和沧桑的变迁……
  歷史的烟云在眼前弥漫。在中国,盐自古都是大买卖,大产业。藏于山中深之又深的黑井,从有记载的西汉开始,盐业一直是民间贸易,自由浪漫,充满了梦想。但真正的黑井盐业史比那要早得多。黑井一带,产盐的不止于黑井一处,计有黑井、琅井、阿陋井、元兴井、永济井五井,古来盛产食盐。黑井的“十八犁田”及离黑井不远的琅井,都曾出土新石器年代的石器,那与元谋猿人遗址附近的大墩子文化遗址属同一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
  据推算,黑井盐业比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开发还早,约在公元前12世纪,相当于商朝,与来自东北河湟地区的羌戎部族对当地的开发同步。秦汉以前,黑井一带“毋君长”,盐的生产和交换纯在民间进行,以后才由官家管理。有关黑井盐业的动人传说,从发现到兴旺,都在民间。黑盐井的发现,按《黑盐井志》的记载,远在与唐、宋同时期的云南南诏国时期,一个叫杨波远的人骑着一匹号“神明大士”的青牛四处踏勘,走到哪里,就能探知哪里有盐泉,黑盐井正是杨波远发现的。《名胜志》则说,唐代彝族女人李阿召,放牧一匹黑牛时曾在后来的黑井饮过水,发现池子里的水都是盐卤,于是赶快报告了南诏官员,开始开发黑井。无论怎么说,黑井似乎都与一匹青黑色的牛有关。牲口是需要盐分的,有盐的地方牛愿意多待一会儿,当然会引起放牧者的注意,顺着牛的踪迹找去而发现盐井,是顺理成章的事。当地的另一个故事说,土人李阿召在山涧中放牛,有一头牛长得特别肥,不久那头牛不知何故突然走失,李阿召顺着牛走过的路找去,就到了那口盐井,那头牛舔舐过的地方就出盐了。传说后来那头牛竟然跑进那口盐池,化为一块牛状的石头。所谓黑井,实为“黑牛井”。尚黑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的习惯,滇中彝族也不例外。黑色威严、庄重、神秘,代表着尊贵、神圣与崇高,代表至高无上。黑井一带的原住民为彝人,黑彝即彝族中的贵族。在缺盐的年代,“黑井”之所以被冠以“黑”,表达的显然是一种崇敬,甚或是一种尊称。
  关于黑盐井的种种传说,描述的是黑井的浪漫岁月,那个自由开采的年代。而世上财富,从来逃不过官家的贪婪。一旦官家介入,黑井原初的浪漫与自由便烟消云散。黑井的自由终结于南诏,但与日后抵达边地的中原王朝强大精致的统治相比,奴隶制晚期的南诏王朝只不过是松散的部落统治,仍给自由与浪漫留有小小的空间。
  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尚书祠郎中兼御史中丞袁滋受唐王朝派遣出使云南,持节前往南诏(今大理)册封南诏国王异牟寻为云南王。袁滋从云南东北部石门关入境,一路经今昭通、曲靖、安宁、南华、楚雄、祥云,一直到达当时南诏的首府太和城。按照那条路线,袁滋显然经过了黑井。事实上,袁滋正是沿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进入云南的,而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在云南境内有灵关道、石门道和天竺道,前两二条都穿越了黑井所在的楚雄、禄丰地区。而比南方陆上丝绸之路更为古老的盐运道,也以黑井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盐运道和南方丝绸之路,正是从昆明前往滇西的必经之路。袁滋后来曾在所著《云南记》中写到了黑井:“黑盐洁白味美,惟南诏一家所食”,字里行间,似对在中原一向为官府控制的盐业,在云南却仍处在自由状态而匪夷所思,甚至对黑井盐竟然“惟南诏一家所食”,也颇有些愤愤不平。是不是袁滋那短短两句话,促成了中央王朝对黑井盐业的控制?不得而知,但在中原,历朝历代的兴衰都与盐政的兴废紧密相关,却是不争的事实。史载,周代已有名为“盐人”的官职,掌管盐之政令及供盐之事。战国时已有官方专门用于运盐的盐车。汉以降,历代王朝皆以盐、铁为政府专营,盐铁税与田税从来都是国赋的主要项目。汉人桓宽所著《盐铁论》,正是当时朝野对是否继续推行盐铁专卖大辩论的双方言论的集大成。正是在袁滋出使云南的唐代,开始设置盐铁使;随后,宋设提举茶盐司,元于两淮、两浙设置都转运盐使司,清则专设盐政官都察院御使,在包括云南在内的某些偏远地区,该职由各省督抚兼理。
  元代时,黑井制盐业已有相当的规模。据黑井至今尚存的《万春山真觉禅寺记》碑记载,时黑井盐业已达“取雄远方,以佐国用,以资民生,厥利至溥”的程度。但像内地那样的盐业专营,直到很晚在真正抵达云南抵达黑井。   明洪武十六年,中央政府正式在黑井设立盐课提举司,一个相当于如今地州级的政权机关,坐镇黑井,督收盐税。黑井古来充满了咸味的牧歌野唱至此成为绝响。其时,明王朝在云南除实行民屯、军屯外,还实行商屯。大批军队入滇,粮饷供给庞大,明军统帅召集入滇经商的大户在云南境内屯田,屯户向驻军缴纳粮饷后,便可到指定的地点领取食盐,然后加价贩运销售,既解决了军粮,又让商人有利可图。盐成了官方的奖赏,尽管还不是中央政权直接的财政来源。外地商人于是纷纷涌入云南,涌入黑井,以贩盐为生,最后成了云南世世代代的定居者。朝代变迁,对黑井的管治与盘剥也随之加码,逐渐升级。明王朝后期在黑井设巡检司管理治安,相当于一个检察机关,严格控制盐税。明末清初,黑井的制盐业达于鼎盛,南方好几个省,以及与云南緊邻的一些国家,吃的都是黑井盐。明代,黑井盐已销往云南周边的四个省,38个州,70多个县,让无数人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其时,黑井的盐税竟然占到云南总税额的64.7%。当时,昆明的祥云街、拓东路整整两条街,都是“盐号”,其中大多数盐号都来自黑井。
  黑井从来就是被管辖的。就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黑井畸形地繁荣起来。资料上说,节孝总坊正是那些靠做盐生意发了财的人出钱建造的,甚至得到了“老佛爷”慈禧的御批。远在偏僻之地云南的一个产盐小镇,竟惊动了慈禧,足见黑井的地位之高。那一纸御批,对黑井80多个所谓的节烈之妇褒奖是假,作为中央王朝对黑井盐业加紧控制才是真。
  民国初年,滇中盐业极为兴旺,灶户达1400余家,有盐工一万余人,仅开矿、背砂、运盐、砍柴就有数千人。黑井一带,每日进出百货、大米、盐巴的骡马达六七百匹。1913年,北洋政府在此设立盐兴县,县府就在黑井镇,统管黑井、元永井、琅井等滇中五大盐井,直至1949年后。至今,1951年刻在一块大青石上的“盐兴县人民政府”几个大字,仍历历在目。到1957年,盐兴县才并入邻近的广通县,后又并入禄丰县。
  “云南王”龙云当政时,云南盐业发生危机,盐价暴涨:滇盐由1911年每百斤滇币7元,涨到1928年的180元,上升25倍,斗米斤盐已是常事,甚至一只麝香只能换一斤盐。盐价太高,盐的销量大减,1919年滇盐产量为8000万斤,到1929年仅5000万斤,严重影响了云南财政。龙云一方面为扭转盐业危机,一方面为制约云南著名彝族将领张冲,欲让盐运之肥分其心思,用金钱迷乱张冲对兵权的欲望,竟突发奇想,委任张冲为盐运使。而正是这位张冲,按照“移卤就煤”的计划,让云南盐业改用煤炭熬盐,使云南盐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前的1924年,滇军旅长由犹农曾由湖北回滇,从黑井附近的一平浪运煤到元永井煮盐;1932年,云南盐务所也曾聘请法国工程师瓦雷尝试用煤炭煮盐,均告失败。张冲,这位云南历史上最著名的彝人,竟奇迹般地实现了那一计划。1937年4月,元永井到一平浪的釉沟输卤管安装完毕;9月,移卤就煤主体工程竣工。1938年8月25日是“移卤就煤”工程的第一个输卤日,可惜这时,张冲指挥滇军184师,已驰骋在抗日前线。为实现那个计划,张冲遭遇了一系列变故。其中与黑井有关的,是时任黑井盐业缉私队队长的段发林,暗中放走私盐商人,并从中收取贿赂。当税务检查员向段发林询问此事时,段不仅不承认错误,还当着税务局长的面,暴打检举人。段发林原是张冲手下的警卫营长,张冲得知此事后暴跳如雷,下令把段发林抓起来,段发林闻讯后逃跑。而黑井那些反对张冲搞“移卤就煤”的盐商、灶户,则派代表出重金把段发林请回黑井,让他出面纠集旧属叛乱。段发林见钱眼开,立即潜回黑井,召集手下,乘夜进入盐兴县政府,将县长绑了,并收缴了盐兴县政警队的武器,冲向税务局和盐场,打死打伤数人。黑井的盐老板们乘机罢煎罢市,把事情推向了极端。后,张冲亲率一营人民赶到,以武力平息了那次风潮。与此同时,在元永井,曾发生过恶霸李三多煽动灶户围攻元永井吊井试验事件,张冲下令进行武装弹压,才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张冲“移卤就煤”的成功,无疑是云南盐业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云南制盐业的一次根本变化。煤的使用,不仅改善了盐工的生产条件,保护了盐井附近的生态环境,让盐这种生活必需品得以大批生产,从此不再贵如黄金。当然,它也势必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引起一些盐商、灶户的坚决反对。一平浪现代盐业生产的兴起和发展,是不是原始的黑井盐业走向衰落的开始?不好断言,但至少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从那以后,黑井渐渐冷清下来。深究,恐怕还有黑井自身的缺陷。
  沿着黑井二街一路走去,路经黑井盐厂时,才真正听到了盐工的故事。
  在“世风日以咸”的今天,黑井应该也正在思索如何不以世味为准勾勒自己的未来,从里到外都不能太“咸”。而我,在黑井走了一遭,懂得了一点盐,再遇到那种太咸太咸的日子,当会三思而行淡一点好。
  责任编辑:李军学
其他文献
每到春天,我就想起故乡摘花的往事,想起了苦刺花,想起了采摘苦刺花的母亲,缕缕暗香萦绕心头。  今年的春天特别冷,来得也特别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家蜗居太久,竟不知道春风来叩门窗,站在阳台上放眼望去,突然发现久违的庄稼地,农人已经开始耕作。有的地方庄稼已经绿了起来。  疫情形势渐渐减缓,复工复产的通知在网上也陆续发布,尽管还需戴着口罩,但街上的人渐渐多了。已经一个多月没出城了,突然想到城外走走
期刊
我的命得以在  石碑山脚,绿汁江边的某一间  土掌房里落地  是大红公鸡叫的魂  把我镶嵌在了这片土地之上  为了让我走出大山,过好生活  我的祖父祖母父親母亲  日出始耕,直面皇天后土  他们的每一滴汗水  都加速了我的肉身离开这里的脚步  关于石碑,关于山  关于某一条河流的故事  却在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甚至有人说过  在绿汁江妖怪洞里烧一堆火  火烟会从石碑山的马缨花林冒出来  神从来没
期刊
戏剧总是轰轰烈烈的上演  我静坐草地中央  看天空蔚蓝,白云逍遥  游客在花丛中赏花或采摘  几个女子在摆拍,自说自话  和鲜花比娇妍,晒彼此的太阳  总想攀高枝是多么危险  三千繁华不过弹指刹那  我以春风为马  我以花瓣养鸟  把勤劳汗水献给土地  把忠贞赤诚献给爱人  把美丽善良留给自己  终究圆成一个好梦  几粒现实主义的鸟鸣淋下来  我在菩提树下顿悟  蚂蚁卑微,蜜蜂勤劳,蝴蝶多情  我
期刊
阳光晒透企盼的日子  撷一季浓秋  寄给远方的你  痴痴地等待  忘不了  你一往情深的双眼  不安而兴奋地放飞了风筝  原想一定会落在你的手心  眼前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也圆不了我甜美的梦  心事沉重  载不动飞跃的情感  钟声已响  想必你  又误了行程  你撒播的春雨  随着洁净的邮票  进驻我的土地  种子早已备好  很快就会冒芽  长高,开花,结果  让风儿吹  让阳光浴  让雨水淋  
期刊
几日来淅淅沥沥的几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土地,也渐渐冲淡了今年令我心有余悸的旱情。想想今年抗旱的场景和扶贫路上的人和事,心路历程的变迁仿佛一年当作十年过,哎,真的长大了……  弹指一挥间,我到村委会工作已有6个年头了,实打实参与扶贫工作已有5年了,“认几个穷亲戚,交几个穷朋友”是我5年来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扶贫路上的辛酸与困惑不知侵染了多少华发?催生了多少次英雄壮志不言愁的豪情?争过、吵过、泪流过、绝
期刊
全国上下不乏优秀的年轻作家,他们赋诗作文,给读者以愉悦的视觉欣赏盛宴。而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则盛产少数民族作家,不同民族的作家笔下的世界往往体现着别样的真与美。作为云南彝族作家代表,米切若张以写散文独具特色而为人所知晓。彝族人喜火,米切若张就似熊熊燃烧的火焰,在新时代的文学领域燃起了自己的一片火海,激情创作不断,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得到了当代文坛的高度赏识。  米切若张,云南武定人,彝族作家。汉名张
期刊
自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元谋县征地移民安置工作启动以来,在元谋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11255名汉、彝、傈僳等各族移民群众和近千名干部职工勠力同心,在元谋这块人类发祥地的沃土上为建设大国重器作出了将被历史铭记的贡献,而世居金沙江元谋段沿岸的直过民族群众也从此一跃千年,通过搬迁,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金沙江畔的傈僳族村寨以进嘎村风景如画,但受金沙江的桎梏,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村民都有一个搬迁的梦想
期刊
外头来了三个记者,上头和莲池乡的乡长已经打好招呼,让我带他们去采访莲池绣娘村的绣娘。这样的事情我干了不少回,已心生厌倦。这回,我话都不想多说,准备把他们领到李绣娘家一句话交代了事。三个记者都对永仁不怎么熟悉,陌生感驱使他们对这里的什么东西都感兴趣,问这问那,我有些心烦,就把他们交代给绣娘,只身回城。  绣娘姓李,家里有间宽敞的绣房,兼做彝绣展览室和彝绣销售部。农闲时间,全村的绣娘大都聚集在她家绣花
期刊
2020年是武定县脱贫攻坚最关键的一年。武定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想千方,设百法,努力去啃少數民族脱贫这块“硬肯头”。全县许多参与脱贫攻坚的工作人员,为了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能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他们不讲条件,不计得失,默默奉献,把满腔的热情洒在了工作的地方。到木衣拉支教的王美芬老师便是其中之一。  武定县高桥镇木衣拉村是一个典型的民族、高寒、宗教为一体的深度贫困村。全村38户,全部是建
期刊
尘埃里的微光,最是美丽;磨难中的希望,最是灿烂。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些人,他们会停留在心底柔软的角落,触动着灵魂,他们会定格在时光深处,见证着人生高度。他们谨守时代之约,愿做扶贫路上的微光,给尘埃中的群众带来光明,带来希望。  寒门学子实现科研梦  共和镇清河村委会是牟定县一个属于高寒山区的彝族村寨,张成武一家祖辈在此居住。贫瘠的岁月里,全家人挤在一间狭窄破旧的土坯屋,连件像样的生活用具都没有。唯一
期刊